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docx
- 文档编号:29374716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7.16KB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docx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伴随着我国建筑及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引起广泛大众的关注。
建筑工程质量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大众的切身利益。
工程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其他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
在建设工程行业中,国家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路线方针,但多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依然是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近年来来,我国不断汲取国外同行业先进经验,推行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但是工程质量事故仍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就成为了保障和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2研究目的及方法
所谓质量管理就是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建设工程质量的事故原因一般有违背建设程序,违反法规行为,地质勘察失真,设计差错,施工与管理不到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自然环境因素,使用不当。
当前,全国各地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开展了“创全优工程”竞赛活动,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工程质量粗糙、低劣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质量通病还经常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还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思想上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企业管理不善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建筑队伍迅猛发展,施工技术力量薄弱。
因而,需要研究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1-5]。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关键阶段。
它贯穿于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整个过程。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研究: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3)施工质量预控和生产要素管控;
(4)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第二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2.1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
施工单位方面:
第一,施工单位经营规模急剧扩张与施工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机械、设备和人员等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求。
且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不畅,管理层与作业层严重脱节,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比较集中,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管而不严的问题十分突出,质量安全自控能力较差。
同时相关制度落实不力,质量安全责任逐级衰减,没有真正落实到现场、到岗位、到个人,现场质量安全混乱无序。
第二,施工工艺落后,随意更改设计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可行性差,技术措施不落实,尤其是对个别高风险工程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保证措施,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第三,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和作业水平较差,施工不规范、偷工减料、无证上岗等问题较为严重。
不能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严查彻整问题,往往心存盲目侥幸心理,有些问题是明知故犯、屡查屡犯,有的最终酿成严重事故,如高阳寨隧道安全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违规成本)
监理单位方面:
第一,监理现有力量与承担任务不匹配,监理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大量临时聘用社会监理人员,主要监理人员调动较为频繁,实际具备资格的人数与项目监理工作实际要求有较大差距。
培训工作不到位,部分监理人员业务素质差,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胜任工程监理工作;第二,有些外聘监理人员未经任何培训,也没有监理工作经历,不具备铁路监理资格。
执行监理规范和相关程序要求不坚决,在方案审查、变更设计、过程监控、检测检验、督促整改等方面,没有认真履行好监理应负的职责,致使很多质量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
监理责任心不强,一方面疏于对现场质量安全的监管,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三,从另一方面对现场发现的质量安全违规现象,不能有效坚持原则,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甚至熟视无睹、放任自流,严重违背了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设计单位方面:
前期工作不到位,勘察深度不够,造成实际揭示的地质情况不符,造成现场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设计供图进度滞后,变更设计处理不及时,现场配合工作不到位。
对新技术、新标准消化掌握不够,依靠老经验和习惯做法开展工作,在客专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设计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
各专业之间统一协调配合不够,各行其是,人为造成了许多质量隐患。
建设单位方面:
责任意识不强,业务素质不强,专业不够匹配,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对安全质量等问题不敢采取严厉措施,迟迟不能突破难点、打开局面;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很好地贯彻有关规章制度,逐级督促落实好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责任;现场监管不到位,体系和制度方面,督促各方体系有效运转。
对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对现场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发现的解决;未能对监理单位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对现场监理业务能力和工作质量缺乏考核;对勘察设计的技术管理不够严格,对一些重难点工程和高风险工程,没有督促其及时优化设计方案,提出经济可靠、安全可靠的技术保证措施。
2.2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抓质量管理的重点:
加强对主要人员、主要施工设备履约的检查力度;投标与实际上场“两张皮”;规范建设劳务用工管理,推行专业施工队管理;检查并促其完善工程质量自控体系,监控其有效运转;督促其抓操作层的技术管理,工艺工序施做到位,质量责任落实到作业层,避免管理作业“两张皮”现象;严格变更设计管理;委托第三方检测对施工单位原材料、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测;严肃查处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事故,严格按照信用评价办法进行考核。
建设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
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要素。
其中:
第一,人。
人的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
管理者、操作者的个人要有资格,单位要有资质,第二,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控制;第三,机械。
包括工程项目设备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第四,方法。
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工法、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控制;第五,环境。
主要包括现场自然环境条件因素、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在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中,施工管理应重视对监理单位、承包商、供应商的选择,必须向实施者落实质量责任,灌输质量意识,并与当地质监站联系,争取配合、支持和帮助。
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成本之间的关系,确定质量控制流程和权限。
切实做好质量文件的保管和归档工作,加强各质量控制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三章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不是独立的概念。
生活质量、工作质量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质量是安全的保证、安全是工程质量的体现,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现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是要严守程序、坚持标准。
实施前充分教育培训,过程中严格标准,及时发现并果断处理问题,不能因感情干扰程序、不要让习惯影响标准。
还有必须消除误区。
提高质量就要增加投入、降低功效(“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最经济的);文明施工与质量无关;“瑕不掩瑜”;附属工程无关紧要。
为了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应该建立及保证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3.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循环原理展开[6-8]。
图3-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PDCA循环原理综述:
第一,P。
计划:
确定方针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第二,D。
实施:
计划布置交底,按计划要求做;第三,C。
检查:
是否遵守计划,实际结果如何;第四,A。
处理:
纠偏处置,预防处置。
其中PDCA循环原理内容是首先明确质量过程的组织责任,确定对项目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过程,主要质量控制点。
其次,列出对质量有影响参数,确定和量化影响过程,选择测试、检验和检查方案,分析测试结果,建立诊断分析方法,确定在实施过程中提高质量的措施,最后提出避免故障,预防偏差措施,建立质量预警和防错系统,避免操作错误,建立监督系统,保证监督能力,确定监督方法,使用工具之前进行检查。
3.2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可以归纳为“八原则”:
第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组织能够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作出快速而灵活的反应,提高顾客对组织的忠诚度。
;第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第三,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即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第四,持续改进。
提高组织的能力,增强了组织的竞争状态。
由于主动、积极地寻找改进的机会,提高了组织对改进机会快速而灵活的反应能力;第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使各过程彼此协调一致,能最好地取得所期望的结果;第六,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是员工能够充分参与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第七,全员参与。
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从而实现组织的方针和目标,使员工感到他们对自己的业绩负有责任;第八,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通过有效地使用资源,使组织具有降低成本并缩短周期的能力
3.3实例分析
以乐广高速公路T10标段为工程背景,图2-3为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机构运行图。
图3-3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我们以质检体系加以简述:
首先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和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工程技术、质检、试验、测量四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为质检、试验、测量体系配备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经理部设立工程技术部,下设施工技术组、质检组、试验室和测量组。
盖梁施工实行工艺技术自检和工序质量自检的管理制度。
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作业班组的技术员自检、同时经过质检员复检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另外,为质检组的质检工程师、质检员配备与其职责相匹配的质检仪器,设备工具及资料等,为其履行质检职责提供充分的准备。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项目经理部质量检查组织机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和评比工作;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第四章施工生产要素管控
施工阶段生产要素管控包括以下几点:
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和确定;材料采购、进场、储存;分项→分部→单位→单项→整个工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设备采购、安装、试运行;运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依据“TQC”中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管理的理论和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9-11]。
施工阶段各要素质量管理要点包括:
第一,工作质量的控制。
在项目质量控制中,人、机、料、法、环这五大要素,人是决定的因素。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第二,工程所用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所用原材物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
保证原材物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第三,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
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第五,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控制。
周期长和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存在,决定工程施工成品保护的重要性。
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成对单位工程来说仅仅是产品完成过程中的一个工序,对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的保护养护对整个工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按照规范及操作要求保护养护好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五章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5.1加强技术会审
技术文件会审的具体要求:
业主和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图纸会审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质量目标的要求;施工单位通过图纸会审全面理解设计文件、设计意图、技术难点;各方针对设计文件中存在的矛盾、错误、歧义性、说明不清或无法实施问题,在会审中向设计单位质询或要求修改;通过会审可以解决各干系方沟通和协调问题。
5.2重视设备及原材料采购
1)源头控制:
甲供——进场检验把关;甲控——招标、检验;自采_料厂源头控制)
2)检验试验:
分层次管理:
进场自检(施工),监督检验(监理、建设、政府)
对不合格的过程管理是关键——原则上“一步也不能错、一点也不能差”,实施中“让步放行有条件,让步接受讲程序”。
对新材料的使用应满足要求:
试验可行、技术交底与培训到位、检测可靠。
最终验交必须合格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要求:
首先,做出采购计划,罗列出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求(包括品种、规格、规范、标准等)、用途、供应时间、数量说明清楚。
其次,对市场调研采购对象的情况,通过招标或询价比较选择供应商,要求提供采购对象的样品。
最后,对到货、入库和使用前应详细检查产品质量。
5.3加大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
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要求:
第一,施工单位内部的检查和监督;第二,工程管理(监理)单位的检查和监督。
其中又包括:
对质量进行检查;对质量文件进行批准、确认;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部位进行处置;在工程中做到隐蔽工程不经签字不得覆盖;工序间不经质量验收,下道工序不能施工;已完分项工程不经质检,不能验收、量方、结算。
第三,质检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5.4重视工程质量的验收
工程质量验收的主体包括:
施工单位(土建、设备安装)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监理人员、业主代表、工程咨询人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质检站工作人员。
工程竣工验收主体还包括勘察、设计单位。
工程质量验收的条件:
第一,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第二,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第三,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第四,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第五,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第六,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第七,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第八,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5.5其他措施
首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必须全员、全过程来抓,而不仅仅是施工过程要控制,也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一个部门的责任。
工程质量与进度、投资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工程质量具有“木桶效应”及“蝴蝶效应”。
工程质量好坏往往取决于质量最薄弱的环节和部位,过程中的瑕疵可能影响最终整体质量。
其次,深入推行标准化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提高。
人员配备标准化:
项目管理机构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具有5年以上建设管理工作经验。
安全质量管理人员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至少有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从事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管理制度标准化:
明确质量管理目标,提出质量工作要求,细化质量工作程序(技术交底、施工图审核、变更设计管理、工程验收等),落实人员质量责任,完善考核制度。
现场管理标准化:
将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
过程控制标准化:
将现场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
最后,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第一,强化标准意识。
落实和执行好技术、管理、规范验标等一系列标准体系;借鉴经验、克服不足;注意有关标准的修订;第二,强化责任意识:
建设负总责、是牵头;设计是依据(验标是尊重设计的)是源头;施工是保证;监理是把关(委托、过程验收),在工程建设方面,国家、铁道部各种法规和管理要求中,对参建者的责任都非常明确。
各种管理体系、保证体系、监控体系责任落实到人;第三,强化到位意识。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六章总结
(1)建设工程质量的事故原因一般有违背建设程序,违反法规行为,地质勘察失真,设计差错,施工与管理不到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自然环境因素,使用不当。
因而,研究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施工阶段生产要素管控包括以下几点:
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和确定;材料采购、进场、储存;分项→分部→单位→单项→整个工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设备采购、安装、试运行;运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3)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包括:
加强技术会审,重视设备及原材料采购,加大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重视工程质量的验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入推行标准化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不断强化质量意识等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工程质量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