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29327284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5.15KB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
一、选择题
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图所示。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
B.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
C.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
D.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及时处理等)、切断传播途径(清洁、开窗通风、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预防接种等)。
【详解】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A错误;
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因此,疟疾患者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B错误;
C、按蚊是能够传染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按蚊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的传播途径生物媒介。
所以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C正确;
D、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病原体、传染源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生理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
⑥纤毛的清扫作用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⑥纤毛的清扫作用都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都是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3.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A.肺结核、糖尿病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糖尿病、色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肺结核、甲型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具有遗传性,没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
故选B。
【考点定位】传染病的特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4.以下关于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心跳暂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
C.要骨折患者活动关节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详解】
A、在病人停止心跳时,应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帮助患者恢复心跳,A正确。
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不要下水施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B错误。
C、对骨折患者的关节要固定,不要活动关节,C错误。
D、高楼发生火灾,捂住鼻子迅速逃离,不能从窗户跳下,否则会造成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险,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
5.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那么艾滋病患者属于( )
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
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艾滋病患者是能够散播爱滋病病毒的人,因此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6.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用少量青霉素做皮试,如果注射处有较大红肿现象,该患者则不能注射青霉素。
由此可知,对这个患者来说,青霉素成了( )
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失效药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青霉素进入人体会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抵抗青霉素的抗体;因此对这个患者来说,青霉素是属于抗原。
考点:
抗体和抗原。
7.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
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
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吸烟是人成熟的表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详解】
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A正确;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B正确;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因此,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正确;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D错误。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8.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免疫的是( )
A.神经纤维传导兴奋B.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
C.呼吸进新鲜空气D.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呼吸进新鲜空气都是属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人体免疫无关,A、B、C不符合题意;在异物长刺激下,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异物,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所以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属于免疫。
【点睛】
掌握免疫的含义和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9.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不会通过蚊子进行传播
B.当人体的免疫功能过弱时,会出现过敏反应
C.注射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所以,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
D.卡介苗可以预防麻疹,百白破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答案】A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防御功能: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自我稳定: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免疫监视: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详解】
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不会通过蚊子进行传播,故A正确。
B.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故B错误。
C.注射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所以,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疫苗进入人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故C错误。
D.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所以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病,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10.狂犬病、狂犬、狂犬病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病 ②易感人群 ③病原体 ④传播途径 ⑤传染源( )
A.①③⑤B.①⑤③C.③④⑤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涉及传染病和病原体、病毒、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等内容,思考解答。
【详解】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可见其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
因此,狂犬病属于传染病;狂犬属于传染源;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传染源、病原体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1.“关注健康,珍爱生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年发生的禽流感是由病毒H7N9引起的,下列关于H7N9流感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H7N9流感病毒是传染源
B.H7N9流感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所以不是传染病
C.H7N9流感患者痊愈后,体内会产生针对此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的成分是蛋白质
D.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C
【解析】
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
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流感病毒是病原体,A错误;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H7N9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属于传染病,B错误;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如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H7N9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此蛋白质叫做抗体,C正确;
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12.某医院接收一位“非典”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开始治疗,这一过程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以上三者都是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详解】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控制传染源。
故选A。
13.下列疾病中,都属于病毒引起的是()
A.佝偻病、手足口病B.艾滋病、禽流感
C.脚气病、口蹄疫D.乙肝病、结核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疾病,病毒”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种疾病的病因,需要平时积累相关实例。
【详解】
A、佝偻病主要是由饮食中缺少维生素D造成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故A错误。
B、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
艾滋病和禽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故B正确。
C、脚气病主要是由饮食中缺少维生素B1造成的;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传染病,故C错误。
D、乙肝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就是病原体
B.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C.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
A.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而不是病原体,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所以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C.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所以不是抗原产生的,所以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D.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该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所以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15.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
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
【详解】
HIV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A、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且有真正的细胞核.B错误;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C正确;
D、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得艾滋病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D错误.
【点睛】
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1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从预防传染病来看,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详解】
“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7.体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 )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
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
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是抗原,不是抗体。
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
所以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抗原、特异性免疫。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疫苗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8.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有人溺水而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当遇到有患者心跳停止时,必须及时进行胸外按压急救
C.当有人煤气中毒而昏迷时,应迅速将此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在远心端止血,并要拨打急救电话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
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A正确;当遇到有患者心跳停止时,必须及时进行胸外按压急救,错过了时间,患者会有生命危险,B正确;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C正确;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D错误,故选D。
【点睛】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19.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A不正确;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B不正确;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不是切断传播途径,C不正确;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考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水量过多B.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考点:
本题以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地生活 人教版八 年级 生物 健康 生活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