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
- 文档编号:29305828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75KB
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
《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自主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它所阐述的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来源问题,也不是一种政治口号,而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发展战略层面的一个重要核心理念。
中央提出自主创新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既对宏观层面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战略发展方向,离开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主题,也就失去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实质意义。
简单地说自主创新就是自己主导的创新。
自主创新的实质是掌握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增强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有些专家对自主创新这一命题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既然企业是创新主体,那么就没有不自主的创新。
我想这种观点失之于将企业作为一般的抽象概念来研究,而现实中的企业是具有不同产权和利益结构的法人实体。
当我们将企业作为由具体所有者控制的经济组织来观察,就会看到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确实存在大量的创新过程中产权和利益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动的情况,那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最终导致主权丧失的创新活动应当说是屡见不鲜的。
此外,不应将自主创新解读为企业“自己决定的创新”。
因为,“自己决定”只是一般创新的主观意愿前提,并未涉及创新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创新方式。
自己主导的创新则加入了实际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丰富内涵。
现代经济活动中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决定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
我们过去以为只要掌握控股权就万事大吉了,可是知识要素参与分配和外部关键技术源控制企业发展的现实教育了我们,使我们认识到创新主导权对于从企业微观到国家宏观各个层面的长远战略利益和现实经济利益掌控的重要性。
我们学习、贯彻、落实自主创新的战略思想必须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宏观政策背景出发才能全面领会中央精神。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是坚持自主创新战略的宏观政策前提,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自主创新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思想,绝不是简单地讨论技术来源问题。
因此,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中国的研究开发投入不到全世界的3%,我们怎么可能依靠闭关锁国的政策完成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呢?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达到与世界同步发展的目的。
对于任何发展主体而言,是自己主动把握创新进程,成为创新过程的主导力量,还是放弃创新的主导权,甘愿饮鸩止渴,这是各个层面的创新决策者必然面临也必须回答的战略问题.
自主创新是国家应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和创新在我国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到今天提出自主创新的战略,说明科学技术和创新在我们国家竞争力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反映出我们的政府要用创新来塑造国家新形象的决心
自主创新其实是我国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科技的基础非常薄弱。
在发展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大量依靠了技术的引进,靠出口原材料和让出国内的市场来换取国外的技术。
90年代后,FDI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当多的新技术以FDI的方式进入了我们国家,并成为了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
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内自己的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得并不令人满意。
我们还缺乏真正有国家竞争力的企业。
我们最大的企业的规模只是最大跨国公司规模的百分之一或二三。
我们一个国家的研究开发经费也只是两个跨国公司研究开发的总和。
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际专利数,不如一个中等规模的跨国公司。
在这样一个基础进行自主创新,应该说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国家有一个全新的发展战略。
这种战略包括以下几点:
1)要从一个中长远期的角度来看待自主创新的战略。
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争取FDI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不一样,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
FDI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
而科学技术和创新,是在创造新事物并实现其商业价值,其间充满着失败,风险,对资本的要求,对人才和制度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2)在促进创新的过程中,制度作用高于投入作用。
因为创新是一个市场经济下实现的活动,不能用计划的方式实现它。
而这种制度建设的核心是营造一种创新的生态系统。
这种系统包括:
完善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氛围;减少资本、人才流向创新密集区的阻力;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打破地方市场的观念;在教育中改变应试教育,强调创新教育等等,这些都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
3)要抓住创新的机会窗口,调动各种力量,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服务企业,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
重大的创新机会总是会在适当的时机出现的,而过去成功的国家和企业会因轨道的锁定而抓不住新的机会。
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的好时机。
如韩国抓住了数字技术的发展时机,芬兰抓住了移动通信的发展时机。
在过去强调科学技术和创新中,我国强调了对大学和研究所的支持,而忽视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
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没有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就没有产业的创新能力,国家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落实自主创新的具体措施中,需要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创新的主体,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让大学和研究机构发现新技术而引领未来。
坚持走开放式的自主创新道路
自主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意味着只是基于内部研究的创新,相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出于战略、竞争、商业模式、利益等各种因素的考量,自主创新应选择开放式创新模式,即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研究资源,获得有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资产或其它无形资产,并通过商业化运作,使之转化成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从国外大公司(IBM公司、英特尔公司、朗讯科技公司等)的创新实践看,它们都采取了开放式创新模式,但又有不同的特点,IBM公司着重培育企业内部的研发能力,同时整合外部技术资源并把自己搁置不用的技术出售给其它公司以获取知识产权收入。
英特尔公司采取了与IBM公司不同的研发模式,它把公司内部研究活动和外部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外部技术资源,并利用风险投资机制,使研究成果的效益最大化。
朗讯科技公司则采用另外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即把内部的研究成果拿到外部市场上去开发。
1997年,该公司建立了新风险企业集团(NVG),其目的就是要把所有由贝尔实验室开发的,但不适合朗讯现有业务领域的技术成果加以商业化。
我国的企业总是说内部研发能力较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调查表明,2004年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23.4%,比2003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资源,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但企业在利用外部技术资源的同时,应注意培育自身的研发能力,在消化吸收外部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减少对外部技术资源的长期依赖,在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强化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不断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赶上甚至超过国外的技术水平,取得创新的国际领先优势。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逐渐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并获得对产业收益的控制权。
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关键是不要丧失创新的主导权。
企业如何才能作到掌握创新的主导权呢?
一是在资本结构中占控股地位。
资本控制是自主创新的前提,若企业被外资控制,中方在创新的问题上没有主导权,也就谈不上自主创新。
虽然技术、人力资源在企业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资本雇佣劳动”,、“资本控制技术”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二是掌握关键技术。
虽然有技术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技术就不可能有技术创新。
关键技术的解决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三是要有创新需要的足够资源,包括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机器设备、人力资源等。
在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机器设备陈旧落后和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自主创新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是要有创新的动力。
只有当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技术集成应用主体、收益主体之后,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
自主创新与创新系统建设
创新系统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与“自主创新”有着直接的渊源。
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和加剧的竞争态势,使得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感到主张自由放任的主流经济学提不出足够有力的政策建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源于熊彼特学派的,集创新研究成果大成的创新系统理论很快被广泛接受。
在研究工作方面,国际贸易、工业经济、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等领域与创新研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
1)“技术预见”和促进“技术共同体”成长的政策。
自主创新决不仅仅是增加科技投资单项行动的结果。
由于认识到“线性模型”(从科学到技术到生产到市场)是错的,同时又需要增加对未来创新机会的预先投资,在日本经验基础上改进的科技规划方法论出现了。
它的预测的重点不仅包括可能的竞争性技术领域和产品类别,还要分析相关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以便提前向能力和知识基础投资。
它的工作方法是及早吸收产、学、研各方参与技术预见和规划,通过分享信息和观点为规划中的未来的“技术共同体”及早奠定“互动学习”的基础。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新概念,就是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是非常专门化的,需要和竞争优势领域很好地匹配起来,免得科学技术基础和需要它支持的创新活动变成两张皮关系。
2)以学习为基础的创新型区域发展。
学习和创新型区域发展的概念是在区域的范围内培植独特的不可交易、难以模仿的优势,这个优势常常和“缄默”知识及社会资本联系在一起,但不一定在高技术领域。
例如我国浙江省,这些年发展势头强劲,主要靠传统工业。
我国幅员辽阔,搞自主创新各地方大有可为,但是照抄中央政策或其它地方的经验远远不够,甚至还要出问题。
地方政府直接插手工业项目也不是好办法。
创新型区域的建设不能光靠借用“外脑”、外资,需要认真用好“外脑”外资来建设扎根在本地、支持本地独特优势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3)关于科学研究“商此化”的争论。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全球范围的科学研究“商业化”浪潮,我国也不例外。
创新研究学者观察、分析了这个趋势,提出强烈警告。
主要原因是创新系统需要有两种知识生产的制度安排——即作为公共性质的基本知识和作为专有物品性质的技术知识,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关系。
否则,后一种即创新活动的成本会变得很高,而前一种即学术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的活动会衰败、退化。
目前,大学与企业的关系即我们讲的“产一学一研”关系正在变成新一轮研究的重点,可能发展出全新的观点。
例如,我们一向把开发出样机作为大学研究向工业提供技术的目标和载体,这个结论已经在(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实证研究中被推翻。
为了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我国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探讨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科学和技术基础结构”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4)创新政策的“知识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若干个大型创新系统跨国比较研究揭示,各国的创新系统是互相有别的。
创新系统和“发展轨道”的特殊性,不仅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创新系统还对技术是特殊的,对地区也是特殊的。
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所谓最好的或“标准”的创新政策这种东西不复存在了。
再者,创新政策必须随时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创新系统不断变化着的“行为”。
于是,政策分析在近年发展极快,来支持政策的专门性质和政策的调整和适应能力。
我国政府自主创新的决定是一次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调整,为了使相应的政策制定得到有力的支持,提高政策研究的水平,形成一定的分工,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自主创新关键是体制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改革极大释放了多年来被束缚的中国科技生产力。
未来15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在打破一个旧的体系之后重建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新体系。
一是要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创新的微观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着标志是,一批企业已经初步具备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条件。
当前,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
首先,要使企业成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专项计划执行的主体、技术创新开发的主体,“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新增科技投入要向企业倾斜;其次,要真正建立起一流人才向企业流动的体制政策环境。
如在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条件和平台,凝聚一批人才;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到企业工作等;第三,要加快制订出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融资政策等。
二是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可借鉴日本、韩国微电子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若干重点技术领域,制订明确的目标,以国家投入为引导,以几家大企业为领导,整合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成立专门机构、组建以中青年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专门队伍,建立一批新机制、高水准的技术创新平台,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的方式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比如,围绕解决未来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10大瓶颈约束,实施10大技术创新工程,成立10大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构,组建10支队伍,分三个五年计划实施,力争通过15年的努力取得突破。
三是要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000美元以上,特别是一些高新区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地区的基础和条件。
同时,这些地区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有紧迫要求。
为此,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重点(地区)突破的方针,在“十一五”期间,选择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局部地区营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体制和政策环境。
四是要大力推进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投资体制方面,要围绕提高科技投入效率,对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目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大部分资金投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产生的大部分成果为论文、实验室样品(有的领域高达90%),这是造成我国科技投入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必须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向是在重大技术攻关领域,建立让企业特别是龙头大企业来整合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的投资体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目前科技成果产业化难、转化率低等问题;在融资体制方面,当前要加快出台创业板市场,推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自主创新融资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金融的创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
应对当代全球化新挑战的战略选择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应对当代全球化新挑战的战略选择。
当代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全球竞争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
当代社会正在向知识社会转变,这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快速渗透的必然结果。
在农业社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是决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在工业社会,物质资源和资本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在知识社会,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当代全球化正在进入知识和技术成为核心竞争资源的新阶段,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从在全球市场中对产品和资本的垄断转向对技术和知识的垄断。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方专利的分布看,仅美国、日本和欧盟就占所有OECD国家三方专利的90%以上,如果考虑到OECD本身具有“发达国家俱乐部”的性质,那么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优势就更加突出。
而这种技术优势在当代全球化的新形态下,正在直接地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转变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优势。
不断加强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代全球化新形态的重要体现。
“通过技术的控制”曾被认为是日本在全球竞争过程中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途径,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进一步把这种“通过技术的控制”扩大到“通过知识产权的控制”。
1986年9月15日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第八轮),美国提出把知识产权问题列为新的议题进行谈判,并提出要将其纳入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规则。
1990年11月,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草案,这标志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新国际标准的形成。
1994年的《知识产权贸易协议》为全球实现更高标准的知识产权奠定了基础.
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条件授予智力劳动成果完成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独占权,并以法律手段保障这一权利不受侵犯。
这既是保障创新者收益的制度安排,也是建立维护发达国家竞争优势的全球秩序的重要制度设计。
这种制度安排不但使得知识的公有性信念、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且使科技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后发国家面临更高的学习成本,也难以通过引进获得核心技术和关键知识,同时,也决定了后发国家如果仅仅停留于模仿和跟踪,将会在知识化的全球竞争中更加处于被动的地位。
面对当代全球化的这种新挑战,我国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知识和技术资源,更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指导方针,这一战略选择必将对我国在当前和未来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主动地位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技术创新区别于科学研究,就在于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创造财富的过程。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因而也必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从世界范围看,掌握前沿核心技术和拥有知名品牌的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左右全球经济竞争的主导力量。
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规模庞大,但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依然处于中低档产品以及中低端生产环节。
国内企业虽然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投入,但在技术发展方向上主要跟在别人后面追赶。
无论是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看,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要求看,都要求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优先地位,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就要使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形势的变化,自主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并承担相应风险;成为研究开发的投资主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大幅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成为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培育技术产品市场,增强企业对技术产品需求的可获性,促进共性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充分发挥技术的外溢效应。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除了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有效组合各种技术资源、从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因而,要求企业增强集成能力特别是整合外部资源和集成外部技术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价值创造,在引领技术创新方向上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度建设和改善环境,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不仅意味着大量投入,而且要承受巨大风险,鼓励企业创新,必须使企业获得收益和补偿。
其次,要通过规划和协调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
现代产业技术通常是以技术链的形态存在,单项技术创新很难取得效益。
第三,要加大对共性技术的投入和供给。
在遵守世贸协议和规则的基础上,明确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并加大研发投入。
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吸引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企业。
第五,加强对创新成果的激励。
鼓励和规范企业和企业化经营的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对科技成果贡献者的激励方式,包括产权激励方式,国家通过立法确认其合法性。
发挥市场优势,争取自主创新的主动权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
面对这种竞争,我国企业有什么优势可以利用呢?
其实,中国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势,那就是市场。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如何认识和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问题。
从竞争和自主创新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市场优势体现在规模性、多样化和贴近性等方面。
规模性。
首先,我国市场规模巨大,这就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强烈吸引外商投资、进入中国市场,外商从而产生进入中国市场的迫切意愿,这为我们争取主动提供了可能。
其次,巨大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广阔的竞争舞台,常常任何一个或几个企业都难以垄断市场,这就为我国企业取得市场份额提供了可能。
多样性。
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甚至多元性,导致市场的多元性或多样化,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如欠发达地区在消费水平、购买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存在着消费时滞。
市场的多样性为不同竞争能力的企业寻找适合自己进入、占领细分市场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贴近性。
相对外国企业而言,我国企业最贴近市场,最了解需求,最熟悉消费心理,加上人脉关系和经营的灵活性,使我国企业有可能抢占市场先机、挤占市场,有利于进行市场创新。
当然,在看到市场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市场优势的重要体现在于提供竞争“壁垒”。
在我国市场高度开放的条件下,这种壁垒相对较低,同此,可利用的市场优势常常较有限,可利用的时间常常较短。
要发挥市场优势,使市场优势转变为自主创新的优势,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
第一,利用市场规模的优势,真正实现以市场换技术。
“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已经提出多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急于引进外资而不断降低外资进入条件,甚至出现各地区“优惠比赛”的现象,从而使市场换技术没有很好的实现;在加入WTO后,更是受到开放市场承诺的约束。
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难得的市场资源优势,必须予以重视。
为此,要在国家层次、产业层次、区域层次和企业层次上作出努力,增强市场换技术的意识,制定必要的措施,加强产业间、地区间、企业间的协调与配合,在实现与外商的共赢,而不能把技术控制权拱手让给外商。
第二,利用市场多样性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市场竞争策略。
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我国企业往往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资金实力、经营能力上均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拼技术、拼实力的竞争策略,往往难以奏效,而采用“低端切入逐渐向高端渗透”的策略则往往是可行的。
因为这样可以避开我国企业技术劣势,以相对较低的技术占领低端市场,积累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实力,再向高端市场进军。
我国不少行业、企业所采取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成功做法,说明从低端切入向高端渗透的策略是可行的。
第三,利用贴近市场的优势,采取市场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多维度的行为,不仅表现在技术上,而且表现在市场等其他方面。
市场创新同样可以带来优良的绩效,市场创新要求对需求的准确把握,不仅要在需求已经出现时能快速反应,而且要能够挖掘需求,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我国企业长期和用户打交道,容易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企业家有良好的市场感知能力,只要我们善于发挥所长,就能够在市场创新中占得先机,取得优势。
诚然,市场创新要求技术创新相配合,以推出用户所需要的新产品,但是,在大多数市场创新中,对技术要求都是局部改进,因而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企业可以采取集成创新的方式,将已有技术进行组合,我国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能够在与国外强手竞争中取得一些优势,正是采取这种策略的结果。
第四,充分认识市场优势的有限性,抓紧时机进行技术创新。
由于市场优势的构成的壁垒较低,因而由此维持的优势时间往往较短,企业要在发挥市场优势、站稳脚跟之后,加强技术创新,弥补技术能力的不足,以求在多方面构成竞争优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主 创新 我国 未来 科技 发展 战略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