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第四章.docx
- 文档编号:29369739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5.90KB
中国现代史 第四章.docx
《中国现代史 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史 第四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史第四章
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
分四个阶段:
1937.7七七事变——1938.10广州、武汉失守战略防御阶段
1938.10——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战略相持阶段前期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1943年底战略相持阶段中期
1944年初——1945.8战略相持阶段后期及战略反攻阶段
第一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七七事变与平津失陷
1937.7.7卢沟桥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卢沟桥发动事变的原因:
七七事变前,平津地区的军事态势。
P197
卢沟桥为进入北平的唯一门户。
二十九军吉星文(吉鸿昌之子)团奋起反抗。
1937.7.8中共通电全国“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
1937.7.12蒋介石命令宋哲元“不屈服,不扩大”,就地抵抗。
1937.7.17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并提出解决卢沟桥事件的四个条件。
1937.7.19以“最后关头”为名发表,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事件的态度及抗战的决心。
是国民党政府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第一个口气强硬的对日政治性谈话。
比起以前的妥协退让是有进步的,得到了国民和全体同胞的支持。
由于蒋介石在谈话中仍企图用和平方式解决(对日本抱有幻想),因此延误了战时,使我军越来越陷于被动。
当时中国军队有10万余人,日军仅一个联队6000人,由于谈判,日军有时间调遣援军。
1937.7.29日军向中国发动猛攻,北平失陷。
30日,天津弃守。
2.八一三事变和淞沪会战
进攻华北的同时,日本还策划了对上海的进攻,其目的是:
1牵制华北战场中方的力量,为其进一步扩大在华北的侵略;
2通过战争摧毁中国经济中心——上海,控制江浙最富饶地区,使中国丧失抵抗力,也从军事上压迫蒋介石投降,然后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
1937.8.9P199
8.13日本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开始。
8.14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1.12上海失陷。
蒋介石在淞沪会战中表现积极的原因:
1上海是四大家族的经济中心,又是英美在华势力的集中地,日本攻打上海直接危及四大家族及英美利益。
蒋介石是为维护四大家族利益及期待国际关注干涉,尤其是英美。
又一说法:
八一三事变由蒋介石挑起,为改变日本进攻路线。
从北往南划分中国改为自西向东,沿长江向上。
2期待国际(英美)干涉日本侵华。
3上海是我国东南的战略要地,是南京的门户,若失守,则日本可长驱直入。
4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热潮,不允许蒋介石继续实行妥协政策,迫使蒋介石抗日。
(被迫性、挑衅性)
淞沪会战的作用
1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有利于全国抗战的动员。
一大批官员的英勇抗战,是可歌可泣的精神,激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及将士的抗战热情。
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谢晋元;高志航、八一0、空军节)
2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和不畏强暴、反抗外国侵略的精神。
3三个月的战斗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4掩护了沿海各省工业、物资、团体、学校、机关及人民群众的内迁和疏散,促进了大后方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国共两党就合作具体内容等问题先后进行了西安、杭州、庐山、南京等六次正式谈判。
包括红军改编、苏区改制问题、国共合作形式问题、共同纲领问题。
由于国民党多次设置障碍,前四次谈判无实质性进展,至七七事变爆发开始转变。
1.红军改编问题P201
中共:
红军可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但由中央领导;在编师问题上,红军改为四个师,设司令部,由朱德、彭德怀担任正副司令。
蒋介石:
收编红军,由国民党领导;红军编为2个师,取消司令部,设政训处,由周恩来、康泽担任。
最后,红军编为三个师,每个师1.5万人。
保证我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7.8.25中共中央军委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总、副指挥。
9.12改名为第十八集团军。
2.关于陕甘宁边区问题
中共:
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行政区,表示接受南京政府(行政院)指导;改变体制,推行中央统一法令;人员方面,由中共民主选举,后由国民政府决定。
蒋介石:
人事安排问题,派人担任主要职务(主席);隶属问题,由甘肃省领导,只许隶属地方,不许隶属中央。
3.国共两党关系
国民党虽然承认共产党的合法性,但未给予平等地位,表现在:
1国共合作形式
国民党:
“收容”共产党,反对中共提出的两种合作形式(民族联盟;党内合作),蒋介石主张由国共两党联合,组成国民革命同盟会,由蒋介石担任主席,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2发表国共合作宣言问题
蒋介石反对两党联合发表宣言。
1937.9.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宣告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不同之处:
1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性
第一次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第二次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极少数卖国贼外,其他各政党皆投入抗战中。
民族性导致了复杂的阶级性(各阶级对抗日态度不同,之间既有联合又有斗争)
2是国共两党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国民党在第一次合作时期,拥有几十万军队但未控制全局,仅有广东一省。
中共既无政权也无军队;第二次合作时,双方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3无固定的组织形式和无共同纲领的合作
第一次以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为合作的政治基础、共同纲领;以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革命联盟为组织形式。
第二次,由于国民党的干扰和阻碍,未达成两党共同承认的共同纲领及未形成固定的组织形式,而是形成了特殊的形式:
“互相承认,遇事协商”(“东方手续”),齐商解决问题,若意见不一,各行其是。
这种合作方式在之前是少有的。
既无纲领,也无组织,为国民党提供了方便反共,增加了合作的困难。
4得到广泛的国际支持,处于一个既有利而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一战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列强态度统一,敌视中国革命。
国内,由反对所有列强发展为仅反对日本;
从国际范围来说,英、俄等反法西斯政权逐渐形成,与法西斯对峙。
英俄等希望国共合作抗日,牵制日本力量。
由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需要时间,这增加了国内政局演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及影响国共斗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给予中国革命广大深刻的影响,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正面战场的抗敌与敌后战场的开辟
1、正面战场防御作战
1.忻口抗战和太原失陷
1937.8.20国民政府以军政委员会名义发表《战争指导方案》和《军队战斗序列》,确认采取持久战的方针,即以空间换取时间。
以一部分兵力在华北牵制消耗敌人兵力;主力在华东淞沪长江方面巩固首都;以最少量兵力在华南。
全国的军事指挥系统分七级:
军事委员会——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师。
全国战场分五个战区:
一战区:
辖平汉、津浦路北段地区,司令长为蒋介石;
二战区:
辖晋察绥地区,司令长为阎锡山;
三战区:
辖苏浙地区,司令长为冯玉祥,在淞沪会战后由蒋介石接任;
四战区:
辖闽粤地区,司令长为何应钦;
五战区:
辖鲁南和苏北地区,司令长为蒋介石,后由李宗仁接任。
随着抗战的发展,战区划分也不断调整,后发展为十一个战区。
日军战场分为华北战场、华中战场。
日军占领平津后,调集兵力,分平绥路(晋察绥)、平汉路(河北、河南)、津浦路(山东)三路发动进攻。
其中夺取山西是日军在华北作战的主要目标。
原因:
山西四面环山,北为恒山,南为中条山,东为太行山,西为吕梁山。
华北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若中国军队占领山西,对在华北日军形成正面威胁;若日军占领,向南可向河南进攻,向西可向山西进攻。
太原会战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四大会战之一及国民党在华北抗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
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日军总兵力14万,中国军队28万。
国民党分北线、东线作战。
负责忻口战争的为卫立煌。
1937.10.26娘子关失陷。
11.8太原失守。
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场已基本结束。
此后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刘峙、韩复榘为保存实力,不做抵抗。
1937.12.27日军占领济南。
1938.1.10日军占领青岛。
在华北战场,尽管节节败退,但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南京陷落和日军大屠杀(华中战场)
南京与上海之间的两条国防线:
锡澄线、吴福线。
日军分三路进攻:
1937.11.19宣布迁都重庆,但先迁往武汉。
蒋介石相继召开三次军事会议。
唐智生留守南京。
1937.12.7日军对南京发动全面进攻。
12.12国军开始撤退。
1937.12.13南京失陷。
1949年,远东法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数据为30多万。
二战“三大惨案”:
南京大屠杀(30万)、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50万)、广岛长崎原子弹(20万)。
3.台儿庄大捷与徐州会战
日军为连接南北战场,进攻徐州,而后西进,南下进攻武汉,实行以夺取徐州为主要目标的作战计划。
1937.12南北夹击,进攻徐州。
一路:
青岛——临沂——台儿庄;另一路:
济南——滕县——台儿庄。
在台儿庄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
说明国民党若指挥得当,仍能取得胜利,但未彻底挫败日军计划。
1938.5.19徐州失陷。
日军沿陇海线向西。
1938.6.6开封失陷。
4.武汉会战和广州失守
日军进攻武汉的目的:
武汉为国民党政府所在地;两湖地区为重要粮仓。
武汉会战利用周边丘陵、湖泊等自然地理来消耗敌人兵力。
因此,战场并非在武汉,而是在武汉的外围地区。
双方兵力:
100万多VS40万多。
战争从1938年6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
1938.10.21日军占领广州。
1938.10.25国民军撤出武汉,迁往重庆。
日军虽占领武汉,但未达到使国民党政治上投降的目的。
以武汉会战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在中共抗日政策指导下,抗战比较积极。
这一时期,国民党组织了四大会战,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意义重大。
1沉重的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粉碎中国的狂妄计划。
2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抗日民族运动的高涨。
民族灭亡面前,国共两党以大局为重,互相配合,积极抗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全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一致,有利于推动抗战的进程。
3为掩护全国由平时状态逐渐转入战士状态,为实现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使国民党赢得了15个月的时间,保障国民党的政治机构和军队主力逐渐西移,并使部分经济和文化设施由沿海迁至内地,从而有可能在大西南、大西北建立新的战略基地,使持久抗战得以实现。
4吸引和牵制了敌人的主力,消耗敌人兵力,为帮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提供了条件。
5广大爱国官兵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与敌奋战,英勇牺牲,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光辉篇章。
最终仍是溃败,失去13个省。
大溃败原因
客观原因:
敌强我弱,力量悬殊。
日本当时是较发达的工业军国主义国家,其武器装备、军队训练和素质等方面处于优势,中国是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观原因:
1推行片面化抗战路线,不敢充分发动群众,实现全民族抗战,这是正面战场屡遭挫折、带有长期性和一贯有的重要主观原因;
2仓促作战,准备不足,有时“战”和“举棋不定”,做事坐失良机;(如宋哲元七七事变)
3在国民党军队内,中央军和地方军矛盾重重,派系门立,互不协调,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影响战斗发挥;
4实行单纯的消极防御,常常被动挨打,一旦被敌突破一线就引起前线动乱和崩溃,使敌长驱直入,结果人伤地失;(如太原会战中,娘子关一失守,忻口战线崩溃)
5部分将领腐败无能,畏敌如虎,不战自溃。
2、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就如何进行抗战、指导抗战,国共两党存在两条根本不同的抗战路线。
国民党:
片面抗战路线。
反对和压制人民的抗日行动,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使抗战的胜利成为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胜利。
中共:
全面抗战,即发动群众,依靠人民力量,开展人民战场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根本分歧:
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力量抗战。
1937.8.22—8.25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县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会议指出中国已进入抗战新阶段。
为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会议于是向全国人民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P207
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也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救国纲领。
还制定了党在新阶段的具体行动方针。
P207四项
关于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必须坚持中共的抗战策略。
洛川会议是由第二次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重要关头。
会议正确地规定了党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的正确方向。
从而为实现中共对抗战的领导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937.8.25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0.20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
1938.1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军长叶挺。
向皖南集中,建立敌后根据地。
根据洛川会议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游击队、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战略转变。
八路军在华北开展敌后根据地,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1937.9八路军主力进入山西——1937.11太原失守
八路军在华北部分地开展战略转变阶段
主要是部分发起群众,开展游击战。
在战略上积极配合国民党进行太原会战。
1937.9.25平型关战役(林彪指挥)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陈锡联团阳明堡机场。
21937.11太原失陷——1938.4打破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
八路军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敌后山区建立根据地,开辟敌后解放军战场。
晋察冀根据地(在华北第一个敌后根据地,也是最大的,聂荣臻)、晋冀豫根据地等。
31938.4中共中央发出对中原游击战争指示——1938.10武汉失守
八路军以山区根据地为依托,实行分兵向平原及广大敌后战场发展,使敌后战场及敌后根据地不断扩大。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第一二支队以茅山为中心苏南根据地
三皖南根据地
四
共开辟了晋西北、晋冀鲁等根据地。
八路军由3万人发展至15万人,新四军由1万多人发展至2万多人,初步显示出游击战的重要地位。
3.毛泽东论持久战
将建立根据地和游击战作为持久战的依靠和战争的主要方式。
1938.5在《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在抗战中,游击战不仅是战术问题,还是战略问题。
原因:
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这个国家被小而强的日本所攻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敌人占地甚广的现象发生了,战争的长期性发生了。
游击战在持久抗战中有特殊地位。
1938年5、6月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中日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
其中敌强我弱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横行一时,中国的抗战不可能速胜,但敌人受其他三点制约,我方有其他三点优点补充,通过时间的推移,经过持久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亡国论只看到第一个弱点,速胜者则不承认敌强我弱的事实,二者都是战争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
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客观进程,即战争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论述了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
4.中共反对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
右倾投降主义是对国民党本质缺乏认识,对统一战线缺乏信心,对国民党产生排斥。
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为纠正王明错误,统一全党思想和步伐,确认战争新阶段的战略,1938.9.29—11.6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王稼祥从共产国际带来指示,由信任王明转而信任毛泽东。
会议强调,中国共产党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坚持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批判“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号召全党同志认真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责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中国作风和气派。
会议还通过了几个关于组织建设的文件。
撤销中央长江局,设中央中原局(刘少奇)和中央南方局(周恩来为书记),王明留延安。
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王明本人未承认错误;王明的错误在党内的影响未肃清)。
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为坚持持久抗战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基础。
至延安整风才完全克服。
3、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1.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建国纲领》
1938.3.29—4.1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集中讨论了改进党务和施政方针问题,制定并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等一系列重要决议。
关于改进党务:
1大会决定改总理制为总裁制,设总裁、副总裁各一人,由蒋、汪担任;
2建立三民主义青年团,蒋介石为团长,简称“三青团”;
3设立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扩大特务机构,陈立夫为局长;
关于施政方针:
1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等决议案;
2决定设立国民参政机构(国民参政会)。
《抗战建国纲领》为大会所制定的最重要文件,也是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所制定的一个全面政治纲领,这个纲领除前言以外,分为总则、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运动、教育七项,共32条。
详细内容P214
在总纲中特别规定抗战建国要以蒋介石的三民主义为“最高准绳”,全国抗战力量要在国民党和蒋介石“领导之下”。
是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
评价:
可取之处:
其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抗日,某些主张与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致,若国民党能切实实施,对抗战将起到极大作用。
中共中央采取积极赞同和拥护态度,并推动其实施。
严重缺点:
1强行规定全国抗战力量都应在本党和蒋委员长领导下,片面要术全国人民集中意志、统一行动;
2将人民的民主权利限定在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准则;
3给国民参政机关以咨询能力,无决策权,表明国民党“一党专政”、“专制独裁”。
此纲领具有两面性,既有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民党抗战的决心,又有企图包办抗战,排斥人民力量的意图。
1938.7.6—7.15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在汉口召开。
大会选举汪精卫、张伯苓为正副议长。
2.陶德曼“调停”
陶德曼为德国驻中国大使。
蒋介石一方面抗日,另一方面企图以和平方式调停,并将希望寄托在西方大国。
1937年,蒋介石频繁接见各国大使。
对英美调节失败后,转向德国。
1937.7德婉言拒绝。
淞沪会战后,由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失败,日本企图联合德国、意大利。
日本提出《七项议和条件》。
1937.12.13日本占领南京,日本追加四项条件。
蒋介石不肯接受这些“亡人亡国”的条件。
调停无结果。
1938.1.16日本政府发表《第一次近卫声明》。
“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表示要建立傀儡政权,两国外交关系冻结。
第三节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和蒋介石集团的倒退
一、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和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
1.相持阶段到来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由于战场扩大、战线延长,日军兵力不足、物人不支、民心不顺等问题暴露出来,已无力大规模战斗。
中国军队经过英勇抵抗,虽粉碎敌军但仍节节败退。
人民武装力量发展有限,还不具备战略反攻的条件。
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2.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其进攻矛头主要指向国民党,军事打击为主,以政治诱降为辅。
随着战争深入,日军占领武汉后,日本将军事打击重点由国民党正面战场转向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政治上对国民党军事打击为主转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
经济上,榨取邻县的资源,利用中国人力物力“以战养战”。
为贯彻新政策,1938.11.3日本发表了《第二次近卫声明》。
日本提出希望分担“建设东亚新秩序的责任”;并宣称:
“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抗日),更换人事组织(蒋下台),取得新生的成果(傀儡政权),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明确修改了第一次近卫声明中“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方针。
1938.12.22日本发表《第三次近卫声明》,重申过去提出的“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
1939.2日方公开声明“尊崇蒋介石上将的地位而给予崇高位置”,改变了第二次近卫声明中的“更换人事组织”的态度。
日本几次的公开声明,从否认国民党到肯定国民党,侵华政策改变。
二、汪精卫集团的叛乱投敌
汪精卫的职务:
国民党的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和国民参政会议长。
汪精卫为亲日派,主张妥协投降,宣传“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
组织“低调俱乐部”,以反对抗日、反对国共合作为宗旨。
1938.3汪派高宗武去探求日本意图。
7—11月高宗武、梅思平等,讨论、拟定具体行动计划。
12.18汪等离重庆,抵昆明。
12.19至河内。
1938.12.29汪发表艳电响应,宣称愿以近卫三原则与日本作“和平之谈判”。
这是公开叛国投敌的宣言书。
表明汪已由亲日反战主和走向公开叛国投敌的道路。
1939.1.1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永远开除汪党籍,并撤销一切职务。
之后进行游说工作,游说不成改谋杀,误杀汪秘书曾仲鸣。
1939年5月初,汪从河内秘密回到上海。
致力于“中日全面和平”和“国府还都”(在南京建立伪政府),并声称与蒋断绝关系。
1939.8.28汪在上海召开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伪六大)。
取消总裁制,汪自任主席,坚持“和平建国反共”。
1939.12.30签订《日汪协定》秘密协定(即《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
主要内容:
中国承认调整关系前日本侵略的既成事实;中国承认日本将要发生的新的侵略事实。
因权力分配不均,高宗武等在香港将秘密协定泄露。
1940.11.30由阿部和汪精卫签订《日汪基本关系条约》(全称《日本国与中华民国关于基本关系的条约》)。
所谓基本关系条约就是把日汪之间的秘密协定改为正式条约。
1940年,汪与两大傀儡政府(北王克敏;南梁鸿克)在青岛会谈,合并政权。
1940.3.30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问题一:
汪在1938.12.18发表艳电至1940.3.30才成立伪政府原因。
日本方面对汪的才能并未完全信任,仍在开辟与重庆政府沟通的路线,进行秘密谈判,欲争取蒋介石。
问题二:
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
1蒋汪在政治主张上有分歧。
主要表现在:
抗日还是亲日;容共还是反共。
2汪企图争取国民党的最高权力。
3日本侵华政策的改变。
日本诱降政策是汪叛国投敌的外因;汪民族主义的失败和卖国投降主义日趋膨胀是内因。
蒋介石抗战的两面政策(军事抗战、和谈)也为汪提供条件。
三、相持局面中的正面战场和国民党的反共活动
1.相持阶段初期的正面战场
A.华南地区
日军欲切断中国外来战略物资的通道,加强对中国海岸线的封锁。
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现代史 第四章 中国 现代史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