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363387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39
- 大小:64.04KB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
其中男人
女人
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与其他班级有一定的差距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基本上达到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特别是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兴趣更高
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
学生思维就打不开
因此本期应该关注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
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
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
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
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
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
数据收集整理
表内除法
(一)
图形的运动
表内除法
(二)
混合运算
有余数的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
克和千克
简单的推理
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
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
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
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经历数数的过程
能认识万以内的数
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六、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
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6.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7.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
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8.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9.加强估算
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在本册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
探索计算方法时
必然算法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倡算法多样化
10.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一课时数据收集整理
(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
师生互动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
同学们
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
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
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
有的同学不喜欢
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
有下面4种颜色
请你们当参谋
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
并说明理由
)
教师引导:
张三喜欢红色
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
怎么样?
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
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
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
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
教师追问:
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
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小结:
全校学生那么多
要调查全校的学生
范围太广了
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
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
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
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
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
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
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
应该怎样调查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
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
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
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
老师数一下
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
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
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
在这些方法里
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
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
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
教师说颜色
学生举手
教师数人数
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
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
说出自己的发现
)
(1)师:
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计算?
(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
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
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
(2)师:
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
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
选择该种颜色
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
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
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
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报名
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
全班进行反馈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
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
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
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
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
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
这个方法简便
易操作
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
有下面4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
第二课时数据收集整理
(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
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
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
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
探索中发展
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
同学们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
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
今天
老师要请你们帮忙
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
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
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
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
那么
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
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
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
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小结:
举手投票
存在很多人情因素
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
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
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
)
出示小精灵的话:
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
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
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
将写好的纸张折好
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
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
报出名字
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
老师报一个
你记一个
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提示学生:
纸张很多
报得又很快
必须抓紧时间统计
最好能分工合作
)
指名学生说
肯定学生的方法
如画"○"、画"∣"、画"正"等
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
记录完的讨论一下
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
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张三李四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
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
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1)过渡:
同学们
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
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
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
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
如果他们也投了票
结果可能会怎样?
(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
也不影响投票结果
所以
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
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
(让学生自由说
)
教师:
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
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
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
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
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
老师先谢谢同学们
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张三李四票数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
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
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
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
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
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
同学们
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
要完成这项统计
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或组内报名
小组汇报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
3、从你的统计中
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
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
同学们
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
(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
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
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
你们看
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
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
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
汇报
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
哪种车最少?
(小轿车最多
面包车最少
)
如果再观察10分钟
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放手让学生讨论
说出理由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
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
(1)和
(2)
讨论:
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
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
哪天最少?
(星期六最多
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自由发言
)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
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
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
如果数据比较大
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
因此
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
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
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w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等教学法
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
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层层升华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
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
二
(1)班准备明天参观科技园
看
他们正在忙什么呢?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说给小组同学听
各小组汇报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同学们正在为明天的出行做准备
看
他们正在分食物呢!
这么多分法中
哪种最特别?
(分糖果的最特别
每份都一样
每份都是4颗
)
2、教学例1
引入"平均分"
(1)动手实践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师:
每组选一个代表
把你们组的糖果数量以及是怎么分的汇报给大家
小组1:
我们组有6颗糖果
我给他俩都是1颗
我4颗
小组2:
我们组有6颗糖果
分给3个同学
每个人都有2颗
小组3:
我们组有6颗糖果
分给3个同学
每份各是1颗
2颗、3颗
......
(2)教师追问:
这么多种分法中
哪种最公平、公正?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糖果分成3份
每份有2颗
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观察:
从糖果分成3份
每份右2颗
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每份的数量同样多
)
出示小精灵的话
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3、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2题
徐盛自主完成
集体订正
二、互动新授
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的情境图
师:
要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
你知道可以怎样分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
拿出准备好的学具
用学具代替桔子
同桌合作分一分
2、动手操作
展示平均分的分法
学生分
教师参与学生之中
最后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学生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分法1:
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在6个盘子里
每盘分3个
分法2:
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
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
再拿2个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6个
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分法3:
还可以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
再拿3个放在另一个盘子里
依次类推
第三种分法分得很快
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可能会说是根据三六十八
就知道每个盘子里应放3个;也可能是想到乘法算式3×6=18
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或者用除法
18除以6等于3
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让学生各抒己见
只要合理
均应给予肯定
3、再次操作
强化平均分
师:
如果把这18个桔子
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几个?
你还会分吗?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
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
如果把这18个桔子
平均分成2份
每份又是几个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
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巩固拓展
解决生活问题
1、联系实际
练习体验
(1)出示题目: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法
然后借助学具摆一摆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汇报进行展示
(2)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几盒?
"
让学生说一说
题目中有哪些变化("2份"改成"5份")
学生独立完成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几盒?
"
学生在组内自由分
教师小结:
把10盒酸奶平均分
虽然分的份数不一样
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所以都是平均分
2、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1题
提问:
把8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
下面有三种分法
哪种分法对?
学生判断
交流反馈:
分法1不是平均分
分法2是对的
分法3是平均分
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
所以是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