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1小白接收机再识诺基亚DVB9500SDVB接收机10.docx
- 文档编号:29329968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90KB
S01小白接收机再识诺基亚DVB9500SDVB接收机10.docx
《S01小白接收机再识诺基亚DVB9500SDVB接收机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01小白接收机再识诺基亚DVB9500SDVB接收机10.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01小白接收机再识诺基亚DVB9500SDVB接收机10
S–01小白接收机【再识诺基亚DVB9500S/DVB2000接收机(10)】
诺基亚9500卫星数字接收机作为第一代数字机产品,在硬件和软件上可以说做得已经相当不错,能长期稳定地工作在各大有线电视台的前端机房,就足以说明其品质的优秀。
随着其逐步退役而流向卫视发烧友的手中,人们也就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它并不能完全接收高符码率的信号。
什么叫高符码率的信号?
大家都清楚,在接收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时,有三个参数是必知的(针对无盲扫的机器而言),那就是下行频率、极化和符码率,有的机器还要知道前向纠错(FEC),比如9500这种机器,好在要求输入FEC的机器都有AUTO这一项。
在三个常用接收参数中,符码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码率越高,相对来说图像质量就越好,当然占用的转发器频带就越宽,单个频道的码率可以在2~15Ms/s范围内,这是针对单路单载波(SCPC)而言,而多路单载波(MCPC)的上限可以达到50Ms/s。
现在大多数接收机说明书上标称的接收符码率的范围都是2~45Ms/s,这是符合我国有关数字机国家标准的,早期的数字机符码率的接收上限是30Ms/s,超过这个数值就不能接收了,这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制的,因为一个36MHz带宽的C波段转发器用满用足,其符码率最大也不过是30Ms/s,这也是符合当时国家标准的,因为其规定符码率范围可以是2~45MMs/s,也可以是2~30Ms/s。
而现在一个54M或72M的Ku转发器用满已远远不是30Ms/s的符码率了,目前已知亚太上空卫星数字信号中的最大符码率是44.95Ms/s,即80°E俄罗斯的快车AM2的几组信号,其次是43Ms/s的符码率,也就是亚太5号卫星上的香港有线及艺华直播信号,再次就是长城平台和CBTV平台采用的大码率了。
*****数字机能否接收高码率的信号呢?
可以接收绝大部分高符码率信号!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30Ms/s的符码率,其实它就是一个分水岭,我们可以将大于30Ms/s的都称之为高符码率。
在卫星数字电视发展的前几年,很多数字机的符码率上限就是30Ms/s,但作为最早数字机的诺基亚9500,它可以接收符码率42Ms/s以下的信号,实属相当不易。
在有线台服役的9500接收机,绝大部分收视的都是上星的省台,其符码统一为4.420Ms/s,当然接收不成什么问题,就是接收当时最高的欧洲5套也是轻松自如(符码率至今仍是28.125Ms/s)。
但到了爱好者手中,收视的信号就复杂了,什么信号都想试一下,收视最多的当属长城平台信号,因为它是免费的信号。
此信号是典型的高码率信号,符码率高达41.25Ms/s(现转星至亚太6号上,其符码率缩小为27.5Ms/s),图303是其接收参数的界面,1/2的FEC还是非常好收的。
另一个典型的信号便是CBTV了,图304是其接收参数的设置,信号也不错,即使将符码率加大至42Ms/s(图305),同样可以将其搜索下来,再大就不行了。
而境外平台的采用2/3纠错率的3组信号,将其由标称符码率41.53Ms/s搞高至42.05Ms/s,同样有信号显示(图306),再加大也就不会有信号显示了,但这并不能说明9500接收机的符码率的接收上限就是42.05Ms/s,而只是说明此机的容错范围的大小。
接收香港有线两组信号和艺华的一组43Ms/s的符码率的信号,无论如何也是收不下来的。
每种数字接收机对下行频率和符码率都是有一定容错范围的,相对而言,9500数字机的容错范围是比较小的,也曾试着将香港有线的信号降至42.50Ms/s,仍不能将信号收下来,也许与其采用的FEC=3/4有关,综合上述的试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9500)接收机符码率上限不会超过42.50Ms/s!
当然我们更不可能收下俄星上的44.95Ms/s高符码率信号,因为它采用了FEC=7/8更大的纠错率。
笔者也曾试着将9500刷成各种版本,但试验结果都是一样的,显然不是软件设计的问题,而是硬件上不支持。
是不是所有的9500接收机都是如此呢?
据说国内的9500S接收机外观及硬硬件上有四个版本(非软件),有一种是大高频调谐器的就可以收下香港有线43Ms/s的信号。
但笔者通过各种渠道仍未得到此机,但一好友已将此机相关图片发给了我,以便一睹其风采。
图307就是这种机的内部电路(图片不是很清楚),图308是高频调谐器部分的特写,而其它三个版本的机器大都采用了图309所示的板子(本人手中的几台都是这样的)。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高频调谐及QPSK解调板上,只是高频调谐部分(屏蔽盒)不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高频头(调谐器),其它部分是基本相同的。
但并不是有了这种大高频头的9500就可以收下43Ms/s的高码率信号了,还要在主板上对个别元件进行更换和加装。
据说国内就有专门精通此道的烧友,但是联系不上,或许也早就不做了吧。
其实,无论加装还是改装,决定接收符码率高低的这部分仍是机器当中的那一块单独的电路小板,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数字机中的一体化调谐解调器。
于是有烧友又设想用现在的夏普调谐器(或其它品牌的一体化调谐器)来代换9500S机中的那一块单独的电路板,低门限、高符码率接收等一系列问题都解决了,但这又谈何容易,硬件上的匹配、软件上的支持都是很棘手的问题,目前也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还有的烧友旁观者清:
即使你有机器,能收下来信号,你能解开香港有线和艺华信号?
收下了看频道名玩?
另一烧友则答曰:
是啊,就是看着玩!
看来像我这样烧糊涂的人还真有几个,当局者迷啊。
这里我们附带解释一个问题,就是CBTV的境内和境外两个平台,同样带宽的转发器,同样的符码率,为什么采用了不同的前向纠错率呢?
因为境外平台的转发器传送的信号都比境内平台的多,我们来看一个公式:
符码率=信号信息总速率×前向纠错的倒数×204/188÷2,现在是后面的数字及符码率都是定数(常数),显然信号信息总速率和前向纠错的倒数成反比,也就是说信号信息总速率和前向纠错成正比,即信号数量多相应的FEC就大(符码率一定的情况下)。
这样看好像不太明显,将公式变形一下,就看得特别明白了:
信号信息总速率=符码率×2×前向纠错×188/204,用字母公式表示就是DataRate=SR×2×FEC×188/204,这回就看得非常明显了,在SR为定数的情况下,FEC越大,DataRate就越大,即二者成正比,具体来看一下CBTV平台上的信号,境内平台的DataRate=41.53×2×1/2×188/204=38.273Mbps,而境外平台的DataRate=41.53×2×2/3×188/204=51.030Mbps,如果按境内平台的传输图像标准,一个转发器传送10套节目,则采用FEC=2/3时,则可传送13~14套节目,事实上每个境外平台的转发器都至少有11套,有些还有12套,看来还可以增加几套节目,如此看来CBTV境内平台转发器看来是有些浪费了,还可以增加更多节目。
如果还想再多传些节目,就可以将FEC再大些。
但很大时,比如5/6和7/8,虽然可以传送更多的节目(转发器带宽一定的情况下),但由于纠错信息更少了,接收起来就相对困难一些。
我们也可以回头看一下我们熟悉的亚太上空的节目参数,包括的节目数量及实际接收的情况,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俄星上的44.95Ms/s和7/8纠错率的信号,可以算出其信号信息总速率高达72.493Mbps,信号数量多,接收较困难不说,就是对接收机的数据处理量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长城(亚洲)平台信号由亚太5号转至亚太6号传送,不仅是下行频率的改变,符码率和前向纠错都有了新的改变:
符码率由41.25Ms/s改为27.5Ms/s,FEC由1/2改为3/4,原来占用一个54MHz带宽的转发器(编号5B),现在只占用一个36MHz带宽的转发器(编号TP6,亚太6号卫星的Ku波段上只有11个36MHz带宽转发器和1个50MHz带宽的转发器,并没有54MHz带宽的转发器)。
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节目数,仍是11套相同的节目,符号率减小了,带宽也仅为原来的2/3(54×2/3=36),但节目总数未变,是否节目画质肯定下降了呢?
因为大家心目当中,码率和画质是成正比的(本刊上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其实我们只要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一下就非常清楚了:
长城平台原来的DataRate=41.25×2×1/2×188/204=38.0147Mbps,而现在亚太6号上的DataRate=27.50×2×3/4×188/204=38.0147Mbps,转星前后二者的信号信息总速率没有任何改变,当然信号的画质(音质)也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事实上从实际的接收效果看,也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如此看来,当初租用一个54MHz带宽的转发器来传送11套节目,确实是很浪费的,但唯一的好处是接收容易一些,但作为两颗均为大功率的卫星来说,用同样的天线在同一地点接收,信号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很容易接收的。
前面只说了本机的高符码率接收情况,事实上,本机的低码率接收情况也不错。
现在好了,不用再到处找低符码率的节目了,国内就有很多了,如亚洲四号上的4057/H/1482(四川广播网)、3885/H/2170(河南广播网),亚太6号上的3665/V/1472(黑龙江广播网)、3660/V/1472(江苏广播网),以上节目悉数拿下,看来本机的低码率接收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我们可以初步下一个结论:
*****(9500S)卫星数字接收机符码率接收范围是1~42Ms/s。
模块的应用:
同时拥有模块插槽和智能卡插座,是诺基亚9500S接收机的一大特点,初识此机时,真是令人欣喜若狂,但事实却又令人很失望,因为无论将卡插在CA插座中,还是将模块插在CI插座中(图310),机器都无法正常识别卡的类型或读出卡的信息,当然也不可能解密了,应用模块时还死机或根本不能开机。
本人手头有各种模块,如Irdeto、Viaccess、Nagra、NDS、Conax、MATRIX等(图311),最常见的就是爱迪德和法国电信了,但一插上模块就死机,接收机前面板显示出错信息:
CLsucks,表明机器内部I2C总线短路;如果先插上模块再开机,则根本启动不了,机内不时发出类似于电源保护的嗒嗒声,显然现在流行的模块与此机存在着不兼容的现象,看来这里还是大有文章的,这就不得不迫使本人要重修数字机模块这一课。
所有的应用于数字机的CI都是符合DVB/CI标准的,即DVB公共界面标准,其实这个标准就是计算机上的PCMCIA标准,PCMCIA(PC机内存卡国际联合会)是英文“*****L*****RMEMORYCARD*****TIONAL*****TION”的缩写,是专门用在笔记本或PDA、数码相机等便携设备上的一种接口规范(总线结构)。
它定义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卡,它们的长宽都是85.6×54mm,只是在厚度方面有所不同。
TypeI厚3.3mm;TypeII厚5.5mm,TypeIII厚10.5mm,68个脚的I/O连接线路标准。
正是如此,我们数字模块机上用的模块就可以插在(笔记本)电脑的PCMCIA标准插槽中,电脑也可以正确地识别,图312就是模块插入电脑中的情形。
一般地,我们将直接插卡收视的接收机称为CA机,而将通过插模块转换加密格式再插收视卡的接收机称为CI机。
我们再来看几个相关的概念:
CA:
是英语ConditionalAccess的缩写,意思是有条件接收,即收费节目;CAM:
是英语ConditionalAccessModule的缩写,意思是有条件接收模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模块。
而CI:
是英语CommonInterface的缩写,用于有条件接收机的一种通用接口(界面),其接口定义与笔记本电脑中PCMCIA一样的。
但基于CI(PCMCIA)接口的模块(CAM)却有两种:
一种称之为CICAM,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模块,另一种称之为CACAM,就是非CI接口的CAM,多用于早期的有条件接收数字接收机中。
具体地说:
直接将收视卡插在接收机智能卡插座中的机器就是CA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插卡机,这种机的特点是一种卡对应一种系统,作为单一专用机,只能插同一种加密系统的卡(如航科410等),当然也有多卡机,可以有多个解密系统,但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航科430等)。
而模块机(CI机)不仅要插模块,而且还要插上卡才能解密,同样是一种模块对应一种加密系统,没有了模块则同免费机一样了。
虽然模块的接收都相同,但模块的方式又分两种,这个我们上面已说过了。
CACAM模块机的特点是,有一个模块插槽,还有一个插卡座,卡与模块分别插入对应的位置中,这种机器多见于早期的数字机中,如我们的9500就是这种,还有早期的PACE(佩斯)IRD-5000及DVR-500(图313,DSTV专用机)等。
CICAM模块机则是将模块插入专用插槽中后,将收视卡直接插在模块中,这是与CACAM模块机的最大不同,现在见到的模块机几乎都是这种类型。
由此可见,这两种接口虽然完全一样的模块,但二者显然是不能通用的。
相对于多卡机,同样也有多模块机,一机插2~4个模块也是很常见的,当然如同单卡多系统一样,也有单模块多系统的MagicCAM、Joker、Matrix、FreeCam,一个模块能够兼容多种加密系统,其所用的收视卡也必须能够支持多种系统。
*****所应用的模块应是CACAM,但这种模块只见于早期的机器,市场上并不流行,目前能找到的也只有爱迪德一种,图314是这种模块的外观,正面原有一块标签,上面有IRDETO字样,与现在流行的模块同样尺寸,只是有现在CAM的两个厚度(10.5mm),接口也是完全相同的。
图315是这个模块的另一端,发现与现在模块有什么不同了吗?
是的,这一端是封闭的,是不能插入任何东西的。
现在我们看明白了,两种模块的外观区别,一是在厚度上,另一个是在能否插卡上,很好区分的。
图316是将模块插入机器中,同时又插入收视卡的情形,现在终于清楚了,为什么插卡的位置前面板预留了相应的开口,而为什么插模块的地方却是全封闭的,因为它的模块根本插不上卡,另外插上我们现在的爱迪德模块,前面板是根本装不上的,与现在插CICAM的模块机来比,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没有出仓的推杆,现在的模块机当模块插入后,推杆会弹出一块(电脑上也是如此),如欲退出模块,只要将伸出的推杆向里面推即可将模块弹出,而不是去用力向外拔。
而本机则必须将模块用力才能拔出,图317则是插入模块和收视卡后机器内部的特写。
既然插入的是爱迪德的模块,那就要插入与之对应的爱迪德方式的解密卡(本例是香港天浪卡),不过在使用之前也是要对模块部分进行一番设置的。
按M-8-3路径就打开了CAM的相关设置菜单(图318),这个菜单共有6项:
1CAMisON,CAM模块开/关设定,有两个选项,ON或OFF,我们当然要选ON;2CAMReset,CAM模块重置;3CAMInitCAM,模块初始化;4CAMInfoCAM,模块和收视卡的有关信息。
6SCMenu,密码设置,又有一个小菜单出现(图319):
1generalPin,设定密码类型,还有ParentPin、IPPVPin、HomeshpPin等几种;2Find,查找密码,一般显示是0000;3Chage,更改密码。
7Support1722,选择支持的硬件类型。
如果我们选择了第4项CAMInfo,则会出现图320的显示信息:
Amon5.4版本的模块,IRDETO解密系统,下面的几行数字可能是模块本身的一些信息,Ser是收视卡卡号,而EMM/ECM则是一些解密信息。
图321则是未插模块和卡时显示的画面。
图322是实际接收的一个例子,接收的是香港天浪中NHK的节目,图中的内容是2006年最后一天日本的红白歌会(相当于中国的除夕联欢会)画面。
如果我们已收下了相关的信号,而模块和收视卡都已插入机中,但仍看不到图像,可以进入M-8-3中,重复一下打开CAM(选择1),重置CAM(选择2),执行CAM初始化(选择3)这3个步骤,一般就能看到解密后的图像,如仍然黑屏,将接收机关掉再打开。
对于采用爱迪德加密系统的节目,如天浪、CBTV、DSTV等节目,均可插卡正常收视。
但根据原版的英文说明书,本机的模块插槽既可以使用CAIrdeto(*****,、9200、D-Box),也可以使用公共接口的CICAM,例如Irdeto,Seca,Cryptoworks,Viaccess,Conax等,但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人能使用CICAM,据说可以重刷模块或改装来解决,于是不甘寂寞的我把刚到手没有几天的CACAM拆开了。
图323是背面图示,只有4只小贴片IC,而精华主要集中在正面了(图324),上面最醒目的莫过于印有IRDETO的集成电路了,其型号为SAS004,显然这是一块专用于爱迪德加密系统的IC。
看到它我立即想起了在某些接收机中就有这块电路,这就是CBTV专用接收机DSD-660(诺基亚8800S机器电路与之完全相同,只是外观不同而已,见图325),图中上部中间位置的集成电路就是SAS004,图326是这块IC的特写,CBTV专用机只不过是将这块IC移植到了机器中,所以不用再麻烦模块而直接插卡就可以收视了。
之所以提及此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CBTV专用机中还有我们9500S接收机中所需要的、又难找到的东西,下篇文章我们将会提到。
其实在图324中还有一块重要的IC,这就是类似电脑中BIOS芯片的W27E512P,它位于图中的左下角,如果有可编程的27E512(PLCC方式)的编程器,重新刷写其内容,就有可能改9500的ALLCAM模为其他模块方式,但这一点也很难做到,关键是没有相关的软件和内容。
另外据有关资料显示,这种CACAM方式的模块只有Irdeto和NDS两种,并没有像Viaccess这样的解密方式,故而烧友大可不必在改装模块上下功夫,而应在改装机器方面探索,以Nokia9500机器能使用当前的CICAM为突破口,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因为现在流行的模块种类实在是太多了。
据说,并不是NOKIA公司的所有机型都不支持CICAM模块,像9600就支持现在流行的模块,相同主板的9500就不支持CI,显然9600和9500硬件上肯定有差异。
听说9500要用现在的模块,要将模块打开进行跳线改装,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但国外的网站上已有改装成功的例子,它是应用Viaccess的模块。
现仅摘录几张图片供大家参考:
图327是拆开的Viaccess的模块,在模块相关位置焊接相应的引线(图328),加装部分FLASH闪存集成电路(图329),最后装将模块插入相应的插槽中(图330),当然此时的前面板是合不上的,再将相应的收视卡插入模块中,就可以看到相应解密的节目了(图331)。
由于都是外文,外语能力好的朋友可去这家网站(http:
//nokia.dvb.lv/eurocam.htm)看一下。
在现有模块Amon5.4的前提下,插卡除能收视爱迪德的正版卡信号外,也可以插卡收看146°E梦幻信号,并做到自动升级,当然也可以收看其它被破解的信号(只可惜这类节目目前太少了,除146°E外,就是国际8号卫星的TVBS一组信号可以看了)。
首先要写一张Fun6in1卡,这个按常规写就可以了,写好后插入NOKIA机子的卡槽,进入M-8-3界面重新重启一下模块,再按M-i-0(EMMECMSearche),即进入图332所示的EMMECM搜索界面,再按1,机器自动退出界面后节目就会出现了。
如果不行(自动升级),你也可以手动操作,即将网上发布的ECMPID,通过我们以前介绍过的软件,利用串口或SCSI连接线方式,从数字机中读出相应频道数据,再将ECMPID填入节目属性相应的栏中,利用软件重新写回机器,就可以正常收看此类节目了。
本机模块及插卡座的利用,目前只能做到这些,在网上已有关于此机共享的相关传说,并且已经有图片出现,图333是内部加装的用于共享的电路,而图334则是其机外的接口,利用网络进行共享的网线插口,此机早已预留出来了,可以说又是很超前的。
事实上,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本机确实可以实现共享功能,但仅局限于爱迪德加密系统,因为目前也仅有爱迪德的CACAM。
而至于像146梦幻的那瓜系统,本来就属于破解的系统,免卡机都能做到修改KEY或自动换KEY收看,根本用不到什么模块或卡片了,本机当然可以做到了。
到目前为止,关于诺基亚9500/*****的文章已连续刊载了7篇,在这期间也见到有些网站陆续地转载,同时也收到了一些朋友的信函或邮件,同笔者进行交流,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是相当感兴趣的。
不少读者在来信中谈到,读过某段文章后感觉还不过瘾,建议笔者写得再详细些,再铺开去写,或再引伸一些更多的知识。
本人在此非常感谢朋友们提出的建议,不过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写得过细,再细了就有滥竽充数之感、骗取稿费之嫌了。
另外,基于本人精力有限,每做一个测试,都要耗费大量的业余时间,且一次也许并不能成功,可能多次实验才能得出一个结论,然后再拍照、再截图、再后期的图像处理,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但我仍然会坚持把这个话题说完的。
当然有些论题确实是大有文章可做,本人的文章也仅意在抛砖引玉,大家都可以拿起笔来,把你的经验和体会与朋友们共同分享,卫视传媒同样欢迎你的来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01 接收机 诺基亚 DVB9500SDVB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