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心理学.docx
- 文档编号:293596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15KB
10心理学.docx
《10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心理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心理学
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个体心理:
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包括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
指个体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的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心理特征:
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隐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意识:
是指能被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学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实验法:
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观察法:
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生活情景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它包括口头调查(谈话)和书面调查(问卷)两种。
教学效能感: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反思: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学习:
广义的学习指凭借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类学习和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狭义的学习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学习者获得经验,引起行为变化的活动.
学习理论:
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社会学习论:
把认知心理学与行为改变的原理结合起来,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人格特征的理论。
又称造型论。
认知---结构论: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意义学习:
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信息加工: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即信息加工学习论。
建构主义:
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学习动机:
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归因:
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一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本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
学习迁移:
(简称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知识理解:
是指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某类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以发展形成理性知识的过程。
智力技能:
也称为是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从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干扰说: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学习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元认知策略:
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分三种: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问题解决:
是由一般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问题表征:
指问题解决者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定势:
是指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创造性思维:
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有价值的方案或结论。
首因效应:
首因,最初的印象,又称第一印象。
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留在脑海中的印象比较深,而对后面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的人际交往现象。
近因效应:
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
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相关的一系列的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
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刻板印象:
是社会上对某一列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心理健康:
它包含了两层含义:
(1)是心理上的正常状态;
(2)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能建设性地有效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1.二、简答题
(一)简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观点?
P6
答: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构造主义这门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B、机能主义:
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
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C、行为主义:
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D、格式塔心理学它的创始人是维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的德文意思是“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主张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特心理学在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至今仍是心理学的重要财富。
E、精神分析学派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他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二)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与内容体系?
p13\14
答: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①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②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③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④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应用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问题;2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3教学心理研究;4德育心理研究;5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
(三)举例说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P18
答:
高等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高校教师将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自觉地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学识并非是指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条件。
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必须传授学习的方法其学习的方法、策略,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高校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
我认为现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的增加。
青年教师具有许多优势,可以给学校注入许多新的知识以及能力,但是还是有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也没有高等教育职业技能训练的经历。
所以参加培训可以加强知识的掌握,还能转变观念为日后成为优秀教师打下基础。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认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理解与调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其次还可以培养教师自我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正在面临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的问题,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重大问题的研讨与确定方面,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与。
(四)什么是教学效能感?
剖析自己的教学效能感,并说明它对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P28
答:
教学效能感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效能感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形象我们的教学活动: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反思和进一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工作是的情绪
(五)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P31
答:
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积极验证阶段。
1.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
从而引起反思。
2.观察与分析阶段,这阶段是反思最集中体现的阶段。
教师通过自述或回忆、他人观察模拟、录音、广泛收集与自己活动有关的经验和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检验行为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
3.重新概括阶段,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和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积极的验证阶段,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
在检验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进入具体的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的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观察和分析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教学反思的方法:
布鲁巴克等提出了四种反思方法,及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1.反思日记,指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指教师间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并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指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一起,针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
4.行动研究,指针对课堂问题的实质,探索改进教学行动的方案,教师与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
(六)教学监控能力是什么?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P32
答:
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作用:
教学监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拥有了一定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才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宜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做出相应的休整,从而减少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错误,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后,教学监控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教学监控能力的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