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讲义第14集到第22集.docx
- 文档编号:29349741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9.33KB
环评案例讲义第14集到第22集.docx
《环评案例讲义第14集到第22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案例讲义第14集到第22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评案例讲义第14集到第22集
第十四讲
社会区域类项目环评
一、社会区域类项目包括内容:
主要有:
自来水厂项目等市政公用工程、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房地产项目、社会服务行业、区域开发。
二、本讲主要内容
1、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环评要点及案例分析
2、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环评要点及案例分析
3、区域环评应注意的问题及案例分析
三、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建设在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其处理的污水一般会含有该城镇的生活污水和符合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主要内容: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建设包括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包括城区污水收集管网、污水输送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工程的构筑物、配套的泵站、设备、自控系统等。
典型的二级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à格栅à沉砂池à初沉池à生物反应池à二沉池à消毒à受纳水体或再生水厂
3.1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
污水厂位址的选择必须在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总体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污水厂在城镇水体的位置应选在城镇水体下游的某一区段,污水厂处理后出水排入该河段,对该水体上下游水源的影响最小。
2)污水厂在城镇的方位,应选在对周围居民点的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方位,一般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3)区内的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按流程顺序布置,应将管理区和生活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将污泥区和进水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
4)厂址的良好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质、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节省造价提供有利条件。
5)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以节约用地、缩短管线长度为原则,同时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各种管道的埋设、养护维修管理的要求,并按远期发展合理规划。
6)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保证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宜布置成单独的组合。
7)应考虑远近期结合,有条件时,可按远期水量布置,将处理构筑物分为若干系列,分期建设。
远期设施的安排应在设计中仔细考虑,除满足远期处理能力的需要而增加的处理设施外,还应为提升出水水质的设施预留建设场地。
8)不宜在洪水淹没区建水污染治理工程,当必须在可能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建厂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
水污染治理工程洪水位的确定应与城市防洪标准一致。
城镇污水处理厂洪水位的确定,大城市宜采用50年一遇;中、小城市(镇)宜采用20年一遇。
3.2环境影响识别
3.2.1施工期的影响
1)粉尘及施工噪声的影响
施工建设期将有相当大的土方工程、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及大量运输工作量。
2)对生态的影响
从城区收集的污水需要通过输送的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方可送到污水处理厂,输送管道的建设将破坏穿过的土地、河流等生态系统,其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堆置不仅需要占用土地,同时还破坏土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3.2.2运行期的影响
1)锅炉烟气的影响
如果有锅炉可能有烟尘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如采用集中供热,则不存在烟气的污染。
2)恶臭的影响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主要来源于格栅、泵房、沉砂池、反应池、污泥池等,由于废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不完全发酵产生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恶臭气体。
3)噪声的影响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噪声源主要有风机、水泵及水流等,尤其是风机的噪声,噪声级较高。
4)污泥的影响
城市污水处理中产生污泥,一般情况下为污水处理量的1%~2%,污泥的发生量大。
污泥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病菌及有机物,还含有汞、铬、镉、铅等重金属,处理不当将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产生影响。
5)排水的影响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最终排水对收纳的水体产生影响。
城市污水经正常处理达标的情况下,排水进入河流后在排水口附近形成一段混合区,在此混合区内,水质不能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对该段河流的水体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
尤其是非正常工况下,污水经处理后不能达标排放,在收纳排水的水体将形成很大的超标带,并将对沿线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3.3环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处理工艺单元的选择应根据单元的进水水质、水量和预期处理程度,并结合当地经济和管理水平确定。
1)传统活性污泥法
当以去除污水中碳源有机物为主要目标,无氮、磷去除特殊要求时,宜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2)氧化沟
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构筑物呈封闭无终端渠形布置,用以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
一般采用机械充氧和推动水流。
氧化沟适用于土地资源较丰富地区,不宜用于寒冷地区。
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适用于小规模处理厂,可以脱氮除磷。
4)缺氧/好氧法(ANO)
ANO法适用于以生物脱氮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
5)厌氧/好氧法(APO)
APO法适用于以生物除磷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
6)厌氧∕缺氧∕好氧法(A2O)
A2O法适用于以生物同步脱氮除磷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
污水经过厌氧、缺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以提高总氮和总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方法。
3.3.2污泥处理
1)污泥对环境的危害
污泥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铜、锌、铬、汞等重金属以及盐类、多氯联苯、二噁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2)污泥处理原则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应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加强污泥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并在坚持“安全、环保”的原则下,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氮磷等资源物质,达到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的。
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宜选用连续式重力浓缩池,小型污水处理厂选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采用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选用气浮浓缩或浓缩脱水一体机等处理污泥。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应经过脱水处理,脱水污泥含水率应<80%。
鼓励选用和开发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脱水技术和设备。
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优先选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污泥,产生的沼气宜优先考虑综合利用;有条件进行土地园林利用的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可优先考虑选用好氧堆肥处理工艺。
3)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一般而言,在污水处理厂内污泥经过预处理(浓缩、脱水及相关辅助设施)后,在厂内(或厂外)根据后续处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有(消化、发酵),主要处置污泥的方式有土地利用、焚烧等。
4)污泥处理过程涉及的污染问题
1、污泥浓缩的目的是使污泥初步脱水,缩小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带式浓缩和转鼓机械浓缩等方式。
重力浓缩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
间歇式重力浓缩主要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连续式重力浓缩主要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经浓缩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95~97%,经浓缩后的污泥一般进入消化池或脱水机房,进行后续处理。
潜在的环境问题:
集泥池的污泥主要来自初沉污泥,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集泥池均为敞开式,恶臭浓度和其它大气污染物浓度(氨气、甲烷、硫化氢等)比较高。
2、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主要指机械脱水,污泥机械脱水主要包括:
真空过滤脱水、压滤脱水、离心脱水。
污泥经脱水后其体积减至浓缩前的1/10,脱水前的1/5,大大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理、处置的难度。
一般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均采用机械脱水。
潜在的环境问题:
污泥经脱水有上清液(滤液)产生以及处理设备清洗时会使用清水或再生水而有污水产生;污泥脱水机房恶臭浓度较高,对从业人员影响较大。
污水处理厂常规监测的指标有硫化氢、氨和恶臭等。
3、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污泥稳定化工艺的一种,污泥消化是借助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有机物质分解成稳定的物质,去除臭味,杀死寄生虫卵,减少污泥体积。
可分为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
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最为经济的污泥处理方法。
好氧消化应用范围较窄,耗能较大。
4、污泥发酵
发酵也是污泥稳定化工艺的一种,包括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但通常指好氧发酵。
潜在的环境问题:
发酵过程主要的污染物是由于供氧不均匀或强制通风带出的不充分发酵伴生物产生的恶臭气体、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
如果是露天发酵场(厂),会有渗滤液产生。
渗滤液污染物主要有CODcr、BOD5、SS、总氮、总磷、病原菌等,污染物和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相似。
3)污泥利用
鼓励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在具备经济条件、污泥热值条件和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可采用污泥焚烧技术;限制性的采用各种形式的污泥填埋和污泥农用。
1、土地利用
污泥的土地利用前须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
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园林、绿化、林业、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和土壤修复及改良等(不包括污泥农用)
2、污泥农用
污泥农用前须经过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污泥中有机物降解率和卫生指标需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没有达到稳定化的污泥不允许进行污泥农用。
并应特别注意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污泥中任何一种重金属含量超标时,均不得进行农业利用。
污泥施用区域应建立严格的施用、管理、检测和监控体系,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监测区域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作物等相关指标,保障污泥农用安全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填埋
污泥混合填埋作为一种过渡性处置措施,国家将逐步限制污泥混合填埋;土地资源充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选用填埋处置,填埋前污泥应经过稳定化处理,并达到填埋场对污泥质量的要求。
4、焚烧
已有或规划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城镇应优先考虑污泥与城镇垃圾混合燃烧或利用其余热建立污泥干化焚烧烧装置;鼓励利用水泥生产窑等大型工业炉窑、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余热建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焚烧炉渣须与烟气净化设备收集的飞灰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
鼓励对焚烧炉渣进行综合利用,飞灰需经危废鉴别后确定处置方法。
第十五讲
3.4案例分析
某地拟建一污水处理厂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处理水量为100000m3/d,处理工艺为SBR法,剩余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机脱水法,污泥主要送入填埋场填埋处理。
设计中采用了化学除磷,所加药剂为FeCl3。
设计进水水质情况如下表。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通过一排水口排入淮河。
表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项目 SS/mg/L CODCr/mg/L BOD5/mg/L TN/mg/L 总磷/mg/L pH
数值 280 420 220 25 8 7.0
问题:
1、项目选址应该注意的问题
2、排入淮河应该选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哪类标准,计算BOD的去除率?
3、除了项目中采用的SBR工艺外还可以采用哪种工艺
4、化学除磷中采用FeCl3是否正确,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解析:
1、项目选址应该注意的问题
污水厂位址的选择必须在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总体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污水厂在城镇水体的位置应选在城镇水体下游的某一区段,污水厂处理后出水排入该河段,对该水体上下游水源的影响最小。
2)污水厂在城镇的方位,应选在对周围居民点的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方位,一般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排入淮河应该选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哪类标准,计算BOD的去除率?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修改单(环保总局2006年21号)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
项目 SS/mg/L CODCr/mg/L BOD5/mg/L TKN/mg/L 总磷/mg/L pH
进水 280 420 200 25 8 7.0
出水 10 50 10 15 0.5 6-9
淮河属于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执行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具体值见表。
BOD的去除率为(200-10)/200=95%
3、除了项目中采用的SBR工艺外还可以采用哪种工艺?
1)氧化沟
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构筑物呈封闭无终端渠形布置,用以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
一般采用机械充氧和推动水流。
氧化沟适用于土地资源较丰富地区,不宜用于寒冷地区。
2)厌氧∕缺氧∕好氧法(A2O)
A2O法适用于以生物同步脱氮除磷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
污水经过厌氧、缺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以提高总氮和总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方法。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规定总磷的排放标准:
当达到一级A标准时,在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污水厂为1mg/L,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污水厂为0.5mg/L。
一般城市污水经生物除磷后,较难达到后者的标准,故可辅以化学除磷,以满足出水水质的要求。
4、化学除磷中采用FeCl3是否正确,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FeCl3选用正确,但是应注意一些问题:
1) 采用铁盐除磷时,主要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其投加量与污水中总磷量成正比。
2) 可用于生物反应池的前置、后置和同步投加。
前置投加点在原污水处,形成沉淀物与初沉污泥一起排除。
前置投加的优点是还可去除相当数量的有机物,因此能减少生物处理的负荷。
后置投加点是生物处理之后,形成的沉淀物通过另设的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这一方法的出水水质好,但需增建固液分离设施。
同步投加点为初次沉淀池出水管道或生物反应池内,形成的沉淀物与剩余污泥一起排除。
3) 化学除磷的药剂可采用铝盐、铁盐,也可采用石灰。
化学除磷时会产生较多的污泥。
4) 三氯化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接触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第十六讲
四、固体废物处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1固体废物的类型
• 1、按其污染特性分:
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2、按废物来源分:
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4.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释放方式
•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1)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2)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3)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甚至二恶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 2、对水环境的影响
•
(1)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2)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3)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
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4.3污染物的迁移
• 固体废物是多种污染成分存在的终态且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如处理处置不当,污染成分会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4.4选址要求
4.4.1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4.4.2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4.3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4.4.4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
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4.4.5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
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5环境影响分析
4.5.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施工期噪声
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影响
破坏植被、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弃土的
堆放等问题,给场区内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污水
4.5.2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 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污染。
• 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 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 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崩塌、泥石流等。
• 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 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它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 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 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会受到污染。
一般情况,“年轻”填埋场指5年以下的填埋场,渗滤液的pH值较低,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BOD5及COD浓度较高,色度大
4.6垃圾渗滤液
目前,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伴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
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
垃圾渗滤液的组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毒性强,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各类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垃圾渗滤液的不当处置,不但影响地表水的质量,还会危及地下水的安全,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填埋场的建设水平的关键。
随着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增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体现是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渗滤液的处理越来越难于满足环保的要求,仅靠常规生化处理方法是难于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在此阶段,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渗滤液的水质、水量及处理特性尤其是高浓度的氨氮、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及难于生物处理的有机物的去除。
1) 渗滤液处理工艺按流程可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污泥处理和浓缩液处理)。
应根据渗滤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选择具体的处理工艺组合方式。
主要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a)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b)预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c)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2)预处理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等,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氨氮和无机杂质,或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在2011年1月1日前将生活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后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处理工艺出水应达到GB 16889的相关规定。
3) 生物处理包括厌氧法、好氧法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
4)深度处理包括纳滤、反渗透、吸附过滤、高级化学氧化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滤液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等。
深度处理应以膜处理工艺为主,具体工艺应根据处理要求选择。
5) 后处理包括污泥的浓缩、脱水、干燥、焚烧以及浓缩液蒸发、焚烧等,处理对象是渗滤液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以及纳滤和反渗透产生的浓缩液。
4.7危险废物填埋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4.7.1工程分析的内容
渗滤液产生量的估算
渗滤液处理
废气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废气分析
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废气分析
职工食堂燃气炉灶
填埋作业时产生的废气分析
其他废水的产生量场区雨水
预处理车间其他废水
场区生活污水
挖方量和填方量需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对临时堆土场及覆土取土场进行说明
固体废物预处理车间产生的沉淀污泥
污水处理站排放标准、设计规模及处理工艺
4.7.2施工期环境要素识别
施工期噪声
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影响
破坏植被、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弃土的堆放等问题,给场区内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污水
4.7.3营运期环境要素识别
水环境影响
环境空气污染
噪声(填埋机械)
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发生事故时,废物进入水体、土壤
4.7.4评价重点
分析评价处理危险废物工艺可行性,是否达到废物利用、资源回收、清洁生产的要求
工程运行后对拟选场址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地表水水质影响作为评价重点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综合分析、判断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污染预防措施的可行性
安全填埋的风险分析及公众反映也是该项评价的重点
4.7.5场址比选论证和合理性分析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生态恢复措施
造山口挡坝,防止水土流失;填埋场陡壁、斜坡设防冲擦薄
膜及石砌护坡。
施工期污水防治措施
建沉淀池
4.7.6施工期环境空气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洒水作业
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重声区设围屏作业、作业时间严控
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多余土石方运到指定地点抛弃
4.7.7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扬尘治理措施
粉尘污染治理措施
固化处理时采用布袋除尘粉尘预处理点上设有集尘罩
4.7.8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
堆埋场填满后,按要求进行覆土绿化后,主要是废气影响。
要在覆土绿化后坚持对堆埋场进行废气检测。
直至确定堆埋场不再排放废气影响环境为止。
4.7.9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渗滤液的处理措施
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运营期填埋场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预处理措施
运营期间的生态恢复措施
封场措施
4.7.10应急措施
建立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应急措施,加强抽吸地下水,并通过开孔灌注粘合剂办法或以硅碳溶液来修补填埋场垫层的破损部位。
在截污坝外侧建造垂直防渗滤墙至地下10m以下处,隔断被污染地下水向外漫渗。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本着立足“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当机立断”原则,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4.7.11应关注的问题
1)搞清废物来源、性质、种类,评价处置场的规模,处置场选址和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是至关重要的。
2)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贯彻“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包括收集、临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例 讲义 14 集到第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