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核心.docx
- 文档编号:29241479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6.64KB
安全管理核心.docx
《安全管理核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核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核心
矿山安全管理的核心——人的安全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
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决定安全生产好坏的首要和核心因素。
国内外大量事故调查分析表明,因为人的失误或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对人的安全管理是矿山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内容。
由于人的行为受心理支配,所以,对人的安全管理应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分析为依据,通过对人员安全心理素质的选拔和训练、人机匹配、安全意识和动机的强化与激励、行为干预、以及对影响员工心理的不良环境因素的控制等措施,消除不利于安全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保证人的安全化,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
一人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国内外大量事故调查和统计表明,在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因素中,人的失误占主要地位。
据美国20世纪50年代统计,在75000件伤亡事故中,天灾仅站2%,即98%的事故在人的能力范围内是可以预防的。
在可防止的全部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88%,与不安全行为无关的只占12%;
日本1977年对制造业停工4天以上的104638件事故的统计表明,属于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有98910件,占90.5%,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的事故只占9.5%;
我国煤矿的安全现状与上述情况相当,如安徽淮北矿务局对历年死亡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因“三违”亦即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二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根据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可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非随意性不安全行为和故意性不安全行为,并分别进行分析。
1、非随意性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分析非随意性不安全行为是指操作者对自身行为的不安全性质或危险性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个人未能随意控制起行为性质的情况下做出的行为.由于这类不安全行为是非故意性的,所以又称为“无意性失误”。
此类不安全行为主要是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注意力分散、信号接受错误以及一些特殊条件的影响等原因造成的。
1)、缺乏知识和经验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根源之一是操作者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技术培训不够、不善学习或缺乏经验。
由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判断是在过去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缺乏知识和经验,就很容易造成判断失误和错误行为,从而孕育着伤亡事故的可能性。
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发现,有些工人和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实践经验,工作中盲目蛮干,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性根本就不知道;有时,生产过程中遇到情况发生变化,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而仅凭个人不成熟的经验进行错误处理,以至发
生事故
在矿山企业,由于缺乏安全技术知识,操作技术不熟练以及缺乏经验而导致的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新入矿的工人更是如此。
另外,临时工,季节工的事故率一般要高于正式工,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教育和训练所致。
2)、注意力分散
“注意”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人要对事物获得一个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必须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有关的对象。
如果注意分散,思想被工作以外的事情所占据,就会导致错误操作,或者对重要的危险不加注意,从而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机会。
也就是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对安全操作是极为重要的。
注意力分散也叫分心,是指不能稳定而持久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当时所应注意事物上的一种心理状态。
事实证明,注意分散是操作失误并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意分散的现象在上班之初和快要下班时容易发生。
工作刚开始时,注意力不易及时完全地转移到工作状态,而在工作将要结束时,往往又相反地过早转移到下班后的事务上。
这两个转移点都容易使人产生“忽略性”失误。
这种“人已到而心未至,人未走而心先离”的现象在实践中已被证明了它的危害性。
分析表明,在临下班之前和刚接班不久发生的事故所占的比例较大。
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或身体状况欠佳、他人的干扰以及一些心理疾患等,其中情绪波动是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矿山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作业现场中动态对象较多,大多要求操作者适当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如在打眼、支护等作业中应时时观察顶板的变化,留意异常的声响以及工友之间的动作避让等。
3)、情绪波动
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样,它对安全作业的影响也很大。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高达50%的事故与不良情绪有关。
在生产劳动中,积极、稳定的情绪会使人思维活跃、精力饱满、责任心增强,并且不易疲劳,从而对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然而,情绪的大幅度波动,如情绪的过度高涨或低落却十分有害。
人在情绪低落时,大脑处在一种全面抑制状态,表现为反映迟钝,特别是注意范围狭窄,头脑中往往被不愉快的事所缠绕,形成严重的注意力分散,甚至外界很强烈的危险信息都不能引起注意,很容易导致错误操作而发生事故。
而人在情绪过度高涨时,注意范围同样会缩小,因为人在兴奋过度时,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会产生很强的兴奋区,而这时其它部位则会受到较强的抑制。
因此,情绪的过度高涨对安全操作同样是很有害的。
关于情绪的过度波动与安全的关系,在我国谚语中有“乐极生悲”和“祸不单行”的说法。
“乐极生悲”反映了高度兴奋的情绪易使人发生失误而导致事故或其它悲剧的规律,这在生活或生产屡屡得到证
实。
“祸不单行”则反映了人在发生灾祸之后,由于会导致的情绪的过度低落,使当事者进一步发生个人伤害事故或其他差错的规律。
4)、感知、记忆与判断失误
(1)由于联络和确认不充分而误解信号造成的失误,有以下四种情况:
A信号及其方法不完备或信号装置有故障;
B联络信号实施不明确、不彻底;
C接受信号的一方没有确认信号的意义,产生误解;
D发信号的人误发信号或双方没有经过确认。
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空难便是由于指令的联络失误而引起。
1977年3月,泛美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与皇家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在西班牙特那利菲机场跑道上相撞,死亡500人。
解决上述失误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实行“接受复诵”制或叫做“接受确认”制。
即受方应向发信号人复诵一便,使双方都真正确认无误后再操作。
(2)信号感知与判断错误。
指人在感知和判断过程中的差错,如看错或听错。
主要原因有:
A信号显示得不够完善;
B因存在噪声,致使输入的信号紊乱;
C感知能力低下;
D在强烈期待的心理影响下发生错觉。
在煤矿井下,由于空间狭窄而战线又长,人们之间的工作配和常常靠非语言的声光信号,而操作控制人员在不少情况下又往往看不到被控制对象的运动情况,因此,由于信号感知和判断失误等引起的事故很多。
(3)遗忘。
许多工作任务包含着大量的记忆成分,操作人员必须记住各种操作顺序、部件名称、各种指令和动作要领等。
再加上现场中许多动态信息也需要短时记忆,而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且易受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干扰,因此,有时会发生遗忘性的失误。
如某矿一掘进班,在喷浆施工中,由于喷枪堵塞,班长叫工人小赵到后面去关闭进风阀,以便安全地排除故障,小赵答应着去关了。
但当班长将喷头卸开时,一股强大的风压带着混凝土浆料喷射到班长脸部,造成双目失明的重伤事故。
原来,小赵正由于失恋而被烦脑的情绪所缠绕,心不在焉而未能听清班长的指令,结果他并没有按指令去关进风阀,而是关了供水阀。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还可能出现由于对信号未能充分感知,或信号显示及操作装置的设计不符合人的特点而发生选错操作工具、按错操作按键及弄错操作方向等失误。
如某矿一装岩机司机在作业过程中,要机身“前进”,却按了“后退”的按钮,而被装岩机机身将自己挤压于岩壁而死亡。
5)疲劳、紧急状态及其他特殊状态下的失误
A疲劳状态下的失误
由于工作负荷过重及连续工作时间过长,造成过度疲劳,就会导致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严重衰退和紊乱,从而出现劳动效力下降、作业差错增加、工伤事故增多、缺勤率增高等现象。
这种情况在煤矿极为普遍。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研究认为,人在疲劳时会出现以下不良生理心理状态:
无力感、注意分散、感觉方面的失调、记忆和思维故障、意志减退(表现为疲劳状态下人的决心耐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减退,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睡意(睡眠的要求会变得强烈,以致任何姿势下也能入睡)。
显然,正是这些不良的变化导致了事故率的大大增加。
对于矿山生产来说,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而从事井下生产作业的矿工,有些还要兼顾农业生产,因此疲劳在矿山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案例:
对一起电机车司机冒险作业所致事故的综合原因分析
一、事故简况
1996年1月30日23时30分,某矿一电机车司机被自己操作的电机车轧死。
二、事故经过
23时15分,某电机车司机驾驶电机车从工作面拉8个重车往运输大巷集中,当接近运输大巷的道岔时,他把电机车挂到一挡,然后从电机车上跳下来,自己上前面去板道岔,此时电机车无人操作,仍在低速行驶,他在快步行走途中,一只脚踩进一个集水坑而摔倒,他
还没爬起来,就被电机车碾住,遇难身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该司机个人背景资料:
男,31岁,工龄10年,初中文化程度,家住农村,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妻常有病,经济拮据。
2、侥幸心理与不安全行为的强化:
据了解,他不停车前去板道岔是经常性的做法,这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违章冒险作业行为。
因为电机车一挡的速度比人的步行要快,还要上下车并完成板道岔,弄慢了就会来不及完成动作而出事。
可以分析,其初次违章不可能没有冒险的感觉,但在侥幸心理支配下,还是做出了这种行为选择。
由于在很长时间多次这样违章作业,并未发生事故,而却获得了省时省力的利益,于是,该行为得到强化。
本次不安全行为可能只是被强化了的冒险行为的又一次重复。
3、个人重要生活事件造成情绪低落和注意分散:
因妻子治病,家里欠债。
回家探亲时债主上门,由于还不起债,十分忧愁。
事故当日他从家里回矿第一天上班,事故发生前他情绪低落,注意分散,导致不能有效的观察判断环境的变化,以至踩入水坑而摔倒。
4、过度疲劳和生理节律因素:
回家探亲,舟车劳顿,未得休息,又没有吃好饭就上了夜班,事故发生前已很疲劳,再加上事故发生时已接近0点,人体生理心理机能已进入全面下降阶段,几种因素导致他感知觉能力、动作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较差,使应急避险能力下降,致使摔倒不能迅速爬起。
5、管理缺陷:
第一,是分配方式问题,该工人采用这种冒险行为究其基本原因应是计件工资的影响,该矿当时对电机车司机以每班拉多少矿车为主要计薪依据,在其家庭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他很可能为节省时间拉更多的车数以多挣钱而选择了这种冒险的作业方式;第二,是治理违章不力,而使其经常违章未得到纠正;第三,是生产现场的巷道积水没有及时排除,安全环境不好;第四,就是对矿工关心不够,班组了解他的这种情况却没有及时反映也没有作出安排(比如调班让他休息),这些都是严重的管理缺陷。
综上所述,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当事者的冒险行为所致,导致其冒险行为的主要原因则是管理缺陷。
另外,也存在感知觉——反应失误的意外差错问题,这主要是过度疲劳和情绪低落所造成,也是导致他误踩入水坑摔倒而未能及时爬其的重要原因,而管理方面的原因是最基本的原因。
B应急状态下的失误应急是人在遇到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时所引起的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
过度的应急状态会使思维出现紊乱,分析、判断能力减弱,注意分配和转移困难,感知、记忆也常发生错误,往往导致个体行为紊乱,难以完成符合目的的行动。
如在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有的工人由于紧张而忘记使用自救器等避灾工具,甚至发生行走困难等情况,从而造成灾情的扩大。
C睡眠不足状态下的失误
睡眠不足会导致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明显下降和紊乱,从而导致
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煤矿井下常见的“打瞌睡”现象是很多事故的直接原因。
如某矿一名上夜班的工人,在家中干了一天的农活,没有休息,在夜班开电瓶车拉矸石时,在机车上打瞌睡,结果造成电瓶车掉道,把电缆开关挤坏,自己险些发生伤亡事故。
在班中睡意来临时,往往极难控制自己,易在操作中进入睡眠。
如某矿一小绞车司机在操作中打瞌睡,造成绞车过卷,被矿车将自己压死的事故。
D强烈期待状态下的失误
在强烈的期待状态下,人有可能发生错觉而造成失误。
如开车的司机,在快下班或有急事急于行驶时,会强烈期待每一个交叉道口都是绿灯。
在这种状态下,就容易产生将红灯看成绿灯的错觉,而导致交通事故。
2、故意性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分析故意性不安全行为是指作业者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安全规程或其他安全规定,但由于某种动机或习惯行为方式的作用,而有意识地做出的可能带来危险的操作或者指挥行为。
这类不安全行为主要是由于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各种心理下滋长的冒险行为和其他一些特殊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1)以重生产、轻安全为主因的管理缺陷
在以产计资的分配形式下,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套管理措施,劳动者的行为方向就可能以经济收入的多少而转移。
为了尽量取得更多的产量,可能采取违章作业、冒险蛮干、降低工程质量等方式,去赶进度、增产量。
有时,当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在正常情况下按时完成有困难时,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生产方面,“走捷径”、“找窍门”,故意违章作业。
常有一些工人为了完成规定的产量而忽视采取安全措施,为了节省时间而故意违反安全规程,以危险的方式进行作业。
有些矿领导和企业主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安全资金的投入,致使矿井安全生产环境恶劣;甚至为了多出产量有时也故意违章指挥、以解雇和扣薪相威胁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
2)冒险行为及其心理原因
A侥幸心理下的冒险行为
侥幸心理是一种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冒险行为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
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对危险都是高度警惕的,当危险就在面前时,都能本能地采取回避行动。
然而,当某种危险行为被行为者评估为具有较小风险时,就会产生侥幸心理。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就可能采取冒险行为。
如摩托车驾驶者遇红绿灯时绕行闯红灯。
矿山生产劳动中的侥幸心理与冒险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矿山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安全行为(或遵章作业)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和时间,而采取违章作业方法却能获得省时、省力的
效果;
b许多人岑很多次采用不安全行为,而事故未发生或发生概率较小;
c安全行为很少受到管理人员或同伴的褒奖,相反,违章有时却还能获得“称赞”。
上述情形均能促使侥幸心理的产生,由此违章冒险行为便会发生。
B图省劲心理下的冒险行为图省劲是一种为节省体力及精力而故意省略必要工序、减少劳动工作量的动机和行为。
工人在疲劳或情绪消极等生理心理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怕麻烦、图省劲的心理。
特别是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明显减退,这样会大大增强减少体力劳动的动机,以致于忽视安全,采取“走捷径”的不安全行为。
比如:
在图省劲的动机下,放炮员在母线不够长的情况下放炮,或者“放糊炮”、明火放炮;把钩工挂车时不挂保险绳;支柱工少打支柱;上下班的工人违章爬车等,而由此发生的事故是很常见的。
C急躁、时间紧迫感下的冒险行为
时间紧迫感是一种类似与“焦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到难以完成预定或期望的工作量时产生的。
这里的“有限的时间”和“预定工作量”既可以个体自己限定的,也可以为生产管理者所限定。
在时间紧迫感的状态下,会促使冒险行为的
产生
D特殊性格与冒险行为
关于性格、冒险行为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人们研究较多的是内向和外向性格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问题。
面临同样一种危险的情境,不同的人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三思而后行,规避风险;有的人则可能拿生命当儿戏,冒险蛮干。
研究和观察表明,某些性格特征与冒险行为密切相关,其表现为:
对安全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以为是;性格外向情绪不稳定,漫不经心,逞强好胜,以冒险炫耀自己的勇气。
案例:
某矿一掘进工作面,已空顶5米多,而工作面的矸石还没有出完,这时打眼工小王匆匆忙忙扛着风钻就要进去打眼,班长要求先支护好顶板再干,小王一听火了:
“就你们当官的事多,怕死躲远点”。
他满不在乎地进去作业,就在刚点好眼位准备打眼时,一块矸石冒落,正砸在他的头部,小王当场死亡。
E逞能心理与冒险行为
逞能心理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试图在他人面前宣示自己能力的心理。
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叫做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除了能“助长”人们的正确行为外,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助长”人们的冒险行为。
案例:
某基建矿井一个掘进班正在进行运输大巷的掘进施工,打完眼开始装药时,一个青工对放炮员王师傅说:
“王师傅,你放炮多年,经验丰富,拿出你的绝活让我们开开眼界”。
老王笑着说:
“没问题”。
炮联好后,其他人开始撤除,这时老王喊了几声“放炮了”,就躲到装岩机后面扭动了放炮器。
结果他本人被崩出的石块砸伤,而其他人由于刚撤出不到30米,其中的一人也被飞来的岩石砸成重伤。
3)其他心理因素
A麻痹心理
国内外的调查和统计资料表明,思想麻痹,轻视松懈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因素,如瓦斯涌出量小的矿井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往往多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
B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促使人们探索未知事物的一种心理动力。
但有时某些人会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干出非理智的事情。
这在生产中就表现为故意性的不安全行为。
例如:
对自己不懂的机器设备胡乱摆弄,对不准经过、进入、靠近、触动的地方和设备,擅自进入和触动等。
并且,越是写有“禁止入内”、“不准乱动”等字样的地方越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案例:
某矿一名新工人在经过局部通风机处时,由于好奇心驱使,竟将自己的手指伸入旋转的风叶内,结果手指被切断。
C迷信心理
煤矿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各种事故时常发生。
不少工人对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不了解,特别是对由于人的不良心理因素所致的事故更缺乏认识,再加上煤矿不少事故从表面上看,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有些人便容易产生对自己的命运难以掌握的心理,进而产生迷信思想。
迷信心理对安全生产极为有害,它不仅使人们不能正确地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还使违章行为难以纠正。
消除迷信心理的关键,在于加强对事故发生原因和规律的科学揭示、总结和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而其中安全心理学的教育更为必要,因为心理因素所致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是人们最不容易总结了解的。
D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有跟从群体的倾向,有接受群体规范的意愿。
当一个人的意见或行为倾向与群体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的紧张,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称之为群体压力。
这种群体压力有时非常大,它会迫使群体中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想反的行为,促使他趋向于和群体一致,这就是从众行为.许多违章行为常常存在从众心理的因素。
三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我国有关专家详细地调查了149例次的煤矿事故,并进行了事故发生前当事者生理心理因素的分析,分析结果见下表。
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序
号
事故发生
前生理心
理状态
频
次
原因分析
1
情绪波动所致注意分散和注意分配不当
22
1情绪忧郁,头脑被不愉快的事件所占据(11)
2由于发生了令人咼兴之事而过于兴奋(4)
3牵挂工作之外的事物(3)
4注意分配不当,专注于某种操作而没有
留意其他变化
(2)
2
时间紧迫
感,急于求
成
21
1任务催迫或受人催促(11)
2急于升井办理私事(6)
3性格急躁,急于求成(4)
3
冒险与侥
幸
19
1任务繁重,时间较紧(7)
2计件性高额奖金诱惑(5)
3生产热情咼,不重视安全(4)
4自恃经验丰富,过于自信(3)
4
过度疲劳
17
1班前忙外务、体力疲劳(12)
2连续加班(3)
3劳动强度过大、且连续劳动时间过长
(2)
瞌睡
1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10)
5
16
2因身心过度疲劳而产生睡意(6)
续表:
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6
感知、记忆
与判断失误
13
1疲劳、睡眠不足导致的感觉迟钝(6)
2强噪声干扰
(2)
3照明不足、粉尘烟雾所致能见度低
(2)
4麻痹、未细心观察
(2)
5别人谈话干扰
(1)
7
缺乏知识和
经验
12
1教育培训不足、工龄较短、不能预知危险(7)2急于完成任务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操作(3)3受指派(违章指挥)而被迫进行自己不熟悉的操作
(2)
8
图省劲
11
1任务太费体力怯于繁重劳动(4)
2疲劳感加重,欲节省体力,满足休息需要(4)
3一贯懒惰、责任感差(3)
9
逞能、炫耀
能力
7
1社会助长(4)
2好胜性格(3)
10
丧失责任感
6
1职业道德低下,在关键时刻脱岗,或
故意给他人造成机器故障(4)
2人际关系,赌气
(2)
11
动作失调或
体力不支
5
1疲劳、疾病、体弱(3)
2饮酒过多、酗酒
(2)
从上表可以看出,与过度疲劳有关的事故有40起(4.1—4.3、
5.2、6.1、8.1—8.2、11.1),最为突出;情绪波动(1.1—1.2)、受人催迫导致的紧张(2.1)及生产热情高而忽视安全(3.3)等与情绪有关的事故有30起;与睡眠不足相关的也达20起以上,这个结果与国际上的很多研究基本一致。
所以,如果解决了工人的过度疲劳问题,如果能在员工有较大波动和严重睡眠不足时给予人性关怀和工作安排上的照顾,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事故的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