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试题3.docx
- 文档编号:29186592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89.60KB
必修三生物试题3.docx
《必修三生物试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生物试题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生物试题3
必修三生物试卷3
一、选择题(20小题)
1.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楼燕在冬季的飞行过程中,曾于夜晚短暂地着陆,但依然保持99%的时间在空中飞行。
而其中有3只楼燕在整个10个月的过程中从未落地一次。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所有楼燕属于()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2.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寒冷的冬天,同学们早晨走出家门,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减少机体能量需求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D.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4.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B.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6.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7.下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
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
8.小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在动物园看驯虎表演。
但若老虎突然虎啸,
小孩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依赖于()
A.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B.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
9.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确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在细胞内是由哪一物质合成的()
A.丙酮酸B.丙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
10.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11.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右下图。
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C.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D.将M只鹿标记后,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13.有关下图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
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C.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
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
15.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A.群落的初生演替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D.种群的次生演替
1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中,螳螂所处营养级其实应为()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17.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
D.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至少为100A
18.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相符()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农田施用的无机氮多于生物固定的氮素
1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物理信息的是()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烟草的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照射才能萌发
C.水葫芦根部的分泌物可抑制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
D.看家狗在外出时频频撒尿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生态学角度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抵抗力稳定性较强B.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f表示的是反射弧的________,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
(2)图乙中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3)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
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请补充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人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若微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
22.取某植物仅带侧芽的幼茎段,测量其中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之后进行如图1处理,一段时间后,发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1)。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该植物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效应,据此分析,幼茎段中低于10-4(mol/L)的生长素对幼茎生长起___________作用。
(2)实验过程中_______(“会”或“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速度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外侧细胞,若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仅据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致使内、外侧细胞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①半边茎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内侧细胞中的;
②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______________不同。
23.现调查某养鸡场鸡群的年龄组成,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调查结果看,该养鸡场已陷入危机,理由是。
(2)若要让该养鸡场重新得到良好发展,可以向经营者提出如下建议:
①保留下鸡,处理掉鸡;
②要保持多、少的性别比例;
③购买或孵化大量,加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提高存活率,使种群的年龄组成转化为,以便更好地发展。
24.某草原食物链草→兔→狐中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表单位是J/(hm2•a)。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初级消费者摄入量
初级消费者同化量
初级消费者呼吸量
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次级消费者同化量
刺激消费者呼吸量
A
B
C
D
E
F
G
(1)能量从兔传递到狐的效率是________(用表中字母答题)。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种群密度。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取样时应注意__________。
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50只兔,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该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
野兔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减小”)
(3)能量沿食物链草→兔→狐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狐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狐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其通过自身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可见,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草的种类减少,则与原来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____________。
25.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方向上。
该结构主要由于地形的变化、、等因素的不同造成。
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
如果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江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楼燕为一种鸟类,所有楼燕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种群。
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神经元接受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动作电位,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当电信号传导到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使突触小体中位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导致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兴奋,使化学信号又转变为电信号。
3.【答案】A【解析】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以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低温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以增加产热量;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现象,使得机体减少散热量。
4.【答案】A【解析】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但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垂体细胞还可以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与性腺细胞,因此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或性腺细胞,A正确;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也可能是固醇等有机物,B错误;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相应细胞,并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或肌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因此细胞2可以是肝细胞、肌细胞、组织细胞等,C错误;图中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所以该图只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D错误。
5.【答案】D【解析】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
所以题干中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移植的器官被排斥和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都属于免疫的功能,而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不属于免疫的功能。
6.【答案】D【解析】人的皮肤属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烧伤后,病原体容易入侵,A项正确。
细胞间的识别依赖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不同的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不同,如果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因此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B项、C项正确;排异反应主要是效应T细胞与异体细胞接合并将异体细胞裂解,D项错误。
7.【答案】C【解析】由于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从而使静息电位加强,导致下一个神经元难以产生兴奋,即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A错误、C正确;甘氨酸通过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能与使突触膜的Cl-通道开放,D错误。
8.【答案】C【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可以排除B、D;在虎啸时,小孩受到高度的刺激,引起神经调节,同时引起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这又是体液调节。
9.【答案】D【解析】生长素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细胞内的色氨酸合成。
10.【答案】C【解析】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抑制根的生长,应大于10-8mol/L,B错误;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而d点浓度高于b点,并且促进作用更强,因此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C正确;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D错误。
11.【答案】B【解析】从图中曲线可看出,乙烯合成量的增加,导致细胞壁松驰酶活性增强,果实色素含量增加,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才能促进番茄果实发育。
12.【答案】B【解析】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常用的方式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A正确;统计数据时位于样方边线上的,要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因此调查蒲公英,不能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B错误;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C正确;假设种群数量为N,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为M,重捕的n个,其中被标记的m个,则该鹿群约有(M×n)÷m只,D正确。
13.【答案】C【解析】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A错误;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只能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生物群落还有分解者存在,B错误;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
生态系统中,三个相邻营养级的能量关系符合能量金字塔,但每一营养级中不只有一个种群,故三个种群间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C正确;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兼跨不同的营养级,即不同的营养级中可能出现同一种生物,D错误。
14.【答案】A【解析】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正确;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大部分土壤小动物,B错误;为了使空气流通,土壤与花盆壁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C错误;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15.【答案】C【解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属于种群的次生演替。
16.【答案】C【解析】食物链指的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在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下一个营养级的消费者等等。
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
树→蝉→螳螂→黄雀,所以螳螂处于第三营养级。
17.【答案】C【解析】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鸟,鸟属于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A错误;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鸟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B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C正确;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至少为A÷20%=5A,D错误。
18.【答案】C【解析】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应是采伐量小于或等于森林生长量,A正确;人工鱼塘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高密度养鱼时生产者的能量肯定会小于消费者的能量,但可以人工补充能量来维持其平衡,B正确;在农业生产中,收获农作物时从土壤中收走多少矿质元素就必须补充多少矿质元素,否则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C错误;农田中,农作物对氮肥的需要量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中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必须施用氮肥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高产,D正确.
19.【答案】B【解析】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烟草的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照射才能萌发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水葫芦根部的分泌物可抑制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属于化学信息,C错误;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20.【答案】B【解析】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生物成分越少,抵抗力稳定性越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诗句反映了草原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较强,即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综上所述,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21.【答案】
(1)感受器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或抑制
(3)②112
【解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c表示神经中枢;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
(2)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由B传到A。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3)①实验要求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而且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实验操作时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若神经A传入神经,刺激实验位点1,兴奋可传导到实验位点2和3,则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次;若神经A传出神经,刺激实验位点1,兴奋可传导到实验位点2,但不能传递到实验位点3,则微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
22.【答案】
(1)促进
(2)不会仅有的侧芽已经去掉
(3)大于低不同部位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解析】
(1)
(2)从题干上来看,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低于10-4(mol/L)的生长素对幼茎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
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
①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②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
23.【答案】
(1)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为衰退型
(2)①育龄(或雏鸡和育龄鸡)老龄②雌雄③小鸡增长型
【解析】
(1)从调查结果看,由于该鸡群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2)若要让该养鸡场重新得到良好发展,可以向经营者提出如下建议:
①保留育龄(或雏鸡和育龄鸡)鸡,处理掉老龄鸡,使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
②要保持雌多、雄少的性别比例,增加出生率;
③购买或孵化大量小鸡,加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提高存活率,使种群的年龄组成转化为增长型,以便更好地发展。
24.【答案】
(1)F/C×100%
(2)随机取样100偏大
(3)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而流向分解者)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5)(次级)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增强
【解析】
(1)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极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根据表格数据,兔的同化量为C,狐的同化量为F,所以能量从兔传递到狐的效率是F/C×100%。
(2)标志重捕法的计算,设种群数量为x,则50/x=15/30,可得x=100只,所以种群密度为100只/1hm2。
野兔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会导致重捕标记数减少从而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因为每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还有自身呼吸消耗、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等。
(4)狐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狐以兔为食物,为次级消费者,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所以其具有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若草的种类减少,则与原来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恢复力稳定性增加。
25.【答案】
(1)水平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四个中间任意答对两个即可得分)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
(2)种群密度样方法
(3)随机取样
(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稳态)
【解析】
(1)从光滩区到核心区正是由于地形的不同、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等因素导致不同地段种群分布的不同,这几个区域的不同正体现群落水平结构上的不同。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其他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特征都会影响到种群密度的变化。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3)样方法调查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受主观因素影响。
(4)保护稀有动物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给它们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若将此区域改造为江滩公园,势必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使其物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