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二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311618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91KB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二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二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二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二)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二)
班别: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
判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2.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3.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
“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
()4.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爱德华,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与非。
()5、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6、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7、2010年冬奥会上,申雪赵宏博夺得中国花滑首金,他们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8、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9、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10、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11、虽然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但也不能够废寝忘食。
这样对身体不利。
()12、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
()13、挂绿广场彩旗招展,银装素裹,分外好看。
()14、小红知道自己考试不及格后躲在房间里抽噎起来,哭声连隔壁的王阿姨都听到了。
()15、借人的东西一定要做到完璧归赵,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16、这女子长相标致,生性乖巧,举止得体。
()17、一枚针掉在地上,老太太熟视无睹,找半天都没有找到。
()18、这是一位有着不同凡响的睿智、十分细心敏锐的将军。
()19、妈妈是个特别时尚的人,每天都是衣衫褴褛地出门。
()20、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
()21、这里尽是年深日久、古色古香的公共建筑物。
()22、这部小说的情节不落窠臼。
()23、优秀的文艺应该是雅俗共赏的。
()24、山腰间,立着几座小巧的凉亭,余音绕梁,飞檐高翘。
()25、如果强求用英文交流,势必曲高和寡,失去了交流的作用。
()26、由于网络购物的兴起,逛商店的人很少,整天熙熙攘攘的。
()27、米开朗琪罗的绘画风格别具一格。
()28、书法家现场书法表演,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抒情达意、气势磅礴。
()29、工人们集思广益,给厂长提了很多的意见。
()30、品牌形象,从一开始就要不同凡响!
()31、王老师起的调太高了,真是曲高和寡,我们都唱不上去。
()32、如果成天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舍本逐末,那么成功会垂青于你吗?
()33、正月里来是新年,下了一场阳春白雪。
()34、座落在城外的这个人们极其向往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
()35、最后一道题看起来似乎无从下手,不过还好,时间宽裕,我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36、内蒙古绿色峡谷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37、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在纷繁复杂题目后的规律。
()38、林肯纪念堂,波托马克和阿林顿国家公墓美不胜收的全景尽收眼底。
()39、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那样求全责备了。
()40、早晨,妈妈行色匆匆地说:
“快点,不然上学迟到了!
”
()41、他受了重伤却不以为然,仍继续工作。
()43、我们国家的建设速度快,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时俱进的精神。
()44、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到头来不是邯郸学步吗?
()45、实用英语,行业英语他山之石,能够使我们触类旁通,以更好的学习和思考。
()46、桂林山水真美啊,真是巧夺天工啊!
()47、因为今天迟到了,一整天我都闷闷不乐,抱终天之恨。
()48、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49、歌唱家的声音高亢,响遏行云。
()50、小张有一份游手好闲的工作。
()51.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52.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53.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54.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没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选上了。
()55、改革开放,使广告从刚刚开启的国门挤进中华大地,并以前无古人的速度在这古老土地上 扎根,开花,结果。
()56、他一向傲气十足,自高自大,目无全牛。
()57、他才思敏捷,文不加点,稿件几乎每投必中。
()58、几年的时间,张明不但成为了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很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59、“国足换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却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60、中国女蓝已是昨日黄花,难以再现当年的神勇,再创当年的辉煌。
()61、四年黑暗中的惨淡经营 ,一个月阳光下的引吭高歌,这就是蝉的生活。
()62、既然是批评,就应该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不过“太不留情面”的批评也是不足为训的。
()6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
()64、在这些具体而微的指示之下,从首相、钦差到一般经办人员,都只是乾隆操纵着的工具。
()65、他是被别人威胁而犯罪的,罪不容诛,应从轻处理。
()66、回答问题如果不假思索,就流于肤浅,容易犯错误。
()67、有些人为保护国家利益而献身,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68、阅读文章应当反复思考,深文周纳,决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69、中国国奥队在九强赛上的表现及其导致的失利为千夫所指。
()70、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那尊柳树精塑像是那样逼真传神,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71、这几幅山水画画得都不怎麽样,只有小刘画得这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72、这次征文的来稿多是些不刊之论,很难公开发表。
()73、贝尔格莱德万人空巷,人民纷纷集会、游行,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
()74、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已经异军突起,有的已与国营企业并驾齐驱,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75、拜谒中山陵,一种高山仰止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
()76、大家对您的剧本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我也补充几点,权当狗尾续貂吧。
()77、他这种见义勇为、临危授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8、西方诗歌很难译得神形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成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得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79、大厅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80、老张从善如流,和同志们一起商量修改原先他提出的方案。
()81、这家银行的资金投资于建筑上太大,问题一发生,当然是尾大不掉,很难应付用户要求。
()82、澳门回归之际,莘莘学子用他们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83、他的话如暮鼓晨钟,使我们认识到人生价值的意义。
()84 、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们怎麽批呢?
()85、做事情要依乎心性,莫逆于心,不能委屈了自己。
()86、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
没有老年人在身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正所谓言不及义。
()87、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残害读书人的始作俑者。
参考答案:
1、√。
患:
忧患,担心。
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2、√。
与:
跟,和。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形容不断增长。
3、×。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4、√。
津津:
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
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5、×。
天伦:
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6、√。
开卷:
打开书本,指读书;益:
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7、√。
叹:
赞赏;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8、√。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9、×。
强词:
强辩;夺:
争。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10、√。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1、√。
废:
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12、√。
轮:
高大;奂:
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13、×。
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
(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
14、×。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
小声的哭泣。
15、√。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6、√。
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
17、×。
熟视:
经常看到,看惯;无睹:
没有看见。
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8、√。
凡响:
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9、×。
褴褛:
破烂。
衣服破破烂烂。
20、×。
胜:
胜境。
引人进入佳境。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21、√。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22、√。
窠:
鸟巢;臼:
舂米的石器。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3、√。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24、×。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5、×。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26、×。
熙熙:
和乐的样子;攘攘:
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7、√。
别:
另外。
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28、√。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9、×。
集:
集中;思:
思考,意见;广:
扩大。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30、√。
凡响:
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31、×。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32、×。
舍:
舍弃;逐:
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33、×。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34、√。
别:
另外。
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35、×。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36、√。
胜:
尽。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37、√。
触类:
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
相互贯通。
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38、×。
胜:
尽。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39、×。
临:
到;境:
境界,地方。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40、√。
行色:
出发前后的神态。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41、×。
然:
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42、?
?
?
43、√。
。
意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或进步。
也指下定决心力求上进的情况。
44、√。
邯郸: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
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45、√。
触类:
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
相互贯通。
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46、×。
夺:
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47、×。
终天:
终身。
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48、×。
励:
奋勉;图:
设法;治:
治理好国家。
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49、√。
遏:
阻止;行云:
飘动的云彩。
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50、×。
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51、√。
履:
践、踩在上面。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52、×。
侧:
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53、√。
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54、×。
孚:
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55、√。
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
也指空前的。
56、×。
全牛:
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57、√。
点:
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58、×。
侧:
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59、√。
穴:
孔、洞;来:
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60、√。
其实没有“昨日黄花”这个词,都是“明日黄花”的误用!
“明日黄花”语出苏东坡的一首诗《九日次韵王巩》中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是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苏轼还有首词也提到“明日黄花”,《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中写道: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
61、×。
惨淡:
苦费心思;经营:
筹划。
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62、×。
足:
够得上;训:
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63、√。
轮:
高大;奂:
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64、×。
具体:
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
微小。
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65、×。
诛:
把罪人杀死。
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66、√。
假:
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67、√。
所:
处所,地方;得其所:
得到合适的地方。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68、×。
周纳:
罗织罪名。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69、√。
为众人所指责。
形容触犯众怒。
70、√。
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71、√。
差:
尚,略;强:
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72、×。
刊:
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73、×。
空巷:
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74、√。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
“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为解释经传:
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
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偏正式;作谓语。
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地方不出名或太隐秘、太偏僻,还有很神秘的意思。
“经”是指山海经;“传”也是本古书,但已失传,经和传能涵盖世上所有的东西。
经传上没有记载。
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75、×。
高山:
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76、√。
续:
连接。
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
指封官太滥。
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77、×。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78、×。
阑珊:
衰落。
将残、将尽的意思。
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
兴致将尽,玩乐快要结束。
79、√。
琳琅:
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80、√。
从:
听从;善:
好的,正确的;如流:
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81、√。
掉:
摇动。
尾巴太大,掉转不灵。
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82、√。
莘莘学子。
莘莘:
众多的样子。
指众多的学生,现在是成语。
“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
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
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
83、√。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84、√。
师:
军队;名:
名义,引伸为理由。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
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85、√。
心中没有抵触。
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86、√。
及:
涉及;义:
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87、√。
俑:
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期末 复习 判断 词语 使用 是否 正确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