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docx
- 文档编号:29201513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1.50KB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docx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
专升本材料“教研活动”填写说明
请各系部仔细阅读该说明,认真填写相关内容:
一、教研活动计划填写说明:
1、周次:
活动周次依照教学计划中教学周数减两周(开学第一周和最后考试周)为准。
2、日期:
每两周周四四下午,需要具体填写到年月日。
(例:
2013.5.22)
3、活动主题参照下列内容和顺序制定:
1)5次相关专业主题:
2)5次评课、听课教改方面主题:
3)2次师德、师风建设:
4)4次其他方面内容(各系部可按照具体情况自行定夺)。
二、教研活动记录表填写说明:
1、活动时间:
每周四下午,需要具体填写到年月日。
要与活动计划、校历一致。
2、参加人员:
依据数据平台,写出参加人员的具体名单。
(不能填写全体教师)
3、内容记录:
1)请认真、详细填写活动相关内容,教师发言记录;内容记录要和主要议题吻合;内容记录可附页。
(内容需包括议题+讨论具体内容+此次活动小结)
2)依据校历,如遇节假日及学校集体活动,可不填写活动内容,但要写出“本周教研活动暂停”字样。
三、教研活动总结填写说明:
1、成员名单:
依据数据平台,具体填写教师姓名。
2、教研活动总结:
对相关学期的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可附页。
注:
1、所有内容要与数据采集平台吻合;
2、所有内容要与校历吻合;
3、三份表格的时间、内容、人员要吻合。
4、题目为黑体,小二号字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体,行间距23磅,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统一为2.3厘米。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
周次
日期
活动主题
活动方式
1
2011.10.27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
(2003年)修订的几点说明
研讨
2
2011.11.10
“两课”教师素质在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研讨
3
2011.11.24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研讨
4
2011.12.8
通过听课评课来探讨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设计
研讨
5
2011.12.22
通过听课评课来探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研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表
系部
基础部
教研室
思政
活动时间
2011.10.27
主要议题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
(2003年)修订的几点说明
主持人
王向东
参加人员
安红卫张亮朱永红韩国芳程维明徐志丽周京亮
活动内容记录
王向东:
老师们,大家好!
这个学期我们教研室的老师承担的是大一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
今天的会议我们就围绕关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2003年)修订的几点说明来展开。
我先说一下本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发展的新特点,反映时代要求,吸收理论成果,努力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继承与创新统一的原则要求,新修订的“教学基本要求”以大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实际和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以成才观教育和理想观教育为切入点和落脚点,设计框架结构与逻辑体系。
新“教学基本要求”除前言外,仍设八大部分。
它与原“教学基本要求”相比,其较大的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将章、节、目以便与其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体例上协调。
二是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将原第八章“加强修养立志成才”删去,将其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其他各大部分之中,以避免重复和交叉,而将原第七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作为现在的第八大部分。
备注
其他老师听取,并积极做笔记。
活动内容记录
安红卫:
各部分内容调整,前言作了如下的调整:
一是在“本门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中,增加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内容。
二是增加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这些内容在原“教学基本要求”中被安排在第八章之中,由于这次修订删去了原第八章,故将这些内容放在“前言”里,文字上作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第一大部分作了如下的调整:
一是在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中,按照十六大精神作了修改和补充。
其中在第一个要点“时代主题与基本国情”中,增加了“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第二个要点“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中,把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表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体现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一致性。
这里还对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作了明确说明,即大学生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强调了要“努力做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大学生只有在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奋斗中才能锻炼成长、成才。
在第三个要点“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中,增加了“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就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正确方向。
二是在第三部分第二个要点“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备条件”中,增加了“健康的心理是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健康素质”是一个新提法。
“健康素质”可以包含我们平时常说的“体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等内容,但又比它们的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广泛,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共同构成全民族的素质。
第二大部分作了如下的调整:
在第二部分第三个要点“努力播种友谊”中,增加了“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正确方法”。
正确地建立友谊,才能正确地发展友谊。
在建立和发展友谊的过程中,既需要真诚、热情、谅解和原则,也需要方法。
所以,加上这句话,在内容上就更加全面,对大学生也很有针对性。
活动内容记录
第四大部分作了如下的调整:
一是将原来第一节的标题“人生价值的特点与取向”改为“人生价值的特点与导向”,将原来第一节第三目的标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改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导向”,这里将“取向”改成“导向”,意在强调社会主导价值观对人们的导向作用。
在内容上则强调了“大学生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生价值导向”。
大学生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懂得符合“三个代表”要求就是有价值的,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应实事求是地纠正。
二是在第二部分第三个要点“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中,将原来评价人生价值标准的那段话修改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评价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三是在第三部分第二个要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中,增加了“增强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将原来的“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等”改为“具备良好的健康素质等”;还增加了“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在第三个要点“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中,将原来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改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大学生应自觉地把个人的抱负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去,才能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6.第五大部分变动较大,主要作了如下的调整:
一是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将这三点分别作为三部分的标题。
二是在第一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中,设置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这主要是对原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内容的整合;第二个要点“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这主要是对原第五章第二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内容的整合;第三个要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这主要是将原第五章第三节第二目“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中的部分内容移植过来了。
以上三个要点包括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大体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结构。
三是在第二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中,设置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这是原“教学基本要求”中所没有的,贯彻了十六大关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的精神;第二个要点“以德治国与加强道德建设”,主要讲加强道德建设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等。
活动内容记录
四是在第三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中,主要是对原第五章第三节第一目“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中的内容作了必要的补充,设置了三个要点。
第一个“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二个“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第三个“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7.第六大部分的标题是原第五章第三节的标题“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其内容作了重新整合。
在第一部分“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中,设置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道德品质涵义及其构成”;第二个要点“道德品质的特征与作用”;第三个要点“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从标题到内容都是原第五章第三节第三目“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的移植。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关于道德品质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原“教学基本要求”中所没有的。
这一部分设置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贯彻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的内容;第二个要点“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根据十六大将其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而加以突出强调的。
第三部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其内容在原“教学基本要求”中有所体现,这次修订作了进一步的充实,这一节设置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大学生应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质”,其内容是在对原第五章第三节第二目“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个要点“培养高尚人格,提升道德境界”,贯彻了十六大报告强调的“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8.第七大部分是原来的第六章,主要作了如下的调整:
一是在第一部分“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的两个要点中,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在第一个要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对爱国主义的解释及其三个层面的内涵重新进行了表述,使之更加准确和严谨。
在第三个要点“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删去了一些文字,增加了“爱国主义思想是通向共产主义思想的桥梁”。
二是在第二部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中,对第一个要点“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的内容作了一些改动,强调:
“中国人民具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
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三是在第三部分“做坚定的爱国者“的两个要点中,作了一些修改和调整。
将第一个要点的标题由“弘扬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改为“弘扬民族精神”,在内容上贯彻了十六大精神。
大学生要做坚定的爱国者,就应当在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在第二个要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中,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内容作了调整。
活动内容记录
9.第八大部分是原来的第七章,主要作了如下的调整:
一是在第一部分“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的三个要点中,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在第一个要点“理想的涵义和类型”中,增加了“最基本的理想是社会理想”。
在第二个要点“信念的涵义和特征”中,增加了“信念是理想的强化状态”。
将第三个要点由“人生需要理想和信念”改为“理想和信念对青年成长的巨大作用”。
二是在第二部分“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将第一个要点的标题由“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改为“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阐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大学生应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
将原来的第二、三两个目整合为一个要点,即第二个要点“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对其内容作了一些压缩和修改。
三是将原来第三节的标题“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改为“把理想化为现实”,将原来第一目的标题“青年应有远大志向”改为“大学生应有远大志向”,强调当代大学生应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发奋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表
系部
基础部
教研室
思政
活动时间
2011.11.10
主要议题
“两课”教师素质在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主持人
王向东
参加人员
安红卫张亮朱永红韩国芳程维明徐志丽周京亮
活动内容记录
王向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为核心的世贸组织运行机制必然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对于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任务的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来说,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
而提高“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可靠的保障之一在于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两课”教师应以积极的姿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迎接新的挑战。
张亮:
来自人才国际化的素质要求的挑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才国际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人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其本质为人才素质的高标准。
而人才的基本素质不是单向度的条条框框,而是全面的,必须具有健康开放的心态、良好的适应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
人才国际化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给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课题,对“两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朱永红:
.来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
入世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必将形成东西融合、多元发展之势,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与此同时,西方一些没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将随之传播,这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带来新的挑战。
备注
教师积极发言,谈看法。
活动内容记录
周京亮:
.关键在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
“两课”教师的工作是“正人”,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就决定了“两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育人使命,“正人”必须先“正己”,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己”就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要自觉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同时还要学习与理论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前沿知识、边缘知识和交叉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厚积薄发,使得对理论的阐述深刻到位;其次要自觉地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研究等,以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程维明:
全面完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
要加快学校师资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按劳分配的利益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两课”教师成长和教师资源开发的新氛围。
在客观条件上为促进“两课”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徐志丽:
广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现代社会是终生学习的社会,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不断学习,因此应本着全面规划、规范管理、普遍提高、重点培养、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原则,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两课”教师培训体系。
通过开展教师知识更新的进修工作、“全国‘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出国学习与合作科研以及相关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等,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群体的业务水平、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
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做,尤其要采取措施尽快把优秀的青年教师推上重要岗位,应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坚持岗前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两课”教学生力军的作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表
系部
基础部
教研室
思政
活动时间
2011.11.24
主要议题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主持人
王向东
参加人员
安红卫张亮朱永红韩国芳程维明徐志丽周京亮
活动内容记录
王向东: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侧重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层次;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结合我国国情,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对于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促进作用。
朱永红: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新形势下我国迫切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而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以开阔的心胸审视别国的相关成果是十分必要的。
亚洲近邻新加坡,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其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尽管中新两国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
研究和借鉴新加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徐志丽:
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
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备注
在中国教育报上阅读关于新加坡教育文章,大家会上讨论。
活动内容记录
周京亮:
新加坡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强调国家和社会利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鼓舞了各民族人民为新加坡的文明进步而团结奋斗,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感召力。
我国在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要一如既往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从小树立国家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加坡倡导国家利益第一和集体利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基于其社会性质,其所谓的集体原则与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仍有所不同。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始终倡导集体主义的原则,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先,也要保证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以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当前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迫切需要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原则,密切团结各民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程维明:
新加坡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大中小学全方位、分层次展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历来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也是从小抓起,但是却存在着教育内容分层不明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计划和纲要。
要避免用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教育,避免提出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道德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先从基础层次开始,抓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依学生的年龄和思维发展水平层层深入。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表
系部
基础部
教研室
思政
活动时间
2011.12.8
主要议题
通过听课评课来探讨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设计
主持人
王向东
参加人员
安红卫张亮朱永红韩国芳程维明徐志丽周京亮
活动内容记录
王向东:
这段时间大家通过听课和评课,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在这里,我们结合多年来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认为,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运用“理论导引+材料分析+问题讨论”的教学形式,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程维明:
我们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要在把握教学基本要点和了解大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体系。
在观念上应明确,“思想道德修养”课和专业课教学有所不同,它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更强调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要求,处理好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根据对教材理论体系基本脉络的把握,设计课堂教学体系。
同时,教学体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要准确定位,要具有可操作性。
备注
听取、发言、记录。
活动内容记录
周京亮: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要在理论的精讲方面下功夫。
引导学生对人生修养和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二是要在材料精选方面花气力。
通过对一些典型材料、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善恶美丑是非的分辨能力,引发思考,加深他们对理论问题的理解。
三是要在学生的行为养成方面加强引导。
学生主体性道德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
“思想道德修养”课要为学生安排适当的教育专题活动,进行情景模拟,加强行为操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学生明辨事理,培养良好的品行。
经过不断实践,我们探索出“理论导引+材料分析+问题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将每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师生互动,共同为一个教学主题服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效性显著提高。
安红卫:
第三步为问题讨论。
教师在完成理论讲授、材料分析后,就要结合社会现实和大学生实际拟出相关思考题,进行实践性教学或情境模拟或行为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发讨论和辩论,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向深入。
王向东:
“理论导引+材料分析+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教 教研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