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XX大型工业园区总体投资建设规划方案书.docx
- 文档编号:29168260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98
- 大小:214.57KB
精品文档XX大型工业园区总体投资建设规划方案书.docx
《精品文档XX大型工业园区总体投资建设规划方案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XX大型工业园区总体投资建设规划方案书.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文档XX大型工业园区总体投资建设规划方案书
安徽贵池前江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2010~2030)
第一章前言
前江工业园区筹建于2005年7月,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北部的滨江地带,西临长江,与安庆相望,南接318国道和沿江高速,距池州主城区30公里,是贵池区着力打造的省级工业园区,园区将以贵航特钢公司和智科铜业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为基础,围绕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注重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园区的集群式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
一、规划编制背景
1、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深入,我国制定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的战略部署,国际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不断增强,2008年1-7月份,安徽省外资金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中,来自苏浙沪的资金达到819.6亿元,占全省该项资金总额的55.1%,比上年同期增长96.3%。
安徽现有89家省级以上经济园区,既是长三角产业转移、外来投资的主要承接区,又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主要载体和阵地。
同时,2008年发生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
2、区域发展条件的变化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
”这是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安徽发展提出的明确定向和定位,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判断。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规划提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其中沿江发展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沿江六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发挥产业各具特色、互补性强、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
3、城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培育非金属新材料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和能源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将池州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新材料基地、世界级旅游胜地、华东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中药材基地、安徽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和能源基地,努力建设一个名山秀水、名城宜居、民富市强、民和政通的新池州,全面落实“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的战略举措。
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百亿产业园区建设和培育百亿企业,重点培育壮大现代工业企业,推进产业园区发展。
4、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贵池区委区政府提出以良好的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大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聚,依托贵池区矿产、园区和岸线资源,立足区位交通优势,有效保护腹地生态,打造沿江经济产业带,重点培育冶金机械制造、非金属新材料加工、饮料及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工业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大力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抓好国、省道沿线集镇建设,完善城镇配套设施,提高城镇承载农民集聚的能力。
产业发展重点围绕“五大优势”,建设“五大基地”,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
一是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家用机床、精密铸造等产业,依托贵池工业园区,加快建立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
二是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按照“矿业换产业、项目配资源”的要求,推动资源整合,推进精深加工,加快建立梅龙非金属新材料加工基地。
三是发挥岸线资源优势,遵循“项目配置岸线、岸线运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船舶和冶金制造业,加快建立乌沙船舶制造和前江冶金制造基地。
四是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建立畜禽、水产、有机食品等现代高效农业和饮料及安全食品加工基地。
五是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制造类产业整体转移,加快建立区域性服装、纺织、工艺品加工基地。
二、工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建设的必要性
1.1、池州市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需要
池州市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已将前江工业园区纳入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区规划范围,西区总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主要是冶金及冶金辅料,池州市正积极争取该示范区列入安庆组团,纳入省建或省市共建。
1.2、加快贵池崛起的重要举措
前江工业园区作为沿江发展轴上产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其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内资源的合理流和配置,为“园中园”招商提供承接载体,是实现贵池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1.3、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贵池区委区政府提出:
一方面,大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聚,以良好的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大力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城镇配套设施,提高城镇承载农民集聚的能力。
前江工业园区紧邻牛头山镇,其建设可以充分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其建设与城镇共同发展,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快农民向城镇集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建设的可行性
2.1、地理条件独特
一是规划区属丘陵地貌,山岗地连绵起伏,岗冲相间,且多为荒山荒坡、蔬林地等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广阔,土地征用成本低。
二是规划区处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近期新构造运动较弱,区域稳定性较好,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工业厂房建设。
三是规划区内地震活动轻微,区域构造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2、区位交通优越
规划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北部的滨江地带。
西临长江,与安庆隔江相望,南接牛头山镇,距池州市主城区30公里,距安庆市20公里。
规划区南接318国道与沿江高速相连,北有杜茶公路可通过池州市主城区(也可上沿江高速),西临长江黄金水道,可为该区发展大运输量相关产业提供廉价成本。
同时未来规划中的过江大桥、过江铁路都毗邻该区,使该区未来交通条件更加优越。
2.3、资源优越
该区地形岗、冲、源、江齐备,地形多样,自然环境优越,为该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生态承载力;该区拥有6.8公里的沿江岸线资源,为下一步水运和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该区与池州经济开发区等其它主要经济园区承载产业关联,可以利用资源共享作为平台,借鉴利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迅速发展壮大自身;该区东边有铜山铜矿、西面隔江有安庆铜矿,可以为该区铜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该区处于郊区有利于利用城镇和农村两种资源,可利用城镇发展带动服务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利用农村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
2.4、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规划区已建成220KV变电所和110KV变电所各一座,电力供应充足。
已建成自来水厂2座,工业用水可就近在长江沿岸建设自来水厂,也可依托已建成的自来水厂。
内部道路的主框架已基本建成,起步区分支道路年内可基本完工,道路和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累计投入2.5亿元。
2.5、产业基础良好
规划区内现有工业企业18家,规模以上工业11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2009年实现规模工业销售收入8.1亿元。
总投资60亿元的贵航金属制品公司年产300万吨特种钢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两台1080高炉项目可于今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智科铜业公司年产20万吨铜冶炼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宝钢集团年产100万吨氧化钙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2.6、政策保障
前江工业园区所在地牛头山镇为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贵池区政府为前江工业园区的发展专门制定了征地、融资、招商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
前江工业园区已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成立了投融资公司,完成了工业园区总体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规。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建设适逢天时、地利、人和,只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才能抢占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一、城镇概况
1、城市概况
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近几年来,池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池州市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道路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港口建设有较快的发展。
旅游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文物古迹的保护得到加强,山水园林特色初显,宜居城市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池州市已逐步成为皖江南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北部的服务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和港口城市。
2、贵池区简介
池州市贵池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与铜陵接壤,紧邻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国家级风景区九华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区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9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
贵池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所在地。
贵池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但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变率甚大。
本区年平均温度16.1℃,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8.7℃;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3.1℃。
区内地势南高北低,依山傍水,分山区、丘陵、圩区,呈阶梯形分布。
环境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达38.4%,生态资源保护良好。
物产富饶,盛产粮、棉、油、茶、蚕茧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大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淡水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养殖基地。
水产品有鳜鱼、青虾、螃蟹、甲鱼、珍珠等,尤以鳜鱼名扬大江内外。
农林名特产品有高坦翠微、肖坑绿茶、贵池红茶、梅村板栗、西山焦枣、秋浦花鳜等。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有金、铜、煤、银、铅锌、花岗石、白云石等30多个品种,是全省煤炭、黄金生产重点县之一。
贵池交通便捷。
拥有长江黄金水道76公里,318国道横贯东西,贵铜沿江公路缩短了贵池与铜陵的距离,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公路贵池州段已通车。
全区已基本形成以乡镇干线为骨架、干支相接、城乡贯通的公路网。
“十五”期间,贵池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高于“十五”计划0.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3%,高于“十五”计划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外贸自营出口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4%。
在农村经济方面:
优质农产品、良种畜禽和特种水产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农业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
在工业经济方面:
以矿业、建材、机械制造、饮料和安全食品等重点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一大批改制重组和招商引资落户企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在第三产业方面:
房地产、现代流通业、社区服务业等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对外贸易已基本形成以小型机床为代表的机电产品、拖鞋和毛浴巾为代表的轻纺产品、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品、竹木制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四大出口基地。
3、牛头山镇简介
牛头山镇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西部,距市区43公里。
东连殷汇镇,西接东至县,南邻唐田镇和铜陵市效区铜山镇,西北与安庆隔江相望,东南枕秋浦河,素有“贵池西大门”之称,是全国建材、珍珠产业基地,池州市西部交通重镇,同时兼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江南特色的工业旅游城镇。
牛头山镇历史悠久,清代属舞鸾上乡,民国初年和解放初期属吴口乡,1957年改为铜山乡,1958年改为铜山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建制,2001年9月撤销铜山乡建立牛头山镇,2007年2月撤销木闸乡和牛头山镇,组建新的牛头山镇。
“牛头山”的来历,是因政府所在地有一座山象“牛头”,故名“牛头山”。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1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和3个居委会,总人口414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47人。
该镇属半丘半圩地形,土壤类型多样,以黄壤黄土、砂土和青泥土为主。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地类型多样,以黄棕壤,黄红壤为主,适宜农作物和草本果树的种植。
农作物主要盛产水稻、棉花、油料、西瓜、甘蔗、山芋和茶叶等,尤其西瓜以其味鲜汁甜而畅销周边市县,水产养殖丰富多样,尤其珍珠养殖和插蚌技术闻名全国,已形成了很大的规模。
牛头山镇除了丰富的农业资源,还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现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铜、铁、石灰石、煤、粘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勘探和开发。
目前,目有大型企业——安徽海螺集团公司在该镇境内投资兴办了7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日产37000吨水泥熟料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单体水泥生产企业。
二、园区选址与现状
1、园区选址
通过对牛头山镇资源环境的分析,考虑现状实际情况,结合牛头山镇总体规划,前江工业园区选址于宝赛湖及芜大高速公路以北,长江以东区域。
选择在本区域所考虑的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符合相关规划
根据牛头山镇总体规划,镇村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三区”的空间发展结构。
一核即牛头山镇中心镇区,为牛头山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服务基地,主要布置城镇各类生活、生产及配套用地。
三区即在镇域范围内形成北部、东部、西南部的三个经济发展片区,其中北部经济片区主要包括宝赛、惠民、前江、万生、木闸。
依托前江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居住及相关公共设施用地,形成北部经济增长极。
按照贵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工业园区一期约7平方公里用地已调整为允许建设区,建设用地得到保证;其余用地以丘岗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主,不占用基本农田,用地调整相对较为容易。
1.2、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选址区域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
池州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60亿元的年产300万吨特种钢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二期两台1080高炉项目可于2010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5.5亿元的年产100万吨氧化钙项目、智科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的年产20万吨铜冶炼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益。
1.3、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
选址区域西侧濒临长江,拥有13公里的沿江岸线资源,南有芜大高速公路和318国道,县道杜茶公路穿境而过,铜九铁路、宁安城际分别从选址区域东侧和北侧通过,同时未来规划中的过江大桥、过江铁路都毗邻该区,使该区未来交通条件更加优越。
1.4、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
选址区域紧邻牛头山老镇区,可充分利用城镇现有的设施和资源,区内现有两座规模5000T/d的自来水厂、220kv观牛变电所和110kv前江变电站等,园区启动建设的门槛相对较低,可节省前期开发投资。
1.5、用地条件较好
选址区域内主要为丘岗地和部分农村居民点,一方面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另一方面,拆迁安置成本相对较低。
1.6、有利于环境保护
选址区域位于规划镇区的常年主导风向侧方向和长江的下游,且产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中间设置有500米的宝赛湖生态防护带,对城镇的影响较小。
2、园区现状
2.1、园区位置
前江工业园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的西南面,牛头山镇区的北部,与安庆市区隔江相望。
园区范围为长江以东、宝赛湖以北,贵航特钢公司以南,洪湖以西约20平方公里的滨江地带。
2.2、土地利用现状
规划区域内用地较单一,主要有工业用地、村镇用地、耕地和水体,以村镇用地为主。
现状用地构成表
代码
用地类别
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比例(%)
M
工业用地
2.70
13.20
其
中
一二类工业
0.17
0.83
三类工业
2.53
12.37
T
对外交通用地
0.15
0.73
S
道路广场用地
0.14
0.68
E
村镇用地
14.25
69.68
其中
村镇居住用地
0.86
4.21
村镇其他用地
13.39
65.48
水域
3.21
15.70
合计
20.45
100
2.3、基础设施现状
沿江高速、318国道自西向东从规划区南部穿过,前江工业大道自北向南经过,南接至318国道,北经过杜茶公路连接池州市区。
另外工业园区内部正在建设杨湾路、庙背路、宝赛路和方家湖大道四条园区主要道路。
工业园区现状有变电站两处,分别是110KV的前江变电站及35KV的特钢变电所,可满足园区近期建设的电力供应需求。
规划区东侧有220KV的观牛变电站,可保证区域充足电力供应。
现状有一条高压线穿过基地,同时规划区内还有多条10kv以下的电力线,不利于土地的利用,规划时需要考虑整治。
2.4、工业企业现状
在规划区内,前江工业大道西侧分布有较多的工业企业,见下表。
入园区企业情况统计表
序号
企业名称
用地面积
运输方式
产品名称
备注
1
贵航100万吨特钢
3000亩
公路与水路
特种钢材
已建成投产
2
池州浙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4亩
公路与水路
偏钒酸氨
已开工建设
3
中冶炉料50万吨锰料
350亩
公路与水路
锰球
已开工建设
4
皖宝100万吨石灰石加工
300亩
公路与水路
氧化钙
已开工建设
5
精品加工
40亩
公路
铜酸氨
已开工建设
6
20万吨铜冶炼
890亩
公路与水路
阴极铜,硫酸,黄金,白银,粗硫酸铜
已开工建设
7
山立分子筛项目
50亩
公路
已开工建设
2.5、居民点现状
规划区包括长丰居委会部分,规划范围涉及长丰居委会现有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491人。
另外涉及前江、宝赛、长林三个行政村的蒋村、朱村、新屋等34个自然村落共计1323户,总人口约5294人。
自然村现状情况一览表
自然村名称
人口
户数
长丰居
委会
尹村
131
32
长丰
179
55
兴丰
181
56
小计
491
143
前
江
村
新屋
105
21
柯王
165
37
张坂
95
28
上冲
167
36
蒋村
157
37
朱村
453
126
幸福
137
37
方村
169
42
下冲
99
22
咀上
97
28
刘村
291
63
小计
1935
477
宝
赛
村
苏张
120
30
新村
246
65
大麦冲
100
25
杨湾
112
28
汪矶
200
50
闸口
88
22
河西
160
40
大洼
180
45
庙背
108
27
董村
312
82
方冲
200
50
燕窝
104
26
老方
100
25
对门
120
30
沈村
125
31
后冲
124
31
叶村
140
35
井头
164
41
新建
111
28
麻桥
140
35
梅畈
120
30
陈村
117
28
毛竹园
168
42
小计
3359
846
合计
5785
1466
三、园区发展条件分析
1、优势
1.1、区位优势
池州紧邻苏、浙、沪等华东经济发达地区,位于泛长三角腹地,处于皖江经济带之中,是承东启西、呼南唤北的江南肱股之地,有参与长三角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巨大潜力。
规划区位于池州牛头山镇北部的滨江地带。
西临长江,与安庆相望,南接牛头山镇镇区,东连接木闸居委会,北与乌沙镇相连,距池州市主城区30公里。
是池州市未来沿江开发建设的黄金热土。
1.2、交通优势
沿江高速、铜九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池州市的外部交通得到了较大改善,随着九华山机场、宁安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池州市的交通环境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目前,前江工业园区内部已建成前江工业大道,贯穿南北。
该区外部交通优越,南接318国道与沿江高速相连,北通过杜茶公路可通池州市主城区,也可上沿江高速,西临长江黄金水道,可为该区发展大运输运量相关产业提供廉价成本。
同时未来规划中的过江大桥、过江铁路都毗邻该区,使该区未来交通条件更加优越。
1.3、资源优势
该区地形岗、冲、湖、江齐备,地形多样,自然环境资源优越,为该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生态承载力;拥有13余公里的沿江岸线资源,除9家已建设码头外,尚有可利用岸线约11公里,为下一步水运和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该区与池州经济开发区等其它主要经济园区承载产业关联,可以利用资源共享作为平台,借鉴利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迅速发展壮大自身;该区东边有铜山铜矿、西面隔江有安庆铜矿,可以为该区铜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该区处于郊区有利于利用城镇和农村两种资源,利用城镇发展带动服务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利用农村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
1.4、管理与政策优势
贵池区政府对前江工业园区发展十分重视,牛头山镇也对该区发展给予厚望,按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已完成对该区发展工业,进行了产业发展规划,为下一步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提供了指导。
贵池区政府也为该区征地、招商引资等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近年来贵池区政府先后组织规划建设了多个工业园区建设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2、劣势
2.1、环境制约
该区东、北面为农村,分布有较密集的村庄,南部为牛头山镇镇区,为保证人居环境,对该区发展产业,必须对污染等指标设限,特别是有对较大污染和环境干扰的产业应坚决拒绝。
2.2、地形复杂
现状用地地形起伏较大,标高在9米到58米之间,进行建设时需要先对地块分解、细化、平整,这样会造成大量的土方量,不利于节约投资成本。
2.3、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该区公共设施不全,基础设施除电力和外围道路有一定建设外,其他配置都相当落后,特别是供水管网还不通。
另外,防洪除涝设施较差,现状防洪堤设防标准较低,现状主要依靠自然沟渠排放。
3、威胁
池州市目前已形成了池州经济开发区、贵池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同时还有多个新型工业园正在规划建设。
这些园区建设,在与前江工业园区发展存在协同互补的同时,在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竞争。
如果我们发展不好,极有可能就被淘汰,陷入停滞。
4、机遇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风暴,我国政府提出了拉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文档 XX 大型 工业园区 总体 投资 建设 规划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