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山东卷.docx
- 文档编号:2933627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MB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山东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山东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山东卷.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山东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小题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
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小题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荒芜、浪费,A对。
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
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
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
考点:
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
00B、12:
00C、14:
00D、18:
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
3、A
4、D
3、【小题3】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
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
00进城上班的时间,B对。
其他时间段12:
00或14:
00车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
18:
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
4、【小题4】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
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考点:
“钟摆”交通现象的成因,城市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5、C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小题5】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
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
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
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
6、【小题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
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错。
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
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考点: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列各题。
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
8、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B、62﹪C、70﹪D、78﹪
【答案】
7、A
8、B
【解析】
试题分析:
7、【小题7】同一地区影响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
7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图门江是雨季,天空云量较多,日照时数少,A对。
海拔、下垫面、正午太阳高度有影响,但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B、C、D错。
考点:
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计算。
8、【小题8】图示日照时数图中,3月份日照时数是230小时。
3月份在春分附近,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每天理论上日照时数是12个小时,整个3月份理论上最大日照数是36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是62%,B对。
A、C、D错。
考点:
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计算。
图4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9、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
【答案】
9、C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小题9】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可能在每三阶梯,A、B错。
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
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000千米,D错。
10、【小题10】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
光照、热量少,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
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
考点:
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及主要原因。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
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列各题。
1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1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答案】
11、D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11、【小题11】读表格,根据表格中个点坐标,可以判断地层的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
是东北—西南方向,D对。
小组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方向垂直的线路,所以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A、B、C错。
12、【小题12】根据表格中信息,CDS岩层年龄由新-老,根据各点的经度判断,由S两点向两侧依次出现D、C岩层的点,所以该地质构造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C对。
考点:
地质构造,岩层新老关系。
13.《尚书·酒俈》云:
“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答案】C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一()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地方制度。
分析选项,A明显错误,宗法制在我国古代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B与符合题意,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CD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所以应选B。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B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
试举例明之。
”
【答案】A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
C.俄国D.日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在中国实力的消长。
依据所学,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值不值运动发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作为其邻国的中国首当其冲受到日本不断的侵略,致使日本在华利益成不断上升趋势,一战期间曾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所以应选D。
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答此题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
分析选项,A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时间上与题意不符。
所以应选C。
表2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甲
722
乙
287
丙
614
丁
96
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史学研究。
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而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到维新运动,显然与当时的史学氛围不相符合。
所以应选C。
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这场运动是()
A.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答案】D
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苏经济的发展。
依据所学可知,苏联在20、30年代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苏联,故排除C;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文科 综合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