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word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927317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4.96KB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word文档.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word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word文档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填空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食物经过了口腔----()----()----()---()--()。
2.我们所吃的食物主要是被()消化、吸收。
3.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原因是人体内的消化器官能分泌()、()、()等分解食物的消化液。
4.人的口腔内有(),它能分泌()。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它能把淀粉分解成()。
5.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等营养成分。
二、判断题。
1.口腔只是食物的通道,食物在口腔中并不消化。
()
2.在人体的腹部有胃、肠、肝等器官。
()
3.食物经胃后到达大肠。
()
4.食物中毒一般是由于消化不良造成的。
()
三、选择题。
1.食物在胃里很容易消化,在胃里主要起消化作用的是()
A.胃酸B.肠液C.胃粘液D.唾液
2.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消化器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的是()
A.吃饭定量B.吃饭后立即运动
C.边看电视边吃饭D.吃饭时尽量将食物大块的咽下去
3.我们吃食物时,食物经口腔进入人体其它消化器官,那么在口腔就被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质是()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
4.食物消化后.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被()吸收。
A.肝脏B.胃C.小肠
四、简答题:
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五、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在反面画)
学习反思:
2.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人的呼吸器官有:
()、()、()、()、()、()、()
2.呼吸是人体吸入(),呼出()的过程。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3.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出现的现象是(),这说明了我们呼出的气体已与我们呼入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
二、判断
1.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
2.土壤里不含有空气,所以蚯蚓不呼吸。
()
3.人体吸入空气,再呼出来的气体与空气没有什么区别。
()
三、选择
1.“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氢气D.一氧化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系统从属于消化系统
B.进行体育锻炼时,会加快呼吸作用
C.进行剧烈运动后会上气不接下气,是由于运动时吸入的气体大于呼出的气体,身体存留很多气体。
3.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A继续燃烧B燃烧的更旺C立即熄灭
三、问答题:
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四、画出的人的呼吸器官图。
学习反思:
3.心脏和血管
一、填空
1.心脏位于胸腔(),它的形状像一个倒放的梨,心脏内部有4个腔,分别为()、()、()、()
2.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的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血管分为()血管、()血管、()血管。
3.血液之所以不停地循环是由于心脏的不断收缩与舒张。
当心脏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舒张时血液便从()流回心脏。
4.血液把肠吸收的()和肺吸收的()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等废物运走,交给()器官、()器官排出体外。
二、判断
1.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和运动状态中,心跳的速度是相同的。
()
2.体育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次数要比一般人的少。
()
三、选择
1.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A.80-120B.60-90C.60-100
2.一天体育课上,李晓明跑完一千米后坐下来休息时,听见胸腔()的心脏“扑哧、扑哧”跳动的声音。
A.左侧B.右侧C.中间
四、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五、画出心脏的结构图。
学习反思:
4.脑与神经
1、填空
1.脑分为()、()、()、()。
2.盲人看不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他们的()神经出现问题,但他们的耳朵比一般人的灵敏,这是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比正常人的发达。
3.脑是人体的(),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把大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二、判断
1.当人体的某个神经中枢受损时,人体会强化其他神经中枢的作用进行弥补。
()
2.人在巨大压力下,会绷紧神经。
是指人面对压力时,神经线会收缩。
()
三、画出脑的结构简图。
4、连线题,将下列器官与所属的系统连接起来
肺口腔心脏血管胃鼻大肠
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学习反思:
5.凸透镜
一、填空
1.像放大镜这样边缘()、中间()的透明镜片,称为()。
2.凸透镜有()、()、()的作用。
3.从家庭防盗门上的“猫眼”看屋外人要比实际人()。
二、判断
1.凸透镜可以把光线汇聚成一个点。
()
2.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蚂蚁。
()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三、判断
1.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A量筒B放大镜C绳子和尺子
2.小明用放大镜观察地图上的甲乙丙三个城市。
它们间的实际距离的比值()地图上它们相应距离的比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
四、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凸透镜?
举三个例子。
学习反思:
6.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它包括()、()、()等。
2.照相机是利用()的原理制作的。
3.照相机里面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
4.来自物体的光通过()、()进入眼睛后,会在()形成()。
二、判断
1.猫喜欢夜间活动是因为猫的眼睛白天看不见东西,只能在晚上看见东西。
()
2.人的眼睛是由眼皮、眼睫毛、眼球组成。
()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能正确描述猫的眼睛在一天早中晚变化情况的是()
2.眼睛看见并判断景物的过程是()
A景物映入眼睛--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大脑分析判断信息经视神经传入眼睛B景物映入眼睛--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
C景物映入眼睛--大脑分析判断后信息直接传入眼睛
4、问答题:
1.人们说人的眼睛就是一架照相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眼睛的那些地方分别与照相机的哪些部分功能相似?
2.简单画一画人的眼睛的结构图。
学习反思:
7.保护眼睛
1、填空
1.看近处物体:
晶状体肌肉(),凸度();看远处物体:
晶状体肌肉(),凸度();近视是由于眼睛长期看()物体,晶状体肌肉长期处于(),失去调节能力。
2.儿童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得不到休息,晶状体的凸度就会(),这时眼睛就会()。
3.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应约为()厘米,休息时应看()使眼部睫状肌肌肉放松,瞳孔复原。
4.强光射入眼睛会损害眼睛,阳光强烈时,为了保护眼睛,最好戴上()。
5.不良的看书习惯和姿势会使眼球的()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近视。
6.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连接晶状体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远处的物体就会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眼中。
二、判断
1.晶状体的凸度是可以调节的。
()
2.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
3.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在行驶的车上看书。
()
4.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视力要好一些。
()
三、选择
1.()是青少年最容易发生的眼睛疾病。
A近视B远视C角膜炎
2.近视眼是由于()发生病变引起的。
A晶状体B瞳孔C视网膜
4、问答题:
长时间上网对眼睛有什么危害?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眼睛?
学习反思:
8.潜望镜的秘密
一、填空
1.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的仪器。
它是利用()制成的。
2.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块镜片。
3.普通潜望镜是用()镜制成的。
4.两个平面镜可以让光转()次弯。
二、选择题:
1.制作潜望镜需要( )
A平面镜 B凸透镜
2.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成()度角放置平面镜。
A 45度 B 60度C 90度 D 180度
三、判断
1.潜望镜的构造很简单,就是一根通管,光线可以直线穿过它。
()
2.平行的一束光线经过潜望镜后聚焦成一点。
()
3.晚上,小明利用潜望镜观察天空的星星。
()
四、画出你做的潜望镜的示意图。
学习反思:
9.神奇的“眼睛”
一、填空
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医院里有()、()等,地震现场有(),道路路口有(),太空中有()。
2.电子胃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3.观察细胞等人眼无法看到的物体应选用();观察遥远的物体应选用();纺织工人检查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选用()。
二、判断
1.私自给别人的房间安装监控器是违法的。
()
2.摄像头与监控器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
()
3.我们使用哈勃望远镜能看到宇宙的边缘。
()
三、选择题
1.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
A放大镜B显微镜C天文望远镜
2.人的眼睛原理与()的工作原理一致。
A望远镜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
四、制作一个简单的望远镜需要哪些器材?
学习反思:
10.种子发芽了
一、填空
1.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是()、()、()。
2.小明将一种花的种子种在自家的花园里,为了使种子发芽成长,除了合适的温度外,小明还要给种子()。
二、判断
1.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
2.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
()
3.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成长,这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
()
三、选择题
1.种子发芽非必备的条件是()
A水分B适宜温度C土壤D空气
2.秋天,蒲公英的“孩子”像一把把降落伞一样飘离妈妈。
第二年春天,蒲公英的孩子们便生长成为一颗颗蒲公英,蒲公英利用()传播种子。
A风力B水力C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科学 一课一练全册 青岛 版六年制三起无 答案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