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285829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4.37KB
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
第1课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
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咼,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
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
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
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咼。
4.师生小结:
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咼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
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咼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
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
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
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
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
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
纱巾服装、包装盒等。
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程序
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溥片,每两个溥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溥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学用具
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
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
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课题
第2课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
图片收集、多媒体课件、简易绘画册页、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古代诗人李白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一引出黄鹤楼的介绍,既“家乡古建筑”
二、欣赏发现
1、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古建筑
2、整理古建筑的分类
3、说一说
4、小结:
1按材质可分为:
砖制、木制、石制
2按造型可分为:
亭、台、楼阁、寺庙、塔、民居
三、寻找发现、学识了解
1、寻找各式建筑的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
2、学生说一说
3、教师小结:
1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2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3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四、引导分析、深入了解
1、思考:
要想建造这些古建筑,我们最初的一般是要做什么?
2、师:
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3、师:
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
飞檐是怎样翘起的?
重檐是怎样建的?
斗拱是怎样结构的?
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2、学生讨论
3、出示幻灯片,师边小结知识点:
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五、演示观摩、作品欣赏,深入感知
1、教师讲授线画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提示:
着名画家保罗?
克利说:
“牵着线条去散步。
”一年级课一一《绕绕涂涂》)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备注: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
2、欣赏城市古建筑及线描作品
六、布置学生作业
1、作业:
小组合作,选一组城市古建筑进行线描,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城市古建筑的册页,并制作作品目录。
2、要求:
1技能:
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2构图:
注意团队合作,让册页形成一个整体(注意环境、背景的添画)
3整理总结:
给册页选好题目,制作封页,做好总结(优缺点)选派人作出评价
七、作业观摩,评价总结
1、分组自评小结
2、对照实景,解决更多的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4、下节课后作业准备
课题
第3课小记者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2、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3、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
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
教学准备
图片收集、多媒体课件、简易绘画册页、范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调查收集信息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
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
二、信息汇整分享交流
1、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杂志,看来你们是一群爱学习、关心社会的学生。
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呢?
为什么喜欢它呢?
说说你的理由。
(由几名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并根据其内容进行介绍)
2、同学们不能将你带来的图片新闻介绍给大家,大家分享你带来的信息,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呢?
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新闻很多来自你们订阅的儿童报及家人订阅的杂志,有的图片新闻报道反映了我们少年儿童关注的事,有的报道了我们生活中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有的揭露了我们生活中的丑陋现象等等。
由于这些新闻来源于生活,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我们的生活,很多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所以,好的新闻留吸引民者的眼光,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也正是图片新闻的魅力所在。
三、图片欣赏认知领悟
1、优秀图片新闻赏析
(1)《大眼睛》
(2)《北川男孩郎铮》
(3)《我们演出去》
引导学生围绕每一张图片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讲解。
四、情景设置明确任务
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
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第二课时
一、策划采访活动
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
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
(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
(2)米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件。
(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
(4)采访的程序。
二、自主表现分工合作
学生策划米访计划书,交流米访计划书。
三、课后拓展学习延伸
查阅报刊的图片新闻,上网查阅有关“小记者网站”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报纸的版式,收集有自己喜欢看的版式的报纸。
二、学习回顾
点评上一课时的作品,从学生作品的题材、文字、图片几方面讲评。
三、情景设置、明确学习任务
四、信息交流
1、个别学生将自己带来的报纸在全班进行介绍。
2、同座之间相互交流。
五、作品欣赏
初步了解手抄报的基本组成部分,展示历届优秀学生作品欣赏(包括彩色、黑白、手工、电脑绘制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了解手抄报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它们在版面的位置:
刊名、文章版块、标题、内容、插图等。
2、手抄报主题的确定:
呈现手抄报的主要内容,如卫生保健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科学幻想、文化艺术、综合知识等。
课题
第4课搭建框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
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一一架子博览会,展
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
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课件1: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
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
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
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
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
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
(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
)
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
(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
)
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
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
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
(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
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果篮图片。
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
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
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
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
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
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
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深入欣赏了解做法
1.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
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
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
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
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
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
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课题
第5课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物体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深浅皴线方法
教学难点: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2B3B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趣:
1、课件观赏:
1)学生讲讲生活中见到的光影变幻的情景。
了解光线的变化使物体发生
不同的明暗。
引导提问:
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
物体
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小结:
明暗的产生: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2)欣赏画家作品,引导:
我们可以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微妙影调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单色体,让学生自主发现一一在平面上存在着的明显的明暗变化。
师:
画家作品《沙漠之鸽》正是通过不同明暗的交替反衬表示出了物体强烈、清晰的立体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
二、新知探究: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下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
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明暗线条表现法”一一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
3、书上作品分析:
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
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三、小组探究:
1、自学教材,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和轻重变化。
2、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立体感或层次感。
3、教师随堂演示:
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一一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4、看一看石膏立方体的光影变化,师生交流。
1)教师出示1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
成角透视、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三大面、五调子:
亮面(直接受光面),灰面(侧面受光面),暗面(没有受光的面),明暗父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
(课件演示)
四、课堂实践.
1、作业布置:
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2、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
时再作补充讲解。
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灰调过少;明暗过渡太突然。
课题
第6课水墨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一一水墨画的魅力。
4、在用水墨乙术语言表现喜爱的动物的同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一一水墨的魅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水墨工具、范作若干,多媒体课件,音乐《春江花月夜》等。
学生准备:
宣纸、毛笔、凋色盘、洗笔的工具,毛毡或报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用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作画,在此过程中,要文明有序、卫生地使用工具。
2.小练笔、大感受。
学生尝试用深浅不同,干湿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画一些随意的点、线、面,看谁的最丰富,让学生感受水墨的变化。
3.导入课题。
请出动物明星,大自然的水墨杰作熊猫、斑马、奶牛、喜鹊等。
4•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国画艺术。
欣赏齐白石、黄胄、徐悲鸿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笔墨的表现力。
交流欣赏后的感受,说一说你看到的水墨画动物的共同特点。
5•铺墨添画,练笔成图。
让学生随意用自己喜欢的墨色自由地在宣纸上涂抹,然后开展想像,添画成动物。
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动物在做什么。
6•教师演示,讲解方法。
(1)用笔尖蘸墨,在纸上以淡墨铺色,让学生了解神奇变化的铺墨方法。
(2)再用枯笔(渴笔)擦出动物的皮毛,让学生掌握方法。
(3)完成一种动物造型。
7•学生练习,用概括的笔触、变化的笔墨完成动物造型。
8•互相评价,评选“今日之最”。
(1)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动物。
(2)评选“最佳造型奖”、佳创意奖”、“最佳用墨奖”。
9•拓展。
课题
第7课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2、能力目标:
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情感目标:
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色彩渐变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
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
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
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二、玩一玩,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
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
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
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
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2•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3•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3)画面竞猜:
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评一评,说一说
4•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第二课时
一、激趣
1•问:
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
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湘教版五 年级 上册 美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