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艺术哲学阐释要点.docx
- 文档编号:29282026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8.32KB
黑格尔艺术哲学阐释要点.docx
《黑格尔艺术哲学阐释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格尔艺术哲学阐释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格尔艺术哲学阐释要点
黑格尔艺术哲学阐释——美的研究(张东旭)
一、开场白:
回北大不觉得是做客,而是回家。
我好像很多年没有在北大和本科生交流了,我们都知道本科生是北大的宝贝,而一个人打下自己学术思想基础的阶段就是在本科。
我们中心正在推行通识教育的工作,选一些经典文本,告诉大家读什么?
怎么读?
这是我们正在考虑的课题。
原本比较安静的大学,现在正在全球化和行政化的双重压力下,变得不一样了。
原来我们在大学时就是念书和交朋友,没什么压力。
现在风气变得不同,不是大家的错,而是大环境使然。
而如何在当下提出一个人文教育的解决方案,黑格尔的著作就属于我们挑选的经典著作之一。
黑格尔的《美学演讲录》是一本非常厚的书,大家公认是比较难的。
一方面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臭名昭著”的晦涩,但好在这是一本演讲录,由学生们整理出来的。
好处就是有些段落很浅白,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些地方太重复、啰嗦。
总之,还是不太好把握。
这本书里简单介绍了西方美术史,带有一些文艺批评的倾向。
大家公认黑格尔的艺术知识十分惊人,这本书中也展现出他对于艺术有深入的研究。
今天带领大家读的是这本书的序论。
序论有时候是可以做单行本来出版的,但是里面并没有什么展开,可以看出这种读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我们只有两次课,所以只能如此,而且即便如此,也显得有点长了。
另外,单一语言的译本,哪怕翻译得再好,多少会有偏差。
何况黑格尔研究的是所有的艺术,研究它们留下的痕迹和影响,包含着“总体艺术论”的抱负,了解整体的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当大家读到他对于东方艺术的看法时,既会觉得他的误读,又会惊讶于他的知识的丰富,否则连歪曲也无法做到。
这里首先讲他通过这本书想要做什么?
这里有很多误解,现在很多研究都没有很好把握这本书。
一谈就是谈黑格尔的系统,什么“客观唯心主义”“美是感性的理性展现”等等,但是他的美学并不是一个空架子。
我们把这本书作为我们分析的对象,并以此切入问题。
下一周我们将顺着他的艺术类别,从整体艺术讲到雕塑、建筑、绘画和诗、悲剧等等作为进一步展开。
这一讲,首先扣住文本来讲。
大家可以课后仔细看一下相关段落。
二、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
首先,黑格尔的美学,一般被称为艺术哲学。
从古希腊开始美学被叫做感性学,但黑格尔认为这里有问题,因为我们研究的并不是感官上的刺激,不是那种“玩的就是刺激”。
这一课题的研究是由另一套学科的语言来描述的。
对于美学,黑格尔说我们研究的是“艺术的美”。
这是一个关键的界定,因为黑格尔第一个驱逐的就是“自然美”。
很多人在这里绕不开,因为“自然美”的后台老板是康德,他在美学上的地位与黑格尔不相上下。
黑格尔的美学系统怎么和康德的放在一起?
“自然美”就是一个核心问题。
但是后面,黑格尔紧接着杀了一个回马枪,说我们不是研究单一的艺术,我们研究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甚至包括了自然美。
黑格尔说自己的艺术哲学的重心落在“美”上面。
因为在艺术发展的特定阶段,我们会面临各种具体问题,如材料、技术、环境、道德因素等等,但是在此之上,我们有一个普遍追求:
我们为什么要追逐艺术和追逐美呢?
我们将获得什么,如何发展了对于人本身的概念呢?
人之所以为人,离不开艺术。
这里的关系是我们要注意的。
第一,在大致这样界定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黑格尔的美学研究一定要找到一个具体的对象,如一个绘画或雕塑作品。
但黑格尔在其中感兴趣的却不是它已经完成的结构和形式,而是它的结构本身。
这作品是自律的,还是自由的呢?
其他人关注的,如作家的主体性,他们的骄傲、成就感和形象力,都在技巧的层面上被包含于作品之中,黑格尔对此不感兴趣,认为太小家子气了。
他感兴趣的是作品背后的“劳动”。
劳动,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背后是人们的创造性,是在物质世界里,通过人的介入,而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东西,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也变成全新的。
所以,通过艺术创造,客观和主观世界都完成了更新,这就是黑格尔体系中的“否定”概念,是人自身的对象化和物化。
一旦把自身对象化后的存在放在人面前,就又开始了下一轮的对象化。
一旦形成了一种自我的对立面,因为它并不是你,是一个客观的东西(注意:
这里为自然美开了一个后门,使得它重新进入了),你也就开始了进一步的否定。
这样的循环将永远进行,不会停止。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兴趣,是一种哲学、历史和政治上的兴趣,而不是从博物馆学出发的。
第二,黑格尔的美学强调的是感官、意识和想象思维本身,是一种心灵的感念。
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排斥了自然。
因为自然是一次性的,它就在那里。
而艺术却是加工,要依靠心灵的作用,所以艺术从整体上高于自然。
第三,黑格尔具有整体层面的抱负,试图探究艺术创造和思维在人类和社会中的意义。
黑格尔认为我们已不可能像古人一样,在艺术面前顶礼膜拜。
所以,艺术在现代人这里是一个过去的事情。
这是黑格尔另一个引起争论的概念:
“艺术终结论”。
这三个基本的黑格尔的美学定位,大家要放在心上。
三、自然美与艺术美
黑格尔的基本论断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首先,因为艺术美是心灵再生的创造,就像耶稣基督的复活作为灵魂的再现。
黑格尔这里有一点点基督教的概念。
在他的体系中,自然美就在那里,而艺术美是被再次创造的,是生活和生命的再现。
所以,它高于自然。
第二,艺术代表了心灵的自由。
所有这一切和自然不加反思的“自在”产生了鲜明对比。
最后,因为心灵涵盖了所有的真实,所以理论上可以把握一切真理,艺术也因此具有了终极的真理性,但是自然美并不具备这些。
这些论断,看起来都是不错的,我们很容易一开始就被黑格尔带过去。
但是,我们可以再仔细想一想。
黑格尔有一点讲得比较细致,就是自然美的研究没有概念的确定性,是很难说清楚的。
比如说自然美引起了心中的活动,这的确是可以研究的,但研究的并不是自然,研究自然的是自然科学。
对于自然人的关照立刻就会变成自然科学式的、功利性质的研究,根本上来说是数学式的研究,这和美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就像康德把人的心灵一分为三,分别是:
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审美判断。
然而,康德的审美判断的对象大多数是自然美,但黑格尔认为这没有概念确定性。
自然美属于认知研究,美学需要有另外的考虑。
现在很多对于黑格尔的理解要么把历时性的过程变成同时性,或是把同时性延展成为历时性,这样应试化的处理,对于理解黑格尔并没有什么意义。
那么我们如何处理黑格尔的美学问题呢?
这里有两个思路,一个是通过阿多诺对于黑格尔美学的批判,另一个是通过黑格尔自己所写的对于康德美学的批评。
阿多诺(T.W.Adorno)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著名的反黑格尔学者。
他对于黑格尔的反自然美的立场,进行了非常激烈的反击。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为了探讨阿多诺,而是用以展开黑格尔。
我们知道,黑格尔并不是说自己看到自然之美无动于衷,只是他并不认为这属于美的研究对象。
但阿多诺指出黑格尔对于自然的理解不对,批评了黑格尔美学思想的观点,即自然是作为精神的异质性对象而存在的。
阿多诺强调我们研究自然的重要性是要处理自然在精神运动中处于什么位置?
精神不是为了他者,而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的一种存在。
在人从自然中异化出来之后,就把自然当作基本的原材料和“施工现场”,即把它对象化了。
于是,自然就不存在了,以后的历史成为了完完全全的人的历史。
但阿多诺却说自然的存在并不是为了人而存在,它是自己就存在着的。
黑格尔认为自然不像诗歌、绘画一样,是不会对我们提供意识的。
我们看到自然的时候,是一种主观的投入。
阿多诺对此的批判是,自然并不是为了我们而存在,小猫小狗对于我们的意义,本身并不是它内在的意义,不能把自然拟人化,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
阿多诺借鉴了黑格尔的理论,对于现代世界进行激烈批评。
在美学领域,把黑格尔对于自然美的排斥,作为缺乏反思的主观派的立场,即我关心一件事情,只是因为它和我的主观有关系,这里的含义是世界的主观化,和自身的对象化。
这个世界是按照我的精神面貌建立起来的,这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绝对精神,当然,还有否定之否定。
但是在已经完成的这一点上,至少是如此。
阿多诺对于这一点进行了很深入的批判,认为黑格尔对于自由、独立和主观性的强调,都没有摆脱这种缺乏反思的主观性立场。
阿多诺对于黑格尔的错误充满了同情和理解,认为这错误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在当时面对的论敌是康德,而康德实际上反映了18世纪的享乐主义。
如果艺术就是自然美的话,那么劳动者的投入就没有被考虑。
而劳动者不被考虑,恰恰是奴隶时代的特征。
现在就连“富士康”也做不到。
在那个时代里,可以享受艺术和财富的人,的确可以只考虑纯形式的艺术。
黑格尔不认同这样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反映了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的解放精神。
然而,一百年后的阿多诺,在经历了奥斯维辛、苏联和美国的恐怖后,认为黑格尔的解放的布尔乔亚的主观性也是非常不妙的。
这是黑格尔把自然美简单理解为不过是规律性的对称、简单一致的自然规律,所以当然会认为自然美应该是自然科学、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认为要强调人的介入和可能性,重点放在艺术创作中,人自身的变化和自我的实现与发展。
这是黑格尔美学根本的特点。
阿多诺看到了黑格尔美学中认为自然美是和谐,而黑格尔自身美学中具有不和谐和冲突的因素。
黑格尔非常强调不和谐和多样性的冲突,这种预设中的不和谐,若是反映在市民社会中,就是所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聚在一起,通过建立法制,实现了一种和谐,虽然黑格尔对于市民社会其实持有批判态度。
黑格尔也认为自然美不充满多样性和生气,而构建艺术之美的个性都来自于人。
比如莎士比亚戏剧中那些“恶人”,就带来了生动和多样的戏剧性。
然而自然美本身并不包含这一项,并没有自由意志的多样性和冲突性。
上面是阿多诺对于黑格尔否定自然美的描述,下面是他的批判:
1.自然美并不从属于人的精神,只不过是我们自认为它从属于我们;
2.艺术能够打动人的并不是凭借纯主观的东西,不是一个雕塑家说我脑子里有一个最完美的雕塑就能够打动人,而是要做出来和写出来,艺术存在的可传达性和客观性是打动人的关键,但这已经脱离了人的主观,变成了自然的客观性。
可见真正伟大的艺术,恰恰就是直接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恰恰是黑格尔美学的问题。
黑格尔说美学是感性的理性展现,然而音乐的震动也是客观的,具有不可还原为主观的客观性。
这一点讲得非常好。
最好的艺术,阿多诺说,是由自然所能提供的,而不是由精神就能够提供的,是要依靠自然能提供的色彩、意象的,具有不可规约的自然性;
3.“理想对于自然的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等都是非常粗糙的艺术理论的讲法。
阿多诺认为人的理想和对于自然的纯化是外在于精神的,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在于有一个感性展现的外观,这脱离不了艺术的外在性和客观性。
黑格尔过于追求理性和主观的无限性。
阿多诺认为黑格尔讲的一切即便都是对的,但是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自我的见证和最为生动的想象,观念的对象都是阴暗的,而艺术是鲜明的。
阿多诺认为艺术有不可逃避的客观性。
艺术作为人的语言和一套表意符号,是人的语言所想要去表达的东西。
只不过是自然的语言中,因为人的介入而变得越来越模糊的东西,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有很强的不可理解性。
人对于语言的向往,包含了人对于和自然沟通的追求,但是不可能实现。
阿多诺认为艺术的功能在于和自然的相类比,在极端人工化的世界上,艺术实际上是我们与自然类比的东西。
我们在艺术中,感到了自然的存在。
这是非常激进的讲法,和一般浪漫主义的提法并不同。
单纯的回归田园并不是真正的回到自然。
艺术中包含着人和自然的最后一点联系,使得被压抑的自然得以展现。
这是非常明显的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后工业化时代的批判,因为和黑格尔的美学搞在一起,所以变得很有意思。
介绍完阿多诺,下面进入黑格尔与康德的争论。
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同与异是一个非常宏大和深刻的课题,在序言中,黑格尔自己出马批判康德,从中我们可以进入德国美学的经典课题。
对于艺术、形式的探讨,我们至今没有走出康德和黑格尔的争论。
理解它们,可以为现在的探讨提供知识。
他们的冲突背后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康德的哲学非常枯燥,而黑格尔的哲学是另一种枯燥。
康德哲学就是单纯的枯燥,除非你为他所描述的人的伟大而感动。
如果你读后觉得热血沸腾,你就应该搞哲学了。
黑格尔的枯燥在于他的车轱辘话来回说,“我的哲学的处理对象是整体,但是整体不能被描述,我只能不断的说,希望你们能够知道我描述的是整体”,就像马克思试图描述整体,不断进行阐释的循环。
比如想要描述一个桌子,桌子腿和桌子面都不是桌子,所以得不断地说整体。
黑格尔认为康德美学中有问题的地方在于康德重视自然美,但黑格尔认为这只不过证明我们的存在是普遍的且合目的的,因为存在是普遍的,否则我们就不是人,不是道德的存在。
黑格尔特别反感康德的这种“自然而然”,认为特别的现象和普遍的现象不能分开。
康德说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在于有一个最大的绝对的美存在,我们审美的时候是一个直接的和弦共振,并不需要意识到美。
康德意义中的审美体验里,我们感觉到自然对象有直接的合目的性,但是我们自己没有形成对于目的的观念。
目的和手段都是外在的,并没有很好的处理。
康德并不处理这个问题,只强调这件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本应如此,这是必然的快感,与意义无关。
黑格尔说如果这不过就是必然的现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和黑格尔的自我实现、自我奋斗并没有关系,而且这美也太容易了吧?
这种自然的、感性的、和谐的存在又和人有什么关系?
所以,康德更多关注自然,而不讨论人的艺术,将人的审美快感和舒适性并不做区分。
马蒂斯继承了康德的说法,认为画能达到让人感到舒服的装饰性就足够了,这和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不同。
康德的美就是在什么时候看上去都很舒服和美,更为接近享乐主义的观点。
但是二者都同意两点:
1.美是纯粹主观性的东西。
只不过康德认为美的存在证明人属于一种更高的道德的和审美的存在,有一种先天的和谐,人之所以有道德,因为人天生就是道德的动物;2.美是超越功利的。
只不过康德是绝对超越功利的,而黑格尔强调美对于人作为集体成长的促进,人是如何通过艺术,变为更加伟大的人。
黑格尔对于康德的最后一点挖苦是自然与自由都在一个统一体得到了实现和满足,人在这里获得了一种满足感、欢欣和欢快,当然,康德的这个论述非常不适合黑格尔的哲学。
下面通过几组对比来方便大家理解:
康德黑格尔
自然而然人工
主观(已经把客观性包含在自身之内的客观)主观(主观对于自身的否定,想要找到一种客观)
和谐冲突和多样性
非功利功利
无目的,因为目的已经在外在决定了目的(概念本身)
直接间接,一定要有中介
普遍到个别个别到普遍
抽象具体
无意识意识+自我意识
目的和手段相分离目的和手段相融合
黑格尔并不认为艺术是闲散的,让人舒适的,而应该是严肃的、紧张的,我们要超越法则,达到内在的超越性,但并不是没有理性的基础,也不是单纯任意和超越的,而是有一个理性的内在基础。
但是,黑格尔“美是感性的理性显现”中的确包括了闲散,是另外一种生活,它的存在包含了一种幻想。
黑格尔理论中,如果没有最表层的东西,就没有艺术。
最极端的说法就是只有最表层,就像画布背面没有东西。
黑格尔一再强调外观、感性和自由,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思维。
艺术如果不鲜明就不是艺术,它比生活更简单,否则不可能马上显现。
就像《茶馆》已经很复杂了,但还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在于它是一个高度感性化和明晰化的过程。
这叫做审美愉悦。
艺术保持在一个前沿状态,恰恰是在概念化之前,就是摆脱被自然的必然性宰执之前,有点像微醉状态,有自己的逻辑,但不是醒,也不是昏睡。
第二个问题是感性的理性问题。
对于思考的概念和法则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而黑格尔的思考恰恰在于把握这种不确定性,认为不这样思考就没有意思。
对于思考能够提出巨大挑战的东西,才是思考的意义。
艺术的最高职责是一定要与宗教和哲学处于同一境界,不能落后于时代的最先进的思想,但是在现代,这变得越来越难。
可是艺术不能降得再低,而要成为人类认识和表现神圣性、深广性的体现。
最深刻的丰富的见解和思想都被融入艺术之中,对于有些古代民族,甚至是唯一的。
但是现代民族,有了科学、研究等形形色色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各种表达方式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对话,一同构成了最高职责。
但是对于某一些民族来说,艺术仍然可能是唯一的表达方式。
感性世界和彼岸的分离,要依靠艺术来弥合。
思想是无限的,但是自由永远是有限的,艺术将二者调和。
艺术的调和方案中既有一种怀旧式的向往,也有一种面对未来的指向。
显形的问题(appearance)。
显形就是把内在的东西表象化和形象化,这个是艺术存在的基本形态。
这种形态的重要性之一是比较有意思和新颖的,是更高和更真实的实在。
因为它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抽离出来。
将艺术和哲学相比较,艺术的显现具有这样的优点:
通过自身的显现指引到自身之外,将人类的思考引到它的表象之外,到了某种它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东西。
比起艺术作品,自然和日常世界有一个坚硬的外壳,使得人们难以突破。
而艺术就是突破外壳的手段,通过它,感性的思考成为可能。
下一次,将借助对于一些艺术史和艺术作品的分析,展示“美是感性的理性展现”的命题,还有“艺术的终结”的问题。
这牵涉到黑格尔体系的内部的艺术和哲学的关系,它的理想的形态是希腊,如希腊的雕塑和悲剧,然而面对着近代化过程中分工和经济体系的扩张,还有知识爆炸的问题,物质性和神性原本完美地融合在人的形象中,但现在这样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四分五裂了。
我们如何在其中思考艺术的问题呢?
今天的内容特别多,所以中间就不休息了。
而且我们发现下面还有课,所以也就不拖堂了,也不多重复上次的内容。
上次讲到一个关节点:
艺术和人的整体性的实现。
这个整体性是我们为自己确立一个形象,处理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等等一系列对立,所形成的一个打通的整体。
这需要了解内部和外部,也只有这样的整体才是一个主体。
还有一点大家要小心:
随着人自身的不断扩大,人和自我、人和他者的关系会随着社会的复杂化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样的关系和内在的分裂是另一层实在。
人需要在自己生产的世界中成为主人。
这样相嵌的存在和在其中对自己与他者疏离感的克服,是艺术的目的、自由与创造性。
很多同学会觉得我们上一讲似乎没有怎么谈美。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因为美本身是一种常识,没有什么好谈的,只有当我们向深处挖掘问题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了解美。
很多同学很喜欢艺术,但却对讲授艺术理论的书籍觉得无聊。
因为当对美进行探讨时,大家往往会作茧自缚,似乎政治、宗教等等活生生的人的冲突并不进入美学的小圈子,而只关心它们进入美学的那一部分,所谓的研究也不过是确定几个概念,进行一些分析而已。
实际上,这样的作法与美离得最远。
我们一开始讲述美的时候,就要确定一个理念:
艺术的存在,就是克服对人的禁锢和各种各样不自由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我们把对美的研究束缚在狭窄的一个学术分工范围内,反而并不是美所要求的。
一、作为劳动的艺术
美的概念,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其实是人的心灵所产生的,是人在心灵中的自我再现。
但这绝不意味着美就是只为自己,黑格尔批判的恰恰就是当时德国浪漫派只为自己而艺术的“美丽的心灵”。
在黑格尔对于美的概念中,艺术理论、批判和哲学都成为了广义的人类劳动。
与大家通常认为的劳动是物质实体的生产不同,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人类劳动的基本形态之一。
如果不理解艺术,就不能理解劳动。
劳动是不断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使人的潜能得到展现,并成为自己生产的物品的主人。
这恰恰是回到人本身,而不是离人越来越远。
现代性的冲突和劳动本身在现代社会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
比如劳动分工,每个人都依赖于他者,自己也异化为工具,作为大生产的一部分,正像《摩登时代》展现的那样。
即便人不从事物质生产,可是在官僚机器中的人也会异化成为工具。
艺术,就是对现代劳动的克服,也是对劳动本身价值和意义的实现。
那么,艺术和一般劳动的关系是什么呢?
艺术是感性的,有鲜明的形象、自律性与自由。
大家因为知识脉络上的原因,觉得黑格尔很晦涩,但他讲的是很基本的问题。
艺术的感官触及形象,只是呈现在感官形式和审美过程中,不涉及全面改造世界,也不考虑GDP。
这样,它反而保留了自身主体性和本质关联,能够把本质中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个性都发展到极致。
我们在现实中可能遇不到艺术作品中的人,比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就是因为艺术把个性推到了极致。
艺术不及物,却能够把内在主体中包含的理性和真理性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我们思想的对象。
我们在任何非审美领域都无法达到艺术所带来的这种愉快和满足。
当然,审美愉悦是一个大的概念,包含着恐惧之类的情感。
就像体育一样,以游戏性的形式,满足和展现了人们的攻击性和对抗性,这样的形式达到极致时,采取了有组织的、无害的、非功利性的对抗,而不是战争。
艺术关切到整体,却同时是整体性的一种特殊形态。
我们一定要把握到这一点,否则就会把艺术问题单纯当做个人的小感觉,这样格局太小。
需要记住,艺术作为整体和思想的对象是和人们的意识、劳动和自我实现套在一起的。
二、作为生产的艺术
创造性(Productivity),指人依靠什么样的对于自己和外界的塑造性能力,所能够带来的一些新的东西。
创造性和生产性紧密相连。
生产性的第一个层面是认识。
艺术根本性的认识功能不是接受和传播信息和材料,不是像应试教育一样,把知识贬低为信息。
知识有远为丰富的含义。
认识,首先是意识到自己,对于自我有所关照,意识到自身内部什么样的力量在激荡。
这样的生命是对于自我是有感觉的。
现在很多人生活得很麻木,可能是因为生活节奏和安排的问题。
而艺术的首要功能就是对于自我内心活动的体察。
黑格尔归根结底是一个非常生气勃勃的思想家,看了他的文章之后,你会发现如今很多论文过度学术化,触摸不到问题的实质。
黑格尔始终面对着很基本的问题,其中一个是人在近代工业化和个人主义下,面临着近代和古代非常深刻的分野。
黑格尔处在这个当口上,始终在思考什么是近代,什么是近代人和人怎么能做到真正的创造和自由,能与古人的辉煌相提并论。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认识自己这一点就变得非常关键。
艺术,首先要心有所感,能够把自身的情感,通过高度的专注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凝固下来。
日常生活本身是非常散漫,没有焦点的。
本雅明比较了古代和现代的艺术,认为现代艺术的特点是distraction(走神),比如画廊中的艺术游览时,就像穿堂风一般。
然而一旦我们全神贯注的能力丧失,尤其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便会处于游离状态中。
与之相对,古代艺术的特点是全神贯注,非常聚精会神。
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内心生活才能浮现出来。
如果我们不能聚焦,我们离自我存在的真实就会非常远。
艺术就是通过真实的和非常有效的活动,以鲜明和确定的形式使得真实性得以确定。
在创造和指认外界的过程中,确定了自己。
如果大家和真正的艺术家相处,会发现艺术家的很多做法难以理解。
因为艺术家看什么都是他自己。
这和近代主体的确立,个人努力、自我的逻辑有着历时性的关联。
但我们暂时抛开这些,认识到艺术家工作就是要求艺术家要做到这一点。
艺术工作需要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工作方式。
黑格尔认为异己世界和自我世界的疏离,需要通过艺术来克服。
能够在一切外在形象中看到自己。
当然,这不是自恋意义上,而是创造意义上的。
第二个层面是实践,或者说实现的功能,这是认识功能的延伸。
内心的骚动不安和动荡需要在直接呈现于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通过改造外在事物来实现,这就要把自己刻在外在事物上,要在自然中留下他自己。
并不是采用对抗的形式,而是要以艺术的形式来投影。
大家在读黑格尔的时候,特别注意动词,而不是那些概念,要读出动感来。
比如“外化”和“内敛”,在往复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结合为一体。
这首先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人自我实现的过程。
外在世界自我实现于人的世界中,成为真理。
外界获得了自身的观念性,成为有目的和意义的存在,变成了实在和真理。
这是黑格尔最基本的考虑。
并不是简单地在外界中发现自己,而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格尔 艺术 哲学 阐释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