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第八章恒定电流第2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docx
- 文档编号:29253318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50.93KB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第八章恒定电流第2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docx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第八章恒定电流第2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第八章恒定电流第2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第八章恒定电流第2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电路 电路的基本规律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
1.关于电动势E,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动势E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都是伏特,但三者本质不同
B.电动势E的大小,与非静电力的功W的大小成正比,与移动电荷量q的大小成反比
C.电动势E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跟电源的体积和外电路均无关
D.电动势E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解析】选B。
电势是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而电势差是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电动势反映了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大小,是电源的属性之一,所以B错误、A、C、D正确。
2.(2017·临沂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当R2的滑动触头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
现将R2的滑动触头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解析】选B。
当R2的滑动触头由a滑向b时,R2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则总电流I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路端电压U=E-Ir,所以电压表示数U减小;R1两端电压U1=U-U3,而U3=IR3,U3增大,所以U1减小,则I1减小,而I=I1+I2,所以I2增大,B正确。
【加固训练】
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
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A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
A.I变大,U变大 B.I变小,U变小
C.I变小,U变大D.I变大,U变小
【解析】选B。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所以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源的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所以R3两端电压减小,所以显示器A的电流I减小,即B选项正确。
3.(2016·全国卷Ⅱ)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
Q1与Q2的比值为 ( )
导学号42722496
A.
B.
C.
D.
【解析】选C。
由于电池的内阻可以忽略,所以路端电压U不变。
当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可等效为图甲所示电路,所以C两端的电压与其并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关系可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可等效为图乙所示电路,同理可知,C两端的电压为
根据Q=UC,所以Q1与Q2的比值为
=
=
故选项C正确。
4.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Ω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上,电动势E=30V,内
阻r=1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M=
1Ω,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A
B.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大于10A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大于16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W
【解析】选D。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I(r+R)解得:
I=2A,所以A、B错误;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出=P-P热=UI-I2RM=10×2W-22×1W=16W,所以C错误,D正确。
5.(2015·北京高考)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
;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导学号42722497(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1)知道要想扩大电流表的量程需要并联一个电阻的原理。
(2)知道如果将R2接入电路,不会影响电流表的量程。
【解析】选C。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通过R1的电流是通过电流表的2倍,每一小格表示0.02A+0.04A=0.06A,选项A、B错误;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通过R1的电流仍然是通过电流表的2倍,每一小格仍然表示0.06A,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6.有三个电阻串联,如图所示,电流表是完好的,合上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在不拆开电路的前提下,通过电压表测量各连接点的电压值,可判断故障原因,电压表测量数据为Uab=Ucd=0,Uac≠0,则该电路的故障原因可能是 ( )
A.R1断路B.R2断路
C.R3断路D.R1、R2、R3均断路
【解析】选B。
首先根据Uac≠0,说明电阻R3是完好的,电源、开关和电阻R3之间通路,然后根据Uab=Ucd=0可判断出R1也正常,R2发生了故障。
7.(2016·江苏高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Ω,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
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导学号42722498( )
A.路端电压为10V
B.电源的总功率为10W
C.a、b间电压的大小为5V
D.a、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A
【解题指导】
(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I=
。
(2)电流总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3)电源向整个电路提供的总电功率P总=EI,随电流变化而变化。
【解析】选A、C。
外电路总电阻为10Ω,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1A,所以路端电压为10V,A项正确;电源的总功率为P总=EI=12W,B项错误;a右侧电阻两端电压为15×0.5V=7.5V,b右侧电阻两端电压为5×0.5V=2.5V,所以Uab=-(7.5V-2.5V)=-5V,C项正确;a、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总电阻为
×
2Ω+2Ω=9.5Ω,电路的总电流不是1A,D项错误。
8.(2017·广州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若调整可变电阻R的阻值,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ΔU(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这个过程中( )
导学号42722499
A.通过R1的电流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
B.R2两端的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
C.路端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
D.通过R2的电流增加,但增加量一定小于
【解析】选A、D。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ΔU,通过R1的电流减小ΔI=
选项A正确;R2与电源内阻的总电压增加ΔU,选项B错误;R2两端的电压增加量小于ΔU,通过R2的电流增加量小于
选项C错误、D正确。
9.(2017·邢台模拟)如图所示,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灯泡L1和灯泡L2的U-I图象,现将这两个灯泡并联,然后接在电动势E=10V、内电阻r=2Ω的电源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此时灯泡L1的电阻较大
B.此时灯泡L2的电阻较大
C.此时灯泡L1的功率约为4W
D.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6V
【解析】选A、C。
对题述的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在电动势E=10V、内电阻r=2Ω的电源上的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I1+I2)r,在题给的灯泡L1和灯泡L2的U-I图象坐标纸上,作出两灯泡并联的U-I图象和电源的U-(I1+I2)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的交点可知此时灯两端电压约为4V,灯泡L1的电流约为1A,灯泡L2的电流约为2A。
由欧姆定律R=
可知,此时灯泡L1的电阻较大,选项A正确、B、D错误。
由电功率公式P=UI可知,灯泡L1的电功率P1=UI1=4W,选项C正确。
1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动势E=6V,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得到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乙、丙、丁所示。
其中图乙为输出功率与路端电压的关系曲线,图丙为路端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曲线,图丁为电源效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曲线,不考虑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
则下列关于图中a、b、c、d点的坐标值正确的是 ( )
A.a(4V,4.5W) B.b(4.8V,2.88W)
C.c(0.6A,4.5V)D.d(8Ω,80%)
【解析】选B、D。
由题图丙可知短路电流为I短=3A,由I短=
得r=
=
Ω=2Ω,电源的效率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由题图丁可知电源的最大效率为η=80%,由η=
=
解得R=8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B时,分别对应b、c、d三点。
当输出功率达到最大时外电路电阻R1=r=2Ω,此时路端电压为U1=3V,故可得a点:
U1=3V,Pm=
=
W=4.5W,坐标为a(3V,4.5W);b点、c点:
R=8Ω,I=
=
A=0.6A,U2=E-Ir=(6-0.6×2)V=4.8V,P2=U2I=4.8×0.6W=2.88W,所以b点的坐标为b(4.8V,2.88W),c点的坐标为c(0.6A,4.8V);d
点的坐标为d(8Ω,80%),选项B、D正确。
二、计算题(本题共14分。
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2Ω,R2=8Ω,R3=4Ω。
当开关K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当K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6A。
求:
(1)开关K断开和闭合时的路端电压U及U′。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3)开关K断开和闭合时内阻上的热功率P及P′。
【解析】
(1)K断开时:
路端电压为
U=I(R2+R3)=0.25×(8+4)V=3V
K闭合时:
U′=I′R2=0.36×8V=2.88V
(2)K断开时:
外电路总电阻
R=
=6Ω
K闭合时:
外电路总电阻
R′=
=4.8Ω
则K断开时有E=U+
r ①
K闭合时有E=U′+
r ②
由①②代入数据解得:
E=3.6V,r=1.2Ω
(3)K断开时:
I=
=0.5A
则P=I2r=0.3W;
K闭合时:
I′=
=0.6A
则P′=I′2r=0.432W。
答案:
(1)3V 2.88V
(2)3.6V 1.2Ω
(3)0.3W 0.432W
【能力拔高题】
1.(8分)如图为瓦斯检测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P是气体传感器,它的电阻与瓦斯浓度C成反比,R0为定值电阻。
以下关于电压表示数U的倒数与瓦斯浓度C的倒数之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导学号42722500
【解析】选C。
由于气体传感器的电阻与瓦斯浓度C成反比,则R=
;由欧姆定律可得:
电压表的示数U=
R0=
R0,即
=
=
+
·
选项C正确。
2.(18分)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0=2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x的滑片P从一端移向另一端时,发现电压表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3V,电流表的变化范围为0.75~1.0A。
求:
导学号42722501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移动变阻器滑片时,能得到的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解析】
(1)当Rx=0时,Ux1=0,对应电流为I1=1.0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1(R0+r) ①
当Rx为最大值时,Ux2=3V,
对应电流为I2=0.75A,
有E=I2(R0+r)+Ux2 ②
Rx的最大值为Rxm=
=
Ω=4Ω,
由①②两式代入数据得
E=12V,r=10Ω。
(2)电源的输出功率
P输出=(
)2(Rx+R0)
当Rx+R0=r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但Rx+R0恒小于r,由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知,当Rx+R0取最大值时输出功率最大,即Pm=(
)2(Rxm+R0)=(
)2×(4+2)W=3.375W。
答案:
(1)12V 10Ω
(2)3.375W
【加固训练】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R1=100Ω,R2阻值未知,R3为一滑动
变阻器。
当其滑片P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源中流过的电流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两点是滑片P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
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析】
(1)题图乙中AB延长线交U轴于20V处,交I轴于1.0A处,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E=20V,内阻r=
=20Ω。
(2)当P滑到R3的右端时,电路参数对应图乙中的B点,即U2=4V、I2=0.8A,
得R2=
=5Ω。
(3)当P滑到R3的左端时,由图乙知此时U外=16V,I总=0.2A,所以R外=
=80Ω,因为R外=
+R2,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300Ω。
答案:
(1)20V 20Ω
(2)5Ω (3)300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物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提升 作业 十四 第八 恒定 电流 电路 基本 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