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游沙湖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 文档编号:29167927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81.28KB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游沙湖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游沙湖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游沙湖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游沙湖Word版含答案doc
游沙湖
苦斋记
一、注音
蕲水(qí) 辄(zhé) 浸溪(jìn)
再少(shào)相田(xiàng)楹(yíng)
粟菽(shū)茹啖(rúdàn)清泠(líng)
荼蓼(túliǎo)重褥(chóng)饫肥(yù)
疏粝(lì)榛莽(zhēn)
二、通假字
1.室十有二楹“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覆之以茆“茆”通“茅”,茅草
3.其中多斑文小鱼“文”通“纹”,花纹
4.燕坐于华堂之上“燕”通“宴”,安闲
5.籍柔覆温之躯“籍”通“藉”,垫
三、解释词义
1.相
2疾
3.穷
4.去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庞安常善医而聋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下临兰溪,溪水西流名词作状语,向西
3.君看流水尚能西名词作动词,向西流
4.野蜂巢其间名词作动词,筑巢
5.名其室曰苦斋名词作动词,命名
6.故择其窊而室焉名词作动词,建屋
7.惟先生乐游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8.食必珍美形容词作名词,珍贵美味的食品
9.能已积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五、分析句式类型
1.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判断句(“为”表判断)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
皆一时异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予买田其间省略句(予买田(于)其间)
4.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5.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定语后置句(“风”的定语“从北来”后置)
6.燕坐于华堂之上状语后置句(“燕坐”的状语“于华堂之上”后置)
一、基础达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君看流水尚能西 西:
向西去
B.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郭:
外城
C.谁道人生无再少少:
数量小
D.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辄:
即,就
解析:
C项,少:
少年。
2.下列语句中,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野峰巢其间 B.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C.名其室曰苦斋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解析:
A、B、C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D项“珍美”是形容词作名词。
3.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
B.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C.是人之所谓乐也
D.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
解析:
A、B、C三项都是判断句式。
D项是省略句式。
4.下列对《游沙湖》一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明快地记叙了苏轼和一位聋大夫日常交往的特点,以及同游清泉寺的经历,可谓情趣盎然。
B.“流水尚西”“黄鸡休唱”表现了作者虽然被贬,但依然开朗、积极、乐观的情怀,为后人所称道。
C.本文的语言极其朴素、清淡,但写了非常复杂的情感,并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变化。
D.文章写同游清泉寺,对王逸少洗笔泉、兰溪水简略写出,缺少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是作品的一大不足。
解析:
D项,略写这些是本文的艺术特色。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
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
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
“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
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
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
吾于是信有力焉。
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
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
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
又曰:
“真,天下之冲也。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
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
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
处在
B.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示:
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信:
相信
D.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济:
得益
解析:
B项,示:
给……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A)
A.①而因其暇日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凡图之所载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为吾书其大概焉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乃为之书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解析:
A项,两者都是介词,趁着。
B项,①代词,所画的地方;②助词,与“为”呼应,表被动。
C项,①副词,表祈请,请求;②副词,表反诘,难道。
D项,①副词,就;②表判断,是。
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C)
①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 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 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⑥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解析:
③⑥是建园前的荒凉景象;⑤是想象中的行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利用监军荒废的营地修造建成的一处园林景观。
B.许子春的陈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东园的自豪感,让人从中感受到了东园无法言说的美丽。
C.许子春认为,四方人士天天前来东园游览,他们三人总会离开,也为让后人知道东园的来历,有必要作文留念。
D.欧阳修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景象,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解析:
D项,欧阳修并未亲到东园,为园作记只是根据一幅图和许子春的介绍。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2)真,天下之冲也。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答案:
(1)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追逐游动的鱼儿,那景象情趣和登临的欢乐,游览的人自己才能感受到。
(“若乃”“升”“以”是翻译重点)
(2)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
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三人与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修建东园)仅仅为了我们三个人吗?
(判断句式、“冲”、“岂独”、“私”是翻译重点)
参考译文:
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
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
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玩。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
“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
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着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
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
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
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
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游动的鱼儿,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
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
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
他又说:
“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
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
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
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得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么(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
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
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三、语言运用
10.某中学为勉励学生珍惜时间,在教学楼显眼位置贴出如下的数学公式,请你谈谈对公式的理解。
(先指出每个数字分别代表的意义,然后再把这两个公式所包含的意义阐述出来。
)
1.01365=37.8
0.99365=0.03
答案:
(示例)1.01和0.99代表每天的努力;365代表一年的时间;37.8和0.03代表一年来努力的成果。
含意:
每天多一点努力,积少成多,一年后的收获会很大;尽管每天的努力只少一点,但一年后不仅收获寥寥,和多努力一点之间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11.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
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
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案:
(示例)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我的师承
王小波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
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
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
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到了将近40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
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
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
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我已经老了。
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
他对我说:
“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
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
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
现代文学的其他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
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人,最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
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最好的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
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
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
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
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
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
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这是最简单的真理,但假如没有前辈来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啊!
有时我也写点不负责任的粗糙文字,以后重读时,惭愧得无地自容,真想自己脱了裤子请道乾先生打我两棍。
孟子曾说,无耻之耻,无耻矣。
现在我在文学上是个有廉耻的人,都是多亏了这些先生的教诲。
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
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现在的人会说,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译家。
翻译家和著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话也对,但总要看看写的是什么样的东西。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
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
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
这些作品理应由查良铮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壮年时写出来的,现在成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了……以他们二位年轻时的抱负,晚年的余晖,在中年时如有现在的环境,写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
可惜良铮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回想我年轻时,偷偷地读到过傅雷、汝龙等先生的散文译笔,这些文字都是好的。
但是最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
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
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剩下的事只是学习,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
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来写作。
作家们为什么现在还爱用劣等的文字来写作,非我所能知道。
但若因此忽略前辈翻译家对文学的贡献,又何止是不公道?
正如法国新小说的前驱们指出的那样,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着自己。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
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
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够听到小说的韵律,这要归功于诗人留下的遗产。
我一直想承认我的文学师承是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线索。
这是给我脸上贴金。
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铮先生都已故世之后,我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
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抹黑。
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
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
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
随着道乾先生逝世,我已不知哪位在世的作者能写如此好的文字,但是他们的书还在,可以成为学习文学的范本。
我最终写出了这些,不是因为我的书已经写得好了,而是因为,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
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坏,什么是好。
写作及运用
《游沙湖》
1.技法总结
(1)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
从艺术上看,作者以极朴素、自然、清淡的语言写出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感情,并且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由寓慨于谐,发展到开朗、积极、乐观,由萧疏简淡的叙述到朗声高唱,思想感情的抒发越来越浓烈,读时令人情不自禁地也要伴随作者歌唱起来。
(2)以经济的笔墨融景、情、事、理于一体。
文章的另一特点是用笔经济,全文只有一百七十二字。
写游览所见景物。
只简略点出逸少洗笔泉、兰溪水西流。
而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则留到歌词中表现。
歌词把静谧幽雅的景色、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精警深刻的人生哲理,浑然无迹地融合起来。
在短小的篇幅中,有人物,有事件,有自然景色,有诗情哲理,这一切又似乎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充分体现了苏轼随笔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2.写作连线
【角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英雄所见略同,苏轼在《游沙湖》中也有同样的话: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什么让这两位仕途失意的文人吟出如此豪迈的句子?
是乐观的心态。
苏轼的这篇文章又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示例】
心态决定命运。
诚然,命运的起起伏伏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的心态。
乐观、积极的心态会给你无穷的力量,会让你有一个积极的思考方式,会让你永远看到希望。
相反,悲观消极的心态只会使你失去信心与希望,你永远也不会比你想象中的自己更成功,那么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失败与苦难了。
是啊,“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毛泽东语)如果你坚信你可以,如果你不曾放弃希望,如果你永远乐观,那么谁也不可能打败你!
傅雷说: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我们何不把那些人生的失意与坎坷作为磨炼自己的机会,彰显能力的另一种表现。
笑看困境,笑看人生。
《苦斋记》
1.技法总结
(1)角度新颖,引人入胜。
写一般名山胜水的游记,有雄奇瑰丽之观可以描绘,如“巴陵胜状”之“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泰山奇观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皆足以使人心驰神往。
而这里所写的“苦斋”,非有林壑之美,台榭之观,往古之胜迹,可以引人入胜,供人凭吊。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化景为趣,化趣为理,使人从中领略无穷的佳趣与妙谛。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待艰苦的环境,坎坷的人生,这便是“化趣为理”。
本来是极其寻常的景色,一经作者点染,便成奇观,这是“化景为趣”的艺术手段。
(2)叙议有度,情理毕现。
“记”这样的文学样式,往往由两个大的部件构成。
前一个部件,或记人,或记事,或记游,以叙事写景为主;后一个部件,或发感慨,或说道理,以抒情议论为主。
没有前一部分的事和景,则后一部分的情和理便无所附丽;没有后一部分的情和理,则前一部分的事和景便没有概括成理论,没有概括出主题。
所以两者是有机的结合,是统一的整体。
本文的价值,也在于他所发的那段“乐与苦相为倚伏”的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议论,极其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
其对待苦乐的态度,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写作连线
【角度】全文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
以“苦与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示例】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
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极大的乐趣。
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
“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上甜。
”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
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
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游沙湖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练习 单元 Word 答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