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仿真模拟卷及答案 一.docx
- 文档编号:29222874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51.20KB
浙江省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仿真模拟卷及答案 一.docx
《浙江省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仿真模拟卷及答案 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仿真模拟卷及答案 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仿真模拟卷及答案一
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
(一)
历史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
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思想,其中提倡节俭的是代表小生产者的墨家思想。
]
2.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针对如何治国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其中最受当时统治者欢迎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君臣者,共曳木之人也
C [A、B、C三项分别是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最受当时统治者欢迎的是法家思想,故选C项。
]
3.小明同学喜欢整理历史卡片,右图是他整理的古代某一制度的卡片,据此判断这一制度应该是( )
A.刺史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C [从“沿用至今”可以明确排除科举制,从数量十个可以判断出是元代行省制。
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武帝设立十三州刺史,数量上不符合。
]
4.2007年12月21日,经过我国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沉睡在中国南海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出水。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可以断定“南海一号”上可能有( )
①浙江龙泉窑的青瓷 ②江西景德镇的白瓷 ③薄铁皮裁成的指南鱼 ④色彩鲜艳的粉彩彩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C [①②③在宋代都已经出现,而④出现在清代,运用排除法,故选C项。
]
5.史载,明代正德以前风俗醇厚,万历以后,民贫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
C.君主专制强化D.陆王心学流行
B [产生奢侈风俗的原因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
]
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诗中蕴含的思想最有可能是________的思想。
( )
A.北宋五子B.朱熹
C.王守仁D.王夫之
C [诗的前两句表明“理”在心中,后两句表明以前竟从“外头”在寻找“理”。
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理”的观点。
]
7.“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英国获得这一条款说明了( )
A.英国要确保与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
B.英国获得了在华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C.英国将自动获得其他列强所获所有权益
D.英国消除了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经济矛盾
B [英国的目的不是确保与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排除A项;片面最惠国待遇只能获得经济贸易等方面的特权,而非所有权益,排除C项;片面最惠国待遇也无法消除英国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
8.在中国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不相匹配的是( )
A.邓世昌——黄海战役B.丘逢甲——反割台斗争
C.张自忠——枣宜会战D.彭德怀——平型关大捷
D [与彭德怀匹配的历史事件是百团大战,故选D项。
]
9.1864年有人记载上海港附近的松江、太仓等地手工纺织业的情况说:
“近日________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主,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横线处最适合填入的词汇是( )
A.鸦片B.面粉
C.工厂D.洋布
D [本题考查自然经济的解体。
题干信息指的是对中国土布的冲击,应该指的是西方的洋布。
]
10.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
“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窑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
”这里的“我”“缺少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崇洋、媚洋
B.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C.辛亥革命前已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
D.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C [根据时间“1909年”可判断事件发生在辛亥革命前,此时已经有进步青年自行剪辫,他人的回避说明断发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是一种反清行为。
]
11.面对帝国主义的蛮横残暴和北洋政府的奴颜婢膝,东方睡狮发出了震天怒吼: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这里的“中国的土地”是指( )
A.台湾B.山东
C.东北D.香港
B [题干中出现北洋政府,故只能是一战期间被日本占据的山东。
台湾在1895年被日本割占;东北在1931年被日本占领;香港在1842—1898年分三次被英国割占,A、C、D三项时间上都不符合。
]
12.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
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A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故C项错误;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故D项错误。
]
13.右图是南昌起义的浮雕局部,对这次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政府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
B.作战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因8月7号召开而得名)上决定的
C.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 [A项是对武昌起义的表述;南昌起义发生在八七会议之前,不可能是在八七会议上做出的决定,B项错误;南昌起义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项正确;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故D项错误。
]
14.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
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
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D [②为抗日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萎缩的原因,与题干时间“1948年4月2日”不符,排除②,故选D项。
]
15.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
①“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②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①②④
B [“大跃进”运动开展的时间是1958年;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应在1956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的时间是1958年;“一五”计划的实行是在1953-1957年。
]
16.“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打消了缅甸、泰国等国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也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它”之所以能打消邻国的恐惧是因为中国(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主张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C.为印度支那问题积极斡旋
D.坚持不结盟外交政策
B [由材料可知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A项是在亚非会议上;C项是在日内瓦会议上;D项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外交政策。
]
17.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讲道: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________,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适合填入横线处的两个城市是( )
A.深圳、珠海B.大连、青岛
C.浦东、海南D.西安、武汉
B [由材料可知,这是经济特区之后第二步开放的地区,即沿海港口城市。
深圳、珠海是经济特区,海南是经济特区,西安和武汉属于最后开放的内地,选项中只有B项是沿海港口城市。
]
18.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生平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B.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C.袁隆平——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D.杨利伟——为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做出了重大突破
D [杨利伟乘坐的是“神舟5号”宇宙飞船,为载人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不是卫星。
]
19.某校高
(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读美国1787年宪法后摘录了部分宪法条文,拟定为接下来的探讨话题。
指出他们在摘录过程中与原文(宪法内容)明显不符的是( )
A.联邦政府有发行货币等经济大权
B.地方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C.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D.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C [美国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但总统是由选民选举产生。
]
20.伯里克利时期雅典行政机构和官员中,需要抽签产生的是( )
①公民大会 ②“五百人会议” ③陪审法庭 ④“十将军委员会”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C [公民大会不需要抽签,所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十将军委员会”也不通过抽签产生;需要通过抽签产生的是“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
21.“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以及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该条宪法体现了( )
A.议会中心原则B.总统中心原则
C.制约平衡原则D.司法中心原则
C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低级法院由国会下令设立,但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否则任职终身,体现了立法、司法、行政之间制约平衡的原则。
]
2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
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
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
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
A.孟德斯鸠: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B.伏尔泰: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C.卢梭: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B [材料中“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体现了对女议员敢于坚持不同意见的伟大精神的崇高敬意,据此分析可知与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观点最为接近。
A、C两项是说民主、自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D项反映的是人的美德,均不符合题意。
]
23.“从18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革新了技术B.殖民扩张增加了资本
C.议会改革完善了制度D.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A [“从18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时期,故选A项。
]
24.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爆发,美洲的诸多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这其中不包括( )
A.可可B.烟草
C.玉米D.茶叶
D [茶叶是从中国引入的,不属于从美洲传入欧洲的商品。
]
25.学者J.S.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说:
“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据此,最早建立这样的政体的国家是( )
A.雅典B.罗马
C.英国D.美国
C [由材料可知,题干指的是代议制,最早确立的国家是英国。
]
26.【加试题】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少学者质疑《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认为马可·波罗并未到过中国,因为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并没有提到长城、茶叶、缠足等最令欧洲人感兴趣的中国事物。
下列研究结论中,不适合反驳上述质疑的是( )
A.13世纪90年代之前,饮茶之风并未在蒙古人中普遍流行
B.检索文献,元代后期才密集出现类似三寸金莲的缠足记载
C.到了明朝,欧洲人才开始把长城当作中国的主要象征之一
D.马可·波罗一行是为了传播新教,并不关心茶叶和长城等
D [新教的产生时间远远晚于马可·波罗时代,故D项符合题意。
]
27.【加试题】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该规划体现出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C [国会大厦、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建造布局体现了制约和平衡的思想原则。
]
28.【加试题】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没有维持很长时间。
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欧洲共同体形成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 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正是美苏争霸的工具,不结盟运动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与欧洲共同体共同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
29.【加试题】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之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之多,在这些信件中,双方互相指责,但也都明确表明避免世界陷入核战争、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
二人通信的内容应该是围绕( )
A.朝鲜问题B.柏林问题
C.古巴问题D.越南问题
C [从时间1962年以及核战争可以判定是古巴导弹危机。
]
30.【加试题】1648年12月6日,英国议会出现严重分歧,军方出面拘捕45位议员,且拒绝186名议员入内,继而又有86位议员离场抗议。
出现如此严重的分歧是因为当时议会对哪一问题出现极大争议( )
A.是否处死查理一世
B.是否赞成“护国公”体制
C.是否与荷兰开战
D.是否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A [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议会处死,这一事件曾引发巨大争议,时间和特征都符合的只有A项。
]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纪要·论政体》
(明太祖说):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
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和明太祖是如何处理丞相问题的?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及其突出特点。
(6分)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第
(2)问,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政治体制的内容及其特点即可。
【答案】
(1)唐太宗:
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与监督,加强了皇权。
明太祖:
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体制:
总统制共和政体。
特点: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32.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写道: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
材料二 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
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人的生活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后中国民众着装的主要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因素。
(6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中西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
(1)问,材料一分成两部分,均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可根据材料直接得出:
人们养成穿袜子的习惯和形成准时准点的时间概念。
根据材料中“1831年、《机器的成绩》、袜子”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
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的普遍应用推动棉纺织业发展,棉布等生活资料日益丰富;工业革命后伴随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了人们时间观念的变化。
第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最后一句可直接得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风格与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
第二小问,结合材料“改革开放”“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等信息可以归纳为:
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等。
【答案】
(1)变化:
养成了穿袜子的习惯和准时准点的时间观念。
联系:
①机器的普遍应用推动棉纺织业发展,棉布等生活资料日益丰富。
②工厂制度形成,细致的分工、严格的纪律以及对生产效率的追求促使人们时间观念的改变(或新交通工具的出现,运行时间相对固定,逐渐形成精确的时间观念)。
(2)特点:
风格与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
因素:
①实行改革开放。
②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受港台与欧美文化的影响等。
33.【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前形势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联系在一起,把它的资源、智能、巨大的组织能力,置于梦想以武力为布尔什维主义征服世界的革命狂热者的摆布下。
这种危险并不纯粹是虚构的。
……如果我们是明智的,我们将向德国提供一项和约,这项和约既是公正的,也是明察大义的人会选择它而不去选择布尔什维主义的。
因此,我愿在和平的最前线,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尤其是赔款条款,我们就应在与我们平等的地位上对德国开放世界原料和市场,并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复生机。
绝不能让德国瘫痪,以期望得到它的赔款。
——劳合·乔治《和约真相》
材料二 《和平大使》一书评述说:
“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保持均势。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劳合·乔治主张怎样处置德国?
其理由是什么?
(4分)
(2)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什么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试以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事件为例,说明英国是如何奉行这一政策的。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中“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尤其是赔款条款,我们就应在与我们平等的地位上对德国开放世界原料和市场,并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复生机”可知,劳合·乔治要求德国接受起码的条约条款,特别是赔款条款;理由可根据材料一中“最大的危险是德国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联系在一起”说明害怕德国也像俄国那样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第
(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中可以明显看出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其目的在于维护欧洲的“势力均衡”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英国的既得利益。
第二小问,可根据所学知识举例即可,如《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等。
【答案】
(1)要求德国接受起码的条款,特别是赔款条款,既削弱但又不过分削弱德国。
理由:
防止德国瘫痪(经济崩溃或国家分裂),并防止德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2)“势力均衡”政策。
参与签署《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政治地位;参与签署多边《非战公约》,粉碎了法国构建法美双边《非战公约》的企图,削弱了法国的影响力。
34.【加试题】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见证着各族人民的团结与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准噶尔军队占领西藏后,康熙帝命令皇十四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指挥两路大军由青海、四川进藏,同时派兵攻打准噶尔边境,使策妄
阿拉布坦无法支持叛军。
收复西藏后,清政府着手完善西藏地方的政治制度,提出了众噶伦集体掌政的制度,雍正时期则设立了驻藏大臣……乾隆三十五年,乾隆帝60寿辰,蒙藏王公贵族齐聚承德避暑山庄朝贺,乾隆帝决定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修建“普陀宗乘之庙”(如右图),俗称“小布达拉宫”……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特为班禅仿其世居在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形制,建造了“须弥福寿之庙”。
——根据向巴泽仁《清代西藏的摄政制度》等整理
材料二 布达拉宫(如下图)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
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布达拉宫评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朝的边疆民族政策的内容。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并具体说明。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可知:
军事上,打击分裂割据势力;政治上,完善地方政治制度,加强行政管理;宗教上,重视宗教习俗;策略上,笼络各民族上层分子。
第
(2)问,由材料“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可知,布达拉宫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体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由所学知识可知,藏汉合璧,藏族碉楼建筑与汉族斗拱、藻井等建筑特色和谐统一。
【答案】
(1)军事打击分裂割据势力;完善地方政治制度,加强行政管理;笼络各民族上层分子;重视宗教团结。
(2)建筑布局:
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体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建筑风格:
藏汉合璧,藏族碉楼建筑与汉族斗拱、藻井等建筑特色和谐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仿真模拟卷及答案 浙江省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仿真 模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