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知识.docx
- 文档编号:29301095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0.23KB
写作基础知识.docx
《写作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基础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计划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国家各级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特定的任务而事先制定的方案。
计划是一个统称,凡是对未来所做的打算安排都可称为计划,如规划、安排、打算、设想、方案、要点、意见等。
规划:
适用时间较长(三年以上),范围较广,内容较概括。
安排或打算:
适用时间较短,内容较具体。
设想:
内容较粗略。
工作要点、工作方案、工作意见:
领导机关向所属单位布置的工作,交待的政策,提供的工作方法。
二、计划的特点
1.预想性
由于计划是事前制定的,即事情还未开始做之前就要明确要做的任务和指标,以及为实现任务和指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所以计划有明显的预想性。
2.针对性
计划总是针对某项活动或某项具体的工作而制定的,有比较明确的时间、地点和范围,并且由特定的人员去完成。
3.可变性
在计划的完成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这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对计划加以修改,以便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计划的种类
(一)从性质上分类
1.工作计划:
为开展工作而制定的计划。
2.学习计划:
单位或个人为开展学习而制定的计划。
3.科研计划:
单位或个人为进行科学研究而制定的计划,包括项目申报计划、项目研究计划。
4.生产计划:
厂矿企业围绕生产而制定的计划。
(二)从时间上分类
1.长期计划:
一般五年。
如“十一五”计划、“十二五”计划等,均是长期计划,每期五年。
2.中期计划:
一般三年左右。
3.短期计划:
一般是一年或一年之内,如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
(三)从内容上分类
1.单项计划:
针对整体工作中的某一项或某一方面所做的具体计划,其任务单一、内容集中。
如《××班组×月人身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计划》是对“室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互控”制订的对本班组人身安全专项整治的推进计划。
2.综合计划:
针对整体工作所做出的总计划。
(四)从范围上分类
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单位计划、科室小组计划、个人计划。
(五)按效力(权威性)分类
1.指令性计划:
是国家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计划,有关单位或部门要严格地贯彻执行。
2.指导性计划:
根据政策法令,利用经济杠杆,对下级单位给予指导,作为下级单位或部门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的依据。
3.一般性计划:
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活动的计划。
四、计划的写作技巧
一项完整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目标和任务是指在计划的时限内总的工作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也就是“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
2.措施和办法为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安排哪些部门或人员,如何分工协作等,也就是“怎么做,由谁去做”。
3.步骤和时间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在程序和时间上的安排,也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一步什么时候完成”。
4.检查和督促在计划的完成过程中,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对要检查的项目、评比和奖惩等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或规定,以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五、计划的写作要求
(一)指导性与务实性相结合
制定的计划不仅对实践要有指导意义,而且要符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在确定具体指标时要量力而行,若指标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积极性;指标过低,不能充分发挥潜力,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明确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计划中的目的、任务、措施、办法、步骤,以及分工的职责、奖惩的规定,都要十分明确,便于执行、检查、督促、奖惩。
在制定计划时,目标要量化,并且主次分明;措施要得当,有针对性,并且要切实可行。
另外,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要规定得过死过细,因为在实践中,有些条件有可能要发生变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作必要的修改、调整、补充,所以在一些具体做法等方面应留有余地,这样还利于执行人员开拓创新。
(三)领导意图与群众意见相结合
俗话说,要做好工作必须吃透两头,即上头和下头,上头指的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下头指的是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计划也不例外。
一个好的计划,既要符合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要顺应民意,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以保证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六、计划的基本格式
从形式上看,计划有文字式、表格式、文字表格结合式。
文字式:
以文字叙述为主,多用于定性的计划,最为常见。
表格式:
用表格的形式把各项加以罗列,适用于定期的、任务具体、时间性和程序性较强的计划。
文字表格结合式:
既有文字表述,又有表格呈现。
文字式计划的写法:
1.标题
(1)只有文种,如“计划”;
(2)时间+文种,如“2012年第二季度计划”;
(3)时间+内容+文种,如“××班组×月人身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计划”;
(4)单位+时间+内容+文种,“××中间站2012年度职工教育方针目标及培训实施安排”,多用于专题性计划。
如果计划尚处于征求意见、讨论、修改等阶段,上述四种标题,无论用哪一种,应依据实际情况在“计划”二字后加上括号,并在括号内写明“初稿”,或“草案”,或“讨论稿”,或“征求意见稿”,或“修改稿”等。
2.正文
计划的正文,通常由前言、主体、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1)前言
这是计划的开头。
是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
要写明:
①指导思想,主要说明为什么要制定此计划,制定此计划的依据是什么;②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写前言应注意两个问题:
①如果计划的跨度时间较长,要把指导思想和基本情况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如果是时间跨度短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情况力争简短,或者省去“基本情况”。
②如果是写作申请“上市公司”或“新建项目”的计划,需要上级部门批准,应在“前言”部分充分说明计划的依据和理由。
如果是本单位年度例行工作的计划或季度生产计划,则完全可以省略“前言”。
(2)主体
主要包括计划的“四要素”,针对不同的计划,这些要素可以有所侧重和取舍,不一定面面俱到。
具体的写法有条文式、小标题式、贯通式。
①条文式。
即分条列项的写法,应注意条目的顺序要清晰,数码层次要有区别,可以按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按主次轻重排列。
②小标题式。
利用小标题概括和提示内容范围或标明层次。
③贯通式。
按内容的不同自然分段来写,可在每一段开头用一句话来提示一下本段的内容是什么。
这种写法常用于短期的、单一的、具体工作的计划和安排。
(3)结束语
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写或不写。
如果写,可发出号召或提出希望,也可说明计划的制定过程或修改情况,或写明执行时间应注意的事项等。
3.落款
在正文右下方写明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和制定时间,如果标题中已写明单位名称,落款处只写日期就可以了。
有的工作计划还在落款之后,注明报送单位。
无论是上报领导请求批准的计划,还是内部使用的计划,一经通过,就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应加盖单位公章。
第二节总结
一、总结的概念和作用
总结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一是回顾过去,二是评估得失,三是指导将来。
或叙述为:
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回顾、检查、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然后书写成文,这就是总结。
通过总结,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吸收成功的经验,借鉴失败的教训,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通过在单位内部或外部进行组织交流,可将某些典型理念,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促进全局甚至全路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总结的写作技巧
总结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①基本工作情况的梳理和回顾;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教训;④今后的打算。
1.基本情况
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
一般要把总结的对象、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做扼要的交代,简要地说明某一时期所做的各项工作(综合总结)或某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专题总结),并要清楚地反映出工作的开展过程,使读者有个概括的了解。
2.成绩和经验
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要求用平实准确的语言叙述工作展开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心得和体会。
做到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3.存在问题和教训
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要求客观公正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的是造成的影响和失误,有的是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分析出现失误的环节和主客观原因,仍然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今后的打算
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
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措施,既要与常规工作、中心工作和长远计划相结合,又要与本阶段存在的问题相对应,使计划具有可行性。
三、总结的种类
按内容分:
工作总结、安全分析、技术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等。
按时间分:
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学期总结等。
按范围分:
全国性总结(如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部门总结、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
按性质分:
专题总结、综合总结。
(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工作情况、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教训、今后的打算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是对本单位、本部门或笔者本身以往一个时期安全工作的简要回顾,材料要从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选取,总结的观点要从具体工作中归纳。
安全分析的开头部分主要反映概况,它或者交代有关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或者说明写作的指导思想,或者扼要提示主要的成绩、经验和问题,有些专门介绍经验的总结还在开头说明动机、目的,以便引起注意。
安全分析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工作及体会。
主要工作即成绩,是指工作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体会或经验是指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方法等。
这些内容要求材料翔实,言之有物,条理清楚。
在这一部分,要总结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往往相互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次序安排,才不致于造成内容混乱。
对于这些内容,可按照它们的逻辑关系安排;或以主次为序,或以轻重为序,或以因果为序;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
这一块内容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分析。
一是贯彻上级及局有关的安全工作会议、落实年度工作安排情况;二是执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情况;三是落实安全例行工作情况;四是人员工作安全情况;五是主要生产完成情况。
(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问题是指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缺点和不足也就是反面经验,能发现问题,接受教训,分析才有意义。
和成绩经验相比,它的份量不可太多,一般是指存在的有代表性、或共性的问题。
写作时,一般放在成绩经验之后,简单说明,也可以单列一项,较具体地阐述,也可以将内容相近的经验和教训合并在一起写,联系起来分析,正反对照,相得益彰,更显得突出鲜明。
在总结中,成绩和教训是一分为二的,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二者本身是分不开的,这样安排内容,可以避免内容前后重复、前后使用。
(3)下一步工作打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与上述“主要工作、存在问题”相对应的,作为完整的工作总结,既然存在问题,就应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提出解决办法,或作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此外,也可结合下一步的工作特点、气候特点、年度工作计划和上级有关精神进行有重点地安排部署,力求工作内容清楚,简单明了。
结尾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下一步的任务,提出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结尾应与开头对应,篇幅可长可短。
(三)技术工作总结
技术工作总结的内容基本包括:
个人基本情况、开展工作情况、业绩情况、专业技术特长情况等。
四、总结的写作要求
1.明确总结的用途
用于报刊杂志的总结,篇幅不宜过长,重点放在经验、具体做法上,以便起到导向、宣传、教育的作用。
如果是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就应围绕全局工作的重心来写,尤其要注意写出特色来。
如果是面向本单位全体职工的总结,就应全面、具体,力争详细,把成绩讲透,该表扬的切不可吝啬,该批评的更不可回避,明确领导的指导思想。
2.全面掌握有关材料
在动笔写作之前,应对所做的工作做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对涉及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搜集和整理。
3.实事求是
只有客观公正地回顾和评估过去,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4.点面结合
总结并不是有事必写,堆砌材料,而是要求通过分析、比较、研究,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做到点面结合。
5.语言朴实、简洁
语言要通俗易懂,内容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文章力争简短。
五、总结的一般格式
(一)标题
1.专题性总结的标题:
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
如《××客运段×车队十一月份安全总结及分析》
综合性总结的标题:
单位名称+时限+文种。
如《××车站运转车间××行车班组月度工作总结》
2.公文式标题:
这是类似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公文标题形式。
如《关于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总结》。
3.新闻式标题。
在标题中概括出总结的内容和特点,侧重于专题性总结(即经验材料)的标题。
有两种形式:
①单标题;②双标题,正标题点明主题,副标题说明单位、时限、内容、文种,如《把平安捎回家——车站2008年春运工作经验总结》。
(二)正文
正文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1.前言。
简明扼要地介绍背景或对主题做一些提纲挈领的表述。
前言的写法很多,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概述式。
概括介绍基本情况,简要地交代工作背景、时间、地点、条件等。
②结论式。
先明确提出结论,使人了解经验教训的核心所在,然后引出下文。
③提示式。
对工作的主要内容作提示性、概括性的介绍。
④提问式。
开头先提出问题,点明总结的重点,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⑤对比式。
采用比较的方法,将有关情况进行对比,显示优劣,说明成绩。
2.主体。
其内容由基本情况、成绩和经验、问题和教训、今后的打算几部分构成,其结构安排从纵横两个角度来组织材料,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四段式
这是以“工作情况——经验体会——问题教训——今后的设想和努力方向”或“主旨——做法——效果——体会”为顺序,分成四大部分依次来写。
由于这种形式容量大,眉目清楚,头绪分明,适用于大型的、综合性的工作总结。
②阶段式
这是把总结工作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分为几个阶段来写。
每个部分把这个阶段的工作情况、经验教训结合在一起来写。
采用这种结构,全文脉络清晰,便于看出工作的发展进程和各个阶段的工作特点。
总结时间较长,阶段性又很明显的工作,大都采用这种写法。
③贯通式
它是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或事理发展的层次,抓住主要线索,层层分析说明,总结工作的全过程。
它按自然段落安排层次,前后贯通,一气呵成。
这种结构适合于内容较单一的专题性总结。
④总分式
它是先写一个前言,开宗明义地说明总的工作情况,指导思想和评价。
然后把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分为若干项逐项总结。
每个分项里又较为具体地总结各方面的成绩、经验和问题等。
分写时可以冠小标题,这种结构纵横交叉,重点突出,常用于全面工作总结。
⑤并列式
它是按内容的逻辑关系,即问题或工作性质,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并列着的不同方面,各部分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都同时为中心内容服务。
每部分可用小标题或数字标明。
写作时,可以以经验体会为序,分条列项,夹叙夹议介绍情况与成绩等;也可以以工作项目列条,着重引出经验教训。
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专题性经验总结。
3.结尾
总结的结尾通常用简短篇幅作出结论和说明努力的方向、今后的打算等。
但结尾不是总结报告结构的必备部分。
(三)落款
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
署名,即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总结单位或个人;时间,在署名下用汉字小写字写清楚年、月、日。
第三节论文
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主要包含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Title,Topic)、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引言(Intorduction)、正文(Mainbody)、结论(Conclusion)、致谢(Acknowledgment)、参考文献(Reference)等要素。
一、题名(Title,Topic)
论文题目(又称题名)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明确无误。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避免用不熟悉的简称、缩写和公式等。
论文题目要准确得体、简明扼要。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
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如:
“铁路×车站运输工作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工作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
如“铁路×车站非常行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
2.简短精练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
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繁琐题目,“关于职工培训适应铁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
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
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练为“职工培训适应铁路经营发展战略的对策”。
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3个减少为17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
署名要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
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署名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
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
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
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1)摘要应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反映论文内容梗概,其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2)应该用第三人称,摘要中第一句话的主语,如“本文”、“作者”等词可以省略;(3)不加注释和评论;(4)不宜举例,不用引文;(5)不宜与其它研究工作比较;(6)不应用图表、公式、化学结构式等;(7)一般不要急着写摘要,可以等文章写完后再写。
四、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
关键词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
选取关键词应注意的事项:
(1)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观察”、“调查”等;
(2)化学分子式不可作为关键词;(3)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论文中未出现的缩写词、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词,不能作为关键词;(4)论文中提到的常规技术,内容为大家所熟知,也未加探讨和改进的,不能作为关键词;(5)每篇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一般为3~8个,最好不要超过10个。
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其写作内容包括:
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文章的第一段用来写引言。
要特别注意写好开头一句话。
引言部分一般不立“引言”等小标题。
引言的长度约占正文的1/10-1/8,应控制在200~300字。
六、正文(Mainbody)
正文即论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
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一)正文的写作要求
1.理论性论文:
用理论分析或计算分析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
对于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方法上,常用举例、推理、反证、类比、对比、因果分析、归谬法等。
在写作要求上,应论点明确而唯一,论据充分而必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2.实验性论文:
实验是为科学上实现新的发现的一种手段。
其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材料、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几部分。
在论述实验材料和方法部分,要把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交待清楚,其目的是使别人能重复操作进行同样的实验,以验证你的新的发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试验性论文:
试验是相对技术而言、为解决或验证技术措施的可行性服务的。
写作的内容一般包括试验的目的(要解决或验证的问题)、试验的方法、试验结果及分析等。
该类型论文正文的写作应按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来写,不应按实验或试验的时间顺序来写。
4.创新性技术论文:
以自然理论为基础,应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实现技术创新,或者是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实现技术创新而形成的论文(此类论文较为多见)。
正文表述的重点是理论分析,也是论文学术价值之所在。
由于技术研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技术论文强调其实践性,以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技术的可行性。
(技术强调其经济性和效益,所以,成果需经过实践和验证,才能证明其经济、社会效益大小和使用效果精度。
)
5.新技术应用性论文:
应用一种新的技术(工艺、产品、设备),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形成的论文,又称其为技术总结。
例文:
《无砟轨道技术及其在高速铁路的应用》。
其论文写作时,主要在于回答为什么要应用这种新技术、如何应用新技术和应用结果如何三个方面的问题。
正文写作的重点在于从理论上回答应用这种新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应用。
对于应用的改进或改进的建议,可写在结论部分。
(二)正文的层次安排
正文是表达作者思想观点最重要的部分,为表达清楚,正文必须分成若干个层次来写。
有的正文一气呵成,只分成若干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只能表示一个中心意思。
有的正文分成若干个小标题进行分层表述,拟定小标题的注意事项与拟定题名一样,一个小标题下的论述只能围绕小标题来论述。
每个小标题都应有题名,不能有的有题名,有的没有题名。
用小标题对正文进行分层时,学术论文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
如:
“1”、“2.1”、“3.1.1”。
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最后一个序数码之后空一格写标题。
当用小标题对正文分层时,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如“2.2.1.1”,最后一级内如果还要分层可用“
(1)”、“
(2)”的形式表述。
管理类论文习惯用“一”、“
(一)”、“1.”形式的序号。
(三)正文的结构
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论文的常见结构,一般可以归纳成四种结构类型:
并列式,串式,伞式,混合式。
1.并列式结构
将所选取的材料加以排列,各章节之间并无逻辑制约关系,即使调换章节排列次序,亦不致影响表达效果。
2.串式结构
将所选取的章节依次排列,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写作 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