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docx
- 文档编号:29266444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6.70KB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docx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江华职业中专学校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总第6课时执笔:
蒋新文校对:
审核:
第周星期;班级:
第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
第三课第二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学习目标:
1、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2、逐步形成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能力,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能力
3、热爱生命、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
重点难点:
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
学法指导:
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课堂流程及学习内容:
(一)自主预习
1.每个人都有生命健康权。
我们有权;
;。
2、注意自身生命健康和安全,不仅是,也是。
因为人具有,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
3、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4、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做一个。
(二)探究学习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探究一:
教材P29:
(1)上述行为那些属于合法行为?
那些属于放弃权利的行为?
(2)我们身边有哪些珍爱生命健康权的事例?
2、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探究二:
2004年11月14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父亲李普能因儿子吸毒、盗窃,恨铁不成钢,情急之下竟将其活活打死,结果被判了刑。
李普能是官渡区某村村民,其子李彪于2000年染上毒瘾,当时年仅14岁。
从那时起,家里不管把钱放在哪里,都难逃李彪的魔掌。
2004年7月6日,没钱的李彪又偷了本村村民的拖拉机后斗板。
李普能找到一个月未回家的李彪后,将其弄回家中进行毒打,致使李彪死亡。
李普能是大义灭亲吗?
为什么?
探究三:
P32:
(1)请从法律与道德等方面评价上述三种表现
(2)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三)课堂小结:
识记本课知识点
(四)当堂训练
1、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良好表现是()
A、发烧了,在家吃一些退烧药B、冬天时,只穿一件毛衣就出去散步
C、早晨起床,在公园打一下篮球D、小明上课时,突然感到肚子疼,立刻去医院
2、2006年8月28日,中华网报道,四川一13岁女孩因为家人不允许他弃学打工而心生邪念,投毒药害全家人,致使爷爷不治身亡。
该女孩的行为()
A、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B、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正当之举
C、是缺乏法律意识的愚蠢之举D、没有正确处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3、我国的哪些法律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A、宪法B、刑法C、治安管理处罚条列D、民法
4、一天,高中生小明放学途中,看见有歹徒持刀对路人行凶,立即与其他同学上前制止,在搏斗中将歹徒刺伤。
小明与同学的行为属于()
A、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B、正当防卫的行为
C、保护路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D、危险的行为
5、在南方某城市,一群酗酒的青年人深夜捉弄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最后使其致死街头。
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破此案,凶手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此事例说明()
A、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健康权B、一个人的生命比地球还重
C、不管年龄大小、身份如何都平等地享有生命健康权
D、法院对青年人的判决不公平
教(学)反思:
5、在南方某城市,一群酗酒的青年人深夜捉弄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最后使其致死街头。
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破此案,凶手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此事例说明()
A、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健康权B、一个人的生命比地球还重
C、不管年龄大小、身份如何都平等地享有生命健康权
D、法院对青年人的判决不公平
答案:
1、CD2、ACD3、ABC4、BC5、ABC
王明:
是见义勇为、具有高尚道德的行为,应受法律保护和道德褒奖。
但不宜提倡。
要“见义智(巧)为”。
徐文:
不违法但应受道德谴责。
看到同学落水袖手旁观,没有同情心和社会公德意识。
钟平、黄晓芳:
既是见义勇为又是道德教育提倡的的行为。
勇于救人,又机智救人。
(1)王明能奋不顾身,见义勇为,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境界;但他虽有高尚的道德,却缺乏救人的本领,盲目下水,只能适得其反,救人不成反而更添一个落水者。
他的行为从道德角度来说值得赞赏,但不宜提倡。
(2)徐文以自己不会游泳为由,见死不救,扬长而去,虽不违反法律,但其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3)钟平、黄晓芳两位同学,虽然自己不会游泳,但他们机智灵活,及时求救,自己没有受到损害又救了别人,既符合法律规定又体现了两人较高的道德修养,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提示:
(1)危难时刻要学会保护自我,也要尽一切可能去挽救他人;
(2)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措施:
喊成人来帮忙,打110,找竹竿救护等
第一课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非选择题:
1、答案提示:
四个建筑都悬挂着“国徽”;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答案提示: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
(1)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等权利;
(2)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概念(略);(3)人民与公民的区别(略)。
3、答案提示:
(1)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义务教育法——保障我们九年义务教育权利;婚姻法——保障我们在家庭生活中的抚养、教育保护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我们深信健康。
(2)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来保障公民权利。
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
1、答案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权利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我国法律确认并保障公民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所以,虽然我国公民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行使权利。
2、答案提示:
邱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他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我国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甲流”时期邱某发布虚假信息,容易造成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不稳定,损害了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2)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但言论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任何人都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宁。
邱某散布疫情谣言,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宁,触犯了法律,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课 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二)非选择题:
1、答案提示:
小胡的看法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
(l)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
(2)公民应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3)小胡有听音乐的权利,但深夜还把音响开到最大声,干扰了邻居的休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约束。
2、答案提示:
(1)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信自由权利、批评建议权利、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权利和义务
(2)破坏环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二)非选择题:
1、答案提示:
(1)①生命健康权。
②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观点A:
如行使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使其他消费者的权
益免受侵害;
观点B:
如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答案提示:
(1)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2)学生、子女、消费者等。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
受教育,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有:
受抚养地权利,孝敬父母地义务。
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有:
知情权,遵守商场秩序地义务。
(3)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要:
A.正确行使权利:
第一,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第二,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第三,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第四,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B.忠实地履行义务,要做到: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三课 第一框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
1、答案提示:
(1)生命健康权;
(2)死难者家属有权请求国家法律保护;有权要求物质和精神的赔偿;有权要求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2、答案提示:
(1)车祸;
(2)假冒伪劣食品;杀人、打架斗殴;乱排乱放使人中毒致残致死;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等;(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4)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权请求国家法律的保护;要求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要求侵权人赔偿物质的、精神的损失等。
第二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二)非选择题:
1、答案提示:
人们在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1)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2)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3)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2、答案提示:
(1)孙陈晨拥有生命健康权。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他的母亲也没有权利结束他的生命健康权。
母亲的行为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3、答案提示:
(1)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2)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3)一、“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注重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二、“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我们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和法定义务,应主动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
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二)非选择题
1、
(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
(2).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任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当自己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2、
(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名誉权。
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属于侮辱行为。
(2).小智面对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同学他对此很反感。
如果他们还是这样做,你可以不理会他们,每次他们这样叫时都别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学也会觉得没劲,也就不会再叫了。
此外,小智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制止他们。
如果因为同学起的外号,造成严重后果的,小智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第四课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姓名权。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2.记者并没有侵犯刘某的肖像权。
因为记者并没有依靠刘某的肖像赢利,也没有恶意侮辱刘某,因此不构成侵权。
中考回放
1、C
2、
(1)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回答任意两个即可)
(2)李某的行为是践踏他人人格尊严,损害他人的名誉,给他人造成了伤害;破坏了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同时也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的违法行为。
(言之有理即可)
(3)林某可以和侵权人协商,告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出的办法合理合法可行即可)
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二)非选择题
1、文华的说法是错误的。
作为父母负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而教育的前提是父母要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要有所了解,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有了解子女在校表现的权利而且文华的妈妈并未采取翻看文华日记、拆看文华的信件等违法的方式去了解文华的学习情况。
因而,文华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并没有侵犯文华的隐私权。
作为未成年子女,应该主动和父母沟通,主动向父母汇报个人的学校情况和行为表现。
2、李某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因为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
隐私权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
李某偷看王某的日记,并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传播,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
王某的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
因为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诬告陷害。
王某在合法权益受到李某的侵害后,不是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对李某进行诬告陷害,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
第五课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二)非选择题
1.剧中妈妈的行为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2.面对妈妈的这一行为女儿应该平心静气地向妈妈说明,妈妈的这一行为是不正确的,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
除此以外,女儿应该在平时主动和家长多交流和沟通。
三、中考链接
1、D2、B
3、情境分析题
(1)隐私权。
言论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之一。
但是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妨害他人的自由、侵犯他人的权利。
所以小伟所谓的“言论自由”是错误的。
(2)要求小伟立刻删除网上关于自己信件的内容并公开道歉。
如果小伟不同意,可找老师协调,如果依然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诉诸法律。
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
(二)非选择题
1、见知识归纳总结2
2、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有:
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3、菲菲的爸爸的做法不对。
(1)菲菲上初一,正在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不用她爸爸交学费和书本费,她家庭困难,还可以向学校申请“蛋奶工程”,菲菲爸爸的做法是不对的。
(2)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家庭在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负有法定责任:
一是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二是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菲菲爸爸不让菲菲继续上学,不让其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是不履行法定义务,是错误的、违法的。
2.菲菲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应当依法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
(1)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方面,菲菲应当用法律与爸爸论理,批评爸爸的错误观点,说服爸爸出钱,保证自己继续上学。
如果还有困难,应当请老师、亲友甚至法律工作者做爸的动员工作。
实在无效还应诉诸法律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2)在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方面,菲菲应当在开学时及时入学;应当学完规定的年限,而不参中途辍学;还应当遵师、守纪、努力学习,力争取得好成绩。
(3)菲菲若放弃受教育权利,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若同意爸爸的主张而辍学,也是缺乏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表现。
4、
(1).上述材料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和公益性。
(2).该乡的规定是符合我国法律和教育制度的要求。
因为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
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第六课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
(二)非选择题
1、
(1)、受教育权利
(2)、首先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为了国家、社会、自己青少年都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义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王某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王某的错误在于过分强调了权利,而忽视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公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受教育不只是个人的事,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作为中学生,王某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3、首先、李老师应该劝说小明的父母,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父母却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
初中教育是适龄少年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初中学生是否接受学校教育不是个人的自由。
家长应按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保证小明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没有贯彻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社会责任。
其次、针对小明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成绩差,不想再读下去的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建议为小明提供“蛋奶工程”,发动同学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小明物质、资金方面的帮助;
第三、李老师还要应发动学生的力量,让小明的同学平时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多帮助他,如为小明补习功课、与小明多沟通,鼓励他努力上进,增强自信等。
通过以上的努力小明一定会重
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
(二)非选择题:
1.
(1)首先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归还物品。
(2)公民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
切实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①自己协商②有关人员或机关协商③求助于相关的仲裁机构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财产所有权。
3.因为这个收入属于非法收入。
我国法律规定:
国家公共财产不受侵犯,宅基地属于国家公共财产。
第二框:
财产留给谁
(二)非选择题: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李某是被继承人;妻子、儿女和二儿媳是继承人;遗产有家庭储蓄3万元、房屋4间;被继承死亡后。
(3)不对,因为我国继承法规定:
女儿和儿子享有同等的继承权,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4)有,继承法规定:
丧偶的儿媳妇对于公公、公婆尽了抚养义务的享有继承权,应该按第一顺序继承人对待。
(5)李某的长兄闻讯也赶来说:
“我与李某是亲兄弟,他死了,遗产应分给我一份。
”这话对吗?
为什么?
2.不对。
因为关某的继承属于代位继承。
3.有权继承遗产的人是:
妻子钱某、王某、自己的亲生儿女。
理由:
继承法规定配偶、子女(包括继子女)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继承权实现的方式: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4.
(1)符合,因为女儿和儿子同等享有对父母遗产的继承权,在此案例中由于两个儿子在父母生前从不过问父母的生活,主要是自己照顾,所以应当多得,对于两个儿子应当少分或不分。
(2)先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应该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框:
无形的财产
(二)非选择题
1.
(1)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
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2)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1)应该支付稿费;
(2)未成年人享有智力成果权或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不受非法侵害。
3.
(1)合法;
(2)合法
第八课第一框: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
1.
(1)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
2.
(1)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犯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协商索赔、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拨打1231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不对,因为说顾客是上帝,意思是售货员应该尊重顾客,并不能因此就不尊重售货员,尊重售货员是顾客的应尽义务。
应该尊重售货员的劳动,说话和气、礼貌。
4.
(1)售货员的行为侵犯了赵女士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人格尊严权。
(2)受到非法侵犯不能忍气吞声,当然也不能非法报复,正确的方法是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第二框:
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非选择题
1.
(1)当你到商店购买食品时,应该了解食品的有关信息,然后再做决定
(2)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2.
(1)应该,这样做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2)根据自己的需要,慎重购买,认真辨别,合理消费。
(3)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1)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全、公平交易和依法求偿权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1)从生产日期上可以看出
(2)安全权和公平交易全
(3)①在交易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②在侵权行为发生后,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受到惩治。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课:
第一框: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二)非选择题
1.材料分析
(1)这件事情是不公平的。
因为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6分是李力同学应该得到的,是对他学业效果的一种肯定,页是对李力的尊重。
(2)我将和老师讲道理协商,如果老师执意不该,也要理解老师,毕竟老师的工作太多太忙,老师的决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能体现一定的公平性,再说,公平从来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2.实践探究
(1)考试作弊现象。
建议对广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
(2)卫生评比人情打分。
建议细化和严格评比制度。
(3)不用供热也得交全额暖气费。
建议供热收费分户计量。
3.竞赛规则:
(1)每班自己经过选拔,报5名同学参赛
(2)将参赛同学花插开来安排考场,用统一的试题进行竞赛。
(3)规定答题的时间,在同一时间收缴试卷。
(4)试卷密封,由外边的老师或和九年级没有关系的老师阅卷,得出成绩。
(5)根据成绩划分出一二三等奖。
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
(二)非选择题
1.简答题
(1)让分粥的人后挑,因为这样就等于告诉掌握分粥大权的人,如果出现不公平,将意味这最吃亏的人是你自己,这样有利于制约滥用权利,有利于实现公平。
(2)公平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只有公平互惠的合作才有利于合作的各方。
第十课:
第一框: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节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年级 思想品德 第三 第二 同样 权利 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