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培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9310989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25KB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培养方案.docx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培养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培养方案
汉寿县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人才培养方案
农
业
机
械
使
用
与
维
护
专
业
汉寿县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农村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行业背景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布施行以来,全国农机市场产销两旺,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09年超过了2300亿元。
目前湖南省启动了千亿斤粮食产能战略工程,农田综合开发工程,农业机械正朝着大功率、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人才需求
根据对湖南省中职毕业生近年来就业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全国各省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机械制造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目前,现代制造业中,普遍缺乏高技能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
据统计,目前湖南省从事农机制造、修理、销售、使用和管理的28万人中,具有专业技能的人不足3%,且文化基础低,技术水平差,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机械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精准作业和联合作业的需求。
据调查,从2010年起,湖南省每年需要农机管理人员4280人,各类农机技术人员70000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53000人。
随着我省农机化程度的提高,未来5年,每年缺口大约13万多人,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近几年湖南省对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排名来看,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名列榜首,这为该专业及专业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
1.办学历史、规模
2011年学校开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现有在校生210人。
2.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数量适当、优势互补、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机械维护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目标。
3.实践教学条件
着力于创造一个企业化学习氛围,即一体化的职业环境(实车、实件、设置真实故障情境)、一体化的学习资源(硬件包括车辆、仪器、设备、工具,软件包括纸质印刷资料、音像材料、网络在线资源等)、一体化的学习内容(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任务)、一体化的学习过程(学习、工作及评价)。
为此共建设3个集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5个“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每个实训室内均设有教学区、工作区、讨论区、学习角、展示区等,为实现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1.实境育人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专业学习领域的教学安排在实训室,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同时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2.过程考核
核心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与技能鉴定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三、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经过多年的建设,机械维护与制造专业有了较强的实力和影响力,但仍有许多不足:
教师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创新;专业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改革不够深入;与企业的结合不够紧密,校内实训设备数量相对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影响范围限于枣庄地区。
四、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的需要。
坚决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制订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建设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专业建设切实贴近一线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实际。
(二)总体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操作通用机械设备和机械维护的能力。
培养从事机械维护,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管理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本地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形成适合制造业基地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结构,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的建设,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人才培养
(一)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42”的培养模式。
“42”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六个学期内有四个学期在校学习,二年学期实习。
2.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动态管理,紧跟企业岗位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
以师德师能培养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着力加强“一专多能”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数量适当、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争取到2015年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优秀教学团队。
4、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机械使用能力和机械维护能力为主线,在原有实训条件基础上,新建新的操作室并与多家实践基础达成实训协议。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技能培训工作。
鼓励专业教师去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与企业合作,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在产学结合方面,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对在校学生进行培养和培训的同时,加强对行业企业单位职工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广泛开展社会服务。
完善实验实训管理机制,开发“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提高实验实训设备服务于学生技能培养的水平;加强为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服务,社会服务数量与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1年对农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出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4个维度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即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
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依托本专业的农机作业服务站、本地农村等实训基地,构建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深度不断加强。
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制定了校企合作章程,建立了校企合作制度,规范了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发挥学校的地理优势,与周边企业达成共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场所。
3.顶岗实习运行与安排
按照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对本专业的顶岗实习安排如下:
第一轮工学交替:
协岗实习。
第一学年的5月份和第二学年的8、10月份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学校协议单位进行从耕整地、播种到收获的完整农机作业环节的第一轮生产实践。
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农机驾驶实训,其中《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的学习与校外生产实践交替进行。
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作业机械操作和农业机械驾驶技术及基本维护能力。
第二轮工学交替:
顶岗实习。
第二学年的5月份和第三学年的8、10月份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践。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践做准备。
在生产实践中学生在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顶岗生产实践,强化学生的农机驾驶作业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实习打下基础。
第三学为带薪实习,学校负责为学生提供如农机作业、机务管理、农机营销与售后服务、机械加工等不同的实习岗位。
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及个人专长自主选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注重学生吃苦耐劳、善于与农民打交道、热爱农业的品行培养,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围绕“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
各专业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突出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1)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2)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湖南省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建设理实一体“典型机型带动型”的专业核心课程;
(3)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出发点,设置两轮生产实践;在实习中进行课程的学习,由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讲授。
(4)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
以典型机型为载体开发“典型机型带动型”课程。
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并体现“立志为农,强技为业”的品德。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农机使用与维修:
1.能按田间作业标准完成田间作业;2.能完成农机具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机械的完好率不低于95℅。
农机装配与调试:
在农机制造或维修企业完成各种农业机械的装配与调试任务。
农机营销与售后服务:
能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销售,能根据用户的反馈,分析判断故障,进行现场维修。
机械设计与制造:
能识图与制图参与机械的制造。
3、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学时分配表
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教学
时数
时间分配
学期周学时数
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
实践
教学
一
年
二
年
三
年
考试
考
查
公
共
课
1
音乐
64
56
8
1
1
1
1
教
学
实
习
2
劳动
64
64
1
1
1
1
3
语文、普通话
256
211
45
4
4
4
4
考试
4
数学
192
162
30
3
3
3
3
考试
5
外语
192
162
30
3
3
3
3
考试
6
德育与安全
128
120
8
2
2
2
2
考试
7
体育与健康
64
56
8
1
1
1
1
考试
专
业
实
训
课
1
实训
320
320
5
5
5
5
2
农用发动机维修实训
35
10
25
35
考试
3
发动机拆装
20
6
14
0
考试
4
农业机械实训
72
8
64
4
考试
5
普通农机维修实训
30
10
20
30
考试
6
收割机维修实训
175
5
130
25
30
考试
专
业
技
能
课
1
机械识图、机械制图
112
82
30
4
3
考试
2
电工电子基础
64
54
10
2
2
考试
3
焊接技术
64
30
34
4
考试
4
农机液压与气动技术
32
24
8
2
考试
5
农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96
70
26
4
2
考试
6
机械制造
80
70
10
5
考试
7
计算机基础
192
162
30
3
5
3
2
考试
8
农业机械化管理
32
24
8
2
考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机械 使用 维护 培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