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专版中考第13讲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语文.docx
- 文档编号:29200002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5.23KB
柳州专版中考第13讲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语文.docx
《柳州专版中考第13讲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专版中考第13讲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专版中考第13讲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复习习题语文
(一)理解内容,把握文意
一、(2018·广东)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
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
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
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
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
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
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
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
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
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
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
是不屑?
还是不以为然?
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
“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
”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
我很尴尬,赶紧坦白:
“是画您呢。
”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
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
“我也会画画。
”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
“我也能跳。
”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
“您给我画一个。
”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
“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
”我指着杂志对她说:
“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
”她拧开笔帽,对我说:
“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
”我说:
“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
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
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
“您画得真好!
”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
“好什么呀!
不成样子了。
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
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
”我
说:
“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
”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
“你猜。
”我说:
“我看您没到八十岁。
”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画:
“八十八啦!
”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
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
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
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考点一】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4分)
场景
偶遇
老太太
画像
被发现
老太太
画花
得知其
年龄
“我”的心理
①好奇
②尴尬
③惊叹
④羡慕
2.【考点四】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1分);将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进行对
比(1分),写出了时间对自然万物的影响。
反衬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1分)。
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瞄”是注视的意思(1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1分)。
(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扫”是快速地看的意思(1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
她的自信(1分)。
4.【考点三】第⑨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3分)
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1分);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1分);作者希望自己
将来也能有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1分)。
二、(2017·柳南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
葛亚夫
①冬天,时间也怕冷吧?
也就眯瞪一会儿眼,身子骨还没舒展开,天就黑了。
②那时,生活时光那般清贫,三餐都经常爽约,更别提娱乐了。
天一黑,我就被赶上床。
起初,父亲还讲些故事,但很快他就睡着了。
我饥肠辘辘,辗转反侧,眼巴巴地向窗外看。
③“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人饥志短,这句民谚,我只记住了后半句。
往往,雪没盼到,我就枕着梦里的馒头睡去了。
半夜被撑醒,才发现是尿憋的,跑到门口,冲着雪地一通“扫射”,又匆忙钻回被窝,期望重温旧梦——把没吃完的馒头吃完。
④或许太冷、太饿,面对一场雪,我从没想过像孙康映雪读书,只想着梦里梦外的馒头。
⑤我从来就不是个好学生,贪嘴,贪玩,学习三心二意。
父亲对我的期望,也一直徘徊在零度左右。
初二时,因恶作剧,班主任骂我烂泥扶不上墙,无可救药。
我辩驳:
烂泥也是你教的,你也就会打人骂人……老师恼羞成怒,要打我。
跑为上策,我潇洒地扬长而去。
⑥寒风肆虐,雪花猖獗。
一场风雪,从荒野刮到我的内心。
我瑟缩着往家走。
我知道,阴暗处是泥土,明亮处是水洼,但还是忍不住向亮处的水洼里走。
回到家,父亲竟没打骂我,只是问:
想不想上了。
我嗫嚅道:
想。
父亲让我换双干棉鞋,便带我去
找班主任。
⑦班主任不在家。
雪很大,也不知是否会回来。
父亲看看天,看看我:
就站在门口等吧!
等到回来为止。
北风似刀,雪花如镖,我们成了靶子。
我瑟缩着蹲下,才发现父亲穿的竟是我换下的那双湿鞋!
那晚,我出奇地安静,只记得,老师回来时,我和父亲都成了雪人。
⑧这是我和父亲的“程门立雪”。
以后,我没再让父亲失望过,只是他的脚再没热起来过。
⑨大学毕业,我留在南方。
那年,罕见地下了场大雪。
女友来了雅兴,要到梅花山采雪,学妙玉煮雪烹茶。
她的“体己茶”,也只体谅自己。
积雪厚,加上路滑,公交车禁行了。
女友就拿我代步。
⑩父亲的电话也来凑“热闹”。
他看电视,说这边雪大,房子、桥都压塌了,担心我,让我别乱跑……我说没事,匆忙挂了电话。
女友缴了我的电话,命令我全速前进。
我们玩到很晚,也很累,回去就睡了。
第二天,一开机,就是一堆未接电话——都是家里的。
我打过去,父亲睡了,母亲接的电话。
她数落我,昨天怎么不接父亲的电话!
⑪我这才知道,由于我关了手机,父亲放心不下,竟站在门口,一夜都没睡。
⑫下雪了,回家给父母送棉衣。
父亲坐在门旁,眯瞪着眼。
雪花凌乱,时光如同黑白电视。
我帮他掸身上的雪,可头上那层雪,怎么也掸不掉。
父亲笑:
真是近视眼!
这是白头发,哪是雪!
我心里一寒。
我曾以为只是冬日苦短,没曾想,对于父亲,人生也一样苦短。
⑬父爱一场雪。
时光里,父亲就是儿子的一场雪,覆盖着浮生,温暖着今世。
1.【考点一】标题“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以“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为题,关联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暗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文
章的主旨,题目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考点三】文章主要写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哪三件事?
①为求得班主任的原谅,“我”和父亲“程门立雪”;②父亲放心不下大雪天中匆忙挂
了电话以致一夜失联的“我”,在门口站了一夜;③“我”帮父亲掸身上的雪,却掸不
掉他头上的那层雪,惊觉父亲在老去。
3.【A+层级】结合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知道,阴暗处是泥土,明亮处是水洼,但还是忍不住向亮处的水洼里走。
(这处细
节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
内容上,通过写“我”故意去走水洼的行为,体现了“我”的淘气、贪玩和叛逆;结构
上,既照应了上文“我”贪玩的性格,也为下文写父亲让“我”换干棉鞋,而父亲却穿
“我”的湿鞋,以及父亲的脚再也没有热起来过等情节埋下伏笔。
(2)北风似刀,雪花如镖,我们成了靶子。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北风”比作“刀”,“雪花”比作“镖”,“我们”比作
“靶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风雪凛冽飘刮在人身上的情景和感受,用恶劣的环境和
痛苦的感受为“我”后面的转变做铺垫。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的爱就像那一场场雪,为“我”覆盖人世的艰辛与
苦难,为“我”的成长给予关怀、帮助和温暖。
作用:
照应文题,画龙点睛。
表达了“我”
对父亲的爱的理解和感激。
(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
一、(2019·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朱成玉
①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起
彼伏,把日子搅和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②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
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久一些。
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③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④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
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
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
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
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⑤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棵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
一会儿就能卖完。
”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⑥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
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
种了。
⑦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⑧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
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
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棵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⑨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
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
别人不懂一棵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⑩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
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之为“扒拉棵子”。
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
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
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
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⑪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
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棵棵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常青,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⑫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
我很小心地搬动一棵棵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
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1.结合文章,说说文章题目的含义及其作用。
含义:
表面上指的是走进白菜的心里,了解白菜;深层含义指要走进菜农的心里,倾听
他们的心声。
作用:
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菜拟人化,赋予白菜
以人的特征;运用象征手法,白菜象征卑微的农人及其朴实、平凡、奉献的品质,使文
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③标题新颖,吸引读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表现了作
者对白菜和农人虔诚、敬重的态度,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考点二】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
(从修辞的角度)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农人夫妇比作“晕头转向的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在城
市处境的尴尬、茫然和卖菜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2)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
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
着了凉似的。
(从描写的角度)
通过描写女人自始至终未离开半步、时不时盖被子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女人对白菜的关
心、珍视,也体现了女人与白菜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
3.作者在第⑦段写“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他理解了什么?
①理解了女人照顾白菜的行为举动;②理解了白菜对女人的重要性;③理解了女人对白
菜的深厚感情;④理解了女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4.【考点三】文章第③段和第B12段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
总结上文,使内容更加深刻;为下文作者的非“精打细算”、慷慨决定和小心
翼翼埋下伏笔,照应下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与下文作者的
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B12段:
照应前文,与前文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
照应题目,表现了作者真正走进了白菜的心里,升华了情感。
二、(2017·柳北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
孙思杰
①外婆从不怨天尤人。
记忆中,外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关于天的坏话,哪怕是愁苦惨淡的日子,她也只是说,老天爷是有眼睛的,我们的苦,他都会看在眼里。
②外婆是很能吃苦的。
至少在幼小的我看来,外婆这一生,过得实在太难。
外婆五岁时,老外婆就去了,从此外婆没能再见母亲一眼。
童年丧母的痛楚,远比那些刚出生就见不到母亲的人痛苦,因为曾经拥有了,感受了,然后失去,就是精神上的失去。
③在那个封建落后的年代,外婆的“诗意”便显得有些特别和负罪:
三从四德,没能阻碍她对镜贴花黄;男尊女卑,也没能埋没她对读书的渴望。
那时候,外婆是乡里的一枝花,也是墙角的一株草;是男人心底的痒痒挠,也是女人心里的一根针。
④后来等到外婆嫁了人,本以为可静心生活,那一年却又遇上大饥荒。
外婆四个孩子,最大的那个因为疾病死了,我母亲也差点因为饥荒而丧了命。
那时候,外婆常对着天喃喃自语:
老天爷啊,你擦擦眼吧,我快熬不下去了。
可外婆,又都咬着牙一次次地挺了过来。
⑤饥荒过后,外婆便在老屋前栽了一排苦瓜。
灰突突的村庄,一下就被这绿色给点活了。
从屋外走过的人们,都忍不住要瞟一眼。
⑥外婆很喜欢苦瓜。
喜欢吃苦瓜,也喜欢养苦瓜。
她说,苦瓜是孝子,一生下来就知道土地的苦楚,苦瓜心疼土地,所以要把土地的苦转移到自己的身上。
她说,苦瓜既是好菜,也是好药,它清火、解毒、和胃、护肝、养心。
她还说,苦瓜,苦瓜,土地的苦孩子。
⑦外婆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坐在老屋前的台阶上,感受日暮和黄昏在我的背后流转,无尽的岁月轰鸣声中,我看见外婆的那双手,那双渐渐变得苍老的手,那双曾托起我一个个梦境的手,正轻轻拂过苦瓜,为它拭去眼角的泪痕。
⑧劳动,是人们低下头来对世界的一次妥协和皈依,也是外婆潜意识里的祈祷仪式。
⑨苦瓜要搭架的时候,外婆便扛着铁锨去松土。
她用农具总是含蓄的,像在土地上雕花,一次下去,翻起的泥土是叶,再一次下去,勾出的草屑是伏笔。
如此反复,苦瓜便在一个仁慈的环境里欲欲待发。
⑩等到苦瓜结果,外婆永远是最高兴的那一个。
她小心翼翼
地将那些土地里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高兴,有时抬起头喃喃说,老天爷,真好。
⑪外婆的苦瓜,不管是煨汤,还是配菜,贫苦的生活里,总能让我们觉出一丝甜来。
最喜欢的,还是看外婆弯腰进灶房的背影。
当初老屋的奠基仪式,是在鸡鸣狗吠的鞭炮声里欢呼起来的,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座吉宅,坐北朝南,负阴抱阳。
而外婆的灶台,也是老屋光荣的参加者,又或许,它的身份比老屋尊贵,因为一座房屋站起来,炊烟升起,许多记忆也围绕着这个灶台开始生长。
⑫外婆煨的苦瓜汤,便是我童年记忆的最深来源。
少油,一点盐,苦瓜只切一段;温火,加几瓣梨,孩子的口水便出来了。
那时家里没有别的给孩子做吃食,外婆的苦瓜汤便成了我最期待的美味,日子一长,那平淡生活里的点点苦意,已在不知不觉中浸入了我的血液,构成了我的筋骨,形成了我的品性。
⑬老屋前的苦瓜架冒新绿了,我知道,那是外婆先前的苦难开出的花。
她这一生受了无尽的苦,却又把心里的苦转化为世上的善,世代相传。
⑭外婆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一座教堂。
她热爱,且怜惜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一切美好的事物,又启示、丰富、培育了她的内心。
外婆接受了苦瓜,所以内心渐渐清淡,归于平和。
我们随从了外婆,所以也嗅到了苦瓜的清香。
⑮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第4期,有删改)
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的含义。
既指外婆种的,伴随我们走过艰难岁月的苦瓜,又指善良、坚韧、乐观的外婆。
2.【A+层级】结合语境,赏析加点的词和句子。
(1)【考点一】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土地里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高兴。
小心翼翼,是小心谨慎的样子,文中描写了外婆小心谨慎地把成熟的苦瓜摘下来的情态,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外婆对苦瓜的珍视。
(2)【考点二】那时候,外婆是乡里的一枝花,也是墙角的一株草。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把外婆比作“一枝花”,又把外婆比作“一株草”,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诗意”的外婆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也写出了“诗意”的外婆为当时的环
境所不容。
3.结合全文,说说外婆是个怎样的人。
①外婆是个善良的人。
生活再苦,她也从来不抱怨。
②外婆是个很能吃苦的人。
生活的
一次次艰难,她都咬着牙挺了过来。
③外婆是个勤劳的人。
为了度过艰难的日子,她种
苦瓜。
④外婆是个能干的人。
她能把苦瓜做得在贫苦的生活里,让我们觉出一丝甜来。
⑤外婆是个热爱生活、乐观的人。
艰难的岁月没能阻止她将生活
过得“诗意”,没能埋
没她对读书的渴望。
她热爱,且怜惜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4.【考点三
】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谈谈你的看法。
①抒发对苦瓜、对外婆的感激、怀念之情,点明主旨,升华主题;②照应题目;③委婉、
含蓄,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寄托作者的情感,发人深思。
(三)常见写作手法与拓展延伸
一、(2018·黄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鳝 孔
曾庆升
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园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
早先没有矮墙,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
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
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
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
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
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
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
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
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给谢家一个难堪。
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
⑤再说田二出了家
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
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
⑥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
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
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稻田挨山,只能靠老天。
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
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
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
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
田二性子耿直,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
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
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
……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
⑦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
汩汩的水,穿过田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
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舒叶。
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
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
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
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不干光明正大的事。
约莫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
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
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
哪来这么多鳝孔?
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
⑧深夜,凉风拂过,火炉般的村子,变得凉爽起来。
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
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兄弟忽然发现:
一个黑影在园里晃动,正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抱起那似脚盆的南瓜向谢家园子移动。
⑨“抓贼啊!
”隐蔽着的田家兄弟忽地跃上去,举着棍棒大声叫喊着。
⑩“混蛋,连老子都不认识了?
”
⑪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
1.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考点二】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这一细
节在情节上的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
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才有了田二嘱咐两个儿子抓偷瓜贼的情节。
②为
下文田二将南瓜送回谢家园子做铺垫。
(2)【考点一】请分析第④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反映田二醒悟后(“善意被唤醒后”)的愉悦心情。
②暗示下
文田二将主动把南瓜送回谢家园子的情节。
2.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并概括田二这一人物的可贵品质。
①本性善良。
虽与谢家有积怨,并一心想给谢芳难堪,但最终还是以善报善,回应了谢
芳的善举。
②知错就改(勇于改错)。
在发现谢芳的善举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送
回南瓜。
③为人正直。
宁可让禾苗枯死,也没想过要偷谢家的水来灌溉。
④勤劳。
晚饭
后就到田里看禾苗,直到夜深。
3.【考点三】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
的主人公。
你的看法呢?
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田二。
小说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用大量的笔墨写田二,并通过田二的行为
与思想变化来表现人性善良这一主题。
【示例二】谢芳。
小说虽然表面上围绕田二的活
动展开,但实际上谢芳的活动始终存在,谢芳主动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州 专版 中考 13 记叙文 阅读 散文 小说 复习 习题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