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1 人口的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文档编号:2925784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89.79KB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1 人口的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1 人口的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1 人口的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测评1人口的变化新人教版必修2
章末综合测评
(一)人口的变化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回答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D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放缓,人口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
D选项符合要求。
]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导学号:
17252023】
2.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a—德国 B.b—肯尼亚
C.c—印度D.b—日本
3.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 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2.B 3.C [第2题,由图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可判断,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目前存在于少数发展中国家;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模式;c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分布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少数发展中国家。
第3题,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因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出生率较低,出现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4~5题。
4.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5.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
4.D 5.B [第4题,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实现。
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
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
]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6~7题。
【导学号:
17252024】
6.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
C.丁→甲→乙→丙D.丁→甲→丙→乙
7.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资源匮乏 ②人口政策 ③国内移民 ④社会经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6.C 7.D [第6题,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高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模式)、低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由死亡率下降开始,图中死亡率最高的是丁,然后是甲,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所以符合题目要求的是丁→甲→乙→丙。
第7题,人口政策的实施,会改变人口出生率;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影响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国内移民无关;资源十分匮乏的贫穷地区,出生率可能高。
]
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回答8~10题。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8.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省际人口的迁移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人口寿命的延长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9.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区 ④经济欠发达省区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B.造成性别比失调
C.可暂时缓解老龄化
D.人均GDP快速增长
8.A 9.D 10.C [第8题,从图中分析得出,贵、桂经济欠发达省区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的粤、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区的人口寿命更长,出生率更低,经济、医疗水平更高,但是其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减小。
第9题,我国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更大,而经济水平低,养老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最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
第10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可以增加少儿抚养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老龄化。
]
图1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2为劳动力迁移图,读图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
A.乙、丁、甲、丙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
12.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1.A 12.D [第11题,读图1可知,乙、丁两城的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值,且是乙城明显;甲、丙两城的人口自然增长为正值,且是丙城增长最快,故四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的排序为乙、丁、甲、丙。
第12题,图2中信息显示,丁城的人口迁入最多,说明其就业机会多,对人口迁入有吸引力。
]
读我国某县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14题。
【导学号:
17252025】
13.关于第五、第六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六普”人口峰谷变化基本上是在“五普”的基础上向后推移了20年
B.从“五普”到“六普”老人和儿童数量越来越少,中年人数量越来越多
C.“五普”0~4岁人口较少,体现了计划生育的成效
D.“六普”45~49岁人口达到峰值,凸显外来人口的增加
14.关于该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B.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低
D.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
13.C 14.A [第13题,“六普”与“五普”相差10年,其人口峰谷变化基本上是在“五普”的基础上向后推移了10年;从“五普”到“六普”老人数量越来越多,儿童数量越来越少;“五普”0~4岁人口较少与实行计划生育有密切关系;“六普”45~49岁人口达到峰值是“五普”35~39岁人口峰值向后推移10年所致。
第14题,“六普”劳动年龄人口尤其是20~29岁男性人口数量明显增加,与外来人口增多有关。
]
下图为某年我国各省区老年人口比例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京津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川渝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
16.西藏老年人口比例小的原因是( )
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低
C.医疗水平高D.迁入人口多
15.C 16.A [第15题,读图可知,四川、重庆老年人口比重大于10%,远大于其他地区。
第16题,西藏地区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高,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小。
]
17.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A.海南B.四川
C.广东D.浙江
B [本题可以结合该省常住人口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图中显示,该省人口数量多,且常住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说明该省人口大量迁出,选项中只有四川符合条件。
海南省、广东省、浙江省属于人口迁入省份。
]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据此回答18~19题。
18.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19.“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18.C 19.A [第18题,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为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第19题,“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
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和儿童,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
]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
“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20~21题。
【导学号:
17252026】
20.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1.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C 21.C [第20题,根据题中材料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数量差别很大,主要是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的。
第21题,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主要是为了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
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区域人口南多北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温度
C.水源D.交通
2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
22.B 23.B [第22题,该区域纬度高,温度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23题,20世纪后期以来,北部开发了新资源,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
]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5.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4.C 25.B [第24题,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表示,包含有人口最大值的意思。
最佳人口规模是指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25题,在特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口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没有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2016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统计公报表明,20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1 人口的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 综合 测评 人口 变化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