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数外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29201112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6.62KB
七上语数外知识点.docx
《七上语数外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语数外知识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语数外知识点
七上语文知识点
1、《在山的那边》:
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
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 生命》:
(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
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6)驱(赶、驱逐)之别院
2.
(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P20
(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1.“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3.“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4.“不”通“否”表示否定的疑问
5.“匪”通“非”非常,很
6.“知”通“智”聪明
7.“乌”通“无”没有
8.“裁”通“才”仅仅
9.“反”通“返”返回
童趣一、主要实词
(1)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所以)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暗自、暗暗地)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
(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
(5)果如鹤唳云端。
(唳,鸟鸣。
)
(6)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丘,山丘。
壑,山沟。
)
(7)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抽打。
)
(8)神游其中。
(其中,这里面。
指想像中的境界。
)
二、主要虚词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之,助词,的。
其,它的。
代指“藐小之物”。
)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之,代词,指蚊子。
)
(3)徐喷以烟。
(以,介词,用。
)
(4)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于,介词,在。
)
(5)蹲其身,使与台齐。
(其,代词,自己。
)
(6)以丛草为林。
(以,介词,把。
)
(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介词,被。
)
6、《理想》:
(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
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
7、《短文两篇》: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8、《人生寓言》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9、《我的信念》:
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竟然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
10《<论语>十则》:
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语言简练,含义深远。
《论语》十则
P43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时习]时常的复习。
(4)[说]“悦”的古字,愉快。
(5)[愠]生气,发怒。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
孔子的学生。
(8)[吾]人称代词,我。
(9)[日]每天。
(10)[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P44
(1)[信]真诚,诚实。
(2)[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与体会。
(4)[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5)[殆]有害。
P45
(1)[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现在山东泗水)人。
(2)[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3)[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是,此、这。
知,通“智”。
(4)[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弘毅]刚强,勇毅。
(6)[凋]凋谢。
(7)[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1、《春》:
(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
这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
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
12、《济南的冬天》: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13、《山中访友》:
只要你(“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带着(丰富的想像),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众朋友”)就会一个个向你走来,与你互诉心声。
这种(童话)般的世界,正是本文作者所(经历)并用(动情)的话语向你描绘的。
14、《秋天》:
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15、《古代诗歌五首》:
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
16、《化石吟》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17、《看云识天气》: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
(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而天气的变化自有它的(征兆)。
18、《绿色蝈蝈》:
你听过(知了)唱歌、(蟋蟀)鸣叫吧?
你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
也许还玩过贪食的(花金龟)、挂着灯笼的(萤火虫)吧?
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听,(蝈蝈)又开始唱歌了。
19、《月亮上的足迹》: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飞上月宫)。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20、〈山市〉: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许多人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壮观的幻景;(“山市”蜃楼)你可能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里,(蒲松龄)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奇异的图画……
21、〈风筝〉:
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
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22、〈羚羊木雕〉:
你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已有了主见。
有时候,对某些问题,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
本文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23、〈散步〉:
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4、〈诗两首〉:
(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下面两首诗,就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25、《〈世说新语〉两则》: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这里,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
26、《皇帝的新装》:
一个一眼就可看
穿的骗局,竟然畅行无阻,最终演出一场(荒唐的闹剧)。
读完这篇(童话),我们首先会嘲笑(那个愚蠢的皇帝),不过,如果注意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入一层。
27、《郭沫若诗两首》:
夜空,是那样神秘,又是那样亲切。
诗人以新奇的(想像),融(天上地下)为一体,描画出令人神往的(仙境),寄托着(自己的理想)。
28、《女娲造人》:
(人),是从哪里来的?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
这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的。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这篇美丽的(童话),有(诗)一般的境界,(“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最终汇成欢快的强音。
30、《寓言四则》: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七上数学知识点
第一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
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饿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
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
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1.4.2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
(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极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从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
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括号类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体做法:
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⑵依据:
等式性质2
⑶注意事项:
①分子打上括号
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3.1.2点、线、面、体
几何体也简称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
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线、射线、线段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直线桑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4角的比较与运算
3.4.1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3.4.2余角和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用划记法记录数据,“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
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调查时,可用不同的方法获得数据。
除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外,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的分布规律。
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规律。
4.3课题学习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
”
调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步骤:
设计调查问卷
⑴设计调查问卷的步骤
①确定调查目的;
②选择调查对象;
③设计调查问题
⑵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
①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
②不要提问人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③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
④问题应简明;
⑤问卷应简短。
二、实施调查
将调查问卷复制足够的份数,发给被调查对象。
实施调查时要注意:
⑴向被调查者讲明哪些人是被调查的对象,以及他为什么成为被调查者;
⑵告诉被调查者你收集数据的目的。
三、处理数据
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四、交流
根据调查结果,讨论你们小组有哪些发现和建议?
五、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第二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相交线
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5.1.2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
a⊥b,AB⊥CD。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2平行线
5.2.1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
a∥b。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只有两种:
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2.2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的同一方,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着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5.4平移
⑴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1.1有序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2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6.2.2用坐标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上语数外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