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3855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98.34KB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每一次,父亲都不惧风雪,护送弟弟,坚持治疗。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
“冬天快过去了。
”
②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
③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
“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父亲临走前,抚着我的头,叮嘱道:
“娃儿,好好念书,冬天快过去了。
”
④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⑤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你,父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拮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列举了父亲的两件事: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的“不惧风雪”一词概括了父亲面对风雪护送弟弟时的表现,请将这一情景进行具体描写。
(30字左右)
4.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的话“冬天快过去了”仅仅是指冬季快结束了吗?
还有什么含义?
6.父亲的话对我有什么影响?
我家门前有一片红云杉林,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它。
奶奶喜欢红云杉的秀丽。
她说,这是来自蓬莱仙境的女儿。
她的比喻很贴切。
你看,红云杉的树干是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是鲤鱼仙子红光闪闪的长裙,伞状的树冠绿莹莹的,如同仙子头上璀璨的翡翠装饰。
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株红云杉,看上去恰似仙子身上长长的飘带。
每当果实成熟,奶奶就带着我,将红红的果子采下,嗑出紫红色的小种子,一把一把向林间空地撒去,让空地上长出更多的红云杉。
爷爷对红云杉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每逢万木落叶,大雪封山,千山万岭银装素裹时,唯有红云杉勇敢地挺着红干绿冠的身躯。
爷爷抖动着长长的银须,伸出那双林业工人有力的大手,连声赞叹:
“好样的,好样的!
”
一次我和爷爷去护林爷爷指着一片白色的沙地对我说这是一块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那红云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因为它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土地是生养它们的母亲啊!
”
爷爷这番深情的话扣动着我的心扉,是啊,母亲无论多么贫穷,忠实的儿女都不会嫌弃她。
哦,红云杉,你是家乡坚强勇敢的卫士,你是大地母亲忠实优秀的儿女!
7.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8.给文中第四自然段缺标点处加上标点。
9.本文采用的叙述方法是()。
A.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再总述。
B.先分述,最后总述。
C.先总述,然后分述D.逐次分述
10.“好样的,好样的!
”是爷爷在夸赞红云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1.文章画“”部分是_______说的话;本文结尾一句话是___________发出的赞叹。
1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沉甸甸的小鱼篓
我常在故乡的小河里撒网捕鱼。
一片旋转的网,就像短短的裙,飘落在河面,溅起无数颗水珠,撩起我无限的喜悦。
屏着气息,拉紧网绳,我将网收起,在沙滩上抖开,抖出一条条银白色的小鱼儿,抖出了小河的生命。
多么可爱的小生命,我却把它们引到了一个干涸的世界。
我想来想去,决定把小鱼放了,让它们重新回到河里。
河水清清,小鱼儿悠悠地游向深处,那漂亮的尾巴一甩又一甩……
妈妈知道了,点点我的脑门儿:
“这是傻孩子捕鱼。
”
爸爸却摸着我的头,乐呵呵地说:
“让小鱼儿又回到河妈妈怀里,一点儿也不傻。
”我的小竹篓虽然是空的,却沉甸甸的,盛满了欢乐和爱意。
13.阅读理解。
(1)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写“我”捕鱼动作的词。
文中描写妈妈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描写爸爸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多么可爱的小生命,我却把它们引到了一个干涸的世界。
”句中“可爱的小生命”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涸的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迁移。
(1)用下列文中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清清乐呵呵飘落悠悠
火红的枫叶,________地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的河水里,一只小虫飞上去,__________地唱起: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2)根据短文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因为小竹篓里盛满了___________,所以它显得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人物性格,补写人物话语。
如果竹篓里装进一条条银白的小鱼,妈妈可能说:
“__________。
”爸爸可能说:
“________________。
”
没落下去的手掌
①那一分钟,他是生气了。
早上,他去喊还赖在被窝里的女儿起来读书。
喊第一声,女儿唔的一声算是答应了他。
待到他给女儿把洗脸水打好,女儿都还没起。
他又喊第二声,女儿还是唔的一声答应了他。
他去给女儿做早餐。
早餐做好,他回身看女儿,哪里有女儿的影子!
他急奔进卧室,这个小祖宗,怎么这样慢啊,再慢下去,可就迟到了。
“婷婷,你快起呀,再不起,就迟到了。
”这次喊的时候,他没注意到女儿已经在穿衣服了。
女儿看也没看心急的他,从嘴里蹦出一句话:
“你瞎了啊,你没看见我在起吗?
”
②他当即就有了种站不稳的感觉,他想不到自己伟大的父爱换来的竟然是女儿的一句“你瞎了”,在他心中,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与“伟大的父爱”匹配的,女儿要什么,他都肯买。
他一直在努力地让父爱的阳光照满女儿青春的每一个角落——给她撒娇的怀抱,为她做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③伟大的父爱换来的却是“你瞎了”,一阵战栗后,他伸出了手,他想给女儿一记响亮的耳光,得给她点记忆,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④十几岁的女儿看着他站不稳的身形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但执拗的她没有开口认错,她只是把头埋下去默默地穿着衣服、裤子。
他的大手快要抢到女儿脸上的时候,他怔住了,这只手掌,可还从未打过女儿啊,这只手掌,有的只是留给女儿的欢笑:
曾经拉着女儿爬过山,曾经用来刮过女儿的小鼻子,曾经,曾经用来拥过女儿入怀!
⑤不,不,这太残忍了,他收回了那只欲打下去的手掌,这只手掌若落下去,将击碎他在女儿心中温暖慈爱的形象!
他默默地对女儿说:
“早餐做好了,你吃了,赶紧上学去。
”在他心中,一个“逼”女儿认错的主意也想好了。
⑥中午,女儿放学,他要去上班了,他对女儿说:
“婷婷,爸爸的眼睛看不见了,怎么上得了班啊?
上不了班,又拿什么给你交学费,拿什么给你买牛奶啊?
!
”
⑦晚上下班回来,女儿拿着作业请他签字,他说:
“婷婷,爸爸的眼睛瞎了啊,难道你不知道爸爸是瞎子吗?
”他想上厕所了,他对女儿说:
“婷婷,快拉爸爸去厕所吧,爸的眼睛瞎了呢,一看一个模糊,直打昏哩。
”
⑧看完电视洗了脚,他对女儿说:
“婷婷,给爸找双鞋子来吧,爸爸是瞎子呢,看不见哩。
”他看见女儿的头一次又一次地低埋下去。
他在等——
⑨第三天的时候,执拗的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女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你打我吧,打你不懂事的女儿吧!
”他乐呵呵地笑了,女儿终于在他的温婉中认错了……
⑩后来,他还在女儿的作文中看到女儿写了这件事。
女儿说,爸爸的温婉堪称天下第一,如果他当时就给了我一巴掌,我也是活该,反正我说错了,该打!
爸爸的伟大在于让我不认错都不行,我如果不认错,我将无法承受他给予我的父爱。
我为有这样一个温婉的父亲而骄傲,他的慈祥和睿智将照满我的心灵,并将鼓励我前进:
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遇事三思的人。
爸爸,我爱你!
⑪“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遇事三思的人。
”这样的结果,他可彻彻底底地没想到!
15.文章以“没落下去的手掌”为题目有何妙处?
16.女儿的成长得益于爸爸的教育智慧,概括说说女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17.赏析词句。
a.他一直在努力地让父爱的阳光照满女儿青春的每一个角落——给她撒娇的怀抱,为她做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修辞角度)
b.我为有这样一个温婉的父亲而骄傲,他的慈祥和睿智将照满我的心灵,并将鼓励我前进。
(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节选)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
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③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
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
“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
”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
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
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心情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
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天约有10万里。
⑦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⑧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
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
《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9.请提炼出最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核心关键词: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文章中,“和母亲的最后约定”指()。
A.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B.陪母亲去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C.让母亲“落叶归根”
D.把母亲的骨灰撒到西藏去
21.下列对第③段画“_____”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吱呀上路”说明儿子年纪大,体力衰弱,动作缓慢
B.“74岁的儿子”“99岁的老母亲”从年龄角度写出了这是一对不寻常的母子
C.“破旧的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母子俩旅途的辛劳可想而知
D.从“中国最北端”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路途之遥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阅读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现代文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