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复习探究某物质或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docx
- 文档编号:29231413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99.11KB
科学中考复习探究某物质或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docx
《科学中考复习探究某物质或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中考复习探究某物质或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中考复习探究某物质或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
探究某物质或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
1、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产物是什么?
小科进行了探究。
【猜想】
分解后产物可能有:
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
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
由此推知分解后产物中有气体,无其他气体。
【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由此推知
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
溶液,无沉淀产生。
由此推知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某碱式碳酸盐药品M(OH)2·M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
①连接装置并_________;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
I.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II.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硫酸铜
III.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IV.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实际生产中的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Cu(OH)2·mCuCO3,某研究小组仍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值,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取3组数据的平均值得到CO2的体积为______mL,又已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g/L,据此计算m的值.(写出计算m的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组别
样品质量
CO2的体积
第1组
0.21g
22.39mL
第2组
0.21g
22.41mL
第3组
0.21g
22.40mL
3、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
草酸晶体(H2C2O4·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其受热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xH2O
(x+1)H2O+CO2↑+CO↑。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
①测量装置A、B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
②取质量为m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入以上装置。
③测量并记录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a,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b,装置C读数为V。
④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B、C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的液体是;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之一是测量的体积。
(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进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 (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学依据装置A测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用代数式表示)。
4、已知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气体由浑浊又变澄清,CaCO3+H2O+CO2=Ca(HCO3)2,由此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①NaHCO3+NaOH═Na2CO3+H2O
②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1)【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为Na2CO3
猜想2:
溶质为 (填化学式,以下同)
猜想3:
溶质为
猜想4:
溶质为
(2)【实验方案】
Ⅰ、甲组同学为确定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②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
③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Ⅱ、乙组同学根据甲组同学的猜想,通过定量分析绘制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象确定溶质成分.
A、Na2CO3BCD
5、“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
俗称固体双氧水。
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填化学式)生成.
(2)取实验
(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
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双氧水的双重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鱼浮灵”样品的组成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鱼浮灵”样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
①活性氧含量是指样品中能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3.0>活性氧含量≥10.5%是合格品.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
(3)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
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4)装置B的作用(填字母代号).
a.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b.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5)若没有装置E,会导致x:
y的值 (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属于(填“一等品”或“合格品”);x:
y=
6、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还有气体生成。
小金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一)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②NH3+HCl=NH4Cl;
③2NH3+3CuO ===3Cu+N2+3H2O; ④H2+CuO===Cu+H2O;
【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图装置:
(各步反应均完全)
(1)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___,实验中A、B实验装置___ (填“能”或“不能”)对调。
(2)小金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理由是___。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
则x:
y:
z=___。
7、以CuSO4溶液和Na2CO3溶液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化学式表示为:
aCuCO3·bCu(OH)2】的过程如下:
由于药品用量等原因,产品中可能会混有碱式硫酸铜【化学式表示为:
cCuSO4·dCu(OH)2】。
【定性研究】
(1)检验产品的成分:
①取适量产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若同时能观察到试管中有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有碱式碳酸铜存在。
②向反应后的试管中继续加入___(填试剂的化学式),可用以检验碱式硫酸铜是否存在。
【定量研究】
(2)通过定性研究发现产品中只有碱式碳酸铜。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3)③请写出N2在实验中的作用___.
(4)若装置B和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增加量分别为△mB,△mC;则△mB:
△mC=___时,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
8、【2019·温州六校模拟】查阅资料可知:
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氢气。
小明很好奇其氧化物是什么,于是整理了常见铁的氧化物的相关性质,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产物,开始探究。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否
否
能
与盐酸反应的产物
FeCl2和H2O
FeCl3和H2O
FeCl2、FeCl3和H2O
(1)试管尾部放湿沙子的目的是___。
(2)小明仔细观察剩余固体并用磁铁进行实验,确定剩余固体不可能含有 FeO和Fe2O3,其获得的证据是___。
(3)小明分析后认为试管中剩余固体可能是铁或四氧化三铁或二者的混合物。
若确定只有四氧化三铁一种物质,其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9、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知道,乙醇(分子式为C2H6O)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现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如图),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铜丝除了给反应加热外,还起到____作用。
【提出问题】生成的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
SO2;猜想二:
CO2;猜想三:
醋酸(C2H4O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
小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
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
小施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
小施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
请补充完成小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____。
【讨论与结论】
老师提示这种刺激性气味气体来源于易挥发的B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含有
C、H、O三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0%),由此可推知物质B的分子式为____。
【拓展活动】
(1)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已知:
乙醇、B物质遇无水硫酸铜均不显蓝色),说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有____生成。
(2)乙醇在微生物(醋酸菌)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能生成醋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0、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仪器E中的现象是___,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
(3)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 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填“偏小”、“偏大”、“无影响”中之一,下同);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F,将使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
(5)为了更好完成实验目的,E中石灰水能否替换成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
___.
11、小金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后,对家中放置的草酸十分感兴趣,决定探究草酸晶体的化学性质。
他先上网查寻,得知草酸(H2C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为101℃,易熔化成液体,受热易分解,分解时会有CO产生,接着他对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进一步实验探究。
(1)猜想分解的产物
猜想一:
CO、H2O
猜想二:
CO2、CO
猜想三:
CO2、CO和H2O
(2)小金设计了如图装置。
在A框中,小金选择乙作为晶体受热分解的发生装置,为什么不选择甲呢?
请说明理由___;
(3)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反应,实验操作及数据如表:
步骤
操作
质量/g
1
称量草酸晶体的质量
m1
2
加热草酸晶体
/
3
冷却
/
4
称量装置B中试管质量增重
m2
5
称量C烧杯增重
m3
(4)由上述实验判断,猜想三是正确的,支持该猜想的证据是___,且m1:
m2:
m3=___。
(5)从实验室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
12、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
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
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
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资料2:
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
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
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
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
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
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
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
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___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3、工业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烧碱。
某同学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
(1)NaOH、NaCl;
(2)NaOH
【实验探究】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收集证据】实验1的反应现象为_____,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表达交流】实验中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
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图2中①表示的是_____(填符号),②表示的是_____(填符号)。
【总结规律】通过探究还可以认识到:
上述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以_____的形式,通过一种_____的方式而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14、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⑴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获得草酸及草酸晶体的一些相关知识:
⑵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色
【作出猜想】第一种:
草酸分解产物CO2和H2
名称
化学式
颜色、状态
溶解性
熔点(℃)
密度(g/cm3)
草酸
H2C2O4
—
易溶于水
189.5
1.900
草酸晶体
H2C2O4·2H2O
无色晶体
—
101.5
1.650
第二种:
草酸分解产物是CO2、CO和H2O
第三种:
草酸的分解产物是、(你猜想的产物化学式)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甲同学按其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乙同学按图2的装置实验也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些现象证明产物中一定有;无水CuSO4变蓝,证明产物中还有若产物中有CO,则乙的对应实验现象是证明CO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若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草酸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
【反思评价】乙认为甲设计的实验装置有缺陷:
由于试管口向下倾斜,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因此实验中会出现熔融的草酸流进导管而影响后续实验。
请你谈谈装置2的至少两点优于装置1的优点:
。
利用乙设计的装置证明产物中没有H2的方法是:
【交流讨论】丙同学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草酸是一种酸,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有少量升华;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
丙同学通过进一步研究,对实验中CO2的检验提出质疑,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措施,他提出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
浅绿色固体为________.
猜想三:
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
(2)【获取事实与证据】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_______.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
(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正确.
参考答案
1、HCl;Mg;MgCl2;Mg(OH)Cl===MgO+HCl↑
2、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除去水;隔离二氧化碳和水,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C;
Ⅲ、缓慢下移;
Ⅳ、bc;
(2)22.4;1.14.
3、
(1)浓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
(2)偏大;(3)
×100%
4、
(1)Na2CO3和NaOH;Na2CO3和NaHCO3;NaHCO3
(2)①Na2CO3或Na2CO3和NaOH;②NaHCO3;③Na2CO3和NaHCO3
B、NaHCO3C、Na2CO3和NaOHD、Na2CO3和NaHCO3
5、
(1)O2;
(2)Ca(OH)2+CO2==CaCO3;(3)排除空气,避免产生误差;(4)ab;(5)偏大;(6)13.3;一等品;2:
3
6、
(1)吸收水蒸气;不能;
(2)氯化氢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3)1:
1:
1
7、
(1)气泡产生;BaCl2;(3)将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给排除掉;(4)9:
22
8、
(1)提供水蒸气;
(2)剩余固体是黑色的,并且全部能被磁铁吸引;(3)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黑色固体溶解,不产生气泡
9、一、氧化铜;氧化(提供氧);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改变,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二氧化碳是无气味的气体与刺激性气味不相符;
醋酸菌
二、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液体不变红;C2H4O;
(1)水;
(2)C2H6OH+O2===CH3COOH+H2O
10、
(1)2H2O2
2H2O+O2↑;
(2)吸收水蒸气;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3)1/9ag;(4)偏大;偏大;(5)可以
11、
(2)草酸熔点为101℃,加热时易熔化成液体而流出;
(2)B中试管内有无色液体,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3:
27:
22;(5)处理尾气
12、
(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
(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13、【收集证据】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实验结论】NaOH、NaCl。
【表达交流】确保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全部反应;OH-;H+。
【总结规律】离子;相互交换成分。
14、【作出猜想】CO2、H2O(或CO、H2O等)
点燃
【实验操作】CO2H2O点燃干燥管上方的气体,可以燃烧,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2CO2;CO2+Ca(OH)2==CaCO3+H2O;
【得出结论】H2C2O4====CO2↑+CO↑+H2O
【反思评价】防止熔化的草酸流出;图2装置可以检验出生成物中是否有水蒸气;图2装置可以检验出生成物中是否有一氧化碳;图2装置可以检验出生成物中是否有氢气;
在干燥管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点燃气体,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出现。
【交流讨论】在C、D装置之间加一个冷却装置(塞有双孔橡皮塞的试管或广口瓶等)或
盛有水的洗气瓶
15、
(1)Cu4(OH)4SO4
(2)①氢氧化铜;②硫酸钡;(3)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中考 复习 探究 某物 化学反应 产物 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