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一数》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9370681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23.91KB
《一数一数》导学案.docx
《《一数一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数一数》导学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数一数》导学案
《一数一数》导学案
主备人:
夏正倩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培养数感。
3、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于乐趣。
【课前导学】
1、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看一看,家中有哪些物体?
再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个?
2、观察数学书第2页和第3页,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这是什么地方?
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课堂导学】
1、创设情景。
2、成果展示。
全班交流:
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这是什么地方?
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数了家中的什么物体?
它们各有几个?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
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讨论:
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3)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呢?
(4)探索:
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
8个点子呢?
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上的画点子练习。
(2)找数活动。
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哪些数?
找到后与同桌交流。
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哪些数?
找到后与同桌交流。
【课后导学】
1、今天回家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哪些数?
2、看图画点子。
(《与课堂同行》第1页“热身房”。
)
3、连一连。
(《与课堂同行》第1页第1题。
)
4、数一数,再画○表示。
(《补充习题》第1页第2题。
)
《数一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培养数感。
3、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于乐趣。
【课前导学】
1、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看一看,家中有哪些物体?
再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个?
2、观察数学书第2页和第3页,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这是什么地方?
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数一数》导学案
【课后导学】
1、今天回家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哪些数?
2、看图画点子。
(《与课堂同行》第1页“热身房”。
)
3、连一连。
(《与课堂同行》第1页第1题。
)
4、数一数,再画○表示。
(《补充习题》第1页第2题。
)
《二比一比》导学案
主备人:
夏正倩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参与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2、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在学习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课前导学】
1、在家长的指导下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
杯子的高矮,比较两个水果的轻重。
2、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它们的长短、高矮、轻重。
3、课前准备:
每人带一根吸管,一个饮料瓶、一个杯子、一个水果。
【课堂导学】
1、成果展示。
组内交流比较的结果。
全班展示:
演示比的过程,说说比的结果。
2、情境导入。
在美丽的校园一角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3、自主探究。
(1)图中两个小朋友的跳绳哪根跳绳长?
滑梯上的两个小朋友哪个人高?
柿子和石榴哪个重?
你是怎么比的?
能说说比的结果吗?
(2)在图中找出其他的物体进行比较。
4、合作交流。
(1)学生交流探索结果。
(2)同桌合作:
比较两人的铅笔谁的长?
三枝铅笔哪枝最长?
是怎么比的?
(3)找一找教室中的物体,比一比它们的长短、高矮、轻重。
(4)教师点拨。
(5)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5、巩固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书本第6页的第2——5题。
【课后导学】
1、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实物,比一比。
2、比一比,哪个长?
长的画“√”。
(《与课堂同行》第2页第2题)
3、大的画“√”,小的画“○”。
(《补充习题》第2页第1题)
4、高的画“√”,矮的画“○”。
(《补充习题》第2页第3题)
5、重的画“△”,轻的画“○”。
(《补充习题》第2页第4题)
《比一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参与比较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2、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在学习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课前导学】
1、在家长的指导下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
杯子的高矮,比较两个水果的轻重。
2、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它们的长短、高矮、轻重。
3、课前准备:
每人带一根吸管,一个饮料瓶、一个杯子、一个水果。
《比一比》导学案
【课后导学】
1、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实物,比一比。
2、比一比,哪个长?
长的画“√”。
(《与课堂同行》第2页第2题)
3、大的画“√”,小的画“○”。
(《补充习题》第2页第1题)
4、高的画“√”,矮的画“○”。
(《补充习题》第2页第3题)
5、重的画“△”,轻的画“○”。
(《补充习题》第2页第4题)
《三分一分》导学案
主备人:
夏正倩
【学习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能按一定的标准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
2、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初步体会同一标准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课前导学】
一、知识链接。
1、到商店看看,想一想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2、你能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好吗?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动手试一试吧。
二、预习教材。
1、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教材第7页商店货架图。
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你觉得这些物品摆得怎么样?
2、完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1、2题。
【课内导学】
一、成果展示。
组内交流:
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你觉得这些物品摆得怎么样?
全班交流。
二、自主探索。
1、每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
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
属于哪一类的?
2、商店里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
3、老师预设问题: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物品分类摆放的?
三、合作交流。
1、学生交流探索结果,鼓励质疑争论。
2、教师点拨。
3、说说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页第3题。
先说说按什么标准分类?
再用线连一连。
2、完成课本第8页第4题。
把这些小朋友分一分,可以怎样分?
在组内交流想法。
【课后导学】
1、回家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自己的一些日常用品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吗?
如果不是,想一想该怎样整理?
2、把会飞的动物圈出来。
(《与课堂同行》第3页“热身房”。
)
3、把下面的图形分类放在三个盒子里,用线连一连。
(《与课堂同行》第3页第1题。
)
4、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补充习题》第3页第2题。
)
5、在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下面的□里画“○”。
(《与课堂同行》第3页第2题。
)
《分一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能按一定的标准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
2、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初步体会同一标准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课前导学】
一、知识链接。
1、到商店看看,想一想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2、你能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好吗?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动手试一试吧。
二、预习教材。
1、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教材第7页商店货架图。
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你觉得这些物品摆得怎么样?
2、完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1、2题。
《分一分》导学案
【课后导学】
1、回家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自己的一些日常用品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吗?
如果不是,想一想该怎样整理?
2、把会飞的动物圈出来。
(《与课堂同行》第3页“热身房”。
)
3、把下面的图形分类放在三个盒子里,用线连一连。
(《与课堂同行》第3页第1题。
)
4、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补充习题》第3页第2题。
)
5、在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下面的□里画“○”。
(《与课堂同行》第3页第2题。
)
《四认位置》导学案
主备人:
夏正倩
【学习目标】
1、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课前导学】
一、知识链接。
1、小游戏。
(家长说,我来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2、告诉爸爸妈妈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
二、预习教材。
1、在家长的指导下看课本第9页情境图。
(1)图中画的是在什么地方?
有些什么人?
他们在干什么?
(2)课堂上想发言怎么办?
(3)想发言,举哪只手呢?
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
(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
【课内导学】
一、成果展示。
1、组内交流:
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2、全班展示:
师生一起边说边做“左右游戏歌”。
二、自主探索。
1、例题图中:
小刚在小芳的哪面?
小芳在小刚的哪面?
2、同桌讨论:
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
3、老师预设:
练习本在课本的左边,还可以怎么说?
4、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三、合作交流。
1、学生交流探索结果,并质疑问难。
2、教师点拨。
3、交流学习心得。
四、巩固练习。
1、说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2、完成第10页的“想想做做”的第3题。
你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吗?
任意选两种食品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3、完成第10页的“想想做做”的第4、5、6题。
【课后导学】
1、向爸爸、妈妈介绍你的座位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各是谁。
2、说一说家中某一物品的左面、右面各是什么。
请家长评价一下。
3、看图填一填。
(《补充习题》第4页第1题。
)
4、把正确答案圈出来。
(《补充习题》第4页第2题。
)
5、画一画。
(《补充习题》第4页第3题。
)
6、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与课堂同行》第5页第3题。
)
《认位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课前导学】
一、知识链接。
1、小游戏。
(家长说,我来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2、告诉爸爸妈妈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
二、预习教材。
1、在家长的指导下看课本第9页情境图。
(1)图中画的是在什么地方?
有些什么人?
他们在干什么?
(2)课堂上想发言怎么办?
(3)想发言,举哪只手呢?
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
(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
《认位置》导学案
【课后导学】
1、向爸爸、妈妈介绍你的座位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各是谁。
2、说一说,家中某一物品的左面、右面各是什么。
请家长给你评价一下。
3、看图填一填。
(《补充习题》第4页第1题。
)
4、把正确答案圈出来。
(《补充习题》第4页第2题。
)
5、画一画。
(《补充习题》第4页第3题。
)
6、对的在□里画“√”,错的在□里画“×”。
(《与课堂同行》第5页第3题。
)
第五单元认数
1、《认识1—5》导学案
主备人:
陈萍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1页的例题,第12页的“想想做做”第1—3题。
【学习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达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记住教材第11页的1—5的写法。
②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达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
2、知识准备:
完成书本第12页“想想做做”第1、2、3题。
【课堂导学】
1、成果展示。
①出示挂图,小组代表汇报:
图中的物品分别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再找一找哪些可以用这些数字来表示的物品?
②让学生到黑板上在试先准备好的“日”字格里书写。
并适时纠正,注意它的笔顺,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①认识1,你看到图中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学生随意回答)。
并用生活中的事物举例。
请同学们拿出一支铅笔、伸出1根手指头。
用1说一句话。
②用同样的方法认识2。
③认识3。
从图中看出哪些物品是用3表示的?
请同学们说一说。
还能说出哪些物品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请同学们摆一摆。
④认识4、5,学习方法同上。
⑤教学生写数字1—5。
教拿笔姿势。
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接着学生书写,然后学生在书中描写。
⑥师生共同总结1—5以内各数的读法、写法。
并会灵活运用这几个数字。
⑦巩固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补充习题》第5页的题目。
【课后导学】
1、总结已认识的1—5的数字的读法、写法、用法。
2、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3、完成练习:
画出缺少的个数。
□
△△
■
○○
3
4
2
5
《认识1—5》导学案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1页的例题,第12页的“想想做做”第1—3题。
【学习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达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记住教材第11页的1—5的写法。
②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达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
2、知识准备:
完成书本第12页“想想做做”第1、2、3题。
《认识1—5》导学案
【课后导学】
1、总结已认识的1—5的数字的读法、写法、用法。
2、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3、完成练习:
画出缺少的个数。
□
△△
■
○○
3
4
2
5
2、《认识1—5的练习》导学案
主备人:
陈萍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逐步弄清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保持学习兴趣,体会数的具体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规范写字的习惯。
【课前导学】
1、回顾旧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5,你能从1数到5吗?
从5数到1吗?
2、基本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4—7题。
【课堂导学】
一、成果展示。
“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看题目要我们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并在相应的小图下面写数。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每组发一套数字卡片,学生在小组里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并读一读。
2、“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看花瓶上的数,再想想瓶里还缺少几朵花。
学生把缺少的花补画出来。
3、“想想做做”第7题。
练习写数,要求把字写得规范,工整。
【课后导学】
1、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2、完成练习。
(《与课堂同行》第6页第1、2题。
)
3、拓展练习: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0521
《认识1—5的练习》导学案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逐步弄清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保持学习兴趣,体会数的具体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规范写字的习惯。
【课前导学】
1、回顾旧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5,你能从1数到5吗?
从5数到1吗?
2、基本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4—7题。
《认识1—5的练习》导学案
【课后导学】
1、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2、完成练习。
(《与课堂同行》第6页第1、2题。
)
3、拓展练习: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0521
3、《几和第几》导学案
主备人:
陈萍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4—15页。
【学习目标】
1、学习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弄懂“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
3、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看教材第14页的例题。
②在家中与家长做类似例题的练习。
2、知识准备
完成书本第14页“想想做做”每1、2题。
【课堂导学】
一、创设情境。
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4页的图画。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
这些人在干什么?
引出问题:
那个戴帽子的小朋友排在第几?
排在他前面的老爷爷呢?
后面的小男孩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①问:
你是怎么知道小男孩排在第5的?
②请同学说一说:
小女孩和阿姨排在第3和第4的理由。
③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④演示:
穿裙子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这时谁排在第4?
小女孩排在第几?
⑤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有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
××同学是从右边数的第几个?
⑥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二、巩固检测。
师生共同完成书本第15页的第3、4、5题。
【课后导学】
1、口头说说几和第几的区别方法。
2、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3、完成练习。
(《补充习题》第6页。
)
《几和第几》导学案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4—15页。
【学习目标】
1、学习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弄懂“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
3、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看教材第14页的例题。
②在家中与家长做类似例题的练习。
2、知识准备
完成书本第14页“想想做做”每1、2题。
《几和第几》导学案
【课后导学】
1、口头说说几和第几的区别方法。
2、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3、完成练习。
(《补充习题》第6页。
)
4、《0的认识》导学案
主备人:
陈萍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6—17页。
【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0,知道0的含义。
2、知道0—5的顺序,加深对数的排列顺序的认识。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看教材第16—17页。
②学会写0。
2、知识准备:
完成书本第17页“想想做做”第1、2、3、4题。
【课堂导学】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出示例1图,让学生说图意。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
师:
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①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提问:
原来地面上的萝卜数用什么表示?
现在呢?
你会写0吗?
学生尝试在“日”字格里写0。
②评价学生的书写,教师强调写“0”的注意点。
③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什么都没有呢?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
请你从左到右读一读。
3、巩固练习。
完成《补充习题》第7页。
【课后导学】
1、回家把0的读法、写法和表示的意思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2、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3、《与课堂同行》第8页。
《0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6—17页。
【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0,知道0的含义。
2、知道0—5的顺序,加深对数的排列顺序的认识。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看教材第16—17页。
②学会写0。
2、知识准备:
完成书本第17页“想想做做”第1、2、3、4题。
《0的认识》导学案
【课后导学】
1、回家把0的读法、写法和表示的意思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2、阅读《数学补充阅读》中的相关内容。
3、《与课堂同行》第8页。
5、《认识<、>、=》导学案
主备人:
陈萍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8—19页。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用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3、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读教材第18—19页。
②认识<、>、=
2、知识准备:
做书本第19页的想想做做的题目。
【课堂导学】
1、成果展示。
组内交流,并在组内进行相互评价。
全班展示想想做做的题目。
2、自主探索。
()比()多,()比()少
1○03○32○35○4
3、合作交流。
交流探索结果,鼓励学生相互提出问题。
教师点拨: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4、巩固练习。
在○里填上“>”“<”“=”。
5○43○42○01○5
2○31○44○40○1
【课后导学】
《补充习题》第8页。
《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8—19页。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用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3、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课前导学】
1、研读教材: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读教材第18—19页。
②认识<、>、=
2、知识准备:
做书本第19页的想想做做的题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数一数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