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9384986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2.05KB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这三篇课文都是围绕“正义必胜”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卢沟桥烽火》描述了正义与邪恶在卢沟桥边的较量,展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动人画面;《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与爱国情怀。
战争期间,不仅仅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有侠骨柔情、菩萨心肠。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体现了编者的慧心,揭示了拒绝战争,渴望和平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学习这一组文章,不能把情感目标狭隘的定位在激发仇恨日军、日本的心理上,“落后意味着挨打”“今天的平和生活是幸福的”“世界和平我的责任”……应该让这些正面的情感充盈学生的心灵。
第5课 《卢沟桥烽火》
与文本对话:
卢沟桥位于北京的西南郊,著名的“卢沟晓月”就在这里。
这样一处优美的景点为何和烽火连在一起了呢?
这就是本课需要告诉大家的。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和战争有关。
而“烽火”在古代就有报警的作用,把它作为单元的首篇,是否也有向读者报告“战争”马上就要来了的用意呢。
这篇课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但是又不能简单地上成品德教育课。
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语言文字,理清文章脉络,分析重点词句,掌握文章主旨,才能从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受到精神上的熏陶。
此文在表达的顺序上有明显的特点——依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我们的学习也可以依此进行。
“九一八”,是第一处出现的时间,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者开始了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
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就夺占了整个东北地区。
感兴趣的朋友可在这里稍做拓展。
此时中国的军队在干什么呢?
在打内战。
先是1930年的军阀中原大战,紧接着是蒋介石的“剿共”。
俗语云:
家和万事兴。
家里都打成一锅粥了,也难怪别人欺负你了。
本文的第一节是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前夕的历史情况分析。
有几个关键词一定要把握好。
第一个是“侵占”第二个是“蚕食”第三个是“妄图”。
“侵占”是过去时,中国的领土已经被占领,“蚕食”是现在时,指的是日军正在像蚕一样慢慢地侵吞华北,“妄图”则是将来时,只不过将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三个词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日军的凶狠嘴脸和丑态。
后面的“咽喉要道”用词更是贴切,准确地点明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预示着中日双方在这里必有一场恶战。
1937年7月7日深夜,鬼子来了。
“全副武装”说明其早有预谋,“偷偷地……摸来”证明其卑劣行径见不得天日。
而被发现后气势汹汹的说,则显示出鬼子的狂妄跋扈。
面对如此无理的挑衅,我军的严词拒绝就更合情合理了。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开火,需要注意的是“恼羞成怒”这类带有很浓的贬义色彩的词语有很多都用在了日本鬼子的身上。
比如:
魔爪,气势汹汹,恼羞成怒,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等。
这些带有很强感情色彩的词语适于朗读,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既可以加深对鬼子的仇恨,又可以衬托我军的英勇顽强。
相对应的还有形容我军的褒义词,这里就不详谈了,可以让学生在书中找一找读一读,对比一下,体会一下。
第二天凌晨,这又是一个关于时间的短语。
此时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了,中国守军的“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对于弱者来说团结是唯一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措施。
中国人如果早些团结起来,国家民族被侵略剥削的悲剧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多么得豪迈。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就是“亮剑”的精神。
具体的词语可以研读这些动词:
“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出”“砍去”等感悟中国守军的英勇。
当天晚上,到9日凌晨,经过激烈的战斗,卢沟桥又重回我守军手中。
此段注意读出日军的丑态。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增兵平津地区。
卢沟桥事变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全民抗战的风暴。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在事变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这三个危急,层层递进,范围逐渐扩大,情感逐渐加强,顺序不可调换。
其次,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了。
市民劳军,工人助战,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也来电声援,进行慰问。
这里还有一处遗漏,就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态度。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讲演:
“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中国全面抗战拉开序幕。
学生应该学的: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线中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把握不同词语的感情色彩,在比较朗读中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知道并学会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能把事情表达的更清楚
我们可以做的:
一、把握整体,读中感悟。
1、让课堂书声琅琅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
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
教师在学生感悟到卢沟桥的重要战略地位后,让他们通过读来表现卢沟桥的重要性,这样的读悟交融,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更明白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原因。
在学生悟到一定感情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有意要读出突出表现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词语,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体验内容,从中受到情感的撞击,获得思想的启迪。
2、让学生思想不断
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颇具意义的问题: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者是故意挑起事端?
”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起学生的思维,通过从文中找寻理论依据,然后自己概括,把事件的经过用自己的表述出来。
这样的交流过程,既培养了概括文章的能力,又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让学生完全处于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紧扣字词,片段赏析。
“卢沟桥事变”充分暴露了日军的险恶用心,也强烈的再现了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抗争精神。
课文如何通过描写来体现的呢?
这里选了几个片段,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
课文精彩片段
(一)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
“谁?
口令!
”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棉队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
“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
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欣赏】
课文的描写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卢沟桥,带到了1937年7月7日的那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军的丑恶嘴脸、险恶用心。
但课文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刻画和描写,借助“全副武装”“偷偷地”“蓄谋已久”“恼羞成怒”“首先”词语的恰当运用,便把一个侵略者的形象展现得一览无余,从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课文精彩片段
(二)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
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
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
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大刀向鬼子们代表头上看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欣赏】
战斗场面的描写,关键是要抓住双方人物的神态动作来写,写出战斗的氛围来。
这里,作者便抓住了敌我双方在战斗中的表现来进行描写,通过“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冒着”“冲出”“砍去”等写出了中国守军势不可挡的气势,表现了中国守军不畏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而“人仰马翻”“呀呀吼叫着”“疯狂”“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等词则写出了日军的可耻下场。
虽然笔墨不多,但形象可感,仿佛一切历历在目。
三、辨析方法,拓展延伸。
表达方法提示一:
顺叙
《卢沟桥烽火》一课,在叙述卢沟桥事变时,一步一步地按照卢沟桥事变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叙述。
这种叙述的方法,就叫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的叙述。
它是叙述中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下面一段话运用的就是顺叙的方法。
下午放学后,我和梅芳、小强做值日。
我们三人先轻轻地把教室两排桌凳挪开,然后用锯末扫地。
因为锯末洒上水拌湿了,扫起来既能把脏物脏土带走,又不会弄得尘土飞扬。
扫了中间的地,我们又把桌凳摆好,再扫两边,很快就扫完了。
最后,三人用湿抹布把桌凳擦得干干净净。
我们站在讲台上往下一看,嘿,桌子摆得齐刷刷的,桌凳亮光光的,我们的教室多漂亮啊!
这一段话,按照“挪桌凳”“扫地面”“擦桌凳”的顺序,依次记叙了打扫教室的过程。
如果颠倒了顺序,先写“扫地面”,再写“擦桌凳”“挪桌凳”,或者按其他的顺序,那就没条理,让人看不懂了。
运用顺叙的叙述方法,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习作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能让人感到事情的发展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因此,想要写好一篇习作,学好顺叙,可是第一步。
表达方法提示二:
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
写一篇文章,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记人,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尤其是叙事。
如果不按一定的顺叙来记叙,那么记叙的内容就不会清晰明了,突出重点。
课文在记叙“卢沟桥事变”时,通过“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连接上下文,让人清楚的了解了“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全过程,这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述,结构文章的。
像下面的几段话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那次跳橡皮筋,曾连波同学一马当先,谁知刚跳了两下就摔倒在地上。
“哈哈哈。
哈哈哈……”女同学笑得前俯后仰。
“男同学跳橡皮筋,真是新鲜事!
”男同学的脸一个个都胀得通红,曾连波不服气地说:
“笑什么?
哼,要不咱们比一比。
”“好!
比就比,鬼才相信我们女同学会输给你们!
”男同学大声对女同学说:
“好,星期六等着瞧!
”
第二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女同学正准备回家。
忽然听见教室外面有人在说话,仔细一看:
哦!
原来是他们在偷练跳橡皮筋,难怪男生这几天神神秘秘的。
“让他们去学吧,他们准没咱们行!
”“那当然了,他们哪能跟咱们比!
”我们这么议论着。
时间过得真快,星期六转眼就到了。
我对曾连波说:
“你们不是说要比赛吗?
今天就见个输赢!
”“当然要比啦,我们不会输给你们的!
”他胸有成竹地说。
比赛开始了,先是我们女同学跳。
瞧,张吉跳了起来。
她先……
这里的“第二天放学后”、“时间过得真快,星期六转眼就到了”、“比赛开始了”就清楚地点明了时间,文章就是按照这些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事情的经过的。
当我们在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一件事时,要注意清楚地点明重要的时间,以使文章的层次清晰,让人一看就明白。
积累与运用:
1、《卢沟桥烽火》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卢沟桥事变”。
课后,你可以再收集一些关于“卢沟桥事变”的史实、小故事,然后把它们编辑成一份小报,给你周围人看看,让他们也更多地了解“卢沟桥事变”。
(提示:
先收集一些有关卢沟桥事变的资料,可以是事件的记录,可以是图片材料;然后想一想你打算把小报设计成什么样儿,给小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可以叫《历史一幕》、《难忘“七•七”》、《走近卢沟桥》等等;最后开始制作。
)
2、读了《卢沟桥烽火》一课,你肯定有些想法?
有些感受?
可以把它写下来,那就是一篇读后感了!
(提示:
要多读课文多思考,有一点写一点,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写。
)
3、观看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影视片,写观后感。
资料链接:
卢沟桥
又称芦沟桥。
在丰台区卢沟桥镇永定河上。
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
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一块,为“燕京八景”之一。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是根据永定河水流的特点设计的。
桥身全部都用白石,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
有11个桥拱,面宽7.5米,有栏板279块,左侧石栏雕柱140根,右侧141根,柱高1.4米,柱头均雕蹲伏的石狮。
全桥的结构和桥墩、拱券的各部分,均使用腰铁固牢,用以加强石与石之间的拉联。
桥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并且还在每个尖端安置了一根三角铁柱,以抗御春冰和洪水。
卢沟桥还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
桥的两侧有281根望柱,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
望柱中间嵌有279块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
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其中大部分石狮是明、清两代原物,金代的已很少,元代的也不多。
这些石狮蹲伏起卧,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极富变化,是卢沟桥石刻艺术的精品。
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无法数清楚,因而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
1961年,文物工作者采用编号的办法,共清点出石狮485头。
1984年,又一次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多达489头。
桥的东头是宛平县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卫京都的拱极城。
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
现在,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
城内北侧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城东侧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
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古桥陈列馆。
卢沟桥事变
也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炮。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中国驻军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保卫华北,援助抗日自卫战争,号召组织巩固的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国共两党在抵御外侮上亲密合作。
7月9日,红军通电请缨开赴华北抗日。
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并约定由国民党通讯社发表。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统治中心南京、上海、杭州地区受到严重威胁。
9月22日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告,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与国民党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国民党终于同意于9月22日由中央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7月15日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发表了蒋介石的谈话。
共产党的宣言和蒋介石的谈话,宣布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成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使全中国形成了空前的抗日大团结。
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与国民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开辟了敌后战场,对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起到了积极的支援。
敌后战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广大的解放区。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6课 《半截蜡烛》
与文本对话:
整篇课文始终让我们关注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强烈的心理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一、心理描写细腻
课文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
那什么是心理描写呢?
像课文中“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这样,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的一种方法,就叫做心理描写。
它是对人物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为写好人物服务。
其实,我们同学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够刻画好人物的心理,敞开他们的心灵,你的文章一定会非常有感染力。
二、情节跌宕起伏
这篇文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一方面是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另一方面是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加上课文这样的描写: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更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化险为夷,都使人松了一口气。
这一惊险的情节,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相一致。
同学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有的可能惊心动魄,有的可能催人泪下,有的可能发人深省,有的可能荡气回肠……我们不妨课后去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多读一读。
学生应该学的: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复述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5、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我们可以做的:
教学《半截蜡烛》,以蜡烛为重点引导学生熟读文本,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读中思,读中悟,使得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受爱国的情怀。
一、抓点
“半截蜡烛”是本文的眼点,它贯穿全文,通联全篇。
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想方设法地把蜡烛从敌人面前端走,可德军呢,却仿佛故意与他们作对。
两次的失败让人心惊胆战,最后斗争的成功让人如释重负。
这不起眼的蜡烛,上演了一场又惊又险的战斗。
教学伊始,可以围绕这个“点”引导学生提问:
看了课题,你想到什么?
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激发,主动走进文本。
二、探点
“半截蜡烛”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在伯诺德夫人一家看来,却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
为了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保住了情报。
其实,这“半截蜡烛”里藏着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勇敢和镇静,藏着他们宁死不屈的伟大灵魂。
1.由点探险
“半截蜡烛”两次被德军点燃,本来就剩半截的蜡烛,此刻越烧越短,随着时间的流逝,烛油的流淌,形势相当严峻。
可以设计以下两个环节来让学生融入文本,体察斗争的惊险:
(1)范读设置情境。
课文的第3-7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几处环境描写看似平常,细心阅读却触目惊心。
这时候老师的得体范读,配上紧张的音乐渲染,就能很快地把学生融入跌宕起伏的故事中。
当学生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显露出来的时候,立即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看出当时惊险的句子,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2)品读置身情境。
出示: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
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伯诺德夫人心中的焦急。
这好似置身在紧张的情节和气氛中,真正达到了“入其境,通其心”的境界,读出的不仅是声,而且是惊险的场面,涌动出的更是生命的灵性。
2.由点探魂
这篇文章情节性强,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语言细腻,处处闪现出人性的光芒。
因此,感悟三个人物的内在品质是文章的关键。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学时,要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感悟文本,自主发现文本中人物的光华。
(1)探词句,如见其人。
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的周旋是文章的主体,现在这个主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内心活动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精彩纷呈:
机智、勇敢、镇静、聪明,而内心深处却是万分担心、焦急、紧张。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三个人物的形象,可以设计一句简单的设问:
“在周旋的过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把学生再次带进了文本,画出重点词、句,并写下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这时候,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思考问题有了深度,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中渐渐地领悟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比如在德军第一次点燃蜡烛时,从“急忙”中可以感受到伯诺德夫人内心的担心、着急,但她却急中生智,很快想出了取油灯的方法,从“轻轻地”一词又能感受到她的镇静、从容;杰克搬柴生火没能端走蜡烛,但那时他依然“从容地”搬柴生火,感受到了他应付自如的一面;小小的杰奎琳的娇声以及她计划成功时的“镇定地”,感受到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借助引导,抓词语,读句子,谈理解,说体会,学表演,让三个人物形象逐一立体地呈现出来。
(2)探内心,如入其心。
本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注重人物心里描写。
文中伯诺德夫人一家每一个人得内心都是丰富的,各有各的想法,但有一样是相同的:
担心、着急、对敌人充满了无限的仇恨。
而这又与人物外在的机智、镇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因此,教学时,可以设计下列场景:
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
伯诺德夫人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着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上楼去了……
正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
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场景,配合紧张的背景音乐渲染,任意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写下来。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入了文本人物的灵魂深处,而且文中人物的爱国之情在学生心中也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三、拓点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的尾声,当一股股爱国情怀已在学生心中不断涌动时,再次回到眼点,相机发问:
这仅仅是装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吗?
透过这半截蜡烛你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这一问题将使学生对文本有更为深入的诠释,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
积累与运用:
1、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国家做过贡献的人颁发荣誉勋章,伯诺德夫人一家都在颁章内,在颁发荣誉勋章时,法国戴高乐总统要为他们宣读一份颁奖词,此时,请你以戴高乐的口气为他们写一段颁奖词,你联系课文内容,会写些什么呢?
1、课后搜集在第二次
2、世界大战期间介绍孩子们智斗侵略者的故事。
如:
《最后的一课》、《夜莺》等。
3、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第7课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与文本对话: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
文章真切而又生动地介绍了记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将其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文中出现的“一次战斗”发生于1940年8月。
当时聂荣臻将军率部正在执行“百团大战”作战任务。
在攻打一座煤矿时,发现了一位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由于她的父母已经死亡,再加上当时战斗还没有结束,随时都有可能被炮火击中,她和她的妹妹(脚部已经受伤),出于安全的考虑,被八路军送回驻地。
聂将军知道后,“立即”让人把孩子送到他那里。
这里的“立即”说明什么呢?
是一种关心。
毕竟孩子还在前线部队,危险仍然很大。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这里需要仔细推敲:
首先,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又是对谁说的呢?
一定话出有因。
敌人当然是指的“日本鬼子”“日本兵”。
那么这里包括所有的日本人吗?
聂将军话语中“虽然……但”这个关联词用得太好了。
因为他强调的是后面的“但”所阐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语文 第十二 第二 单元 教材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