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29284884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44.77KB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揶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D.可据理/臆断/欤
(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
②棹数小舟________
③是非木柿________
④盖石性坚重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①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阅读本文后,你有何启示?
【答案】
(1)C
(2)崩塌,倒塌;划船;此,这;原来(是)
(3)①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怎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呢?
(4)启示我们:
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
【解析】【分析】
(1)C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的正确句读是: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故答案为C。
(2)本题中的“圮”是“崩塌,倒塌”;“是”是古今异义词,“这”的意思。
(3)本题①句中的“求(寻找)、下流(下游)、固(本来)、颠(颠倒,错误)”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臆断(主观地判断)”几个词是赋分点。
(4)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和尚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
启示人们:
要对事物全面了解,不能凭借主观臆测来处理问题。
作答时可结合语句“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崩塌,倒塌;②划船;③此,这;④原来(是)
⑶①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怎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呢?
⑷启示我们:
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⑶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本题考查短文所蕴含的道理或是给人的启示,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大局之间的联系,依据体感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附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
”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
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平?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念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道之。
【乙】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
去柳叶子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曰:
“善射,可教射也矣。
”养由某回:
以毕日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
客曰:
“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③气力倦,弓
拨矢钩④,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
【注释】①养由基:
人名,楚将,善射,②支左屈有:
伸直左臂持弓。
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一种正确的射箭法。
③少焉:
一会儿。
④弓拨矢钩:
弓拉不开,箭歪斜。
拨:
不正。
钩;弯曲。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尝射于家圃________ ②释担而立________
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笑而遣之________
⑤子乃曰可教射________
(2)下列各组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钱覆其口 以我酌油知之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百发百中
C.睨之久而不去 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人皆日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4)这两则短文中养由基与陈康肃公有什么相同之处?
(5)这两则短文分别讲了什么道理?
【答案】
(1)曾经;放下;怎么;打发;竟然
(2)B
(3)①慢慢的用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一点儿也没有沾湿。
②别人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箭,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
(4)养由基与陈康肃公的箭术都很高超,但两人也都很骄傲自满。
(5)甲文:
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自傲。
乙文:
适可而止,取得成功后应当善于休息调养,否则将前功尽弃。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
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
尝:
曾经。
②句意为: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
释:
放下;
③句意为:
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安:
怎么;
④句意为:
你竟然说可以教我射箭。
乃:
竟然。
(2)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A:
用/凭借;
B:
射中/射中;
C:
离开/距离;
D:
自己/从。
故选:
B.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
徐:
慢;沥:
注入;自:
从。
句意为:
慢慢的用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一点儿也没有沾湿。
②句中重点词有:
皆:
都;乃:
竟然;何:
为什么;句意为:
别人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箭,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
(4)从[甲]文“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刻苦学习;而[乙]由“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尔安敢轻吾射!
”看出陈尧咨射箭本领比较高超,但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对别人观看他射箭时只微微点头大为不满。
从“康肃笑而遗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据此归纳出二者性格中的相似处。
(5)结合【甲】文内容,从“无他,但手熟尔”中可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结合【乙】文内容,从“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揭示“劳逸结合”的道理。
故答案为:
(1)曾经;放下;怎么;打发;竟然;
(2)B;
(3)①慢慢的用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一点儿也没有沾湿;②别人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箭,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
(4)养由基与陈康肃公的箭术都很高超,但两人也都很骄傲自满;
(5)甲文:
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自傲;乙文:
适可而止,取得成功后应当善于休息调养,否则将前功尽弃。
【点评】
(1)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题要结合事件内容及人物的描写来分析。
首先看清题目要求,两个人的共同点,要从两则材料入手。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共同点。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文章所揭示的道理,然后再进行比较。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仁宗在东宫,鲁肃简公宗道为谕德,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
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有名于京师。
公往往易服微行,饮于其中。
一日,真宗急召公,将有所问。
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乃.自仁和肆中饮归。
中使遽先入白,乃与公约曰:
“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不异同。
”公曰:
“但.以实告。
”中使曰:
“然则当得罪。
”公曰: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中使嗟叹而去.。
真宗果问,使者具如公对。
真宗问曰:
“何故私入酒家?
”公谢曰:
“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
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
”真宗笑曰:
“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弹。
”然自此奇公,以为忠实可大用。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即宋仁宗,当时还是太子。
②鲁宗道,字贯之,宋真宗、仁宗时人,卒谥肃简,所以称“肃简公”。
③谕德:
官名,为太子从官,负责侍从赞谕。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①移时乃自仁和肆中饮归________
②但以实告________
③中使嗟叹而去________
④使者具如公对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不异同。
(3)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面的读书笔记。
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鲁宗道的形象。
“中使嗟叹而去”中的“叹”写出了①________。
“真宗笑曰”的“笑”写出了②________,一“叹”一“笑”突出了③________。
【答案】
(1)才;只;离开;回答
(2)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不异同。
(3)中使被鲁宗道不愿欺骗皇上,要他据实相告的行为所折服;皇帝欣赏鲁宗道这种据实相告,率真实诚的品行;鲁宗道忠实的品性
【解析】【分析】
(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去”:
离开。
“对”:
回答。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乃”“但”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不异同。
译为:
真宗要是怪罪你来迟了,应该用什么话来推托?
先告诉我怎么说,免得回答不一致。
此题要注意把几个相关的意思划开。
(3)考查文章通过侧面描写塑造鲁宗道的形象的方法。
如“中使嗟叹而去”中的“叹”的作用要分析好“但以实告”等句,写出了中使被鲁宗道据实相告的行为所折服。
“真宗笑曰”的“笑”的原因可分析“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
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等句,写出了皇帝欣赏鲁宗道这种据实相告率真实诚的品行。
一“叹”一“笑”从侧面突出了鲁宗道忠实的品性。
一“叹”一“笑”都是对鲁宗道的侧面描写。
故答案为:
⑴才;只;离开;回答;
⑵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不异同;
⑶中使被鲁宗道不愿欺骗皇上,要他据实相告的行为所折服;皇帝欣赏鲁宗道这种据实相告,率真实诚的品行;鲁宗道忠实的品性。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
本题考查句子停顿。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附参考译文】
仁宗住在东宫,鲁简肃公做谕德,他住在宋门外面,俗称浴堂巷。
有酒肆在它的旁边,店号叫仁和酒,在京师很出名,公(鲁简肃)常常换掉服装在那裏饮酒。
一天真宗急忙召见公(鲁简肃),使者在门边而公不在裏面。
一段时间后仁宗从仁和酒肆回来,使仁跟公约定说:
“真宗要是怪罪你来迟了,应该用什么话来推托?
先对对口径,免得穿帮。
”公说:
“以实情告诉他。
”使者说:
“这样的话要得罪的。
”公说:
“饮酒,人之常情,欺骗国君,是君子的大罪状。
”使者叹息着走了。
真宗果然问使者,使者具体地像公说地那样对答。
真宗问公说:
“为什么擅自进入酒家?
”公道歉说:
“臣家贫穷没有器皿,酒肆什么都具备,宾去到好像回家一样,正好有乡里亲客从远方来,于是跟他们饮酒。
”真宗说:
“你是宫里的官,恐怕会被御使(各官)弹劾。
”然后从此认为他是奇人,忠诚实在可以重用。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
“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
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
掌管郡务。
③罔不:
无不。
④务:
致力,从事。
⑤伎:
同“技”。
⑥金鱼:
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
③杖之________
④及守荆南回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B.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
C.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D.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岂汝先人志邪?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
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说说【甲】【乙】两文共同体现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用棒子)打;等到
(2)C
(3)①(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②难道是你去世的父亲的意愿吗?
(4)①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箭技术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②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射技纯熟(高超);傲慢自大。
【解析】【分析】
(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杖”,名词作动词,(用棒子)打。
(2)A项的“但”解释为:
只,只是;B项的“安”解释为:
怎么;C项的“尔”解释为:
罢了/你;D项的“去”解释为:
离开。
故选C。
(3)本题重点字词:
“发矢”,射箭;“颔”,点头;“汝”,你的;“先人”,去世的父亲。
(4)结合“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分析,“但微颔之”的原因是:
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箭技术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结合“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得出,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的原因是:
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结合“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与“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分析得出:
陈康肃射箭的技术高超,但是傲慢自大。
故答案为:
⑴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用棒子)打;等到。
⑵C。
⑶①(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②难道是你去世的父亲的意愿吗?
⑷①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箭技术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②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⑸射技纯熟(高超);傲慢自大。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作答。
⑸本题考查学分析人物形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附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
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老翁说:
“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
“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接着老翁说:
“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
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
“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
“陈晓咨说:
“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他的母亲说:
“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5.阅读《爱莲说》,回答下列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蕃:
________ 鲜:
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从作者对莲花的赞美来看,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答案】
(1)多;很少
(2)①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②(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解析】【分析】
(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蕃”,多;“鲜”,很少。
(2)重点字词:
“亵”亲近而不庄重;“同予者”,像我一样的。
(3)结合“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得出:
作者把“莲”喻为“君子”,君子应该是在混浊的世道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故答案为:
⑴多;很少
⑵①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②(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⑶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