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ocx
- 文档编号:29165459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57.28KB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ocx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
————————————————————————————————作者:
————————————————————————————————日期: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旅游管理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
刘敏1潘贵渝1张荣1方新芬1杨泳江2
作者简介:
刘敏,女,1970—,贵州兴义人,本科,教授,工作单位: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
民俗文化、古代文学、语言学等。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黔西南州科技计划课题《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13-37。
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誉,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35个民族。
这里有着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丰富,尤其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如何使这绚烂多姿的民俗文化生生不息?
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保护景观中的自然生态.更要使瑰丽深厚的人文景观得以传承。
因此,本文拟就黔西南州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一探讨。
民俗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渊源流长的精神文化遗产。
《汉书王吉传》就已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
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等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某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又较为稳定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
它是一种最贴近生活的文化,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如日常生活有日常生活的习俗、劳动生产有劳动的习俗,传统节日有传统节日的习俗,人的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习俗规范,甚至于人们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习俗。
近年来,民俗作为文化这个前沿性产业中的一种新元素,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小,其所独具的区域性、民族性等又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正以一种“软实力”的姿态为各级政府部门、广大专家学者所重视,并加以大力研究和开发。
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条件大不相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更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成为第三产业旅游业的一大生力军,并能切实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例如四川自贡灯会、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等都从一个单一的民俗文化活动发展成一个特色产业,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有其特定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是旅游者寻求“异质文化”的重要驱动力。
本课题拟就黔西南州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作一探讨。
一、黔西南州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中国民俗旅游开发虽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随着“西部大开发”,鲜为人知的西部民俗旅游正处于一个热点。
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誉,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35个民族。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悠久又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
民俗文化十分丰富,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充分满足游客的消费心理和奉献心理。
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
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
《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也规划了在2015年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
毋庸讳言,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前景灿烂。
但黔西南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如果进行破坏性地开发,必然会使人类永远失去它。
如何使这绚烂多姿的民俗风情生生不息?
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开发民俗.更要使瑰丽深厚的人文景观得以传承。
因此,对黔西南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研究,制定出符合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特色的开发模式研究,不仅对于保护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实现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给黔西南的旅游资源形成更大、更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黔西南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使之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浓郁的和谐发展环境,为开发其他地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界定
“民俗”一词在中国学术界出现较晚。
沿用了英文Folkioe意译,原意是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智慧。
高炳忠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说,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
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把民族文化作为基调,以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而出现。
而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旅游只有与生态相融合为民俗生态旅游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生态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民俗生态旅游应该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两个方面的概念。
所谓的生态旅游,是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eurain)首次提出的。
它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风貌;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受到损害。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种回归大自然,多接近于自然旅行或绿色旅行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大趋势。
而民俗旅游则是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它以民族文化为基调,为原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而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旅游进行整合,是科学的。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见图1)
因此,民俗生态旅游是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某一地区民族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以及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进行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二)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保护作用。
从架构上来分析,不论是富含民族文化积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还是浑然天成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形成都是一个持久的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
随着人口剧增、科技发展、交通的便捷,经济活动的扩大化使得旅游业急剧发展,欣喜的同时,需考虑到对其造成的改变也具有持久性。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民俗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可通过吸引游客目光来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经济增长点;还可通过扩大旅游产品的生产范围,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品尝、参与、康体、度假等系列服务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经济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再次,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蔡元培说过“长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
这是说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
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旅游本来就是一种相对日常生活、工作坏境的,对生存或生活时空的移动或变换。
而民俗生态旅游正好满足了游客的陌生新奇感,通过旅游经历把好奇心和认同感联系起来,把新环境变化性与旧习惯可靠性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
这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激发游客游览观赏的兴趣。
最后,从社会价值来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建筑艺术等提高了研究场所。
反过来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因开发不当所引起的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
总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奔流不息的南北盘江环抱着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素有“金三角”之美誉,为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有注入文化内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黔西南的民俗文化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体”,生态资源是承载黔西南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生态与文化融合,必定会迸发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生态与旅游齐飞,文化与旅游融合,黔西南旅游业在正蓬勃发展,势如破竹。
(一)瑰丽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别于城市中的环境,体现了原始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稀有性。
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是进行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
据统计,在黔西南州1.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着国家级风景区3个(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省级风景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水利风景区1个。
得到了“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乡村“等盛赞,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2007年黔西南州推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旅游外宣品牌,在众多的景点中评选出“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险”著称的“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峡谷”马岭河峡谷、古人徐霞客盛赞、今人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的万峰林、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的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万峰湖、山红水绿的三岔河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赞为“天下奇观”的双乳峰、“龙城荷韵”安龙招堤、“人间仙境”兴义云湖山、“壮峡千里”北盘江大峡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同时,黔西南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3.6-19.1℃,州内大部分县(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兴义市纳灰村荣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选,又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二)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传承作用。
从架构上来分析,富含历史文化积淀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形成是一个持久的问题。
而民俗文化资源历时弥久,如果没有合理的传承,很容易受到破坏,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
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改变、科技发展、交通的便捷,使得人们看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欣喜的同时,需考虑到对其传承也需具有持久性。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能够跨越区域自然条件和生存状况的藩篱,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文化生产转化为财富生产,使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呈现出产业驱动、全面提速、快速发展的生动局面。
可以说,民俗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消费,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起到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的作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进行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方面。
再次,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蔡元培说过“长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
这是说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
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民俗文化本来就是一种相对日常生活、工作坏境的,对生存或生活时空的移动或变换。
而民俗文化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陌生新奇感,通过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把好奇心和亲切感联系起来,把新环境变化与旧习惯可靠性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
这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点。
最后,从社会价值来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建筑艺术等提高了研究场所。
反过来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因开发不当所引起的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
总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黔西南民俗文化开发的条件
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誉。
奔流不息的南北盘江环抱着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但需要注入文化内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而黔西南的民俗文化就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体”,生态资源是承载黔西南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生态与文化融合,才能激发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推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让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生态旅游齐飞。
黔西南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势如破竹。
(一)瑰丽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别于城市中的环境,体现了原始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稀有性。
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是进行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
据统计,在黔西南州1.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着国家级风景区3个(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省级风景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水利风景区1个。
得到了“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乡村“等盛赞,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推出旅游外宣品牌“山水长卷、水墨金州”,评出“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险”著称的“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峡谷”马岭河峡谷、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的天造地设的“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万峰林、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的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万峰湖、“碧水丹枫”三岔河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赞为“天下奇观”的贞丰双乳峰、“龙城荷韵”安龙招堤、“人间仙境”兴义云湖山、“壮峡千里”北盘江大峡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观。
同时,黔西南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6-19.1℃,大部分县(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足,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兴义市纳灰村荣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选,又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
黔西南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
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黔西南州多彩的文化资源,使得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俗话说“一方一俗”。
民俗文化涉猎物质文化领域与精神文化领域,如建筑、民族工艺、饮食服饰、民间文学、舞蹈音乐,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待客礼仪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这对于追求“异地情调、异域风味”的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显得耀眼夺目。
1、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黔西南古属夜郎、牂牁之地。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原汁原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民间口头文学。
如:
《沙子母的传说》、《查郎与白妹的传说》、《布依族三月三》《卜香战雷公》、《独戈王》、《鲤鱼坝龙潭的传说》、《王囊仙》等以及情歌、山歌、酒歌、叙事歌、哀丧歌、劳动歌等。
内容极其丰富,感情真挚朴实,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
2、独特的建筑艺术。
虽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截然不同,但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居住的主要是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建。
尤其是布依族的“干栏式”吊脚楼与侗族的鼓楼、傣族的竹楼一样,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这些参差错落的村寨民居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
3、古朴典雅的工艺美术。
黔西南州州的少数民族妇女精通蜡染、挑花、刺绣、编织。
缝制衣服所用布料是妇女们亲手纺、亲手编的、服饰又是自裁自缝而成。
按照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服饰的款式、颜色、刺绣、蜡染、精巧编织、配饰等又各不相同,合身得体,古朴、典雅而又落落大方。
4、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
色鲜味美可口的万峰林布依“八大碗”,即:
花糯米饭、猪脚炖豆米、排骨炖萝卜、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素南瓜、素豆腐。
还有因盛在9个统一烧制的土钵中而得名的郑屯布依“九缸钵”:
由七彩糯米饭、盐菜蒸腊肉、干板菜、梗豆米炖腊猪脚、现磨的豆花、清炖土鸡、蔬菜回锅肉、蒸土鸡蛋和素菜组成。
苗族则喜细酸菜、糯米粑、粽粑等。
5、多彩多姿的民族歌舞。
黔西南境内居住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35个民族。
这些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些歌舞或来自生活,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或反映民族习俗。
比较典型的有旋律古朴、悦耳流畅,有“声音活化石”、“凡间绝响、天籁之音”之称的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戏曲谷艺、说唱“削肖贯”、淳朴、素雅的小打音乐、庄重肃穆的铜鼓等;还有苗族激昂奔放的“飞歌”、质朴庄重的“酒歌”,韵味十足的“情歌”,“中国苗族第一镇”普安龙吟镇的“大花苗”无伴奏合唱,让无数听众为之倾倒,节奏明晰的板凳舞、载歌载舞的芦笙舞、轻松明快的铃铛舞;具有“东方踢踏舞”之美誉的彝族的群体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等。
6、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在黔西南州,可谓是“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据不完全统计,仅民俗中的民族节日就有六十多个。
这些少数民族节日很多是出自于民间传说故事,是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本民族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
比如:
布依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查白”歌节、“毛杉树”歌节、“赶干洞”节和“火箭”节;苗族主要节日有“八月八”、“敬桥”节、“过卯”节;彝族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回族“开斋”节等。
其他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民族节日,极具民族特色,能让人感受到布依族、苗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得天独厚的政策开发优势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开发优势
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档次,近年来,国家相应出台和制定了许多政策方针。
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
针对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
文中指出贵州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
提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并指示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民族医药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使贵州发展这篇文章不再是一城一域的“小开本”,而成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大部头”。
贵州从洼地走向高地,从区域走向全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站在了新的发展高度上。
这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二)地方政策开发优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012〕2号文件的战略定位,《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了贵州未来8年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引领全省旅游发展顶层设计。
提出建设“国家公园省”总体定位,明确国家公园省的要素支撑体系和生产力布局,确定了“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营销宣传口号。
提出重点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文化体验、生态养生为特色,休闲度假为重点,专项旅游为延伸的旅游产品体系。
而《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到期末(2015年)要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的宏伟蓝图也因此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撑。
毋庸讳言,黔西南旅游前景灿烂。
黔西南州也根据自身优势,为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档次,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相应出台和制定了许多政策方针,但如何使这绚烂多姿的民俗文化生生不息。
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保护景观中的自然生态,更要使瑰丽深厚的人文景观得以传承,让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
(作者单位:
1、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贵州师范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俗旅游 生态旅游 比翼双飞 黔西南 民俗文化 产业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