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代词.docx
- 文档编号:29383521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36KB
古汉语的代词.docx
《古汉语的代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的代词.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的代词
古漢語的代詞
古漢語中的代詞大致可分為:
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無定代詞、特殊代詞等五類。
一、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包括第一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
(一)第一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代詞有:
吾、我、予(余,上古語音相同)、朕、卬、身等。
吾
“吾”字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1.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學而)
(主語、定語)
“吾”字可以作主語、定語,至少在魏晉以前,“吾”字很少放在動詞和介詞後面作賓語,如:
今者吾喪我。
(莊子·齊物論)
不能換成“今者吾喪吾”或“今者我喪吾”。
但是,在否定句中又可以用“吾”作賓語,如:
居則曰:
“不吾知也。
”(論語·先進)
我勝若,若不吾勝。
(莊子·齊物論)
這大概是由於“吾”字的位置仍在動詞之前吧。
到了魏晉以後,“吾”字受其他代詞的類化,也可以放在動詞和介詞之後作賓語。
如:
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
(柳宗元《捕蛇蛇說》)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
(定語)
我
“我”字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1.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孟子·梁惠王)
(主語、兼語)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述而)
(定語)
予
“予”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1.詩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孟子·梁惠王)
(主語)
2.啟予足,啟予手。
(論語·泰伯)
(定語)
3.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
(孟子·公孫醜)
(賓語)
余
“余”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1.余收爾骨焉!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主語)
2.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左傳·成公二年)
(定語)
3.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楚辭·離騷)
(兼語)
朕
第一人稱代詞還有一個“朕”字。
這個字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是一個一般的人稱代詞,可以作定語,如:
1.皋陶曰:
朕言惠。
(書經·皋陶謨)
2.朕皇考曰伯庸。
(楚辭·離騷)
也可以作主語,如:
3.雲將曰:
“朕也自以為倡狂。
”(莊子·在宥)
4.鴻蒙曰:
“……朕又何知?
”(莊子·在宥)
還可以作賓語。
如:
5.雲將大喜,行趨而進曰:
“天忘朕邪?
天忘朕邪?
”(莊子·在宥)
6.雲將曰:
“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
”(莊子·在宥)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只有皇帝自稱才能用“朕”,後來歷代封建帝王沿襲這種作法。
卬
在《尚書》、《詩經》中還有一個“卬”作第一人稱代詞,可以作主語、賓語。
如:
1、人涉,卬否,卬須吾友。
(詩·邶風·匏有苦葉)
(主語)
2、不卬自恤。
(尚書·大誥)
(賓語)
身
魏晉以後,又出現一個自稱代詞“身”,一般作主語。
如:
1.(先主)使飛(張飛)將二十騎拒後。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
“身是張翼德也,可共來決死。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2.丞相自起,解帳帶麈尾,語殷曰:
“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
”(世說新語·文學)
(二)第二人稱代詞
第二人稱代詞有:
女(汝)、爾、若、而、乃、你等。
女(汝)
“女(汝)”可以重主語、定語、賓語。
如:
1.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論語·雍也)
(主語)
2.往之女家。
(孟子·滕文公)
(定語)
3.誨女知之乎?
(論語·為政)
(賓語)
以上是“女”。
4.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
(孫子列傳)
(主語)
5.吾將殘汝社稷,滅汝宗廟。
(國語·勾踐滅吳)
(定語)
6.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
(書·湯誓)
(動詞賓語)
7.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書·湯誓)
(介詞賓語)
以上是“汝”。
爾
“爾”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如:
1.爾何曾比予于管仲!
(孟子·公孫醜)
(主語)
2.盍各言爾志?
(論語·公冶長)
(定語)
3.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論語·先進)
(賓語)
4.爾無我詐,我無爾虞。
(左傳·成西元年)
(主語、賓語)
若
“若”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如:
1.五侯九伯,若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史記·齊世家)
(主語。
“若”,《左傳》作“女”)
2.吾翁即若翁。
(史記·項羽本紀)
(定語)
3.吾語若。
(莊子·人間世)
(賓語)
而
“而”一般用作定語,如:
1.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哉?
(史記·平原君列傳)
(定語)
有時也作主語。
如:
2.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論語·微子)
(主語)
“而”亦有作間接賓語的例子,只是很少而已。
如:
3.南遺(人名)為費(地名)宰。
叔仲昭伯(人名)為隧正(官名),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遺,謂遺:
“請城費,吾多與而役。
”故季氏城費。
(左傳·襄公七年)
(與而役,雙賓結構)
4.清丘之盟,晉以衛之救陳也,討焉。
使人弗去,曰:
“罪無所歸,將加而師。
”(左傳·宣公十三年)
(加而師,雙賓結構)
乃
“乃”一般作定语,如:
1.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漢書·項羽傳)
(定語。
“乃”,《史記·項羽本紀》作“而”)
“乃”偶爾亦用作主語。
如:
2.朕心朕德唯乃知。
(書·康告)
(主語)
3.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
(漢書·翟方進傳)
你
隋、唐時又出現了“你”字作第二人稱代詞。
“你”字實際是“爾”字之變。
可以作主語、賓語。
如:
1.武平童謠曰:
“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
”
(主語、賓語)
2.(宇文化及)罵曰:
“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遜!
”(隋書·許善心傳)
(賓語)
3.化及(即宇文化及)默然,俯視良久,乃瞋目大言曰:
“共你論相殺事,何須作書語邪?
”(隋書·李傳)
(介詞賓語)
(三)第三人稱代詞
第三人稱代詞有:
其、之等。
其
“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他的”、“她的”、“它的”。
“其”一般作定語。
如:
1.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
(孟子·公孫丑)
(定語)
2.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論語·公冶長)
(定語)
“其”字作定語,相當於“名詞+之”,所以,“其”字後不再加結構助詞“之”。
但《詩經》中偶爾有在“其”後加“之”的例子,如:
1.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詩·鄘風·君子偕老)
(翟,翟衣。
)
2.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同上)
(展,展衣。
)
“其之翟”、“其之展”無疑是偏正結構,加上“之”大概是為了湊足音節,一般情況下是不可加“之”的。
下面例子中名詞加“之”和後面的“其”在意義上相等,正可以對比:
1.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2.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莊子·逍遙遊)
正因為“其”字相當於“名詞+之”,故這些“其”字都不可當成主語,而是定語。
當“其”字後是動詞或動詞性詞組時,“其”字就很像是主語,其實不是,而是由作定語的“其”與它後面的受它修飾的成分一起合成一個偏正結構作整個句子的主語或賓語,如上句中的“其負大舟”作主語,“無力”是謂語;“不見其入”的“其入”作“見”的賓語。
之
“之”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他”、“她”、“它”。
“之”一般只作賓語。
如:
1.越石父賢,在縲紲中。
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
(管晏列傳)
2.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孟子·離婁)
有時,“之”字充當雙賓結構中的近賓語,如:
3.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鄭伯克段于鄢)
4.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
(逍遙遊)
“之”偶爾可以用來作兼語成分,如:
5.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歴試諸難。
(書·舜典)
6.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
聞之死,請往。
(禮記·檀弓)
7.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上書諫吳王)
未見“之”字單獨用作主語的例子。
“其”一般只作定語,“之”一般只作賓語,上古第三人稱代詞不用作主語。
現代漢語用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語的地方,古代有兩種表達方式:
一種是重複前面出現的名詞,如:
1.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左傳·成公三年)
2.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
(左傳·襄公十五年)
另一種是省略主語。
如:
1.孔子下,欲與之言。
(接輿)趨而辟之,(孔子)不得與之言。
(論語·微子)
2.使子路反見之。
(子路)至,(丈人)則行矣。
(論語·子路)
“之”和“其”雖然是第三人稱,但有時運用比較靈活,或是說話人本人自指,如:
1.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
(左傳·成公三年)
(之,實際指的說話人自己,有人說等於“我”)
2.(滕世子)謂然友曰:
“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
”(孟子·滕文公)
(“其”,說話人自指)
或是指稱聽話人,如:
1.士季曰: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左傳·宣公二年)
(之,有人認為是指聽話者)
2.天子發政于天下百姓,言曰:
“聞善而(與也)不善,皆以告其上。
”(墨子·尚同)
(“其”,有人說指聽話者,相當於“你”。
)
這種情況,從語法上講,還是把它看做第三人稱代詞。
使用第三人稱代詞,卻表示說話人或聽話人,目的是爲了更加委婉些,不要徑直看做第一人稱代詞或第二人稱代詞。
現代漢語中人稱代詞的複數加“們”字,如“我們”、“你們”、“他們”等,在上古漢語中,人稱代詞在語法形式上沒有單複數的分別,或者說單複數同形,那麼它到底代表的是單數還是複數,只有根據文意才能判定。
下面這些句子中的畫線的代詞都是表示複數的:
1.齊師伐我。
(左傳·曹劌論戰)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長乎爾……”(論語·先進)
3.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論語·子張)
4.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論語·為政)
有時在第一、第二人稱代詞後面加“儕”、“屬”、“曹”等字,表示不止一個人。
如:
1.吾儕何知焉?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2.若屬皆為所虜!
(史記·項羽本紀)
3.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後漢書·馬援傳)
(四)謙稱和尊稱
與現代漢語相比,古漢語中人稱代詞使用得少些,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一是古漢語中省略主語的地方多,而且還沒有用作主語的第三人稱代詞;二是古漢語中謙稱和尊稱用得多,代替了人稱代詞。
古代在該用第一人稱代詞的地方常用謙詞,相當於“我”。
如:
1.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左傳·僖公四年)
2.雖然,必告不穀。
(左傳·成公三年)
3.欲與大叔,臣請事之。
(左傳·隱西元年)
4.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
(左傳·隱西元年)
5.老婦侍輦而行。
(戰國策·趙策四)
6.僕非敢如此也。
(司馬遷《報任安書》)
7.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諸葛亮《前出師表》)
8.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
(史記·孝文本紀)
9.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有時古人用自呼其名的方式代替謙稱。
如:
1.文倦于事,憒於憂,……(戰國策·齊策)
2.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論語·季氏)
3.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
(楊惲《報孫會宗書》)
4.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古代在該用第二人稱代詞的地方常用尊稱,相當於“您”。
如: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左傳·僖公三十年)
2.陛下亦宜自謀。
(諸葛亮《前出師表》)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左傳·僖公三十年)
4.諾!
先生休矣!
(戰國策·齊策)
5.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
(楊惲《報孫會宗書》)
有時古人用稱字的方式代替尊稱。
如:
1.今少卿抱不測之罪。
(司馬遷《報任安書》)
2.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
(韓愈《送孟東野序》)
二、古漢語的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跟人稱代詞不同:
人稱代詞起替代人或事物的作用,指示代詞起指示、區別的作用。
現代漢語的指示代詞有“這”、“那”。
“這”是近指,“那”是遠指。
古漢語中指示代詞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近指、遠指、旁指、逐指等類。
(一)近指
近指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這個”、“這些”、“這樣”。
近指代詞常見的有:
茲、時、是、此、斯、之等。
茲
“茲”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如:
1.君富於季氏,而大於魯國,茲陽虎所欲傾覆也。
(左傳·定公九年)
(主語)
2.子畏于匡,曰: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論語·子罕)
(賓語)
3.三宿而後出晝,是何濡滯也?
士則茲不悅。
(孟子·公孫醜下)
(賓語)(晝,地名。
士,人名,即尹士。
“茲不悅”,不喜歡這個。
)
4.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
(史記·甘茂列傳)
(介詞賓語)
5.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王粲《登樓賦》)
(定語)
時
“時”用同於“是”(或者說用兩個音同、音近的字記錄了同一個詞),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如:
1.厥初生民,時為姜嫄。
(詩·大雅·生民)
(主語)
2,載生載育,時為后稷。
(詩·大雅·生民)
(主語)
3.帝曰:
“我其試哉!
女于時,觀厥刑於二女。
”(尚書·堯典)
(介詞賓語)(女于時,把女兒嫁給這個人。
)
4.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詩·大雅·公劉)
(介詞賓語)(于時,在這裏。
)
5.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尚書·湯誓)
(定語)
6.率時農夫,播厥百穀。
(詩·周頌·噫嘻)
(定語)
是
“是”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謂語。
如:
1.是乃仁術也。
(孟子·梁惠王上)
(主語)
2.魏武子有嬖妾,無子。
武子疾,命顆曰:
“必嫁是。
”(左傳·宣公十五年)
(賓語)(顆,武子的兒子名。
)
3.葛之覃兮,施于中穀。
維葉莫莫,是刈是濩。
(詩·周南·葛覃)
(賓語)
4.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禮記·禮運)
(介詞賓語)
5.夫以君臣為如父子則必治,推是言之,是無亂父子也。
(韓非子·五蠹)
(前一個是動詞賓語,後一個是主語)
6.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定語)
7.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梁惠王)
(定語)
8.終而復始,日月是也。
(孫子兵法·勢)
(謂語)
此
“此”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偶爾也可以作謂語。
如:
1.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孟子·梁惠王下)
(主語)
2.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左傳·成公二年)
(賓語)
3.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左傳·僖公四年)
(介詞賓語)
4.此五者,邦之蠹也。
(韓非子·五蠹)
(定語)
5.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
(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定語)
6.醫能治之,而上不使,可為流涕者此也。
(漢書·賈誼傳)
(謂語)
斯
“斯”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如:
1.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論語·堯曰)
(主語)
2.有子曰: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論語·學而)
(主語)
3.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賓語)
4.子使漆彫開仕,對曰:
“吾斯之未能信。
”(論語·公冶長)
(賓語)
5.孔子曰:
“才難,不其然乎?
唐、虞之際,于斯為盛。
”(論語·泰伯)
(介詞賓語)
6.則若以斯辯,譬猶狗馬,其不及遠矣。
(莊子·則陽)
(介詞賓語)
3.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論語·雍也)
(定語)
之
“之”一般放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作定語。
如:
1.之主者,守至約而詳,事至佚而功。
(荀子·王霸)
(這個君主,職守非常簡約但卻周詳,工作非常從容但卻有成效。
)
2.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詩經·邶風·燕燕)
3.之二蟲又何知?
(莊子·逍遙遊)
4.異哉,之歌者非常人也。
(呂氏春秋·舉難)
(二)遠指
遠指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那”、“那個”、“那些”、“那樣”。
常見的遠指代詞有:
彼、夫、匪、厥、伊、其等。
彼
“彼”本來是指示代詞,後來進一步發展成為帶有人稱代詞性質,可譯成“他”、“他們”,但是“彼”字始終沒有完全喪失它的指示性,還不是真正的人稱代詞。
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如: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傳·莊公十年)
(主語)
2.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史記·項羽本紀)
(主語)
3.彼,丈夫也;我,丈夫也。
吾何畏彼哉!
(孟子·滕文公上)
(前一個是主語,後一個是賓語)
4.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三國志·吳書·張紘傳)
(賓語)
5.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詩·小雅·巷伯)
(定語)
6.彼來者為誰?
(史記·范雎列傳)
(定語)
“彼”還可以作獨詞句,表示輕蔑的意味。
如:
1.或問子產,子曰:
“惠人也。
”問子西,曰:
“彼哉!
彼哉!
”(論語·憲問)
夫
“夫”用作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只是指示性較輕,有時可譯成“那”,有時在現代漢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詞,只好不譯了。
一般作定語,有時也作主語。
如:
1.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論語·先進)
(定語)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左傳·僖公三十年)
(定語)
3.小子何莫學夫詩?
(論語·陽貨)
(定語)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論語·季氏)
(定語)
5.墓門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國人知之。
(詩·陳風·墓門)
(主語)
6.夫焉能相與群居而不亂乎?
(禮記·三年問)
(主語)(《荀子·禮論》引作“彼安能相與群居而無亂乎”。
)
匪
“匪”作指示代詞,主要見於《詩經》中,一般作定語。
如:
1.匪風發兮,匪車偈兮。
(詩·檜風·匪風)
(偈,車馬疾馳的樣子。
)
2.心之憂矣,如匪濣衣。
(詩·邶分·柏舟)
(濣衣,髒衣服)
厥
“厥”一般作定語。
如:
1.率時農夫,播厥百穀。
(詩·周頌·噫嘻)
2.《書》曰:
“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孟子·滕文公上)
伊
“伊”原來也可作指示代詞,一般作定語。
如: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秦風·蒹葭)
2.伊年暮春,將瘞後土,禮神祇。
(漢書·揚雄傳)
“伊”後來發展成為第三人稱代詞。
其
“其”在古漢語中也可作指示代詞,一般用作定語。
如:
1.晏子立于崔氏之門外,其人曰:
“死乎?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2.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
(史記·西門豹治鄴)
3.其尤貧而力不能者,令書其傭,足相當,則使歸其質。
(柳子厚墓誌銘)
還有幾個指示代詞,既可以看作是近指,也可以看作是遠指,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樣”或“那樣”。
如:
若
“若”在古漢語中也可以作指示代詞,常用作定語。
如:
1.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孟子·梁惠王上)
2.聞若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
(戰國策·齊策)
然
“然”一般作謂語。
如:
1.其誰曰不然?
(左傳·隱公元年)
2.河東凶亦然。
(孟子·梁惠王上)
爾
“爾”可以作謂語,也可以作定語。
如:
1.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古詩十九首)
(謂語)
2.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飲酒詩》)
(謂語)
3.汝乃我家出,亦敢爾邪?
(後漢書·鄧禹傳)
(謂語)
4.范喚問何意打我兒,整母子爾時便同出中庭,隔箔與范相罵。
(文選·奏彈劉整)
(定語)
5.爾夜風恬月朗。
(世說新語·賞譽)
(定語)
(三)旁指
所謂“旁指”,指用以指代彼此以外的對象。
現代漢語用“別的”、“旁的”、“其他的”等複音詞表示;古漢語則有“他(它、佗)”、異等。
他(它、佗)
“他(它、佗)”一般作定語、賓語。
如:
1.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詩·褰裳)
(定語)
2.諸侯乃請討之。
晉人以其役之勞,請俟他年。
(左傳·成公十三年)
(定語)
3.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賓語)
4.蕭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
(左傳·成公二年)
(賓語)
5.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徵於他,利乃外矣。
(國語·周語中)
(介詞賓語)
6.高明光大,不在乎他,在乎加之意而已。
(漢書·董仲舒傳)
(介詞賓語)
7.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他)邑唯命。
(左傳·隱公元年)
(定語)
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小雅·鶴鳴)
(定語)
9.之死矢靡它。
(詩·鄘風·柏舟)
(賓語)
中古以後,“他”字才作為人稱代詞來使用。
異
“異”一般作定語,偶爾作賓語。
如:
1.我雖異事,乃爾同寮。
(詩·大雅·板)
(定語)
2.此無異故,其謀臣皆不盡其忠也。
(韓非子·初見秦)
(定語)
3.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論語·先進)
(賓語)
(四)逐指
逐指表示同類事物中的每一個,常用“每”字,多作定語。
如:
1.子入太廟,每事問。
(論語·八佾)
2.每日遷舍。
(左傳·哀公九年)
3.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離婁下)
“各”字上古只作副詞,漢魏以後,偶爾也作逐指代詞。
如:
1.令外國客遍觀各倉府藏之積。
(史記·大宛列傳)
到近代,“各”用作逐指代詞多起來,如“各國”、“各人”、“各家各戶”等。
三、無定代詞
有一類代詞所指代的不是具體的人或事,所以稱之為“無定代詞”。
無定代詞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雖無具體的某人、某事、某物,卻有說話人意料中的某人、某事、某物,表示部分存在的肯定意義,有的語法書把它稱作“分指”,如“或”、“某”等;一種是雖無具體的某人、某事、某物,實際上卻是指這些人、事、物的全體,表示概莫例外的否定意義,有的語法書把它稱作“無指”,如“莫”、“無”、“毋”、“靡”、“蔑”、“罔”等。
(一)表示肯定意義的“分指”
或
“或”,如果是實指,其前一般有先行詞;如果是表示假設的虛指,則可以沒有先行詞。
“或”可以翻譯為“有人”、“有的”,但不定誰何。
一般作主語。
如:
1.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詩·豳風)
(下民,先行詞)
2.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
(左傳·襄公十四年)
(宋人,先行詞)
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文選·報任少卿書)
(死,先行詞)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漢書·食貨志)
(沒有先行詞)
5.今或謂人曰:
“使子必智而壽。
”則世必以為狂。
(韓非子·顯學)
(沒有先行詞)
3.或謂孔子曰:
“子奚不為政?
”(論語·為政)
(沒有先行詞)
某
“某”,可以代不定的人、事物、處所、時間等,翻譯作“某某人(事物、處所、時間)”等。
實際並不是不知道,而是沒必要記出具體的人、事物、處所或時間,故以“某”替代。
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如:
1.師冕見,及階,子曰:
“階也。
”及席,子曰:
“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斯,某在斯。
”(論語·衛靈公)
(某某人,主語)
2.靈公心怍焉,欲殺之,於是使勇士某者往殺之。
(公羊傳·宣公六年)
(某者,叫某某的人,兼語)
3.赴曰:
“君之臣某死。
”赴母、妻、長子,則曰:
“君之臣某之某死。
”(儀禮·既夕禮)
(某某人,與“君之臣”是同位語。
“某之某”,某某的某某人。
赴,報喪。
)
4.從某至某廣從(縱)六里。
(戰國策·秦策)
(某地,介詞賓語)
5.反命曰:
“以君命聘於某君,某君受幣於某官。
”(儀禮·聘禮)
(某國、某職,定語)
6.子某時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
(公羊傳·宣公六年)
(某時,定語)
(二)表示否定意義的“無指”
表示否定意義的無定代詞只作主語,其前一般有先行詞。
先行詞規定了這些無定代詞所替代的範圍。
莫
“莫”,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表示“沒有人”或“沒有事情”。
如:
1.群臣莫對。
(戰國策·楚策)
(“群臣”是“莫”的先行詞)
2.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
(史記·項羽本紀)
(一府中,先行詞)
3.東西南北,莫可奔走。
(鹽鐵論·非鞅)
(東西南北,是先行詞)
4.梁惠王曰:
“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孟子·梁惠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汉语 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