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docx
- 文档编号:29195812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54.88KB
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docx
《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
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
上大附中李玉春
一、课题的提出
(一)选题原因
自2006年上海市高中起始年级全面推行新课程已有三年了,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在各校实施情况怎样?
效果如何?
教师是如何准备的?
他们的资料来源?
学生有什么要求?
学习效果如何?
等等。
为了了解基层学校开设、开展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的相关情况,我区地理教研员在区高中地理学科调研时,采用了两份调查问卷。
(“宝山区高中地理教师拓展型课程教师调查问卷”(附1)和“宝山区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学生调查问卷”(附2))调查对象为高中20位地理教师和高一、二年级选修地理拓展课的250名学生。
通过调查问卷(“区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师调查问卷部分问题情况统计”(附3)和“区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学生调查问卷部分问题情况统计”(附4)),了解到新课改中地理学科拓展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教师实际的教学行为与新课改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要求有落差。
(1)认识不足。
调查中60%的教师开设地理拓展型课程是为了“应付或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教师的开课积极性不高,影响到学生拓展课知识体系的全面性。
拓展课犹如搭建在基础学科与学生兴趣之间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对基础学科形成教学上的补充。
然而,很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拓展课的重要性。
不少地理教师本身对拓展型课程的认识不足,由此产生教育钻研精神的不足。
55%的教师拓展型课程上课材料主要靠网上下载一点,但网上下载的资料质量不高。
所以出现教的人底气不足、信心不足,学的人自然也马马虎虎。
(2)精力有限。
调查显示,高中地理教师每校人数较少,52%的地理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每周正常的课时数为16节以上,个别教师在20节以上,教学任务很重,没有精力深层次研究、开发课程,基本停留在应付的层面。
还有,教师的自身能力的限制,也影响到课程的进一步开发。
对于已经习惯于按照教材的限定进行教学的高中教师来说,开发课程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跨学科、综合式课程。
担任学校拓展课的教师基本上靠自己单打独斗,浅层次开发课程。
(3)形式单一。
学生调查问卷统计显示,仅9.2%的学生认为地理拓展型课程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1.6%认为“一般”;22.4%认为“不能够”;26.8%认为“说不清楚”。
仅8.8%的学生认为地理拓展型课程能够恰当、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36.4%认为“一般”;21.2%认为“不能够”;33.6%认为“说不清楚”。
统计数据说明,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过程形式与手段的单一。
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习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事拓展课教学时难免会带有基础型学科教学的色彩。
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因为这部分老师对拓展课的教学过程不了解;二是由于他们不愿放弃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
(4)资源缺乏。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
65%的教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互联网,5%来自教师培训,15%来自教材的拓展,10%来自同伴互助,5%来自其它途径。
教师开发和获取课程资源的途径相对狭窄,平时又不注意积累与准备,因此,学校要求开设拓展课,教师常感到要用的课程资源找不到,好用的不够用,没用的铺天盖地、不管用,感到无内容可上,无法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导致地理拓展型课程内容单调。
2.学生普遍的学习行为与新课改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有落差。
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还是依赖教师、依赖课本、依赖课堂,是一种依赖性学习。
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足及本身钻研程度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拓展型课程的兴趣。
又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在学生心目中是一门副科,可有可无,地理教学内容不够生动有趣,缺乏活力。
学习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使得学生花在拓展型课程上的时间更加有限。
在一些普通高中,一部分学生由于选科上选修了地理学科,所以高三年级地理拓展型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参加人数明显好于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的大部分优秀学生重理轻文,由此学生考虑到选科,在开始高中地理学习时就呈消极态度。
3.教学内容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有落差。
教师仅把地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老化、脱节与滞后,影响教学效果,更不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教学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精力、经验缺乏,自身知识面的欠缺等因素导致了教学内容空乏。
学生失去了当初的好奇和热情,纷纷要求改换门庭。
很难体现出新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4.学生发展性评价操作与教师实际的要求有落差。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性评价方案中列了以下各项,如回答、提出问题的次数、讨论、活动的积极程度、学习档案袋等。
教师反映这些评价方式操作难度实在太大,试想每一位地理教师少则也有几十名学生选修地理拓展课,而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如此的记录要花费多少时间?
每堂课40分钟是用来教学还是用来记录?
在终结性评价上,采用地理测试(开卷或闭卷)、地理小论文、小制作、漫画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由于给学生一段时间去完成,所以还不能真正全面地检测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和优势。
5.学校课程资源的准备与新课改的要求有落差。
学校的教学设施没有及时按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来改善和配备,影响了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尽管目前有利于拓展型课程教学的材料可以由相应的出版和教育机构开发,但实际上这些机构开发出来的材料未必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要。
地理教师还要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相关的资料,使其课程具体化、微观化,以有利于课程实施。
上述问题导致的必然结果是:
1.高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偏差日渐加大;
2.中学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日渐减弱;
3.地理学科在高中学校中的课堂市场日渐失去;
4.影响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何来引导?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中(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和设备)去实施课程理念?
由谁来开发课程资源呢?
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值得我们研究。
(二)研究目的
1.课程改革需要
开设好地理拓展型课程是对地理基础课的有效补充、延伸、拓展和提高。
而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约着地理课程的改革的深度和效度。
探索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与方法可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2.学科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地理教师仅把地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地理教学也被局限在课堂中,从而造成地理课程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生心目中是一门副科,可有可无,地理教学内容不够生动有趣,缺乏活力。
怎么能让地理更接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体验和活动中领会地理学科的多姿多彩?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3.教师发展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已不局限于教材,需要深入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教师虽然是课程实施者,但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让学生从“教材是学生的世界”狭小空间转到“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社会大课堂上。
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广大教师创设、提高一个创造、发挥与展示个人发展需要的有利空间和广阔舞台。
4.学生发展需要
我校作为寄宿制高中,学生基本上都寄宿在学校内,有利有弊,不利的是学生在学校这样一个小环境时间长,接触社会这个大环境少;有利的是开展实践活动组织起来较方便。
针对利弊,如果在地理拓展型课程上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不亚于基础型课程,开发、挖掘和运用丰富多彩的地理课程资源,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角。
二、研究内容
(一)理论基础
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学科性质的科学。
自然地理属于自然科学,人文地理属于社会科学。
地理科学所研究的地球表层的空间结构、各类事务的空间分布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都既与自然科学有关,又与社会科学有关。
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和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适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地理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超越狭隘的地理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地理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概念界定
地理拓展型课程:
新课改提出了“三个功能性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类课程。
三类课程功能分别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
其中,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向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体现不同的基础。
拓展型课程是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限定拓展和自主拓展两大类,其中自主拓展型课程分别设立分学科、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科目。
学科拓展型课程:
1.分层拓展课程:
与基础型课程领域(学科)相同、内容层次不同的课程。
由国家设置,学生限定选择。
2.分科拓展课程:
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不同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
由国家设置,学生限定选择。
3.分项拓展课程:
在学科领域设置平行的项目。
根据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进行设置,学生限定选择。
4.自主拓展课程:
为发现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学生兴趣爱好而设置的课程。
由学校设置,学生任意选择。
本课题探讨的地理拓展型课程是属于分学科性质的自主拓展型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遵循《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
课程教学资源库:
学校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与地理教学过程密切相关,凡是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列入地理课程资源的范畴。
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拓展型课程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素材性和条件性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自然和社会资源,隐性和显性资源等。
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内涵的动态性及价值的社会性。
因此,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加以整理、规划,分门别类建立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对于丰富、补充、拓展和延伸地理基础型课程内容,为地理拓展型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虽然起步都较早,但都存在缺憾,资源库缺乏系统、完整与方便于教学,零散的资源还要加工、整理,对于上课的教师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在美国,很多这样教育资源库主题资源网站采用信用卡支付,对中学老师来说不适应。
上海教育资源库,资源形式以文献居多,以及大量的课程计划和方案,而视音频资源相对较少,而且很多对于地理学科的拓展型课程用处不大,需要对这些资源的二次开发。
随着上海市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拓展型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但对于拓展型课程资源的研究也仅仅是刚刚起步,所以,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是地理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四)研究目标
开发和用活地理拓展性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开发和开展地理拓展型课程提供前提和保证,是对地理基础课的丰富、补充、延伸、拓展和提高。
让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并获得定向发展,形成自身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或深化。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充分开发和挖掘各种资源。
让学生从“教材是学生的世界”狭小空间转到“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社会大课堂上。
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体验和活动中领会地理学科的多姿多彩,增强地理教学活力、拓展学生的视角、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五)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地理学科拓展型课程教师开设现状、课程资源来源与开发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
2.根据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原则(延伸性、实用性、开放性、多样性、前瞻性),确定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范围。
3.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档案,并逐步建设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
4.运用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开发地理拓展型课程并实施课程的案例研究,延伸和改进地理课堂教与学功效研究。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对比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研究。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国内外资料了解、掌握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进行资料收集、汇总、整理、分析,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为课题研究做准备。
2.教育调查法。
通过问卷设计、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地理心理进行研究。
3.教育实验法。
通过对学生教与学的比较分析,对资源库的运用与教学效果的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库开发和运用水平。
4.案例研究法。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实践经验的指导,进一步开展实践,并不断建设和完善教学资源库。
5.经验总结法。
针对实际教学活动,不断提出和改进实践意见,提炼和总结实践成果。
(七)研究步骤
研究过程(子课题分解、研究人员具体分工、预期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始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预期
效益
承担人
1
2007.3—2007.6
调查分析区地理学科拓展课教师开设、开发情况
分析
报告
教研员
2
2007.7—2007.9
确定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范围
活动
小结
全体
成员
3
2007.9—2008.3
建立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档案
活动
小结
全体
成员
建设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
4
2008.3—
2008.12
开发地理拓展型课程
校本
教材
组内
成员
编写地理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
教学
案例
运用资源库实施课程的案例研究
(八)研究价值
开发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落实上海市新课改关于拓展型课程教学的要求,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
不断扩大资源库的容量,提高资源库的质量,用好、用活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研究基础
相关成果:
1.《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获“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行动计划——上海试点项目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2.《二期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合作的探讨研究》发表在《宝山教育》
3.《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发表在《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指导丛书——地理教学设计和实施案例》
4.《研究性学习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获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年会论文二等奖
5.《引入数学方式辅助地理教学》获“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
6.编撰了拓展型课程教材《气象风云》
主要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
2.《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3.《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
4.《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实施与社会课程资源利用》赵才欣、蒋碧艳、奚定华、江铭初
5.《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6.《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夏志芳)
7.上教版高中地理教学参考资料
三、研究成果
(一)确定了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范围
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
按照地理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为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为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应当占据主要地位。
但从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来说,校外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校内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拓展,对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地理观、环境观和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至关重要。
(二)学校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校内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将这些课程资源加以整理、规划,分门别类建立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给一线教师带来便捷,给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带来有力的推进作用,也丰富、补充、更新地理基础型课程的教学内容,给地理教学带来活力。
1.学校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库的主要构成
类型
分类
组成
条件性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模型和标本
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各大洲地形立体模型、中国地形立体模型、主要矿物和岩石标本、土壤标本、动植物标本、有关的地形模型等。
地理教学器材
卷尺、铁锤、罗盘仪、指南针、普通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照相机、小型摄像机、电视机、VCD及DVD幻灯机、投影机、微机扫描仪等,还可包括一定数量的航空图片和卫星图片等。
素材性课程资源
文字类素材
原始文献、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试题等。
图书资料
教科书、各类地理图书、地图册、地理风光景观画册、教学软件、VCD及DVD光盘、幻灯片、录像带等。
音视频类(包括flash)、课件类
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
地理教学图件
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东西两半球圈、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中国矿产图、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本区(县)地图、世界地理景观图片、中国地理景观图片等,还包括地质地貌图、气候图、河流图、植被图、海洋图、人口图、城市图、有关区域图、遥感影像图等。
素材性课程资源按照自然地理素材、人文地理素材、社会热点素材、乡土问题素材四类加以整理和归纳。
地理课程资源,无论是素材性地理课程资源还是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地理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究竟哪些地理课程资源是最为基本的?
哪些地理课程资源在整个地理课程资源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地理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意义呢?
对于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来说,必须首先保证的是实施课程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课时保证和为基本的安全所必需的场地、物资和设备。
这是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保证,就谈不上课程实施的问题。
在具备了这些基本前提条件之后,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则要量力而行。
素材性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
2.素材来源
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很注意收集各方面的教学素材,素材也来自于各个方面,在保证素材科学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素材来源的多元化,如利用课本、图册等扫描图片;利用各种光盘和互联网下载文字、图片、视频;利用专业网站和专业书籍获取素材等等。
以下例举一些类别素材的来源。
文字类素材:
文字类素材包括原始文献、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试题等等。
如原始文献,来源有各大类网站和专业素材杂志以及期刊资源,比如:
类型
名称
网站
中学地理教学网
中国地理学会www.gsc.org.c
中国国家地理网
中国地理信息网
国家地理网
地理视频网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月刊www.GotoR
北京地理教学资源网.cn/
地理频道
地理教与学
世界地理www.earth-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网地理学科
中国科普博览
地理时空/www.nhyz.org/yxx/
星空天文
问天网
地图公园
央视国家地理频道
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环球花语.地理篇》、《华夏地理》、《中国科学探险》、《城市》、《大自然探索》等。
期刊
《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上海教育研究》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试题类,一方面收集区教研室各项各类评比的成果按各个专题充实到资源库,比如区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评比,区优质课评比和公开课之后的教学反思撰写等。
图表类:
图表素材主要有图表、照片等。
其主要来源是专业网站和综合网站。
XX和Google图片搜索;
音视频类:
音视频类素材主要有录音、音乐、教学实录、地理视频、flash等。
来源包括课堂教学录音、录像的上传、相关网站的下载、购买实录光盘等。
课件类:
课件类素材来源除了在相关专业网站下载外,还有两个主要来源:
一是课题组成员依据搜集的素材整合成的教学课件;二通过省市区校各级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获取的教学课件。
教师可根据这些素材资源,再选取和修改成上课所需要的课件。
反过来,这种选取和修改的课件也成为资源库的新来源。
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
素材收集、整理、修改,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对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确实很实用。
(三)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1.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意义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涵盖面广、信息量大、时代感强、贴近日常生活实际等特点。
它的开发利用,可作为校内地理学习课程的延伸和深入,有益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2.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基本类别
根据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和性质,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
类型
特点
举例
大众传媒
报刊
书籍
许多地理书刊图文并茂,引人人胜,比较适合高中生,如地理图册、地理杂志、旅游杂志、各类画报、游记、城市、地区和国家的资料介绍等。
不少报纸也能提供丰富和及时的地理信息。
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环球花语.地理篇》、《华夏地理》、《中国科学探险》等。
音乐MP3
有的音乐反映了当地特点,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想像力,产生各自的联想意境。
不足之处是缺少直观生动的视觉图像。
如《黄土高坡》、《十五的月亮》、《长江之歌》、《阳光总在风雨后》等。
电影、科普等视频
视频形象逼真,情境感强,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能够引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为强有力的信息媒体,视频对于地理拓展型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正日益突出。
电影:
《后天》、《龙卷风》、《超强台风》;科普VCD片: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天气》、《98抗洪救灾》等。
互联网
借助网络,可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和资料。
获取丰富资料,如地理教学图片、视频等
科普教育基地
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
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地理科技活动,收集所需要的地理资料。
上海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
上海图书馆
天文台、地震台、气象台等
专业设施较为齐备,拥有系列的科研资料,一般有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解。
有利于开展地理专题教育,扩展探究深度,帮助学生对地理现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佘山天文台
上海地质局
宝山气象站
主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
能够仔细观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一些地理事物,比如矿物和岩石标本、珍稀动植物、历史文物、生物群落等,通过阅读有关说明或者借助于讲解、观察过程,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框架,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机制和来龙去脉。
东方绿舟
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吴淞口炮台湾湿地公园
上海野生动物园
上海植物园
社区机构
工业企业、商业中心、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高科技开发区等。
开发这一类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方式主要有:
邀请有关专家作地理学术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拓展 课程 教学 资源库 开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