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案苏教版2.docx
- 文档编号:29237567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43.41KB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案苏教版2.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案苏教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案苏教版2.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案苏教版2
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2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自己探索发现加减法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共21课时
第1课时总第23课时
主备人执教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
游戏:
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 )
学生口答。
二、探究算法,经历体验
1.谈话:
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
出示例1挂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思考:
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
(板书:
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
3加2等于5。
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
“+”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3.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出示试一试的两幅图,学生说出图意。
提问:
要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左边和右边2人怎样呢?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交流:
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
小组中互相交流。
指名小朋友练说。
谁知道得数多少?
是怎样想的?
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
“1+2”呢?
可以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
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
你们看,谁来了?
出示图1,让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出示图2图3,让学生按图1的要求完成。
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
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
它正在用画圈圈的方法计算呢!
小朋友!
你能和它比一比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4.比较:
刚才我们用数图、画圈圈、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想想做做”第6题。
指导学生规范地写算式。
让学生独立描一描、写一写。
小结:
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
(板书课题)
四、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1.讲述:
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5题)。
2.指导学生书写第6题。
课堂展示学生作业,对学生的书写给以鼓励。
五、评价小结,反思提升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总第24课时
主备人刘玲执教人孙芸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引入,促进迁移
1.口算:
2+1= 3+2= 1+4= 2+3= 3+1= 4+1= 2+2=
2.演示:
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3.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4.交流:
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
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
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二、探究算法,经历体验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挂图。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
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师: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师板书:
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5—2=3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
从总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
(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去圆圈的方法,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开火车口答。
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再进行交流。
要突出用“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来口算。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3.“想想做做”第5题。
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可以让同桌的小朋友互相出题并口算。
4.指导学生练习书写“想想做做”第6题。
五、评价小结,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
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板书设计
第3课时总第25课时
主备人执教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想一想”,第48-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课前准备
学具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引入,促进迁移
1.口算
3+2= 4-1= 1+3= 4-2= 5-3= 4-1= 5-2=
2.故事导入。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
“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
”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
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二、探究算法,经历体验
1.操作学具:
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
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探究例1。
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4”的那一页。
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把看到的告诉同桌好吗?
。
指定三人说图意。
并提问:
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等于多少?
为什么等于0?
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3等于几?
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
3.探究例2:
出示两盆花,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交流:
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
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没有用什么表示?
所以5+0=5
4.教学“想一想”。
讲述:
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指名板演。
讨论:
0+3为什么等于3?
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
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
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
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思考: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
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
晚餐它吃了几个?
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1.“想想做做”第3题。
你看到了什么?
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2.“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3.“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同位讨论,再小组交流,看答案一样吗?
4.指导学生书写“想想做做”第6题。
展示学生书写,比一比。
五、评价小结,反思提升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安排学生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第4课时总第26课时
主备人执教人
教学内容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已学的加、减法(5以内),能熟练地口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联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学生已学的加、减法(5以内),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揭示目标,复习旧知
小朋友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计算最棒!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1.先比一比谁口算最快。
(口算卡片)
5+0= 2+3= 1+4= 3+1= 4-3= 2-2= 4-1= 3-0=
2.练习五1
学生说说图意,并根据图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集体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3.练习五2。
引导学生看图,学生帮助小鸡找家,用线连一连。
同桌相互交流,订正。
三、对比练习,辨析异同
练习五3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比较5+0、5-0
强调:
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是得原数。
比较3+1、1+3,渗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四、课堂作业,形成技能
1.练习4。
出示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观察:
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图中还画了些什么?
根据图,小朋友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一个加法算式。
集体交流,说说你列的算式表示的含义。
学生独立列出第二幅图的减法算式。
集体交流算式表示的含义。
2.练习五5,学生描红并算一算,小组交流。
五、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先让学生谈一谈这节练习课的收获,提出还有什么不熟练的地方,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第5课时总第27课时
主备人执教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的例题,第52-5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引入,促进迁移
1.口算
4-2= 5-1= 0+5= 4-0= 2+3= 3-1=
2.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
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
“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
”7说:
“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
”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
(出示课题:
和是6、7的加法)
二、探究算法,经历体验
1.操作学具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
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出示学生植树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思考:
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
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讨论: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它们的计算结果都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
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把两道算式集体读一遍。
师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5支站在学生中。
分别叫前后的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
(2+5=7,5+2=7)
交流:
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出示图:
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填空。
请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板书:
3+4=7,4+3=7
指出:
求一共多少个辣椒,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是3+4=7,也可以是4+3=7。
4.“想想做做”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让同桌学生用学具合作操作,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5.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交流:
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整理后再让学生对开始的故事做出评判。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叙述:
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
(完成“想想做做”)
完成“想想做做”2题
谈话:
下面这三个算式没有图,你会算出结果吗?
请小朋友们独立填出得数来,看看谁最聪明。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想想做做”第3题---青蛙跳伞。
(出示青蛙跳伞图)叙述:
青蛙王国正在进行跳伞表演,可下面有两个湖,小青蛙不知道该往哪个湖里跳,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帮它们。
学生弄清题意后用线连一连。
连完后学生说答案,人演示青蛙跳进湖里的图画。
2.“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口算,限定时间,反馈学生的口算情况,个别辅导。
四、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1.同位合作完成第5题。
2.指导学生有序完成,培养思考习惯。
完成“想想做做”6题
谈话:
小朋友们都是爱动脑筋勤奋的好学生,小蜜蜂也像大家一样勤劳,这不它们也忙着采蜜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你们会把小蜜蜂分成两组,并且填好算式吗?
注意不止一种方法啊。
补充:
如果□+□=7,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自己轻声说一说。
3.指导学生书写第7题。
个别辅导。
五、评价小结,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
板书设计
第6课时总第28课时
主备人执教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题、“试一试”,第54-5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景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重点
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自己探索减法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引入,促进迁移
1.口算训练。
(以听算的形式进行)
3+2= 3+3= 3-3= 4+3= 2+5= 4-2= 5+1= 1+6=
2.学生说出6和7的分与合。
二、探究算法,经历体验
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
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1.学生观察情景图(挂出)。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2)一共有6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
谁会列式?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
怎样列式?
谁会列式?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
6-4=2 6-2=4
(5)观察算式:
学生说出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比较两道算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试一试”
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述想法。
讨论交流,总结看图列式方法:
如果去掉左边怎样列式?
如果去掉右边怎样列式?
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提问:
7-2表示什么意思?
(从7个萝卜里去掉右边的2个萝卜)得数是几?
下面应该是7减几?
7-5表示什么意思?
得数是几?
如果不看图,计算7-2、7-5,你会怎样想?
(引导学生从7能分成2和5去想)
师板书:
7-2=5 7-5=2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
智慧爷爷很高兴,他要奖给你们一些礼物只要你们答对问题,礼物就属于你们。
1.“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探讨第2幅图。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说图意,再填写算式和得数。
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说出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自己画线连一连。
小组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限定学生时间,独立口算在书上,集体反馈,小结学生的计算情况。
个别学生给以辅导。
四、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1.“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数字卡片,示范。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指名两人到黑板前演示。
2.“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说一说你的列式,答案不一样,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想。
3.“想想做做”第七题。
学生独立描红算一算,人巡视指导。
五、评价小结,反思提升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智慧爷爷带我们到课堂外面去,你有哪些收获?
你是怎样得到他的礼物的?
板书设计
第7课时总第29课时
主备人执教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练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加、减法,能熟练地口算。
2.比较熟练地看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相应联系。
3.通过练习,培养初步的联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看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掌握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揭示目标,复习旧知
小朋友已经学过了一些数学知识,知道了看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或两道减法算式,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板式:
练习六)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1.口算。
7+0= 3+3= 5-3= 2+5=
3+2= 6-2= 5-4= 2+2=
3+4= 6-3= 7-6= 1+6=
口算完后选择2+5、7-6,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2.动手操作:
摆学具列算式。
(1)请小朋友在桌上摆小棒,左边摆3根,右边摆4根。
指名列算式交流。
(2)请小朋友在桌上摆6个圆,用一根小棒隔成左边4个,右边2个。
指名列算式交流。
3.练习六1。
小组拿出数字卡片,相互合作完成。
4.练习六2、。
人先用数字卡片示范,然后学生同桌互动。
5.练习六3。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学生计算情况,错误的小朋友再给一次口算机会,个别辅导。
三、对比练习,辨析异同
1.练习六5。
出示挂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怎样列式,学生对自己的列式作简单的解释,并交流算法。
2.练习六6。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
图中画的是什么?
一共有几个足球?
踢进了几个?
还有几个没踢?
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
你是怎么算的?
集体交流。
3.练习六7。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发现图中有些什么?
回答
(1)、
(2)。
除题目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以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先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作业,形成技能
1.练习六4。
让学生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
2.练习六8。
(1)先让学生看图找出第一行各种物体的排列规律。
使学生明白“重复出现”的含义。
再回答3个盒子里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2)让学生根据第一行的规律,独立观察、思考,然后集体交流。
五、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针对练习情况,让学生回答练习收获,你又有什么新的本领,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8课时总第30课时
主备人执教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的例题、“试一试”,第58~59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课前准备
数字卡片、学具盒、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引入,促进迁移
1.口算。
3+4= 7-2= 5+1= 6-2= 4+3= 7-5= 1+5= 6-4=
2.学生说出8的分与合。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这方面的知识来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二、探究算法,经历体验
1.出示游泳活动的情景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
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可以怎样算?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
板书:
3+5=85+3=8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
引导:
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去掉在岸上的3人,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八 单元 10 以内 加法 减法 教案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