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268094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2.71KB
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卷2014.4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每小题2分,共8分。
①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
友古今善士,甲。
②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乙。
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
③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
④人生短暂,刻不容缓,走进书房,你将会摆脱平庸,充实心灵。
1.将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甲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
A.读中外奇书B.聚天地精华C.凝笔墨之香D.落笔撼五岳
2.将下列各词填入文中横线乙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熙熙攘攘B.纷至沓来C.摩肩接踵D.应接不暇
3.文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鞭策B.荷(hè)笔当锄C.短暂(zhàn)D.刻不容缓
4.“古人云: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填入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B.②C.③D.④
根据下面情境,完成5-8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学校举办了戏剧节,学生们表演了经典剧目《窦娥冤》《哈姆莱特》和课本剧《项链》《鸿门宴》。
5.戏剧节给嘉宾的邀请函正文如下,请找出不得体的一句(2分)
①今特邀您莅临戏剧节。
②为我们的演出做观众。
③相信您能享受到最具特色的演出。
④我们期待着您的光临。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是与戏剧节表演剧目相关的文学常识,其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脱胎于“东海孝妇”的故事,此情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讲述了一个复仇故事,“生存还是毁灭”的话题贯穿全剧。
C.《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真如作者感慨的那样,被极细小的一件事情改变了。
D.刘邦在谋士范增的帮助下逃离了杀机四伏的鸿门宴,在与项羽的交锋中先胜一筹。
7.戏剧节闭幕式上,嘉宾发表感想,其表述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以前总听说学校戏剧节搞得红红火火,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看了演出还真是如此。
学生们的表演不温不火,可见咱们的孩子为戏剧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了很多功夫,真应了那句话:
玉不琢、不成器。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不温不火C.九牛二虎之力D.玉不琢不成器
8.表演结束后,大家纷纷在校园网上发贴,其中对传统称谓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舍妹在戏剧节上获大奖,多亏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们。
B.令郎不愧是戏剧世家子弟,他的演出让人过目不忘,真可说是后生可畏呀!
C.您家母在戏剧节上的感言,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听来真令人感慨不已。
D.我的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说,演戏如同做人,戏里戏外均要认真。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延赏,蒲州人也,累代为官。
延赏常宴宾客,选子婿,莫有入意者。
其妻苗氏,太宰苗晋卿之女也。
夫人有鉴,特选韦皋秀才曰:
“此人之贵,无以比俦①。
”既以女妻之。
不二三岁,以韦郎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张公悔之,至于无礼。
一门婢仆亦渐轻怠,唯苗氏待之常厚。
以人多贱视,悒悒而不能制遏也。
其妻垂泣而言曰:
“韦郎七尺之躯,学兼文武,岂有沉滞儿家,为尊卑见诮。
良时胜境,何忍虚掷乎?
”韦乃告辞东游。
妻罄妆奁赠送。
延赏喜其往也,遗以七驴驮物。
每之一驿,则附递一驮而还。
行经七驿,所送之物,尽归之矣。
其所有者,其妻张氏所赠妆奁及布囊书册而已。
延赏莫之测也。
后执陇右军事,会德宗行幸奉天,皋以勤王之功持节西川,而代延赏。
乃改易姓名,以“韦”作“韩”,以“皋”作“翱”,左右莫敢言之也。
至天回驿,去府城三十里,有人特报延赏曰:
“替相公者,乃韦皋将军,非韩翱也。
”苗夫人曰:
“若是韦皋,必韦郎也。
”延赏笑曰:
“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彼韦生应已委弃沟壑,岂能乘吾位乎?
妇女之言,不足云尔。
”苗夫人又曰:
“韦郎前虽贫贱,然气凌霄汉。
每以相公所谈,未尝以一言屈媚,因而见疏。
成事立功,必此人也。
”
旦日入州,方知不误。
延赏忧惕,莫敢瞻视,曰:
“吾不识人。
”西门而出,凡旧时婢仆,曾无礼者,皆面有惭色。
独苗氏夫人无愧于韦郎。
贤哉乎!
韦公侍奉外姑③,过于布素之时。
海内贵门,不敢忽于贫贱之婿。
所以郭氏诗曰:
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
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取材于《苗夫人》)
注释:
俦:
chóu,匹敌②外姑:
岳母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夫人有鉴鉴:
明察
B.韦乃告辞东游游:
外出求学,求官
C.乃韦皋将军乃:
表判断,是
D.因而见疏见:
被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悒悒而不能制遏也
愁闷之情无法抑制
B.妻罄妆奁赠送
妻子将自己的嫁妆首饰全都送给了他
C.彼韦生应已委弃沟壑
那个韦皋应该已经死在沟谷里了
D.过于布素之时
过着与布衣之时一样的朴素生活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从韦皋之妻张氏劝说夫婿和赠送嫁妆首饰的行为能看出她对丈夫情深意重。
B.韦皋是个有骨气的铮铮男儿,离家后,他一并送还了张家赠送的所有物品。
C.张延赏因为女婿韦皋性格清高、不拘小节而觉得他不合时宜,难成大事。
D.“苗氏因识佳婿而被敬”的故事使当时轻视贫贱之婿的社会风气有所改观。
12.结合本文,概括韦皋离开张家的原因。
(4分)
13.“苗夫人识佳婿”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本与生活实际或阅读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4.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元丰中,丞相曾鲁公卒尚书省百官谥之始曰忠献礼官刘挚驳曰丞相位居三事不闻荐一士安得谓之忠家累千金未尝济一物安得谓之献众不能夺其议改谥曰宣靖。
(取材于《渑水燕谈录》)
1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②③题。
(9分)
春雪春雪
(唐·韩愈)(唐·刘方平)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①。
注释:
①洛阳东:
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隐含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的感叹。
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②雪本无情,但韩诗中却说白雪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下列诗句描绘雪与其写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雪却输梅一段香B.一尺中庭白玉尘C.燕山雪花大如席D.已惊岩下雪如尘
③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分)
1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8分)
不同人眼中的秋景不尽相同。
有明丽的,如“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有萧瑟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有壮美的,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诗人也常常借秋景抒发无限情思。
既有浓重的羁旅乡愁,“,芳草无情,”;也有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氛围中的身世之叹,“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些均让我们感受到文人们的生命情怀。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用空气造汽油
用空气造汽油,听起来就像将石头变成黄金一样不靠谱。
但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了这一事实,位于英国的“空气燃料合成公司”掌握了一项“空气捕获”技术,该技术只需利用空气和电就能合成汽油。
研究人员将两个月前花110万英镑用空气造出的5升汽油在汽车上作了现场演示。
演示表明,“空气合成汽油”闻起来和看起来都和汽油一样,没有任何杂质,能够立即用到汽车上,且汽车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
而且和从石油中提取出的汽油相比,它具有更加清洁、更加耐用的优点。
这项“空气合成汽油”技术还没有引起主流石油公司的兴趣,但却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空气捕获”技术,能从大气中有效提取出二氧化碳,再将其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接着,“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会对碳酸钠溶液进行电解,生产出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与此同时,机器还会通过电解水蒸气提取出氢气。
最后,制造设备会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造出甲醇。
当甲醇再经过一个“汽油燃料反应器”后,就会变成可以使用的汽油了。
开发“空气合成汽油”的费用有点承受不起,因此公司除了利用空气中提取出来的二氧化碳制造汽油外,还使用工业来源的二氧化碳制造汽油。
通过“空气捕获”技术提取二氧化碳的成本目前仍然十分昂贵,但公司对研究的未来前景十分看好,并计划未来15年内,公司能够建立一个大型精炼厂级别的汽油工厂,生产的“空气合成汽油”能让许多英国家庭的汽车使用。
【相关资料】
①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克劳斯·莱克纳教授对突破这一新技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任何新技术的高成本都会随着时间而急剧下降。
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生产一个电灯泡的成本也下降了7000倍。
②英国伦敦机械工程师学会行政总裁斯蒂芬·泰特勒对这项“空气合成汽油”技术作了极高评价:
为减少碳排放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英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③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化学安全、燃料与环境小组的研究人员卡彭特认为,碳氢燃料是“一个储存能量的好办法”,但将新的汽油生产技术和再生能源挂钩是站不住脚的。
(取材于《用空气造汽油》)
17.根据文意,下列关于“空气合成汽油技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气捕获技术”能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提取出来,之后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B.“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通过分别对碳酸钠溶液、水蒸气进行电解,可以制造出二氧化碳气体、提取出氢气。
C.“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造出的甲醇经过“汽油燃料反应器”后,可以变成汽油。
D.“空气合成汽油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是通过“空气捕捉”提取二氧化碳成本昂贵且技术不成熟。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英国某公司已掌握了一项“空气捕获”技术,这项技术只需利用空气和电就能合成汽油。
B.实验证明“空气合成汽油”技术中的汽油具有更加清洁耐用的特点,能立即用到汽车上。
C.“空气合成汽油”技术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已引起了主流石油公司的兴趣。
D.新技术成本会随时间而下降,15年内,由空气合成的汽油能满足英国家庭汽车的需求。
E.用“空气合成汽油”的技术,能有效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会有深远影响。
19.你认为“用空气制造汽油”的技术未来前景如何,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
(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2题。
塔里木感怀
①驱车进入塔里木,戈壁沙洲绵延千里,边塞风光扑面而来。
②塔里木河与我意想中的模样大有区别: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原以为它应该是激流滚滚、大浪弥天的,却流得那么平静、那么舒缓、那么从容,远远望去,满目青碧,一如睡在梦中。
③塔里木油田的人对我说,塔里木河虽然壮阔,有吞吐山河的气势,却最终没有流入大海,而是在岁月深处,消失在苍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
所以,塔里木河,在大美之下,是悲壮的底色。
东流入海,自然是她的向往和理想,但大漠之途,需要滋润,荒凉之境,需要水汽,她的担当太重,她只能消耗自己。
有了她的牺牲,才有了大漠绿洲、珍禽异兽和丰沛的油气储藏。
塔里木河尽了她作为河流的本分,实现了自身声名与功利之外的价值,所以她心安,所以她内敛,所以她悲壮而不悲伤,消亡的背后,正是河流的自尊、自信和自足。
④告别了塔里木河,进入沙漠腹地。
沙漠公路的两旁,是不断现身的胡杨。
初冬时节,胡杨斑斓,闪烁如火。
塔里木人说,如果没有胡杨的防风固沙,沙漠公路这条人类的通途就会湮没中断,广袤沙漠就会真的成了死亡之海。
胡杨的品格是在焦渴之地,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
即便是死了,也最终会变成石油,堪称沙漠圣徒。
然而,在她刚直坚守的风骨之下,也有她灵动与变异的一面。
她是一种变叶树木——5年以下,叶细如柳;5到15年间,细叶与圆叶混杂;15年以上,就满树的“圆”了,成为名副其实的杨。
之所以这样,是胡杨适应环境,懂得顺生——幼株根浅,对抗干旱,芽叶自然要收敛,以减少水汽蒸发;到了树大根深,自然要张扬,以竖起意志之旗。
其变异的背后,是顽强地矗立于沙漠戈壁,以履行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
我不禁想到了“笔锋常带感情”的梁启超。
人们常诟病他一生善变,读了解玺璋先生的《梁启超传》,始知道,他之变,是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在复杂情势下,更好地进行民族启蒙的政治智谋。
变的皮相之下,恒定不变的,是爱国、爱民的旷世情怀。
由胡杨到梁启超,我不由得联想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的伟大,其实是相通的,只要襟抱萦怀,外在的曲直与隐现,是不重要的。
⑤再行数百里,我们到了塔中油田作业区。
这里的油田产量,如果以传统的生产流程计算,需要上千个石油工人。
而在现代化的开采条件下,偌大个油田却只有七个人。
这七人,都是80后,都是重点石油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他们都有机会留在城市,但都自愿地来到采油一线。
问他们缘由,他们说:
“本来学的就是石油,远离油井就荒废了。
”是呀,只有在采油一线,才知学问运用的方向,才知好钢链接的焊点。
他们每个人都有发明专利,有的还拥有两项、三项甚至多项。
当我送上真心的赞美时,他们羞涩地低头,并连连说道,要谢就谢脚下的石油——只有地火冲腾,才有青春激情。
如此年纪,居然就有这样的生命情怀,真让我感到:
虚空者昂首,穗实者低垂。
我问:
“你们想过没有,人间往往是能者多劳,你们越是有作为,油田越是离不开你们,你们很可能一辈子都会生活在这片寂寞的土地上,永远与市井、时尚、现代生活绝缘,你们会不会后悔?
”他们回答: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
⑥都说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在塔里木,我读到了令人信服的注脚。
(取材于凸凹的《塔里木感怀》)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写塔里木河“与我意想中的模样大有区别”,意在赞美它从容内敛,也为下文写它在大美之下的悲壮做了铺垫。
B.第③段中写塔里木河最终没有流入大海,而是消失在大漠之中的目的,是想告诫人们如果担当太重,只能消耗自己。
C.第⑤段作者写“虚空者昂首,穗实者低垂”意在赞美年轻的石油工人们既有充盈丰富的学识,又有谦虚内敛的品格。
D.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记述了作者的所见所闻,使人们感受到塔里木土地上特有的文化气息,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E.本文内涵丰富,情感真挚,语言富于感染力,对塔里木河、胡杨树以及石油工人的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1.作者第④段中提到梁启超先生有何用意?
(5分)
22.文章结尾段说“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在塔里木,我读到了令人信服的注脚”。
请结合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6分)
①作者认为“令人信服的注脚”具体指什么?
(4分)
②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
(10分)(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①人生会有很多离别,请描述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某种情思。
要求:
请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文字。
(注意描写的对象和特定的氛围,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
②某班排座位,班主任老师把前两排留给了成绩提高较快的学生。
请你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
观点明确,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③阅读下面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下自己的思考。
要求:
观点明确,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荀巨伯远探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令其去。
巨伯曰:
“败义以求生,非吾之所为也!
”贼至,曰:
“大军入城,一郡尽空,汝何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吾辈无义之人,入有义之国!
”遂还,一郡获全。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人的一生要过很多节日,节日播散在日子中间。
传统节日意蕴丰厚,舶来的洋节风味十足。
你有着怎样的过节经历?
你对过节有哪些思考?
……
请结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昌平区201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4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A
2.B(选B2分,选A1分)
3.C
4.D
5.B“做观众”不得体,可改为“作指导”
6.D“范增”应为“张良”
7.D“玉不琢,不成器”应改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8.C“您家母”应改为“令堂”
二、本大题共5小题,9-11题每题3分,第12题4分,第13题12分,共25分。
9.A(A鉴:
名词,识别力)
10.D应为“超过了当初没有当官的时候”
11.B
12.(4分)韦皋离开张家的原因:
岳父张延赏对其无礼;奴仆们也逐渐瞧不起他;自己无法忍受别人的轻视;妻子张氏对他寄予殷殷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事立功,不虚度光阴。
(1点1分)
13.(12分)
【评分说明】
①对文中相关内容理解准确;(3分)
②阐述具体、准确、深入,思路清晰;(5分)
③语言通顺、流畅,表达清楚、得体;(4分)
④字数不足,每少20字减1分。
【参考译文】
张延赏是蒲州人,连续做了几朝的官。
他经常举行宴会招待客人,想要从客人中挑选一个女婿,可是没有他满意的。
他的妻子苗氏,是太宰苗晋卿的女儿。
她有识别人才的能力,特意挑选了秀才韦皋,她说:
“韦皋将来的尊贵,无人能比。
”于是把女儿嫁给了韦皋。
过了二三年,因为韦皋性格清高,不拘小节,张延赏很后悔,以至于对他无礼。
慢慢地,家中的奴婢们也瞧不起他,只有苗夫人对韦皋一直很好。
因为人们轻视他,他的愁闷之情无法抑制。
妻子张氏哭着说:
“韦皋是个七尺男儿,又文武全才,怎么能长期呆在我们家中,让家里人和奴婢瞧不起。
大好年华,怎么能够虚度?
”韦皋于是向张延赏家里的人告辞,独自向东游学求官。
妻子张氏将自己的嫁妆首饰全都送给了他。
张延赏对于他的出走很高兴,送给他用七头驴所驮的物品。
每到一个驿站,韦皋就叫一头驴驮着物品返回家中。
经过七个驿站,所送的物品,又全回到家中。
韦皋所带的东西,只剩下妻子所送的首饰以及一些书籍。
这些是张延赏所不知道的。
后来韦皋执掌陇右军事。
恰逢德宗皇帝巡视奉天,以勤侍王室的功劳持节镇守西川,来接替张延赏。
于是韦皋改了姓名,把“韦”改作“韩”,把“皋”改作“翱”,左右之人没有人敢说这件事的。
他到了天回驿站,距离西川府城还有三十里,有人特意报告张延赏说:
“替换你的,是将军韦皋,而不是韩翱。
”苗夫人说:
“如果是韦皋,必然是女婿韦郎。
”张延赏笑着说:
“天下同名同姓的人何其多,那个韦皋早已经死在沟谷里了,怎么会来继承我的位置?
女人说的话,不值一提。
”苗夫人又说:
“韦皋之前虽然贫贱,但是英雄气概冲天。
当时同你说话,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奉承话,因而被你疏远。
成事立功,必然是他。
”
第二天早上新官入城,才知道苗夫人说的没错。
张延赏忧虑不已,不敢抬头观看,他说:
“我不会识人。
”说完从城西门走了。
凡是当初对韦皋无礼的奴婢,都面有惭色。
只有苗夫人无愧于韦皋,真是有远见呀!
韦皋对待岳母,超过了当初没有当官的时候。
从此全国当官有钱的人家,不敢轻视贫贱女婿。
郭氏作了一首诗说:
“孔子从周又适秦,古来圣贤出风尘,可笑当日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4.(5分)
元丰中,丞相曾鲁公卒/尚书百官谥之/始曰忠献/礼官刘挚驳曰/丞相位居三事/不闻荐一士/安得谓之忠/家累千金/未尝济一物/安得谓之献/众不能夺其议/改谥曰宣靖。
(取材于《渑水燕谈录》)
(评分标准:
断错两处扣1分)
【参考译文】
元丰年间,丞相曾鲁公去世,尚书省的官员们商讨给他定谥号。
开始定谥号为“忠献”。
礼部官员刘挚反驳说:
“曾丞相居三公之位,但没听说推荐过哪个人,怎么称得上‘忠’呢?
家财万贯,也没听说过捐助一物,怎么称得上‘献’呢?
”众人无法改变他的意见,于是改谥号为“宣靖”。
15.(9分)
①(3分)B
②(2分)A
③(4分)韩诗写春雪嫌花开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在庭中树间飞舞(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1分);刘诗写春雪被春风挟带着在空中盘旋(1分);春天已经来临,突如其来的春雪在富贵人眼中似花,却夹杂着作者的嗔怪之情(1分)。
16.(8分,每空1分)
层林尽染百舸争流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秋水共长天一色山映斜阳天接水更在斜阳外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7.(3分)D
18.(4分)CD(选对一项2分,多选不给分)
19.(5分)明确点出未来技术前景(1分);理由充分,两点以上(4分)。
【参考答案】
1.看好空气制造汽油技术的前景。
①演示表明,空气合成汽油更清洁耐用,能立即用到汽车上。
②任何新技术的高成本都会随时间而急剧下降,目前较高的成本也会下降。
③这项技术能减少碳排放,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积极影响;为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提供新途径。
2.不看好空气制造汽油技术的前景。
①碳氢燃料作为新的汽油生产能源不具有合理性。
②用“空气合成汽油”费用过高。
③该技术只在科学界引发轰动,投入实际生产有困难。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0.(4分)BD(选对一项2分,多选不给分)
21.(5分)与胡杨构成类比,强调人和树为了适应环境而变化;为了更好说明自然与人的伟大相通,外在的表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质不变;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与文化气息。
(前2点各2分,第3点1分)
22.①(4分)在塔里木,自然与人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精神境界,自然的伟大与人的伟大相通并和谐统一;塔里木河虽最终没有流入大海,但它滋润了荒漠,虽牺牲了自己,却体现了自身价值;胡杨既有刚直坚守的品格,也有通达变异的一面,因此能保证自己扎根沙漠,履行自己抗风沙、保绿洲的使命;石油工人不畏艰辛、从容通达的生活态度和谦虚内敛的生命情怀点明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1点1分)
②(2分)收束全文并概括点明了主旨,表明塔里木的人与物都有着天地境界;从感情上,揭示了作者对塔里木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1点1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10分)
【评分说明】
8—10分:
内容切合话题,表述完整;语言精炼得体;不少于150字。
5—7分:
内容符合话题,表述较完整;语言通顺;不少于150字。
5分以下:
内容与话题距离较远,表述不完整;语言欠通顺;少于120字。
24.作文(50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42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2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46分以上。
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3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 第二次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