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9310777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31.80KB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docx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单选题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时,速度是v;当其速度为3v时,位移是( )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A. 9x
B. 6x
C. 3x
D. 12x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2.汽车刹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的汽车位移时间的关系为x=8t﹣t2(m),则该汽车在前5s内经过的路程为( )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A. 14m
B. 15m
C. 16m
D. 17m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物理量保持恒定的是( )
A. 速度 B. 位移 C. 路程 D. 加速度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
5.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增大的
B. 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可能增加
C. 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 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
7.在粗略计算物体的做自由落体运动时,(g=10m/s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第1秒内物体的位移是5米
B. 在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20米
C. 在前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45米 D. 在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25米
8.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将全程时间分成1:
3两段,则在这两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和平均速度之比分别应为( )
A. 1:
7,1:
3 B. 1:
9,1:
5 C. 1:
15,1:
7 D. 1:
15,1:
5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10.两个物体分别从4h和h高处自由落下,它们到达地面所需时间分别为t1和t2,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
A. t1和t2的比值为
=
B. t1和t2的比值为
=
C. v1和v2的比值为
=
D. v1和v2的比值为
=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3m/s,1s后速度大小6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12.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D. 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匀变速
1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0时刻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z=(40﹣0.1v2)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B. 汽车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2s
C. 汽车在0时刻的初速度大小为20m/s
D. 汽车刹车过程的位移大小为40m
1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述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 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 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三、填空题
15.海滨浴场的滑梯从顶端到入水处长12m,一人由滑梯顶端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人从顶端开始到入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人入水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
16.一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则它下落高度是________ m,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17.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斜面底端,最初3s内经过的路程为s1,最后3s内经过的路程为s2,已知s2﹣s1=6m,s1:
s2=3:
7,则斜面长度为________m.
18.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则加速度是________ m/s2.第2s内的位移是________ m,第5s内的位移是________ m.
19.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移和速度,见下表:
则汽车在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汽车在前3s内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时刻t/s
0
1
2
3
4
5
6
7
位置坐标x/m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时速度v/(m•s﹣1)
1
2
3
4
4
4
4
4
20.选用天平、秒表和石块等器材,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估测井口到水面的深度.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选填:
A.石块质量m B.石块由井口下落至水面的时间t);
②可求得水井深度H=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滴水法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其具体做法如下:
在水龙头的下方放一个金属盘,让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滴,调整盘子和水龙头之间的高度,当听到金属盘响声的同时,恰好有一滴水离开水龙头.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测量了.
(1)实验时应测出金属盘到水龙头的________,用H表示;
(2)用秒表测出从第1滴水离开水龙头到第n次听到响声所用的时间是t,从水龙头到金属盘之间还有一滴水,则相邻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g=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五、计算题
22.拥堵已成为现代都市一大通病,发展“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是缓解交通压力重要举措.如图所示,它是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不仅施工简单、快捷,造价也仅为地铁造价的六分之一左右,下表是有关空轨列车的部分参数.假如多辆空轨列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为了安全,前后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求空轨列车的安全车距应至少设定为多少?
(g=10m/s2)
行车速度
约13m/s
车辆起动加速度
1.0m/s2
车辆高度
2623mm
紧急制动加速度
6.50m/s2
车辆宽度
2244mm
车辆净重
8455kg
平面转弯半径
≥30m
车辆满载重
15000kg
23.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行程180m,汽车开始加速前的速度是多少?
6s后的速度是多少?
六、综合题
24.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游泳池做了一个实验:
将一个小木球离水面5m高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1.50s后落入池底速度刚好为零.假定木球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2)木球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3)木球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游泳池水的深度.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
可得
,当速度为3v时,
解得
,A正确。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公式的灵活掌握,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
根据x=
=
得汽车的初速度为:
v0=8m/s,加速度为:
a=﹣2m/s2,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
则前5s内的路程等于前4s内的路程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前5s内的路程.
3.【答案】D
【解析】【解答】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速度在不断改变.故A错误;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速度在不断改变,由x=vt可得位移也在改变,不能保持恒定.故B错误;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速度在不断改变,故路程随时间在均增增大,不能保持恒定.故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速度在不断改变,加速度始终保持恒定;故D正确;
故选:
D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跟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都没有关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答案】C
【解析】【解答】AB:
据
,第1s末的速度是6m/s,则
;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
。
联立解得:
、
。
AB不符合题意。
C:
物体的加速度
,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C符合题意。
D:
每1s初与前1s末是同一时刻,则每1s初的速度与前1s末的速度相等。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恒定的加速运动,利用加速度的定义,结合题目条件求出加速度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无论加速度增大还是减小,速度都增大,A符合题意;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B不符合题意;当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C不符合题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当速度和加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和加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根据h=
,代入数据得,第一秒内的位移为h1=5m.所以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10m.根据
,平均速度为10m/s.因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落地前0.5末的速度为10m/s,根据v=v0+gt,最后落地的速度v=15m/s.下落的高度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通过h=
求出第一秒内的位移,即可知道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即可知道落地前0.5s末的速度,根据v=v0+gt,求出最后1s末的速度,再根据v2=2gh求出下落的高度.
7.【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
可得在第1秒内物体的位移是5米,A正确,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
,所以物体在第二秒内的位移是
,B错误,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是
,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
,D正确。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都适合自由落体运动。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第1T内、第2T内、第3T内…位移之比为1:
3:
5…,可得,在这两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x1:
x2=1:
(3+5+7)=1:
15
时间之比为1:
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
得,平均速度之比为1:
5.
故选:
D
【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第1T内、第2T内、第3T内…位移之比为1:
3:
5…,求位移之比,再求得平均速度之比.
二、多选题
9.【答案】A,D
【解析】【解答】解:
A、由于相邻两点间位移之差等于d,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x=aT2,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若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
1:
3:
5…,而题中,1、2、3、4、5…间的位移之比为2:
3:
4…所以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B错误.
C、由△x=aT2,得:
加速度a=
.故C错误.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等于2、4间的平均速度,则有v=
,故D正确.
故选:
AD
【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析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根据△x=aT2,判断小球运动的性质,并求出加速度.根据一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0.【答案】B,D
【解析】【解答】解:
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故由h=
可知
由v=gt得
,故BD正确
故选:
BD
【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
和v=gt可以判断速度与时间关系
11.【答案】A,C
【解析】【解答】解:
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AB、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
,所以位移大小为4.5m或1.5m,故A正确,B错误;
CD、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则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则
,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为3
或9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AC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注意速度的方向.
12.【答案】B,C,D
【解析】【解答】解:
A、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
3:
5,而题目中位移比为2:
3:
4,故位置1不是初始位置,故A错误;
B、由图可知1、2之间的距离为H1=2d,2、3之间的距离为H2=3d,3、4之间的距离为H3=4d,4、5之间的距离为H4=5d.
由于△H=H4﹣H3=H3﹣H2=H2﹣H1=d,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故根据△H=aT2可求解出加速度为
,故B正确;
C、因为位置“3”所处的时刻是位置“2”和位置“4”所处的时刻的中点时刻,故v3=
=
,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等于恒量,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匀变速,故D正确.
故选:
BCD.
【分析】要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以根据△s=aT2;某段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
3:
5.
13.【答案】A,C,D
【解析】【解答】解:
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x=
=
=40﹣0.1v2,可知
,
,解得a=﹣5m/s2,v0=20m/s,故A、C正确.
B、汽车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t=
,故B错误.
D、汽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
,故D正确.
故选:
ACD.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通过对比得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刹车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14.【答案】B,C
【解析】【解答】解:
A、两物体同时下落,根据v=gt,在下落的过程中,同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v=
可知,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
D、它们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加速度相等,都等于g.故D错误.
故选:
BC.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根据v=gt、v=
、h=
gt2比较速度和运动的时间.
三、填空题
15.【答案】3;6
【解析】【解答】解:
已知初速度v0=0,位移x=12m,加速度a=1.5m/s2,由v2﹣
得
人入水时速度的大小是v=
=
m/s=6m/s
平均速度大小为
=
m/s=3m/s
故答案为:
3;6
【分析】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位移、初速度和加速度,由速度位移关系式求出人入水时速度的大小,再由
求平均速度的大小.
16.【答案】45;10
【解析】【解答】解:
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v2=2gh,有:
;
2s末速度为:
v=gt=20m/s;
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
故答案为:
45,10.
【分析】根据v2=2gh求出下落的高度;根据
求解前2s内的平均速度;
17.【答案】12.5
【解析】【解答】由s2﹣s1=6m,s1:
s2=3:
7,
解得s2=10.5m,s1=4.5m
对于前3s内的运动有:
,
代入数据解得:
a=1m/s2
对于后3s内的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
设从开始运动到后3s的初始时间间隔为t′,有:
v中=a(t′+1.5)
解得t′=2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科版高一 物理 必修 第三 变速 直线运动 研究 同步 巩固 练习 答案 教育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