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开学测试题分类之选择题基础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292736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367.09KB
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开学测试题分类之选择题基础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开学测试题分类之选择题基础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开学测试题分类之选择题基础题 Word版含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开学测试题分类之选择题基础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钠原子失电子变为钠离子B.水分子通电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氧离子得电子变为氧原子D.氧气受热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的微观解释:
分子的种类不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A、钠原子失电子变为钠离子,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B、水分子通电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氧离子得电子变为氧原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氧气受热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种类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正确,故选D
2.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B.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为黄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为非金属单质
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制造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说法正确;B、碳元素由CCl4变为C,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0,单质化合价一定为0,化合价肯定改变,说法错误;C、CCl4由C和Cl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说法正确;D、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是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用试纸测量液体的PH值时,不能直接深入液体内。
故选C.
5.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
B.CO2和N2——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D.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给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MnO2和木炭都是黑色固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
B、CO2和N2都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都会熄灭,不能鉴别,故B错误;
C、Ca(OH)2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可以鉴别,故C正确;
D、Na2CO3溶液呈碱性,NaOH溶液是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酚酞试液不能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方框内是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Al(OH)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室内装修污染——由甲醛引起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物质的除杂
缺钙——易患贫血
缺铁——易患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除去NaCl中的Na2CO3——加盐酸
除去铜粉中铁粉——用磁铁吸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C、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或佝偻病,缺铁——易患贫血,错误,故选C
7.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g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Mg2+),但质子数不会变化,故核内有12个质子,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C、根据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4,故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错误,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都为8,正确,故选C
8.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微粒①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是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种元素;微粒③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后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故选B.
9.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C.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
故选D.
10.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属于反应正在进行时;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a、b两点,溶液的质量不能相等,因为反应继续进行,溶液的质量会继续变化;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至少为2种.故选B.
11.下列属于纯净物是
A.空气B.石油C.海水D.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属于纯净物条件是物质中只能含有一种物质,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所以蒸馏水是纯净物。
故选D.
1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表示禁止烟火;B表示不能吸烟;C表示易燃品;D表示易爆品。
故选B.
13.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塑料和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三种合成材料。
故选B.
14.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只有AgB.Fe、ZnC.Fe、AgD.Ag、Zn、F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因为铁的活动性大于银小于锌属于能置换出银,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Fe、Ag。
故选C.
15.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
饮料罐属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饮料罐能够被再次利用,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A.
1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瓶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反应
B
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是CH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的结论错误,二氧化碳不能和氯化钠反应而是和溶液中的水反应;B的结论错误,因为溶解度是看100克水中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所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D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产生了水,因此可以证明原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这种气体可能CH4或H2。
故选C.
17.陶瓷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黏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是制备陶瓷的原料之一。
下列关于Al2Si2O5(OH)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由5种元素组成
B.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4:
9
D.其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
【答案】B
【解析】解:
A、根据黏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可知:
它由Al,Si,O,H4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为零,黏土中Al的化合价为:
2x+(+4)×2+(-2)×5+(-1)×2=0,则x=+3;故B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黏土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
16×9=1:
36,故C错误;
D、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黏土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21.7%,故D错误;
故选B.
18.能闻到酒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能闻到酒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C.
19.某照相馆洗完胶卷底片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镁、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
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不含有镁,可能含有铁和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Fe>Cu>Ag,且根据金属置换的“弱者先出局”原则,故向硝酸镁、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先后发生2个反应:
2AgNO3+Fe==Fe(NO3)2+2Ag,Cu(NO3)2+Fe==Fe(NO3)2+Cu,反应进行的程度,完全取决于铁的量,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没有了AgNO3溶液,说明第一个反应已经完全发生,而第二个反应进行的情况就不得而知,有可能已经完全发生,也有可能没有完全发生,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不含有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铁和铜,正确,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不一定含有铁和铜,错误,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错误,D也错误,故选A
20.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分子的变化,故要把反应前后相同的部分去掉,那么反应物是一定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子个数比为2:
2,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分子个数比为1:
1。
置换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单质和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属置换反应。
故选B。
21.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为腐蚀品标志;B选项为塑料循环利用的标志;C选项有剧毒物质的标志;。
C为禁止吸烟的标志,故答案选择D
2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是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B.发展低碳经济,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
C.适量施用化肥农药
D.用化工厂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正确;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正确;C、适量施用化肥农药,正确;D、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错误。
故选D
23.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铍、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镁、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正确;B、镁、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正确;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错误;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正确。
故选C
24.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
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剩余,因此能够和铁反应的AgNO3、Cu(NO3)2就不会存在;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铁、铜、银。
故选D.
2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没在液体中,以形成“液封”,错误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
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且不能在量筒内配制,错误,D、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而应用灯帽盖灭,错误,故选A
2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减少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正确,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C、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正确,故选C
27.芯片是电脑“
智能”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反应:
SiO2+2C
Si+2X↑,同学们经过分析得到以下信息:
①X的化学式为CO2;
②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③该反应中最小微粒是Si、O和C;
④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为O和C.
以上信息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CO,错误;②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正确;③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正确;④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为Si和C,错误。
故选B
28.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用碳酸钙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
D、用点燃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不能用硫酸铜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因为硫酸铜和铁粉反应,但是不和铜反应;用碳酸钙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因为会产生新的杂质硫酸钠;不能用点燃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灭火。
故选B.
29.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酸,但这些不同的酸之间却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
A.酸能使指示剂变色B.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酸溶液能导电D.酸溶液中含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不同的酸之间却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选D。
30.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
3与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图示可知,得到无色溶液,说明金属M将硝酸银中的银和硝酸铜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了,则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正确;B、由A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应位于H前,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正确;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正确;D、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硝酸亚铁为浅绿色,错误。
故选D
31.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汞C.氯化钠D.氧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金属单质、固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故选B。
32.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5B.30C.55D.8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故选A
33.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①②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为禁止吸烟的标志;②为节约用水的标志;③为爆炸品的标志;④为循环利用的标志;⑤为禁止火种的标志;故属于安全消防安全的标志的为①③⑤
34.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将铜打磨制成铜镜B.碘酒可用来检验淀粉
C.氮气用作瓜果保护气D.石灰石分解制生石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将铜打磨制成铜镜利用的是物理性质只是形状的改变;B.碘酒可用来检验淀粉利用的是化学性质;C.氮气用作瓜果保护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稳定;D.石灰石分解制生石灰利用的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故答案选择A
35.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细铁丝燃烧,应该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者细沙,防止熔融的生成物落在瓶底,使瓶底炸裂,A错误;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B正确;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防止灯内酒精着火,引发爆炸,D错误。
36.善于归纳和总结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He、NO2、SO2是有害气体B.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镉、硒是微量元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He不是有害气体,A错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天然橡胶是天然材料,C错误;钙是常量元素,D错误
37.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麻织物B.玻璃钢C.有机玻璃D.铝合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棉麻织物属于天然材料;B.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C.有机玻璃属于合成材料;D.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选择C
3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物质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是正确的操作;B选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一端伸入水中另一端用手捂,是正确的操作;C选项滴瓶的滴管用完后即插回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溶液中;故答案选D
39.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
B.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C.铁锈的结构疏松多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是正确的叙述,其主要成分相同,而含碳量不同;B.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是正确的叙述,达到隔绝空气的作用;C.铁锈的结构疏松多孔是正确的叙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选择D
40.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被困火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是合理的操作;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是正确的操作;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是不合理的操作;因为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容易发生自燃;D.被困火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
41.储运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容器上应张贴的图标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都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C。
42.偏钛酸钡(BaTiO3)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
已知偏钛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BaTiO3中Ti的化合价为x,则(+2)+x+(-2)×3=0,所以x=+4
43.下列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烧碱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B.氦气用作填充探空气球
C.不锈钢用作制餐具D.液态氧用作火箭燃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将叶片中的叶肉腐蚀掉,A正确;氦气属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且密度比空气小,B正确;不锈钢很难生锈,C正确;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D错误。
故选D。
44.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一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D.化肥硫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放或混用——硫酸铵和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硫酸铵是盐,和碱熟石灰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45.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予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O2-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
C.由镁元素和硫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2S
D.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镁元素显+2价,与金属元素化合时,硫元素显-2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由镁元素和硫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S
4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两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1
鉴别试剂2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
B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熟石灰
水
C
氯化铵和氯化钾
硝酸银溶液
熟石灰
D
氮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开学测试题分类之选择题基础题 Word版含答案 学年 上学 化学 开学 测试 分类 选择题 基础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