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docx
- 文档编号:29329849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05MB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doc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3月16日,迪士尼公司历史上首次将旗下六家度假区的
乐园同时关闭,图1为“迪士尼度假区所在城市分布图”。
5月11日,上海迪士尼乐园首先恢复营业。
据此完成1~3题。
1.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营业当天,图1六城市中正午人影最短和白昼最长的分别是
A.巴黎、香港B.奥兰多、东京C.上海、洛杉矶D.香港、巴黎
2.上海迪士尼乐园5月11日上午9时迎来第一位游客时,洛杉矶(西八区)正值
A.5月10日上午B.5月10日下午C.5月11日下午D.5月11日夜晚3.全球迪士尼乐园全部关闭期间
A.上海的日出时间逐日提前B.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正在逐渐加快
C.奥兰多昼长夜短且昼渐长D.东京日出方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向
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2019年12月9日,新西兰怀特岛火山突然喷发,这一现象对应图2中
A.①B.②C.③D.④
5.石灰岩经过程⑤形成大理岩的条件是
A.温度高,压力低B.温度低,压力高
C.温度高,压力高D.温度低,压力低
6.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
A.岩浆岩都是岩浆喷出地表而成B.沉积岩是沉积物经风化侵蚀而成的岩石
C.变质岩是其他岩石形成的基础D.岩石在地表以下深处可能熔化形成岩浆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发生自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图3所示)。
据此完成7、8题。
7.牛轭湖的演化时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8.图3所示河段
A.多分布于山地B.凹岸堆积凸岸侵蚀明显
C.流量逐渐减少D.未来仍有可能形成曲流
图4是“2020年11月18日2时和8时近地面天气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北京18日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以西北风为主
C.以阴雨天气为主D.风力逐渐加强
10.该日后即将迎来的节气是
A.立冬B.小雪C.大雪D.冬至
2020年10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中指出,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强度可能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明年夏季。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会引起气候异常。
图5是“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4题。
11.太平洋海域
A.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均呈顺时针方向B.①洋流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
C.②洋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为寒流D.③与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质也相同
12.甲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流经使当地空气受冷凝结B.暖流流经使所经地区增温增湿
C.陆地气温比较低,导致水汽冷凝D.气候炎热空气上升,水汽易凝结
13.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14.拉尼娜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
A.西岸森林火灾频发B.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C.东岸地区降水增多D.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减慢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
新疆沙雅县位于塔里木河沿岸,这里河床低浅,受汛期洪水满溢影响,分布有大面积的胡杨林。
图6是“新疆绿洲分布图”,图7是“天山博格达峰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图”。
据此完成15~17题。
15.天山博格达峰北坡
A.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温带荒漠带
B.海拔1100-3300米高度间可以全年自由放牧
C.纬度高于南坡,故相同自然地带分布高度高于南坡
D.冰川、草原、森林、荒漠并存,地方性分异规律明显
16.沙雅县分布有大面积胡杨林的最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丰富时节,水源充足B.山麓地带为宜林地
C.全年降水较少,光照充足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17.与天山北麓相比,沙雅县所在绿洲面积较小,原因是
A.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热量充足B.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
C.位于盆地地区海拔低、沙漠广布D.古丝路沿线重镇、开发过度
从1997年至202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碳排放数据看,这里几乎每年都有山火的发
生。
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森林越来越干燥,山火变得更加强烈和危险。
图8是“2020年9月美国加州山火火灾点”分布图,图9是“1997-2020年加州火灾产生的碳排放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18~20题。
18.从1997年至2020年,加州
A.气候逐渐变干B.2020年山火最严重
C.山火逐年严重D.PM2.5数值逐年增高
19.加州山火频发的原因有
①夏季气候炎热,雨热同期②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持续低温
③山区面积广森林覆盖率高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富含蜡质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20年10月超级计算机预测,加州即将迎来一次寒潮天气。
其影响可能有
①大风助力,火势蔓延②冷空气南下,大幅降温
③秋雨连绵,洪水泛滥④阻碍交通,救援更困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2019年11月29日,李老师从福州(119°E,26°N)出发,前往新疆乌鲁木齐进行为期1个月的支教。
李老师乘坐火车经过48小时,12月1日到达乌鲁木齐(88°E,44°N)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而此时福州的学生已经在阳光明媚的教室上第二节课。
(1)请你说出该日乌鲁木齐与福州日出时间差异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5分)
李老师在给乌鲁木齐的学生讲到《地球的运动》时,展示了“清华大学(40°N,116°E)的日晷景观图及示意图”(图10)。
它是赤道式日晷,晷盘上有时间刻度,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面,并以此来显示时刻。
(2)描述一天中从日出到正午,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并说出影响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
(3分)
经过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于12月30日启程返回福州。
表1为“二分二至日前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
(3)请你结合表1绘制两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说出李老师支教期间两地正午
太阳高度变化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原因。
(8分)
22.太行山脉位于河北省、山西省交界处,绵延800余里,阻断东西交通。
图11为“太行八陉示意图”。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7分)
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太行山地区分别受到东西向和南北向内力作用而不断隆升,又经外力剥蚀形成了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的“横谷”,古书中将这种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
(1)依据材料说出太行八陉的形成过程。
(4分)
井陉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
井陉县“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
自秦置县距今已2225年。
(2)说出井陉县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
23.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是喜温耐旱的热带树种。
适宜生长地区年平均气温20~30C°,年平均降水量300~800毫米。
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
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
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可以贮存大量水,旱季来临则迅速脱光身上的叶子。
图12是“沿0°经线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13是“非洲区域及猴面包树景观图”。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图12所示的北半球季节,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分)
(2)说出高纬环流和低纬环流高度的差异,并以低纬环流为例,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分)
(3)图12所示季节在图13中的甲地拍摄到的猴面包树景观图是(填序号),说出该地此季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分)
24.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江等五大河来水,并由湖口注入长江,其水位涨落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
图14是“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图15是“鄱阳湖与长江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说出鄱阳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3分)
(2)据图15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并分析原因。
(9分)
围湖造田是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这将影响该区域地表径流,加快湖泊沼泽化进程。
(3)分析围湖造田加快湖泊沼泽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
25.北极燕鸥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浮冰边缘间进行惊人的环球航行,消耗巨大的能量。
它们会在一年内既经历北极的夏季又经历南极的夏季,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
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成群活动,以鱼、甲壳动物等为食,是唯一一种在地球上七个大陆都固定出现的鸟类。
图16是“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列举北极燕鸥沿甲路径,从繁殖地到①地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地带。
指出形成这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
(6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出影响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的主要因素。
(2分)
(3)北极燕鸥常栖息于沼泽、海岸地带,分析这里食物充足的主要原因。
(3分)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202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C
D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A
A
B
B
D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
(1)(5分)差异:
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
原因:
乌鲁木齐比福州纬度高,此时为冬季黑夜时间更长,日出更晚;乌鲁木齐位于福州以西,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
(2)(3分)规律:
由长变短自然因素:
昼夜、天气阴晴等
(3)(8分,其中画图3分)
画图:
两条折线各1分,纵坐标1分(纵坐标数值及标题都正确给1分)
特点: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原因:
两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12月1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22.(7分)
(1)(4分)在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形成太行褶皱山脉的过程中,出现多处断裂,在断裂处岩石破碎,长期的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形成沟谷(陉)。
(2)(3分)位于井陉盆地,地形平坦;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地处交通要道
23.(10分)
(1)(2分)夏季判断依据:
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的夏季。
(2)(3分)低纬环流高度大于高纬度环流高度原因:
低纬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导致环流所达高度高
(3)(5分)①气候特点:
高温少雨成因:
处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甲地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24.(16分)
(1)(3分)降水补给河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2)(9分)特点:
4-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为主;7-11月长江补给鄱阳湖为主;12月-次年3月鄱阳湖与长江相互补给作用微弱
原因:
4-6月鄱阳湖流域降水量大,五河入湖量大,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因此鄱阳湖补给长江为主。
7-11月长江中上游降水量增加,长江干流流量大,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因此长江补给鄱阳湖为主。
(3)(4分)原因:
水流速度减小,泥沙淤积加重;围垦区土壤有机质积累速度加快,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沼泽化速度加快
危害:
湖泊生态环境恶化;水生动植物资源减少;调蓄功能减弱,水旱灾害频繁等
25.(11分)
(1)(6分)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按顺序答出任意4个得4分)不同地区热量条件影响区域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区域间产生地域差异
(2)(2分)白昼时长(海水)温度海洋食物栖息地
(3)(3分)沼泽、海岸地带水域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强,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陆上河流携带富含矿物质、营养物质的泥沙为鱼类提供食物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西城区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