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docx
- 文档编号:29335590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3.04KB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docx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我画棵家庭树》设计说明
题:
我画棵家庭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2.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
3.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两时
1.结构:
本由三个板块组成,即绘制家庭树(了解家庭成员)→写出亲属的称谓(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的亲情(初步感受什么是幸福和睦的家庭)
2.教学设想:
本安排2时。
第一时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知识点较多,为了使学生学得有趣,教师积极开发互动型引起学生注意,同时创设以“打擂台”为名的比赛情景,让孩子在竞争、合作中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
第二时重点让学生懂得家庭和睦、幸福是家庭生活的首要条。
为了避免空洞说教,教师事先用录象记录了几个家庭的情景剧,让孩子在辨析中体验、明理。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儿童的“三贴近”原则在本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
3.设计特色: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当回归生活,独白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教学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学信息自生活
鲁洁教授说: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程在基本理念上的主要变革,那就是“回归生活”。
确实,“回归生活”是这次程改革中各门程共同追求的目标。
程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选用的学生照片、学生的视频、学生的活动方式都自于“生活”,这种“生活”正是儿童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通过欣赏、回忆、讲述等方式将生活的事实、事再组为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的一个剪影,萌发与建构了他们的需要、动机、感情、认知、思维等等活动。
(2)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程标准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
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再现等方式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另外,还可以临摹某种生活情景。
如利用生活照片,截取某个生活片断深化学生对“家”的感情。
(3)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设置悬念,以游戏揭秘的感性活动开,儿童的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在家里翻阅相册寻找自己要找的照片时,能获得很多的快乐;堂上,在照片的欣赏(第2时)、回忆、述说中再一次回味了过去生活中的美好,又一次获得了快乐与喜悦;相互诉说着各自的快乐回忆时,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从中拥有了更多的快乐……
题:
我画棵家庭树
学校:
设计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
2、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
3、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认识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知道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
2、让学生懂得家庭和睦、幸福是家庭生活的首要条。
3、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
懂得中国传统大家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第1时:
家庭照片,画好一棵大树,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
第2时:
准备好画好的家庭树。
教学时间:
二时
教学过程:
教学点评
第一时
前放《可爱的家庭》歌曲
一、激情导入,切入关键词。
1、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猜谜语:
这里有温暖的床,这里有丰盛的食物,这里有新鲜的水果,这里更有深爱你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生:
这里就是我的家。
(出示:
“家”)
2、在这个可爱的家里,都有哪些人呢?
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展示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
()
二、对话交流,认识家庭树。
1、师:
刚才同学们说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除了爸爸妈妈和你组成的小家庭外,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大家族呢!
大家族里有许多亲戚!
比如我家的亲戚有外婆、外公、叔叔等等。
那你有哪些亲戚?
(指名学生自由说一说)
2、谈话:
看我们的家庭成员很多,就像一棵大树那么茂盛,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这个大家庭称作“家庭树”了。
今天我们说画画我们的“家庭树”(多媒体出示题:
我画棵家庭树)
3、瞧,这就是我们的家庭树。
(出示一棵大树)树上什么都没有呢?
正等着同学们画一画,写一写,摆一摆。
(〈交互式〉一些家庭树样本)
4、请学生把知道的亲戚,包括家人画到这棵大树上或者把他们的称谓写到这棵大树上。
、展示作品,评一评。
学生上演示台展示,并介绍家庭树。
请别的学生给他点评一下。
6、理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这么多的称谓写在一团了,有点乱。
下面我们一起理一理。
你能有什么好方法把他们的关系理出。
(生自由回答)
我也有个好主意,我们可以把爸爸这边的亲戚归为一类,妈妈这边的亲戚也归作一类。
这样是不是很清楚。
A教师提供绘制整理的范本。
B师生共同理一理爸爸这方的亲戚,填一填家庭树。
小组合作理一理妈妈这边的亲戚。
D反馈,全班交流。
三、擂台赛,巩固亲属称谓。
1、抢答擂台赛。
(分四大组进行)
(1)展示必答题。
(为选择题形式)
(2)展示抢答题。
(3)上两轮的比赛的1、2名和3、4名进行冠亚军决赛和三、四名比赛。
①A组VsB组(轮换角色提问,可选择放弃)
②组VsD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必答题目1:
爸爸的爸爸叫(),
爸爸的妈妈叫(),
爸爸的兄弟叫(),
爸爸的姐妹叫()。
必答题目2:
妈妈的爸爸叫(),
妈妈的妈妈叫(),
妈妈的兄弟叫(),
妈妈的姐妹叫(),
抢答题目3:
看看谁的反应快!
伯伯的妻子叫(),
伯伯的孩子叫(),
姑姑的丈夫叫(),
姑姑的孩子叫(),
舅舅的妻子叫(),
舅舅的孩子叫()。
四、情景剧,活化学生认识。
师:
看同学们都很能干啊!
有位同学遇到了麻烦,想借用你们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你们愿意吗?
情景:
1、今天是贝贝爷爷的七十大寿,他们家了很多人,我们看看都有些谁啊?
(展示)
2、这时啊贝贝的邻居小红也向贝贝爷爷祝贺,想请贝贝介绍他认识这些叔叔阿姨们,你能帮贝贝介绍一下吗?
五、小结全,为下铺桥:
看,要认识家庭树上所有的成员可真不容易啊。
我们每位同学有各自的家庭树,里面的家庭成员都不一样。
在大家庭中生活,我们不仅要互相认识,更要互相了解,互相关心。
这样我们才有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家是大家出生和生活的场所,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密的地方。
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家庭。
而“你的家有哪些成员组成”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前调查工作开展如何,以便他们在完成下一个环节“家庭树”时能更顺利。
从说家庭成员到填写家庭成员再到理清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气呵成,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这部分我们把它设计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引导学生将全家人(含主要亲戚)的名字或称谓有序地写在大树上。
旨在让学生在“家庭树”的画面中整体感知大家庭的全部成员。
同时,电脑的生动、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综合和想象能力。
这部分提供了一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选择题,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比赛。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巩固了他们对称谓的认识。
同时,还让学生进行反问思维,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考伙伴,反向思维问题的提出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情景模拟,深化了学生的认识,符合程标准“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通过视频,从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生成教育主题。
第二时
一、重温家庭关系,引起回忆。
1、出示点击一棵巨大的家庭树。
师:
还记得这神奇的树吗?
在这棵树上有我们许多的亲戚朋友呢!
2、你能展示一下你的家庭树,向我们介绍下你家人吗?
二、介绍家庭,了解特征。
1、上节,我们通过画自己的家庭树理清了亲戚之间的关系,这节,我们再聊聊我们的这些亲戚吧!
在这么多的家庭成员中,你最熟悉的一定是你们的爸爸妈妈了,那你能看着他们的照片说说他们的容貌特征、性格特征、还有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吗?
出示:
爸爸的容貌特征:
性格特征:
爸爸,我想对您说:
妈妈的容貌特征:
性格特征:
妈妈,我想对您说:
(1)自己先在书本上填一填
(2)交流汇报
2、在其他的家庭树成员中,你最喜欢谁,最敬佩谁,或者和谁最好,也试着写写他吧
(1)学生自己填
(2)交流汇报(学生在说到性格或者容貌很特别的时候,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引导学生回忆和亲戚在一起的情景和趣事。
)
3、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想长辈们一定都很疼爱你,你也给家人带了很多的快乐。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你们一定很幸福。
4、总结。
《我家的故事》设计说明
题:
我家的故事
教学目的:
1、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对家人多一份理解,更爱自己的家,能主动付出爱。
2、学习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与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
3、学习去探究、记录、讲述家人和家庭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时
教材分析:
这一在本中的编排顺序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就是让孩子去了解亲属的过去,打听他们的情况和操心的事,选择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二部分出示了一张爷爷的照片和一篇学生作。
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寻找讲家庭故事的线索。
爷爷是这辆大巴的司机,他开着这辆车几十年了,勤勤恳恳作好了本职工作,受到大家的尊重。
第三部分是了解父母的职业、职业特点,因职业形成的生活习惯等。
第四部分提示讲家庭故事的线索,老照片、奶奶的首饰、我的经历等,再让学生填写。
第五部分是:
先说说家人是怎样给自己过生日的,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然后谈谈自己是怎样祝贺家人的生日的,让孩子比较。
最后写写自己记得的家人的生日,给自己写评语。
教学重点:
1、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学习表达自己的爱。
2、了解、讲述家人的故事。
教学难点:
1、体会家人生活的不易,了解他们的烦心事,内心有所触动,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与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
2、勇于、善于时常表达自己的爱。
设计意图:
一、努力使学习过程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
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目的在于: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即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身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本以体会家人的关爱,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勇于付出爱为目的,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着重帮助学生感受家人生活的不易,亲人对自己无私的付出,自己在家庭中付出爱,让家庭更加和谐的重要意义。
如此,学生经历了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主体人格得到发展,自己的学习方向也更为明确。
举例说明:
教学设计中第一时开头设计了让学生看家庭生活的画面,了解家庭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在家庭中人们进行物质消费,发生着感情生活,体现了起码的伦理关系,人们在其中获得教育,延续生命。
这些都意味着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明确自身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自身发展了,家庭和谐也发展了,社会也发展了。
又如,教学设计中把讲故事放在了第二时,第一时针对如何探索家庭故事,以什么线索讲述,如何展开小调查等进行讨论和指导学习,有利于学生有充分的准备,第二节能讲得更好。
二、努力使学习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
本以讲述“我家的故事”为突破口,从生活中,再回归到生活。
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形出发,多视角地去分析、探究家庭生活和家庭问题,牵涉到了历史的、社会的、化的多个角度。
如家庭历史的探索,家庭生活以学、艺术、影视多角度展现,家庭作为社会的浓缩,对社会和谐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等。
三、努力使学习成为在实践、体验、感悟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1、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中第一时最后学习探索家庭故事的方法这一环节,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中,没有限定学生探究家庭故事的途径,而是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途径有很多。
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针对学生还比较生疏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地指导。
此外,通过外美的阅读,观看电视、电影影片,看新闻等,让学生掌握自主体验的方法和策略。
而为家人庆祝生日,制作“关爱卡”等,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关心自己的亲人,是主动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2、关注思维过程及其体验。
如开头设计了通过一段动画描述一个小朋友的自述,让学生了解自己出生后经历的故事,以及给自己父母家庭带的喜和忧。
这一内容是大多数学生所不了解的,通过看动画以及一些孩子婴儿时期的家庭照片,随即安排他们自由地交流,相信是能够触发他们思考的。
学生通过回顾家人的情况这一环节,一些平时不太关注家人的孩子心里会有一些小小的触动,怎么我就没有去注意过爸爸妈妈的生活习惯呢?
我对家人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
而后激发他们去探索家庭故事兴趣。
聊聊生日是怎么过的这个环节,相信对孩子是再一次的触动,他们往往能说出自己的生日家人是如何给自己的过的,而自己是如何给家人过生日的呢?
再看到周围的人们,有的为年迈的亲人过生日,有的甚至为不相识的老人过生日。
又如,通过将家里的一烦心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面家庭问题,带给学生强烈的思维冲击。
通过讨论如何解决这烦心事,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也将是不少的。
(这烦心事还可以再设计)
再有通过讨论家里碰到的一怪事,自己烧的菜比妈妈烧的难吃多了,但大家还都说好吃,让学生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以上这些教学设计都关注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
3、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的教学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如谈感受,填写聪明谷中家人情况表,探索、讲述家庭故事,调查访问,后根据家人生日的时间给家人过过生日等。
在调查、探索和讲述家庭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习了调查方法,学习了与人交流,学习了如何大方生动地讲述故事。
题:
我家的故事
学校:
设计者:
教学目的:
1、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对家人多一份理解,更爱自己的家,能主动付出爱。
2、学习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与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
3、学习去探究、记录、讲述家人和家庭的故事。
教学重点:
1、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学习表达自己的爱。
2、了解、讲述家人的故事。
教学难点:
1、体会家人生活的不易,了解他们的烦心事,内心有所触动,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与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
2、勇于、善于时常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图片、录象、歌曲等)2、搜集关于亲情的、歌曲供学生阅读欣赏。
学生准备:
1、家庭探究活动。
2、准备讲述家庭故事。
教学时间:
二时
教学过程
教学点评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了解家庭功能:
同学们,上节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我们可爱的家庭中,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伯伯、表哥表姐等许多的亲人,那么他们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呢?
1、出示许多家庭生活的画面,了解家庭的社会功能,感受家庭中的亲情。
2、再由学生补充说说。
3、小结过渡:
我们在家庭中生活、消费、获得教育,家庭还是生命的泉。
二、感受家庭亲情:
1、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个小朋友讲述的故事,播放动画。
(故事:
《告诉妈妈我的爱》)
2、看一些孩子从在妈妈肚子里到出生、成长的照片。
(板书:
家人爱我我爱家人)
3、同学们随意聊聊自己的感受。
三、回顾家人情况: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出生,在家人的照顾下慢慢长大,最后长大成人又有了自己的家庭。
等我们长大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也老了。
面对把自己一点一滴养育长大的亲人,你觉得自己了解他们多吗?
1、小考验:
填一填聪明谷中的表格。
2、重点讨论:
职业特点及因职业形成的生活习惯
中已某位同学的爷爷和妈妈为例:
称谓
姓名
年龄
职业
职业特点
因职业形成的生活习惯
爷爷
王拥军
60岁
医生
治病救人
做事细心、爱干净
妈妈
李美凤
30岁
教师
教书育人
有爱心、爱讲道理
…
…
同学们交流,然后填写书中表格。
四、探索家庭故事:
同学们,你们了解家人现在的情况,你们可曾知道自己的长辈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呢?
1、听故事:
《爷爷的一张照片》了解可以通过老照片讲述家庭故事这位同学通过爷爷年轻时候的一张照片向爷爷了解了他年轻时候的故事,瞧!
多有意义啊!
对自己的帮助又是多么大。
如果我们能挖掘出自己亲人身上的感人故事,相信对我们大家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我们还可以从哪些线索了解家人的故事呢?
堂中师生先讨论大致可以采用的线索,然后对一些较难的方式进行重点讨论。
(1)老照片
(2)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什么时候最想家?
(3)体验活动:
一次平等的交流,一次面对面的谈心。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所有的长辈亲人,你们总把我们当成小孩,带给我们的都是快乐的一面,烦恼和忧愁总是藏在背后。
今天,你们愿意像朋友一样和我聊一聊自己的情况和烦心的事儿吗?
(4)我的家庭小调查讨论访问提纲:
A住的地方?
怎样的房子?
家里有几口人?
B用怎样的家具?
吃怎样的食物?
穿怎样的衣服?
上学时用怎样的书包、具、书本?
看些什么书?
D玩哪些游戏?
E平时在家最喜欢做些什么事?
想些什么?
……
3、后探索家庭故事,准备练讲家庭故事。
板书设计:
我家的故事
家人爱我
我爱家人
以了解家庭的社会功能引入新,进一步了解“家”的概念。
通过一段动画描述了一个小婴儿的自述,或录像片段,让学生了解自己出生前后经历的故事,以及给自己父母家人带的喜和忧。
教学资料中列举了部分职业的特点及因职业形成的生活习惯,便于教师参考。
因为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要很快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职业特点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学习探索家庭故事的途径和方法,是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
途径没有限定不仅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法。
这里例举的四种线索都是可以引发学生探索出许多故事的方法,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比较生疏的学法重点展开指导。
第二时
一、跟唱家庭歌曲:
《可爱的家庭》
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着唱。
二、讲述家庭故事:
1、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讲述自己准备好的家庭故事。
(板书:
我家的故事)
2、推选感人的、有意义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三、情景模拟园,明情理:
判断别人的家庭是否幸福
1、(点击一棵家庭树)这是一个叫明明的小朋友的家庭树,让我们走进他的家庭,去看看他和他的家人的生活:
(视频片段一:
晚上,在房间里,明明刚刚做完作业,爸爸在沙发上看报纸,妈妈端刚刚洗好的水果,对明明说,吃个大苹果吧。
明明接过苹果,给了爸爸,又拿了一个,给了妈妈,最后拿了一个给自己,说爸爸一个,妈妈一个,我们一人一个。
妈妈摸着明明的头说,我们明明真懂事!
你愿意做明明吗,为什么?
(愿意,他们家很和睦,明明很孝顺……)
2、(视频片段二:
聪聪爸爸喝了酒才回,妈妈看到爸爸回,说,你还知道回啊,从不管孩子……父母开始吵架。
)
你愿意做聪聪吗,为什么?
(不愿意,他们家不和睦……)
3、总结一下你愿意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和睦的、团结的、幸福的)
4、你认为怎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那什么样的家庭在你眼里能称得上幸福呢?
(如果有孩子提出:
家里有钱,不愁吃穿家庭就一定幸福,组织学生辩论一下,使学生明白幸福的家庭并不是看钱的多少,而是一家人要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和睦,团结)
(学生思考、全班交流)
四、总结:
爱,就是理解;爱,就是感谢;爱,就是付出。
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愿浓浓的爱天天伴随每一个家庭。
让我们伴着《让爱住我家》的音乐下吧!
板书设计:
我家的故事
家人爱我 我爱家人
出现人们为老人祝贺生日的画面,既而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容易让学生领会到要关心身边的亲人,尤其是老人,给他们
《家人关怀我成长》设计说明
题:
家人关怀我成长
教学目的:
1知道自己是在家人的关怀与爱护下成长起的。
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家人的关心与帮助。
2爱自己的家人,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会料理自己生活,培养家庭责任感。
教学时间:
两时
设计意图:
本是第二单元第三,其关键词是关怀,每一个人都是在家庭中长大的,父母、长辈、家人给予了我们最深切的关爱,一个人的成长,与家人的爱是密切不可分的。
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说,他们的身上倾注了家人无限的关怀,还往往视而不见或视为理所当然。
本旨在引导孩子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家人对自己真诚无私的爱,由此理解、尊重、感谢家人们,并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人的爱。
期待儿童在这样的体验与感悟中,在爱的回报中健康成长,成为家庭的欢乐之。
一利用图片、歌曲、录音等辅助手段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本着力于情感的激发,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人的付出,从而学会感恩。
本的温馨回放是本时的一个主要教学环节。
老师用形象展示温馨的家庭生活照片,引导孩子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场面。
接着一组孩子成长系列的图片伴随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缓缓出现,感人的画面激发孩子们回想起自身的成长历程,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孩子在回忆中体会到父母家人对自己真挚、深厚的关爱。
经过了情感的渲染与铺垫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讲述家人关心自己的事例,并展示前准备好的爱心卡。
家人对孩子的爱不仅是无微不至的,也是无私而不求回报的,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体会到这一点,教师又安排了一个环节,播放一位母亲信的录音,用母亲充满深情的讲述将本的情感推向高潮,为下一时指导孩子向父母表达爱奠定情感基础。
二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拓展堂教学。
第二时的教学侧重点就放在引导孩子如何进行爱的回报。
前我们特别拍摄了一段感人的录象,关于一位母亲忙碌辛苦的一天,使学生充分感受家长工作的艰辛,以及对子女无私的付出。
从而引导孩子懂得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的付出,能在余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爱的回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因此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活动,充分发挥团体的作用,组织学生在内开展交流讨论,开动脑筋,发挥才干,设计好活动的方案。
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策划出的回报活动形式多样,比如说:
小鬼当家,生日庆祝会,荣誉册,开心一下……相信这些凝结着孩子一份孝心的活动会给家长带许多的安慰,会给家庭生活带更多的温馨。
教师将这个内容做为外拓展,将堂上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爱的回报落到实处,较好地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相信当孩子懂得感受爱、珍惜爱后,爱的回报将存在与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题:
家人关怀我成长
学校:
设计者:
教学目的:
1知道自己是在家人的关怀与爱护下成长起的。
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家人的关心与帮助
。
2爱自己的家人,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会料理自己生活,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社会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第二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