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评课稿.docx
- 文档编号:29241750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14KB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评课稿.docx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评课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评课稿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目录
1、我们爱整洁
2、我们有精神
3、我不拖拉
4、不做“小马虎”
5、风儿轻轻吹
6、花儿草儿真美丽
7、可爱的动物
8、大自然,谢谢您
9、我和我的家
10、家人的爱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12、干点家务活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4请帮我一下吧
15分享真快乐
16大家一起来
1、我们爱整洁评课稿
刚入学的学生只有六七岁,并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一些事情家长包办代替,造成自理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源于生活,重视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教学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性活质星。
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参与活动等环节,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纠正自己的行为,直接参与学习。
在设计的无拘无束的氛围当中,让孩子意识到当他不整洁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让自己整洁了,达到让学生从玩中学,从做中学。
让学生尽情的去表演、去展现。
不足之处:
1、课堂评价不到位。
对学生的回答有时没能给予肯定,在课堂上有时兼顾不到发动学生作点评。
2、超出了预设的时间,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在重上这节课之前,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自身的知识储备要丰富,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上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的简单的口头评价这个层面,可以提前设计好学生自我评价表、小组评价表、教师评价表或评价的具体内容和细则;同时还要多和同科老师交流,更充分地备课。
使授课内容更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改进的。
2、我们有精神评课稿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弱。
在生活中,学生觉得没必要时刻都精神,那样会感觉很累。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两点,第一,有精神的生活和学习是健康的表现。
第二,当自己看到别人不精神时的感受是什么,换位思考,当别人看到自己不精神的时候,又会有何感想。
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好理解有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动力坚持。
课堂上教师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介绍一些生活小技能、小窍门。
在演示生活的情景中学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明白了有精神的孩子人人夸,有精神的孩子更自信,有精神的孩子是健康的表现。
自己应该每时每刻把最美最精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首先通过PPT展示正确的坐姿、站姿,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坐姿,并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然后观看错误坐姿、站姿带给我们的危害及“国庆六十周年阅兵”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选择正确坐姿、站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感受良好的精神面貌带给我们的震撼。
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都有很深的感受,每个人都能自觉尽力做到最好,但是问题就是不能保持。
小学生就是喜欢动,让他们一节课保持一个姿势也不现实,因此要求他们在写作业、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对我们的脊柱生长有益处,更能保护我们的视力。
在走路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抬头挺胸。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可以,但是坚持做好就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要想真正的能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通过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一节课都保持正确的坐姿,让同学感受正确的写字姿势,并且保持一段时间,先让大家充分体会这个过程,然后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醒,时间久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好的习惯,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坚持,也需要老师的坚持。
不足之处:
1、应注意和家长的信息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课外延伸评价应加强督促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短时实践转化为课外的持续践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长期坚持的仪态仪表习惯。
3、我不拖拉评课稿
许老师讲授了《我不拖拉》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知道了拖拉的后果,学会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在教学中,许老师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他们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许老师很关注学困生,为他们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手,孩子们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笑得是那样开心。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多在学习中找到一些乐趣。
叙拉傲视很善于评价学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应为他们设计一些问题,争取让孩子们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多查阅资料,争取使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一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不做“小马虎”评课稿
课程标准从低年级儿童地生活经验出发,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我们要把这些要求紧密有效的结合起来,组织负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收到影响,引发学生地到的体验,提高他们道德认知,以《不做小马虎》这一课为例,教师主要做了一下尝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讲故事,说童谣,亲身体验等方式,是促进儿童发展地有效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在运用教材地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设置,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在创造,让他们有所体验,感悟。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创设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的主题活动情境,采用了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密切结合的活动方式,来促使学生提高认识,感悟道理,改善行为。
这堂课先教学的班级不足是,有的学生只顾着听故事,看图片,参与讨论时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别人的马虎,没有正真联系自己的生活,找出自己的马虎行为,所以,对这些学生而言,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所欠缺。
5、风儿轻轻吹评课稿
《风儿轻轻吹》一课,以“风”为切入点,以点代面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变化,帮助学生养成与自然共在的好习惯。
整节课,许老师树立师生平等合作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乐学氛围,让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
首先,通过吹风车引出课题,再延伸到寻找生活中的风;由吹气球初步了解风的形成,再由风儿能帮我们做什么,延伸到风儿的“脾气”,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堂上,孩子们个个踊跃发言,积极发言,勇于参与,个个兴趣盎然。
此外,形象美观的板书,生动有趣的课件,给学生以多感官的综合刺激,教学效果良好
6、花儿草儿真美丽评课稿
《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侧重培养儿童欣赏大自然的美,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记录生命的多样性,感受生命的美丽,愿意为了维护这份美丽做力所能及的事,体现了一个人乐观的生活情趣和公民基本的生活责任感。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尚浅,对事物的概念还保留在具体形象上。
本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让他们愿意去亲近大自然,发现生命的多样性,学会科学地与花草接触,初步具备环保意识,过健康、安全,有爱心的生活。
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花草树木入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并熟悉自己身边的花草树木,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花花草草
本环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主动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为主,鼓励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正义感。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探究能力,从而增加知识量。
7、可爱的动物评课稿
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以教材资源为范例,以课外资源为补充,以活动体验为手段,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展示、分享、讨论,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动物的亲近感、好奇心,知道了怎样才是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了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
对实施过程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
整个课堂教学创设三次闯关的情境,将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分散其中,意在落实课堂目标。
纵观课堂教学,三次闯关给学生创作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最后,将知识点编成儿歌,成为板书,潜移默化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通过不同情境的表演,体验动物的心声,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交流的真切、真诚。
不伤害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句句精彩的回答,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年级的孩子要多给方法,小组合作前,教师先通过小猫的例子一步步教学,然后总结方法。
这样,小组学习时孩子们就“有法可依”。
明确的分工,充分的课前准备,也让课堂上的小组合作真实有效,每个小组的交流展示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给予他们的阵阵掌声就是最好的评价。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力求体现道法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紧紧联系本课的学习,让大家科学养蚕。
在体验与实践中,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这也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教师还将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和改进。
一,利用情境创设教学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二,教学设计减少环节,突出重点,不要华而不实。
特别要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远点。
关注每一个学生,创设每一个情境,珍惜每一次体验,重视每一回交流,引导每一组合作,给予每一句鼓励……让有声的教育变成春风化雨,这样的道法才是孩子们德育的圣地。
教师将执着于道法,绽放于勤处!
8、大自然,谢谢您评课稿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各个感官去充分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积极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深刻感悟。
本课教学中,教师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教学活动:
一、适度探究,感知馈赠;二、就近游园,体验快乐;三、延伸拓展,获得启迪;四、立德树人,懂得感恩。
教学“大自然的礼物”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结合教材范例探究大自然的“礼物”从何而来,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再寻“礼物”,以充分感受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大自然的快乐”时,教师利用美景图片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熏陶,抓住四季中典型的户外活动进行交流,增进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便捷的校内春游,实地观察春天自然界细微的变化,真实体验户外活动时的感受。
再结合案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辨析,明确在大自然中活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最后,借助绘本“大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探究自然,感恩自然。
本课教学中,由于活动的多样性,学生积极性较高,教学气氛较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1.大自然的物质馈赠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进行全生活的体验和交流,需要学生课外搜集探究,但部分家长配合不够,没得到很好的落实。
2.从四季角度去谈大自然中的快乐只是一个角度,本课局限在这一个角度,显得有些狭隘。
3.校内春游的组织还不够细致,活动还不够有序,学生的体验也不够深入。
改进预设:
1.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参观、实践、访问,从更多角度去寻找大自然的“礼物”,以充分感悟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师课前的资料准备要全面,课上的活动开展要有序,课后的检查督促要到位。
3.要深入研读教材,结合学情、校情开展活动,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的快乐,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9、我和我的家评课稿
我们都知道:
家是人人都有的,又是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孩子们的每一句对话,都意在让学生充分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家的亲近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
“爱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得到”,而不是“付出”,作为这堂课的重点,“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激发爱家的情感”,我的理解就是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家,不仅是满足学生的物质享受,关键是人与人的活动,这种相互的关心、照顾、牵挂、给予等,才是爱的根源。
在课堂上,教师重视追求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教师让孩子们写调查报告,记录自己的家。
从家的变迁、家里人的历史故事到家里的物件、家人生日、电话号码等,都记下来,能想到什么记什么,然后画一画自己的家,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故事,谈一谈家的未来,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等。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交织于课程的各个环节,学生的动手、动嘴、动脑等能力得到极大锻炼,爱不知不觉就扎根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情和爱。
让学生明白爱家不仅仅是得到,更多的是付出。
10、家人的爱评课稿
《家人的爱》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家庭中的点滴事例~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结合一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孩子在具体、真实的事例中感受到家人的严格要求同样也是爱。
一、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时曾说过: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这个特点。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近”。
教学内容始终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围绕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与家人的共同生活、密切接触中~感知、体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
为了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课前对本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采访~当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父母不顾自己生病而精心照顾自己、连续几年始终如一为自己煎药等感人的事例时~孩子从中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真正打动了孩子的心。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真”。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一直着眼于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
教学中当教师读家长的来信时~学生被家人真切的爱而深深感动~师生共同回忆、共同感受、共同体验这些平凡的生活事例~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谍程的主要源泉~符合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新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在教学之前~教师请学生进行了课前参与:
回忆自己和家人共度的快乐时光以及家人关心、照顾、疼爱自己的事情,收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生活照或图画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受到了一定的自我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家庭生活中的资源~播放了家长讲述的关爱孩子的具体事例~将教学资源最大扩充~充分利用。
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停留在此~而是引发学生思考:
“我们感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深厚的爱~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我为家庭添欢乐。
”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
总之~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和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打开”课堂~让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
“走出”教科书~让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又较好地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三、在教学中,关注德育课程中的道德问题。
生活中不能没有道德~道德也离不开生活~德育课程中会涉及很多道德问题。
再现学生的真实生活时~如何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取得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课的课前调查中~家长来信中反映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谈到了学生对家人严格要求的不理解和误解。
而这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体会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引用了家长来信中的真实事例~但教师做了一定的处理~既没有出现孩子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家长的姓名~将其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情境~制作为课件内容播放~并引导学生讨论:
“家长这样做也是对我们的爱吗?
”
结合这样的案例~学生们就能自发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来说明白己的想法和认识~从教学效果看~这种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
教师既做到了充分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在生活事件上的认识问题~这是本课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1、让我自己来整理评课稿
洪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针对孩子乱拿乱放这一问题,从教孩子整理书包入手,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让学生初步感受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的好处,养成分类整理自己的书包及其它用品的习惯,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从小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的积极情感。
本节课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愿意尝试自己动手,乐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体会到成就感。
行为与习惯的目标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洪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一、小丽和她的“小伙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物品对我们的重要性。
二、找不到“小伙伴”了,这个活动主要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明白,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就会给生活带来麻烦。
三、养成整理的好习惯,这个环节是要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习惯要从小培养,还要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整理书包的小能手,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体会整理物品的方法,并能体会到成就感。
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说不练是不能养成整理的好习惯的。
四个教学活动一个紧扣一个,由激发愿望到锻炼能力再到落实到生活中去,层层递进,逐渐达成目标。
教学效果较好。
12、干点家务活评课稿
《干点家务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活动主题。
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在教育学生懂得作为家庭一员,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生活性,所以在整体活动设计中高老师是抓住“源于生活交流互学应用生活”这个主线来安排的,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顺势引导,加以体验。
从开始的家务劳动小调查,到叠衣服经验的共享交流等都是在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体会做家务的乐趣,让学生始终是在“我是家庭的一员,我有责任尽自己的一份力”的体验中来增进自己的知识技能,增强劳动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做家务的积极性。
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中最重要的形式,通过在课上设计的“叠衣服”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给予了学生最直接的锻炼,较好较快地让学生掌握了技能。
同时,也通过学生的互评、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共享劳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有个别学生不能完全融入集体活动中,是因为没有在家做过任何家务,没有生活感受,应督促其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高老师对课堂的把控力尚有欠缺,没能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触动他们自己去表达,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的舞台。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能让孩子有快乐的生活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渗透好我们的品德教育和道德熏陶,才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成长。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评课稿
这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定位于孩子们的乐群意识,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高老师设计了如下两个活动环节。
第一,大家一起快乐多,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和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首先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情景,这个情景需要孩子们制造欢乐来推动欢乐船,这里分小组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耍,他们有的玩“老鹰捉小鸡”,有的玩萝卜蹲等,整个课堂变成了一个欢乐的乐园,孩子们在玩完之后高老师随机采访,明确了大家在一起玩,真好玩的观念。
第二,孩子们在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定会遇到别人不愿意加入自己的情况,所以我们故意设置了情景,让孩子们遇到需要加入别人的情景。
这样的情景就训练了孩子们想要加入别人需要和别人说,需要交流,也就训练了孩子们沟通的技巧,这样也有利于孩子们想要和别人玩的时候自己想办法。
教学效果较好。
最后这堂课其实有不足的地方,这堂课的活动感觉只是在表面上跑,没有很好的落实下去,特别是在渗透沟通技巧的时,更是应该加油的地方。
14请帮我一下吧评课稿
在本节课中,教师教得好,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知道了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了选用恰当的求助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高老师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高老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高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
他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高老师很善于评价学生,帮助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使孩子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5分享真快乐评课稿
2019年3月14日下午我听了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一课,该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内容,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利用学生体验过的过生日分享生日蛋糕这个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为本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新授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花了几分钟时间阅读课本上的绘本故事,然后让学生说说小女孩收到妈妈送的书之后,是怎么做的?
教师点评分析,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什么是分享行为,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有哪些分享的行为,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分享的概念。
生活中值得分享的事情很多,我们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要学会分享,学会了分享,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三角形,让学生动手给三角形加上一笔,使它变成生活中的一个物品。
学生自主画一画。
画完让学生到黑板前板演自己的作品,自主发言,说说自己的思路,并追问学生:
当你说完了以后,你感觉怎样?
让学生知道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听,这也是一种分享。
这种分享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得到自己没想到的好方法,还可以学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接着又让学生举例在我们的班级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事情,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发言。
最后,教师通过出的两道口答题考考学生,让学生对本课知识得到了一个总结性的认知。
并提倡小朋友把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分享一份快乐,变成大家的快乐。
但是,教师觉得这节课上的不足之处也好多,首先,准备不充分,导致上课上的环节不紧凑,干巴;其次,对教材认知也不够,基本上照本宣科,没什么新意,所以,在内容上显得很单薄,导致时间有多,而且不懂得临时生成,显得尴尬;再者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单一。
总之,这节课上的是很不成功的,进而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上课学生的课堂管理,还很需要跟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取经;还有自身对教材的研读也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以及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等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学习。
16大家一起来评课稿
《大家一起来》是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就是以对学生合作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 道德 法治 全册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