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929476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47.27KB
18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学案.docx
《18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学案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1.体液的组成
小贴士 与内环境有关的3组易混名词
(1)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3)内环境≠体内液体。
①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②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2.内环境的概念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
3.内环境的成分
(1)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2)组织液、淋巴、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溶质微粒数目越多,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
、HPO
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5.内环境的作用
完善下图所示内容,概括内环境的作用
(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
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
需要各种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运行,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调节能力:
是有一定限度的。
稳态遭到破坏的原因
7.稳态的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温度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氧气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8.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1)血浆pH调节的过程
(2)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
1.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相互关系的判断
(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 )
(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 )
(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 )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 )
(5)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 √ )
2.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判断
(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
(2)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 )
(3)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
/HPO
维持( × )
(4)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5)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 )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
提示 组织液、血浆、淋巴。
(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
提示 单方向(箭头)
双方向(箭头)
(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提示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
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命题点一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⑤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A.②③⑦B.②④⑥C.①②③⑦D.③⑤⑦
答案 A
解析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葡萄糖、CO2和胰岛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激素和氨基酸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胃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因此进入胃中的牛奶也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口服抗菌药物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肌肉注射的青霉素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属于内环境,⑦正确,故选A项。
2.(2018·北京质检)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A.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
答案 B
解析 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项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发生在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中,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B项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项错误;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错误。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命题点二 内环境稳态相关图表的分析
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②③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B.③中的水都来自②
C.④中的呼吸作用最终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含量有关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A项错误;③中的水来自②和④,B项错误;④中呼吸作用最终产物有二氧化碳,既可以使细胞外液pH值改变而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通过刺激呼吸中枢参与体液调节,C项正确;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项错误。
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 D
解析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
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
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
由于多种因素调节,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不是稳定不变。
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__________;[ ]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B体液是________,经过循环它由________________汇入C中。
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___、HPO
等离子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细胞内液 A 组织液
(2)淋巴 左右锁骨下静脉 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或B(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无机盐、蛋白质 HCO
(4)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
(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D(细胞内液);绝大多数细胞周围的液体是A(组织液),故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B体液是单向循环,故为淋巴,经过循环它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pH值的调节依赖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故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HCO
、HPO
等离子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考点二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1.体温调节
(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①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②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2)体温调节的结构
名称
位置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体温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
温度感受器
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
(3)体温的调节过程
①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②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的,后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③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产生冷热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中枢:
下丘脑。
(2)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
(3)相关激素:
在水分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小。
(4)调节过程
1.有关体温调节的判断
(1)下丘脑中不仅含有体温和水盐调节中枢,而且还含有感受温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 × )
(2)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 )
(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 × )
(4)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减少产热甚至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 × )
2.有关水盐调节的判断
(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 √ )
(2)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 )
(3)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 √ )
(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 )
(5)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 )
下图表示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据图分析:
(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
提示 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 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3)以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
写出实验思路。
提示 将小鼠分为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19 学年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八 单元 生命 活动 调节 23 人体 内环境 稳态 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