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代表作著名诗作.docx
- 文档编号:29234936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6.44KB
苏辙代表作著名诗作.docx
《苏辙代表作著名诗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辙代表作著名诗作.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辙代表作著名诗作
苏辙代表作著名诗作
黄州快哉亭记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纵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假设。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那么舟楫出没于其前,夜那么鱼龙悲啸于其下,改变倏忽,动心骇目,不行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那么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哀痛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怀渑池寄子瞻兄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词牌名:
水调歌头|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照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上枢密韩太尉书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太尉执事: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行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缺乏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丽,以知天地之广阔。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争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那么周公、召公,出那么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词牌名:
渔家傲|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三国论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天下皆怯而独勇,那么勇者胜;皆暗而独智,那么智者胜。
勇而遇勇,那么勇者缺乏恃也;智而遇智,那么智者缺乏恃也。
夫惟智勇之缺乏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
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
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
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①、孙②、刘③,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
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④,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缺乏以相毙。
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以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
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
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
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那么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那么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
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⑤,而项籍固已惫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
世之言者曰:
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
刘备唯智短而勇缺乏,故有所不假设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缺乏以求胜,那么亦已惑矣。
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
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
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稀奇之将⑥,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
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
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
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
弃天下而入巴蜀,那么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那么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那么是其气缺乏尚也。
嗟夫!
方其奔跑于二袁之间⑦,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⑧,百败而其志不折⑨,不行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
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行及也夫!
上昭文富丞相书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辙西蜀之人,行年二十有二,幸得天子一命之爵
(1),饥寒穷困之忧不至于心,其身又无力役劳苦之患,其所任职不过簿书米盐之间,而且未获从事以得自尽。
方其闲居,不胜思虑之多,不忍自弃,以为天子宽惠与天下无所忌讳,而辙不于其强壮闲暇之时早有所独创以自致其志,而复何事?
恭惟天子设制策之科
(2),将以待天下豪俊魁垒之人(3)。
是以辙不自量,而自与于此。
盖天下之事,上自三王以来以至于今世,其所论述亦已略备矣,而犹有所不释于心。
夫古之帝王,岂必多才而自为之。
为之有要,而居之有道。
是故以汉高皇帝之恢廓慢易,而足以吞项氏之强(4);汉文皇帝之宽厚长者,而足以服天下之奸诈(5)。
何者?
任人而人为之用也,是以不劳而功成。
至于武帝,财力有余,机灵睿智过于高、文,然而施之天下,时有所折而不遂。
何者?
不委之人而自为用也(6)。
由此观之,那么夫天子之责亦在任人而已。
窃惟当今日下之人,其所谓有才而可大用者,非明公而谁?
推之公卿之间而最为有功(7);列之士民之上而最为有德;播之夷狄之域(8)而最为有勇。
是三者亦非明公而谁?
而明公实为宰相,那么夫吾君之所以为君之事,盖已毕矣。
古之圣人,高拱无为,而望夫百世之后,以为明主贤君者,盖亦如是而可也。
然而天下之未治,那么果谁耶?
下而求之郡县之吏,那么曰:
非我能。
上而求之朝廷百官,那么曰:
非我责。
明公之立于此也,其又将何辞?
嗟夫,盖亦尝有以秦越人之事说明公者欤?
昔者秦越人以医闻天下,天下之人皆以越人为命。
越人不在,那么有病而死者,莫不自以为吾病之非真病,而死之非真死也。
他日,有病者焉,遇越人而属之曰:
吾捐身以予子,子自为子之才治之,而无为我治之也。
越人曰:
嗟夫,难哉!
夫子之病,虽不至于死,而难以愈。
急治之,那么伤子之四肢;而缓治之,那么劳苦而不愿去。
吾非不能去也,而畏是二者。
夫伤子之四支,而后可以除子之病,那么天下以我为不工;而病之不去,那么天下以我为非医。
此二者,所以交战于吾心而不释也。
既而见其人,其人曰:
夫子那么知医之医,而未知非医之医欤?
今夫非医之医者,有所冒行而不顾,是以能应变于无穷。
今子遵守法律密微而用意于万全者,那么是子犹知医之医而已。
天下之事,急之那么丧,缓之那么得,而过缓那么无及。
孔子曰:
道之难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夫天下患于不知,而又有知而过之者,那么是道之果难行也。
昔者,世之贤人,患夫世之爱其爵禄,而不忍以其身尝试于困难也。
故其上之人,奋不顾身以搏天下之公利而忘其私。
在下者亦不敢自爱,叫号纷(9),以攻讦(10)其上之短。
是二者可谓贤于天下之士矣,而犹未免为不知。
何者?
不知自安其身之为安天下之人,自重其发之为重君子之势,而轻用之于寻常之事,那么是犹匹夫之亮耳。
伏自明公执政,于今五年,天下不闻大方剧烈之名,而日闻敦厚之声。
意者明公其知之矣,而犹有越人之病也。
辙读《三国志》,尝见曹公与袁绍相持,久而不决,以问贾诩,诩曰:
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
绍兵百倍于公,公画地而与之相守,半年而绍不得战,那么公之胜形已可见矣。
而久不决,意者顾万全之过耳。
夫事有不同,而其意相像。
今日下之所以仰首而望明公者,岂亦此之故欤?
明公其略思其说,当有以解天下之望者。
不宣(11)。
辙再拜。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
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
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ㄒ|)贤谷。
谷中多大石,岌嶪(ㄐ|ˊ|ㄝˋ;紧急的样子)相倚。
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
故其桥曰三峡。
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
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
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
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ㄘㄨㄥㄑ|ㄢˋ;形容草木青翠茂密)相纠。
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
问之习庐山者,曰:
“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曰:
“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
瓦败木朽,无以待四方之客,惠迁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壮邃密,非复其旧,愿为文以志之。
”余闻之,求道者非有饮食、衣服、居处之求,然使其饮食得充,衣服得完,居处得安,于以求道而无外扰,那么其为道也轻。
此古之达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庐,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
夫士居于尘垢之中,纷纭之变,日进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
况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ㄣˊ;河岸、水边),有堂以居,有食以饱,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
孔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夫骋鹜(ㄨˋ;形容前往趋附)乎俗学而不闻大道,虽勤劳没齿,余知其无以死也。
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
故余因二迁之意,而以告其来者,夫岂无人乎哉!
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阳苏辙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武昌九曲亭记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
(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扩散(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依山临壑,隐藏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
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
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改变,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
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缺乏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行加以斤斧(21)。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亭邪?
”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27)为悦。
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
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
朝代:
宋朝|作者:
苏辙
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
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
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
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
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
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
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
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
埙动篪鸣只自知,忧轻责少幸官卑。
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颌底髭。
西鄙猖狂犹将将,中朝闲暇自师师。
近成新论无人语,仰羡飞鸿两翅差。
苏辙代表作闻名诗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代表作 著名 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