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答题.docx
- 文档编号:29291765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41KB
家长答题.docx
《家长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答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答题
2009学年第一期现代家庭教育思考题部分家长答题
思考题:
许多家长可能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对于孩子的不当要求,明明知道应该拒绝,但总是不由自主地妥协。
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有威信的家长,就必须对孩子不适应的行为进行批评,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请各位家长阅读《“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后,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现状,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学习体会
一
(1)班王顾韧家长:
王燕
看了上述文章后我挺受启发,的确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性格成型。
我的孩子平时较内向和胆小,刚刚进入小学的校门,这里的学习环境和幼儿园是截然不同的,每节课都得听进耳朵,记在脑子里并快速掌握。
二期课改后孩子的学习负担挺重的,每天该读的都得会,儿子第一周的语文练习纸在星期一上学时读的还不熟练,故在学校里读的时遇到不会时就急哭了,到第二周的练习纸时,我在双修日已让他读的熟练了,但星期一早上他有些眼泪汪汪的要求再读一遍练习纸,读完后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你会读了”。
其实,儿子是担心读不好会被老师说。
从这一点看我得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在家里教孩子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当的方式,起先我还是有耐心地,可等到儿子不用心或教了好几遍还不会时,我就会提高音量,有时打他几下,这无形中让他产生了恐惧心理,这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一点是不利于其学习的,常此以往,孩子会丧失信心。
督促孩子学习时要以鼓励为主,都说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适时鼓励也是一种学习的动力。
也许平时生活中我也是个不自信的妈妈,继而影响了孩子。
从现在起,我要和孩子一起在面对困难时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找回失去的自信。
一
(2)班学生家长:
徐爱华
对于孩子家长是一个指导者,可靠的朋友和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挥官,不是奴仆,更不是救星,在孩子成长的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提供一些为人处事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我们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
如果以为孩子的请示是不合理的就简单明了的说清拒绝她的理由,有些解释对成年人来说,听起来很文明,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听起来却不着边际。
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说出一个坚定的“不”字,然后用最简单易懂的理由告诉她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比如说我们认为孩子的裙子已经够多了,而她还执意要买,我是这样做的,先问问她为何如此渴望公一定要买这条裙子,而且很大并不适合她这个年龄的穿,然后先以认同她的感受,甚至以为她很有眼光,赞美她一番,接下来就事伦事和她详细沟通,从她现在的状况谈起,比如让她知道自己已经有好多裙子了,她的成长很快,现在合适的裙子很快会穿不下了,而现在买的大裙子又不能穿,过些日子她长大了,裙子也旧了,不漂亮了,有必要换时再买是否更合适呢?
如果还没有说服她,就继续告诉她如果以后她有其它方面的需要,很重要,可能就不能买了,我们引以转向其它实际上真正需要买,而却还没有满足也的方面去进行沟通,作为父母,我们最清楚她缺些什么,真正需要还买些什么!
以她的切身利益出发,这样或许会更好!
一(3)班冯徉洋家长:
冯心勇
坦率地说,以前在家长角色扮演方面,只是制定了一个大的原则:
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对孩子不过分苛求,给予他尊重和信任;同时要教育孩子正直、诚实、勤奋。
但没有做一个理性的、系统的规划。
在读完《“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和学校印发的《浦江二小家长50个好习惯》后,深感在教育孩子方面,不仅要有一个大的原则,家长还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
如果一味机械地给孩子讲他应该遵守这样那样的条款,这样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记得有一次,我对孩子进行一番“说教”后,正在为自己的长篇大论暗自得意的时候,孩子说:
“你以为我是傻瓜啊!
”当时孩子才五周岁,我听完后一愣,不禁一阵爆笑,爆笑后我明白了这一次“说教”失败了!
孩子总是以父母为榜样,总是模仿父母的行为,一味的说教远远不如良好的榜样来得直接有效!
《“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浦江二小家长50个好习惯》则从生活中的点滴对家长的行为给予指点,可操作性极强,读完后我就会产生一种想法:
“我知道应该怎样做了!
”甚至我会常常把它拿出来,看看自己今天做到了没有。
同时我想,家长还可以制定第51、52、……个好习惯,这样的话,《浦江二小家长50个好习惯》就不再仅仅是家长自律的一些条款,而且是家庭教育的良好的思路—即用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来教育引导孩子。
我的孩子冯徉洋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孩子,喜欢与别人交流,刚认识几分钟的人,他也能和他们开心地聊天,我们店里的顾客就经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在幼儿园里,他经常帮助老师管理课堂纪律,做小老师。
然而,在刚上小学的这段时间里,老师常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做课堂作业等;回家后我也发现,以前能轻松完成的题目,现在居然不会做,还常常答非所问,神情极度紧张!
作为家长,我们感到很困惑、很无助:
是不是他还没适应小学的生活呢?
是不是他感到老师的要求比幼儿园老师严格得多,就用沉默来对抗呢?
现在每天放学后,除了辅导他完成回家作业外,大多精力都花在给他“卸压”上。
我问过他:
“最近爸爸妈妈是不是比以前凶?
”他说:
“是,老师也凶,我怕你们。
”我告诉他:
“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你凶一点是因为你最近表现得不够好,如果你认真听课,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回家作业,老师、爸爸妈妈就不会你很凶了,都会很喜欢你的!
”他说是真的吗?
我说是真的,你试一试!
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较强,我认为小学入学初期可以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如果他们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不利的;当然,严格的要求也是必需的。
我相信(坚信),经过一段适应期(希望这个过程越短越好),我的孩子一定能摆脱目前紧张的情绪,回归他活泼开朗的状态!
望老师多给他一些鼓励,我也会这样做的,让他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读《“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体会
一(4)班顾鑫怡家长:
钱燕青
通过阅读让我体会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起到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家长时刻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在生活、学习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便能及时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使孩子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这样细细想来,造成我家孩子“胆小”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与我有关系。
我是个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不太擅长人际交往,休息天也不太爱外出,喜欢在家看书、上网、做些安静的事,所以孩子从小也能呆在家里看书、画画、做手工等安静的事。
当别人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皮时,我“庆幸”自己带出了个“乖巧”的小孩。
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到了幼儿园她“胆小”的问题就突出来了,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学习、自理能力都很强,就是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当和伙伴发生矛盾时,她不会处理,只会哭。
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鼓励孩子要勇敢,遇事要多动脑筋,在我的鼓励下孩子的“胆小”问题有所改善,上课会发言了,会主动参加一些比赛活动了,有两次还在全园师生面前演讲“国旗下的讲话”呢。
看到她的进步我很欣慰。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每当到一个新环境里她的“胆小”问题又出来了,就象这次到新的学校、班级后,给老师的印象就是“胆小”,我感到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正当我感到头痛时,看到这篇文章后,我恍然大悟,光在孩子身上找原因是不够的,光靠一些鼓励的话是不能彻底解决的,要想帮助孩子首先我得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多带孩子外出,给孩子多创造一个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开阔她的视野,从而提高她处事、待人的能力,使她遇事、遇人不在畏惧,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后,我希望老师也能多给她创造一些在学校里的锻炼机会,我相信通过各方面不断地锻炼这个问题终会攻克下来的。
读《“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的感想
一(5)班向赋家长:
向乾孝
新时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文化底蕴,注定了我必须重新成为一名新学生,和儿子一道从天真、充满童趣的幼儿园学习阶段逐步向严肃、活泼,探究、实践的小学、初中……生活迈进!
促使我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的服务于小孩的成长。
时代的差异让我迷茫:
我的孩童没有童趣和欢笑,充满了苦涩和泪水,不愿让其再在我们的模式下重复,所以儿子幼儿园学习我尽量让他开心的玩,幼儿园里基本有他欢快的笑声。
或许是他的童真和开心让他有一些随意的习惯(估计每个孩童都会或多或少有一点)。
在他聪明可爱的骨子里蕴含了不少调皮、贪玩。
这让我反省到家庭缺少和孩子的互动,虽在品德和行为上要求较严,但失败的是方式方法。
在学习生活的点滴细节上影响到他的行为急躁,好玩。
我发现可以逐步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外,及时和老师沟通结合学习实践我准备了一些空白的卡片,写上常用的汉字、单词数字记数等,并准备了图片、视频结合学习,让他掌握了一定的启蒙知识。
这也算初领和儿子一道学习的乐趣。
毕业时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现新学期已过三周,儿子身上有些随意贪玩的习惯有所展现,我知道除了家庭因素外关键还是我们家长学习指导教育不够深。
我会以家、校结合的方式从行为、思想上拓展到生活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纠正他的随意,让他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方式。
希望得到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帮助教育!
我和孩子会共同成长。
在此感谢老师!
读《“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有感
二
(1)班宋佳豪家长:
宋友斌
学校推荐的《“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我认真的读了好几遍。
文章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针对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作为一个8岁孩子的家长,本人感觉获益良多。
学校给家长推荐文章,这种方法引导了学生的家庭教育,营造了家校与家庭的互动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高度负责。
孩子的教育确实是学校和家庭的一个重大课题,值得大家不断去研究和探索。
文中就列出了几种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扮演和处理方法,很值得我们家长学习和借鉴。
特别赞同的是: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我觉得孩子的教育,家长不能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家长本身也要善于担起“言教”尤其“身教”的重要角色。
下面是我读后感受最深的几点:
首先,孩子的成长要构筑好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
夫妻,婆媳,姑嫂等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包容,对家中的长辈要孝顺,对待邻里朋友要热情。
第二,家长自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要学会跟孩子一起学习新东西,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了解与沟通。
第三,家长应认真正确的扮演好在家庭中的各个角色,因为你既是父母的子女,配偶的爱人,孩子的家长,朋友的朋友,多种角色兼一身,孩子都在一旁看着,听着,并且默默的学着。
古人说“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就是孩子的最好榜样。
学习体会
二
(2)班李韵洁家长:
沈绍骅
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小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的管理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如何正确而科学的教育培养孩子是现在每位家长最关心的课题。
我们的女儿比较文静,人家都说肯定很好管。
其实不然,现在的社会是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时代,只有具备乐观活泼敢于表现自己,富有冲劲的孩子,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力争上游。
小孩子太文静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的。
因此,我们经常带小孩出去,多接触人群社会练练胆子,可是收效甚微。
叫她去买点东西,单独做些事情,可她老是不听你的安排,总喜欢粘在你身边,这非常让人头疼。
但我认为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需要时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短期效果不明显,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相信肯定会有收获的。
一个具有威性的家长,有利于管理好孩子。
家长的威性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点点积累。
在生活中,如果答应孩子的事情,我们家长肯定会尽力做好。
如果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无法办到,会和小孩讲道理互相交流,或找个变通的方法让她满意。
总之,说到做到,讲究信誉,把小孩看作你工作中的重要客户,我想做到这点并不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小孩子有什么不良的习惯,我们也会坚决制止。
作为爸爸和妈妈,一个肯定要严格一点,要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力;另外一个教育时要稍微缓和些。
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是比较脆弱的。
教育小孩是一门学问,教育时要刚柔并济张弛得当。
时代在发展,教育孩子的方式也需要不断的完善。
教育小孩的过程,同样作为家长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让我们每位年轻的家长携起手来在迷茫和困惑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3班)赵异程家长:
蔡华芳
看了《“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以后,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和孩子之间的事情,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年轻家长,可能在处理有些事情上也是边学习边思考,当然教育孩子也是伴着摸索前进的。
首先,我觉得培养孩子必要的行为规范很重要。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孩子经常由爷爷奶奶带,接触的多数是老年人,行为习惯可能不是很好,作为家长,就该教育他一些基本的常识,这非常重要。
其次,要适时的“狠心”和“心软”,“狠心”指的是对超出孩子生活或学习标准的要求果断地说“不”,不要给孩子留有余地。
“心软”指的是对孩子要求如果符合基本需求,这要让孩子知道你的关心和爱护,满足孩子的要求,比如说,我和孩子在刚读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里有一项活动,可以去玩插各国的国旗,孩子回到家后告诉我,我感到他对此很感兴趣,想到平时他很爱看天气预报,能够熟练地说些中国的各个城市名称,我觉得可以根据他的这一爱好适时的培养他,于是给他买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他很开心,兴致勃勃的每天回家看,掌握了很多知识,有的我都不知道呢!
再次,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怨恨情绪。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在某种严厉的教育或者说是批评后,孩子可能会因为一时不能接受你的这种陌生的面孔,无法理解,会说出诸如“你不是我的妈妈”这样的话,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其实作为家长,只要是对孩子不当的行为或者事情作出的批评教育,就不必太在意,因为很快孩子会知道爸爸妈妈是因为他自己这样事做得不当才生气,而不是不爱他,当然他很快也会忘记那样的话,仍旧很爱你的。
教育心得
二(4)班李文骏家长:
余小青
我们现在的家庭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心目中的宝贝。
我们很多时候不知该如何拒绝孩子的不当要求。
在我家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与家庭成员协商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家的观点要一致,即使有了分歧,也不要当孩子的面反驳,事后再商量。
对于孩子的行为规范一定要要求严格,这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对于孩子的不当要求,我们要能“狠心”拒绝,一定不能放弃我们自己的原则。
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能随意责骂孩子,扩大孩子的朋友圈,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怨恨情绪,对孩子,我们要停止说教。
要用自己的行动代替说教。
中国古有言:
“养不教,父之过”。
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人才,那么就不单单是供给孩子衣食那么简单,教育孩子与给孩子提供衣食同样重要。
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影响力、有威信的家长。
现如今我们教育孩子不再是个人情不情愿的事,而是一种社会责任,是每一位父母不容推辞的神圣职责!
<<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有感
二(5)班谈本澄家长:
谈海强
看了<<学习型>>一文后,有些地方有共鸣,有些地方又有新的认识和见解.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家是统一过教育理念的;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家庭成员,不偏爱,不搞特殊化.所以在家里"孔融让李"的事,时有出现,养成了一种习惯.孩子对物质上很少有无原则的满足要求.我觉得有很多方面不是靠言传或教育的,而是在生活中教育理念要统一,靠家庭成员,长辈去影响下一辈或孩子的.如第一次一家中秋月圆分月饼,每个人等份,去做给孩子看,其乐融融的吃月饼赏月.在切月饼时,孩子会注意大人的每一个细节,举动.当看到自己的那份与家人一样多,大人呢自己管自己吃.这个第一次是很重要的,只要第二次,第三次不要去破坏这种规矩,那么,她就从小养成了一种好习惯.但是,第一次没有这样去做,以后亡羊补牢也并不晚,可要大费周章了......
阅读【“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后的体会
三
(1)班唐承杰家长:
唐春芳
的确,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我们,自身的一切举动都被孩子默默地关注着,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因此,我们家长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比如说,你一方面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少看电视,而自己又津津有味的大谈电视剧情,这样又怎么能让孩子安心学习。
当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
我们家长也应当静下浮躁的心来,捧起久违多时的书本来,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给自己充充电。
说实话,我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当年所学的知识本就有限,再加上荒废了这么多年,早就忘得七零八落。
如今,在辅导孩子功课方面,我只能同孩子一起学习,重拾课本,他学拼音26个字母,我也重新温习一遍,许多英文单词,我还是跟他一起听录音机学的呢。
当孩子看见爸爸妈妈都那么热爱学习,喜欢阅读的话,他也会自觉地放弃贪玩的念头。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这既符合时代的要求,也为孩子作出了榜样。
<<“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读后感
三
(2)班王宇雷家长:
潘燕红
看了<<“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让我感受良多。
想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有点偏激了。
我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所以平时都看不到他的优点,确实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样使我不由得生气,一生气就要骂孩子甚至打孩子。
事后又觉得自己一个大人这样对一个小孩实在过份,就会有歉意的感觉,又下不了台面去给孩子承认错误,就找点其他方式满足他,算是补偿。
现在看来我的这种做法是相当不妥的。
以后我要学习家长的角色扮演,充分了解孩子,制定孩子必要的行为规范,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己要做到不随意责骂孩子,尽量克制情绪,实在不行就先走开一段时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再辅导孩子。
也要学会向孩子道歉,因为这将影响孩子的作为。
做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民主,平等,温馨,孩子才会跟你交心,你在孩子的心中才会有威严和地位。
今天看了<<“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确实让我受益非浅。
读《“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
三
(2)班杜晓羽家长:
周燕
读了《“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我知道了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有威信的父母,就必须对孩子不适宜的行为进行批评,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培养孩子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必要的行为规范。
让孩子学会做家务,适当参与家务,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
(2)酌情做“狠心”家长。
家长要适当地“狠下心”,不让孩子变得自私、骄横、不负责任。
(3)满足合理的要求。
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就应该接受,这样可以逐步让孩子懂得被重视和被尊重。
(4)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养成“诚实、守信、谦逊、活泼、大方、开朗、爱劳动、爱清洁”等性格特点。
(5)不要随意责骂孩子。
既使再气愤也不应该当众骂孩子,这是很伤孩子自尊心的。
(6)扩大孩子的朋友圈。
让孩子走出家的环境,接触更多的人(7)不要在孩子面前反驳自己的配偶。
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要达成共识。
(8)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怨恨情绪,当孩子情绪激动时,要想办法控制孩子的情绪。
(9)停止说教。
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
给孩子的一个自由的天空
三
(2)班聂博丰家长:
聂源挺
家长对于孩子不当的要求,要勇于说“不”,这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我却常常看到家长对于孩子的很多正当的要求,说“NO”,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家长很多时候老是对孩子加以训斥、责怪,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必竟是孩子,就像小树在慢慢的在成长,你总是责怪他没有大树的枝繁叶茂,没有大树的笔直树干,这有违自然规律。
杨树生长的很快,但它的木质疏松,成不了栋梁。
紫檀百年成材,它的密度却比水大,是难得一见的名贵木材。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
欲速则不达。
当然这并不表明:
我们可以默视孩子的种种缺点,要理解孩子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而不是一味的用训斥、打骂的办法,效果也不一定好。
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视角上对所犯的错误和缺点加以改进,还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
三
(2)班李哲洋家长:
傅冬梅
我觉得作为家长,自己还有很多不尽人如意的地方,有时候自己应该反省一下。
作为一个母亲,我有时候对孩子的脾气比较大,特别是他不听话的时候会责骂或者打他,可能会说一些有损孩子自尊心的话,所以孩子也渐渐变得容易发火。
我现在深刻体会到一个有修养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如果爱学习、爱看书,有良好的追求和生活习惯,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试问,如果某个家长在家中老是打麻将,而且满嘴的粗话脏话,对别人粗暴无理的人,又怎能教育出一个品德优秀的孩子?
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尽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在家中少看一些电视,多看一些书报、杂志,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但也不能一味的宠着孩子,孩子有什么不当的行为,我们应当及时指出,加以批评。
我们要和孩子既是朋友又是严师,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有威信的家长。
三(3)班谈韬涵
——《儿子加油!
“妈妈和你拉勾”》
做为一名家长,我想说我肩上的责任很重。
因为说实在的做现代的家长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好家长)更是要处处注意,才能成为孩子心目中负责任的学习型家长,真的!
如文章《“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中——关于中青年家长=老师+朋友这一观点,阅读之后颇受启发:
(1)注意自身修养,注重教育方法:
在孩子的眼中,我是一位严格的母亲,又是不负责任的妈妈,(例如别的同学妈妈都在雨天送孩子到教室门口,而我却要让他自己学着带上雨具、书包等自己解决“困难”;当孩子丢三落四时,我会“唠叨”,孩子说我这是“噪音”,我有时也会采用纸条,当场解释,告诉他我作为妈妈也是为他好,有错不怕,诚恳地解释,停止说教,关爱有加,注重安全意识教育:
过马路看行人车辆,饭前注意洗干净小手,防止病从口入等,让我和孩子、老师成为朋友,共同扮演好好妈妈、好老师、好朋友的角色,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4)班李海翔家长:
李田运
许多家长可能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对于孩子的不当要求,明明知道应该拒绝,但总是不由自主地妥协,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有威信的家长,就必须对孩子不适应的行为进行批评,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请各位家长阅读《“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后,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现状,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
我的体会有三点
1、通过对孩子的了解,有时候家长要像孩子一样认真学习,要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多么的重要,要学而不。
止,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意识,不能松懈,要不断努力,才能使学习成绩更好。
2、对孩子不当的要求,一定要说,不,要制止。
要和孩子一一讲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要求家长可以同意,什么要求家长不能同意,要和孩子讲道理,慢慢的开导,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要求可以,什么要求不可以,孩子理解后,才能体会到家长的用心。
3、要严格要求孩子一心扑在学习上,不能有无理的要求,要以学习为重,什么要求都是从学习上出发,学习不好,就不要谈什么要求,学习上去了,不能和家长谈要求,但是不能要求太过份,出发点要从学习上开始,这是我的看法。
《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学习体会
四
(1)班黄祎来家长:
黄晓鹰
通过学习了“学习型家长的角色扮演”一文后,使我了解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也让我了解到培养孩子该注意的几项事宜:
不要给孩子制定必要的行为规范,使他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又是不应该做的;难得做一次狠心的家长该说“不”的时候就说“不”,不要纵容他,但如果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还是应该尽量的去满足,这样做使他认为自己被尊重了;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才可以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长 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