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修订稿.docx
- 文档编号:29351049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63KB
结题报告修订稿.docx
《结题报告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修订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修订稿
楚雄市教育科学研究[2013]002号课题
“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从2013年3月份开始申报,经过市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审查和专家组的鉴定,于2013年8月被确定为楚雄市2013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其目录序号为“002”。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克服了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按照既定计划,已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外研究表明: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运用情况,听占了45%,说占了30%,读占了16%,而写,只占了9%,也就是说,听与说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75%,而读、写只占了25%,可见,听与说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是极为重要的。
而目前,部分语文教师观念旧,教学中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一批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使他们深受其害。
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普通话水平差,害羞胆小,不敢表达,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会拘谨不安,与人交流不文明、不得体等现象。
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很好地与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不善展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提高学生整体能力与素养的要求,也是关注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课题研究国内外现状
针对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早就引起了同行的重视,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并且取得了定成效。
但是,从课堂内外多角度、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多农村学生并没有得到推广与普及。
三、课题理论依据:
(1)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2)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规范训练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环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
(3)现代语言学认为,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语言手段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而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重视交际双方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进行。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
人们对自身发展素质的要求将侧重于人际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关注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个人光会考试,光会埋头苦干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曾说: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靠人际交往,有效的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必要条件,成功的人际交往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我们只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系列有关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策略,构建农村学校口语交际课的新思路、新模式。
改变目前我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部分语文教师观念陈旧的现状;进行规范学生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五、研究目标
1、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实践研究,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行规范学生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对应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研究,以点带面,总结推广,探索一系列有关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策略,构建农村学校口语交际课的新思路、新模式。
六、研究内容
1、研究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及出现交际障碍的原因。
2、研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3、积极在语文课堂内外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重视兴趣激发,树立学生“说”的自信。
(2)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说”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学生“说”的内容。
(4)创设丰富情境,烘托学生“说”的氛围。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实验研究法:
按照制定目标,认真实验本课题的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探讨学法指导,并及时进行每阶段的研究总结。
3、调查法:
对绝大多数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实验策略。
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存在的问题。
4、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每一项、每一阶段实验情况的观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实验措施,使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
5、个案研究法:
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6、经验总结法:
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去指导实践。
八、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
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8月)为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负责人申请课题,成立课题组,调查分析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5年1月):
课题实施阶段。
在本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每周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课,语文课前实行3分钟演讲,社团活动中成立口语交际组,组织学生在国旗下讲话,在体育文化艺术节上组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面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14年9月——2015年6月为课题研究的总结提升阶段。
主要进行方法总结,在参与活动中提升能力。
九、研究假想、创新之处
从课堂内外多角度、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涉及面广,它包括人际交往的礼仪、音准、音量、交际的技巧(如朗诵技巧、演讲技巧、劝说技巧)等。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着重从课堂内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十、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8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根据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初步确定把“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申报后,得到了教科所领导的指导与批复,同意立项。
2013年6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组,主要由李红萍老师负责,成员包括:
丁忠楷、彭桂芝、卢文金、叶发俊、刘英、李开良、卢银、陈宏。
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文献理论、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调查分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制订课题研究计划,讨论并确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及具体分工。
初步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七、八年级。
课题开展之初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三个年级里抽取了4个班,共176名学生。
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人数
占总人数的比值
学生口语交际情况
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表达见解、上课积极发言、经常看书报
60
34%
交际障碍
的原因
不知如何表达、怕师生笑话、从众心理
110
62.5%
口语交际水平
认为一般或差
84
47%
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很重要,应该好好练习
156
88%
调查分析:
1、有近七成的学生平时很少或几乎不看书报,平时交流喜欢倾听,不会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表达见解,积极发言。
2、从数据分析看,学生出现口语交际障碍的原因主要是不知如何表达、怕说错师生笑话、从众心理,别人不举手,我举手怪怪的……总之,大多数学生不敢说,不爱说,不会说。
3、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口语交际能力一般或较差。
4、八成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应该好好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口语交际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可见,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刻不容缓。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5年1月):
课题实施阶段。
在本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平台与氛围。
改革语文课程设置,每周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课。
让师生高度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落实课前3分钟演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过好“敢说”关。
农村学生平时习惯用方言,他们有心理障碍,因此,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克服它们“畏说”心里至关重要。
可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说话。
说话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使自己想说的、听到的、看到的,七年级学生甚至可以带稿子上台。
目标是用普通话说,只要学生敢说,无论好与不好,教师都给予肯定。
(二)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培养“乐说”兴趣。
这个阶段,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乐说”的兴趣。
说得有趣的关键,是有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1、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去说。
要说的有趣,关键是说。
因此要求不许带稿子,不许背稿子,只要求说出来,语出自然、表情自然、力求条理清晰、语速适当。
这个阶段只要求“说”,就要肯定。
2、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话题的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来启发吸引学生走向情境。
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身心也获得愉悦。
3、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如故事会、读书经验交流、口头作文、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等。
2013年12月,在学校举行的第六届体育文化艺术节上,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及演讲比赛,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与交流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口语交际能力。
(三)指导“说”的方法
培养“会说”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的好,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要在内容、技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训练学生针对不同对象、把握说话的原则、恰当选择说话的内容及场所,学会控制音量、力量,懂得运用体态语言,说话得体有分寸,语言尽量幽默风趣。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6月):
课题研究的总结提升阶段。
本阶段,恰逢楚雄市实施每周活动半天的教学改革,我们课题组正是借这次东风成立了学校口语交际组,对本组的研究内容分听话训练和说话训练两大部分。
听话训练目标是:
排除听话障碍;一词多说,注意语言美;听不同意见的分歧。
说话训练目标是:
朗读与复述语言流畅;演讲中心突出、说服力强;辩论观点正确,说服力强;体态和情感训练。
训练的方式主要有观后感、词句意义辨析、朗读、复述、主题班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
2014年11月,在学校举行的第七届体育文化艺术节上,又举行了学生演讲比赛。
学校口语交际组的同学还排练了一个集音乐、舞蹈、朗诵于一体的节目《追月》。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幅提升。
同时,积极参加楚雄市“中华魂”(放飞梦想)读书活动主题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
本阶段,为了了解学校开设口语交际课的情况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两个年级里抽取了3个班,共155名学生。
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人数
占总人数
的比值
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态度
喜欢上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非常重要、希望老师多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150
96%
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的情况
经常上口语交际课、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兴趣、老师的课比较有趣
135
87%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情况
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习作能力有所提高
145
93%
调查分析:
1、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上口语交际课,认为口语交际课非常重要,并且希望老师多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从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的情况来看,经常上口语交际课、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的老师占八成以上,学生认为大多数老师的口语交际课都比较有趣。
3、九成以上的学生都感受到开设口语交际课后,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习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全体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得到提升,课题研究效果显著。
十一、课题研究成效
(一)教师转变了观念,口语训练效果更加显著。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或是将口语交际的内容形式化,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课前精心备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及媒体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口语训练,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凸显了素质教育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效果更加显著。
(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高涨。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显著。
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没有了,而且大多学生都能较为得体地表达与交流。
在本校举办的体育文化艺术节上,部分学生的朗诵与演讲水平非常出色。
在2014年12月5日举行的楚雄市“中华魂”(放飞梦想)读书活动主题演讲比赛中,我校赵晓梅同学获总决赛一等奖。
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落实使我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
两年来,我校学生的语文成绩整体较其他科目要占优势。
2014年,七年级语文总评占山区片第一名;八年级占第三名;九年级合格率、优秀率占第一名。
(三)初步探索出一套语文口语交际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包括创设教学内容情境、创设学生生活情境和创设社会生活情境。
(1)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生活实际的环境,不但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临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准确、更逼真、更生动
(3)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精彩的表演能把口语交际情境回归生活体验之中,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
(4)通过模拟社会活动创设情境:
可以让学生置身模拟现实的场景中观察、说明。
2、活动实践:
感受拟说——自由表达——交流展示——导评提升。
(1)感受拟说
由“创设情境”到“自由表达”要经历“感受拟说”这样一个环节。
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而看、听、思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越充分,学生说的内容也就越具体、越生动。
(2)自由表达
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是一个不断接收和表达的过程,由“创设情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接收理解一内化语言一外化表达”的过程;而且要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乐于自由表达,善于自由表达。
(3)交流展示
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在交际中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
(4)导评提升
教师及时的评价非常重要,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评价的语言要谨慎,多鼓励,少批评,旨在让学生养成交际的意识和行为。
3、拓展创新
通过拓展口语交际的时间和空间,来达到拓展、迁移所学知识,提升所培养的能力的作用。
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总结出一些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1、扫清心理障碍,培养参与意识。
影响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畏惧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害羞心理、自闭心理、依赖心理等。
这些心理障碍让一些学生们不敢在课堂上主动的发言、回答问题。
因此,教师要课堂上帮助学生们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相处,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处于平等地位的,让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发言;②营造出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消除心中的疑虑,认识到在他人面前发言也不是很难为情的事;③教师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际环境,通过各种方法去淡化课堂凝重的气氛,让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
2、创设情景,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兴趣,便有了自觉性。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便成功了一半。
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
创设情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情感熏陶创设情景。
(2)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
(3)利用课文表演创设情境。
3、利用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来开展口语交际教学。
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因为口语交际的灵魂就在于交际时的生成性、不确定性。
它不再是单向的、独白的,而是多向的、互动的。
教师应注意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可根据各个单元内容的不同,开展多样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
4、利用课堂教学,强化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训练。
师生互动可以在师生间构建一座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也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表现。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训练内容。
如开展师生问答,师生共同演示,师生一起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
要在一个轻松的谈话环境中开展,让学生放下包袱,以一个完全放松的心态进行交流。
(1)利用课前“三分钟”说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分钟说话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课文,找准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如朗读、复述、讨论、讲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在作文训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结合习作评讲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每次作文都是由学生先四人一组互相评议,每个同学都要对该小组的四本作文进行“会诊”,每个人都要对作文做出评语。
5、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标积极倡导“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单靠课堂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强锻炼,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要在多彩的生活中学会口语交际。
(1)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班会课或活动时间让学生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励志类的微电影之后,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描述片中的精彩瞬间,这时学生乐意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情节讲出来。
还可选择学生的主题让学生辩论。
(2)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上的话题越贴近生活,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去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要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炼,作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素材。
可安排学生模拟对话主持节日、采访先进人物等活动。
也可以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即将要到来的时候,展开话题,给学生提供锻炼口语交际的机会。
6、改变评价激励,增强口语交际信心。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说带学”的形式,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课上做学生的忠实听众。
学生说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
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增强了交际的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定位教学目标,不应把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放在首位,而应重点培养学生敢说、乐说的信心。
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水平给予不同的评价。
十二、存在问题
由于本校教师很少有研究课题的经验,研究成员水平有限,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加之在组织与分工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此次课题研究存在许多问题。
(1)研究成员学习与研究的意识有待加强。
在理论上,课题研究的系统化、深度不够,导致得出的结论较肤浅。
(2)成员间的分工与协作不够具体,细节做得不到位。
语文教师只注重课题实施过程,却不注重研究资料及成果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结论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作支撑。
(3)如何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值得深入探讨。
十三、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认识的肤浅、学习的不够,工作的不细致,组织与协调能力的缺乏……
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参与课题的研究或是日常的教学研讨与教学工作,我们都要加强学习,积极参与,用心投入,加强协调与监督,牢记“细节决定成败”,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得有成效。
十四、目录索引
走进新课程获奖文集《云南教育》2010年版。
十五、致谢
经过两年的摸索、研究和浅显的自我总结,大地基中学课题《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结题阶段。
回首走过的这两年,我亲历了研究课题所要走过的每一步:
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制定计划、具体实施、调查取证、分析原因、尝试改革、总结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困惑过,也曾经迷惘过,但也从中收获了惊喜与成功。
在此课题研究期间,我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在此,我谨代表自己表示深切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感谢市教科所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的热心关怀和有效指导,为我们解疑答惑,给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感谢大地基中学为我们提供课题研究以及共同交流探讨的平台,使我们充满信心的投身到课题研究当中。
感谢校长以及学校各位领导在物质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也要感谢对我们课题研究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同事们。
我们深知,我们的探索、尝试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敬请各位专家领导不吝赐教,我们将虚心学习、继续努力,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今后的每一项工作,争取更大的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报告 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