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民间游戏.docx
- 文档编号:2915929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06KB
各类民间游戏.docx
《各类民间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民间游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类民间游戏
山东民间游戏
济南的民间游戏,内容丰富、流传广泛.游戏的玩法多是自由性的和竞赛性的,有团体的、个人的。
孩子们随便拣块石头、和块泥巴、拿根小绳、撕张旧纸,都能尽兴地玩上半天.
一、“猫逮老鼠”
又称“老鼠老鼠一月一”。
五六十年代,一到天黑,多个儿童手拉手向内围成一圈,一个儿童站在圈外扮“猫”,一个儿童在圈内扮“鼠”。
游戏开始,大家齐唱“老鼠老鼠一月一,早来!
老鼠老鼠二月二,早来!
……”一直唱到“老鼠老鼠九月九,逮住老鼠咬一口!
"此时,“鼠”自圈内窜出,“猫”趁势追捉.若“鼠”连钻数“洞”未被捉住,则轮换。
若被捉住,则罚“鼠"钻裤裆。
二、杠老杠
也叫“劈老根",是秋冬季节流行的儿童游戏.玩时,选用较粗且韧性强的杨树叶柄,两人各用自己的叶柄勾搭折拉对方的叶柄,断者为输。
儿童一般把自己常胜不断的叶柄称“老杠"和“老根”。
三、踢毽子
多为女孩玩耍.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以连续踢的次数多少定胜负,复杂的则有正、左、拐、跳、打等。
游戏时,边踢边唱(或数数),一般逢五遇十即将毽子停于脚面一次(称“嗯”)。
清代流传三四人入局对踢.
四、跳绳
又名“跳百索”。
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
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
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
五、打尜
多为男孩玩耍.流行于济南的儿童游戏。
“尜”一般为10~15厘米长的木棍,两端削尖。
玩时人数不限,一般分两组,就地画一方框为“城”.各组选一人站“城”内,轻捏尜一端,用一尺余长木板将尜用力打出,尜落点远者那组先正式开打,另一组为接方。
游戏时,把尜放至“城"口,然后一组人相继打尜,其打法:
用木板敲击尜的一端,使尜蹦起,迅速挥动木板将尜用力击出。
一人打空再换一人接着打,最后一人打空时,另一组人则急忙拣起尜往回扔。
打尜方则一边快速向回跑,一边可伺机用木板阻击抛掷在空中的木尜。
跑回“城"边,挥动手中木板,不让对方将尜扔进“城”内,若扔进“城”内,则两组交换。
若扔不进“城"内,打方可继续向前打第二轮。
直到接方再也无法将尜扔进“城”内,接方就认输。
六、跳房
玩法多样。
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
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
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房”。
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
最后,谁占的“房”多谁为胜者。
七、砸“毛驴儿"
是旧时较流行的儿童游戏。
玩时,一般三人以上,可分两组。
每组中选出一体质较弱者当“墙”,其余则以头抵裆充任“毛驴儿"。
另一组人则后退几米助跑,骑上“毛驴”。
“砸”法多样,有扶手的、不扶手的等。
如骑不上去,或骑上再掉下来,则轮换。
如“毛驴”支撑不住趴下,则另一组重新再“砸"一回。
若全部骑上,则选一人与对方的“墙”以剪子包袱锤一决胜负.负者充当“毛驴”。
八、投“皇上"
玩时,拣一块较大的砖块竖于地上作“皇上",周围竖一些小一点的砖块作“鼻子"、“耳朵"、“小辫儿”、“顶门杠”等,距“皇上”数米外划一线为界。
玩者站在线外以砖块击投。
击倒“皇上”、“鼻子”、“耳朵"、“小辫儿"、“顶门杠”者,即用自己的砖块压在上面,别人可再投。
最后那位击投不倒者便是输者.由击中“皇上”者发号施令,那些击倒“鼻子、耳朵、小辫儿”的小伙伴们分别扭住输者的鼻子、耳朵和脑后头发,击倒“顶门杠”者用单腿膝盖不断地撞击输者的屁股,从“皇上"所在地向界线方向走去。
走至途中,“皇上”一咳嗽,众人便往回跑。
输者便追,追上哪位便以相应的惩罚如扭耳朵、捏鼻子走回原处,或让被追上的那位将输者背回原处。
九、“骑马”打仗
玩时,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作“马”,背着另一人,与其他组对阵。
双方可通过拉、拽等方式,设法将对方拉下“马”为胜。
十、磕拐
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
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即输。
十一、拾子儿
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被称为“瞎唡”(意为违背游戏规则,失效、失败了.系济南人在各类游戏中的常用语),改换别人拾子儿,依次轮换.也有的用布缝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
也有的用麻将牌或涂上颜色的木块代替,济南俗称“拾方块”,其玩法大致与拾子儿无异,不过又多了立、竖等玩法。
十二、推铁环
旧时济南较流行的儿童游戏。
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
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
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
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
十三、走四棋儿
除少儿玩外,成年人也常常摆局“厮杀”。
玩时,在地上画一棋盘:
纵横线各四条,每人执四个棋子(多用石块、砖块、木块等代替)对阵摆布。
走子时,纵横进退,但每次只许走一步。
若一方两子相邻,与对方一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上再无别子时,则“吃”掉对方一子。
一方只剩下一子无法对阵时为输。
十四、摔哇呜
流行于五六十年代,一般是在雨后儿童常玩的游戏。
玩时,人数多少无限制,各自备泥一团,并用泥团捏成各式各样的“泥碗儿"。
捏好后,高唱“东乡的、西乡的,都来听俺放枪的”,也有高唱“东北风、西北风,摔个响儿给你听”,然后用力将泥碗口朝下摔在地上.“碗”内空气冲破“碗"底成一窟窿,摔者和其他参赛者各喊“吃蛋儿”或“吃片儿"。
谁喊出早就按谁说的算。
然后,其他参赛者拿出备用泥团捏成片或蛋堵于泥洞上面。
最后以各自的泥团多少决定胜负(多者胜于少者)。
十五、抽“懒老婆"
即抽陀螺,济南俗称抽“懒老婆”、抽“老牛"。
“老牛”一般为木制,取一矮小的圆木柱,一头削尖,为了便于旋转和耐磨损,通常在其着地的尖部再砸上一个钢珠。
游戏时,先用鞭绳将“老牛”缠住,将它置于光滑地面处,然后用力拉绳将“老牛”发起来旋转(也有用两手将“老牛"发起者),然后用鞭绳不断抽打,使其不停地转。
谁的“老牛”转得时间长,谁为胜。
十六、扇皮将
扇皮将,又叫“扇板儿”。
皮将多为用纸叠成,其形有三角、方形,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皮将安放地上,另一方寻找皮将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皮将用力掷地扇对方的皮将。
若将对方皮将扇翻个,则胜,对方皮将归己;若扇不翻,对方则拣起自己的皮将扇对方皮将,直至决出胜者.
十七、翻绳
多为女孩玩耍。
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
玩时,用一线绳,将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豆箕儿、牛槽、担架、鸡腚眼子等.
十八、撅杏核
多为男孩玩耍。
玩时,每人拿出数量相同的杏核参赛。
以剪子包袱锤方式决出先后顺序.先将所有杏核抛散在地上,所有玩者依其先后将杏核敛起,只剩三枚成并列状。
玩者用拇指将一端杏核撅起,使其落在另一侧的杏核上,所以也称“隔山打虎"。
若砸不中或撅起的杏核碰到中间那块杏核,则轮换。
若砸中,三枚杏核则归为己有,用所剩杏核继续玩。
除上述玩法,还有“蹦杏核”、“弹杏核"等。
十九、打呱儿
即打手背.玩时,一人将掌心向下平放空中;另一人掌心向上和对方手掌相靠,然后设法分散对方注意力,并迅速翻上以掌击打对方手背,而对方则应迅速抽回手,以防被打。
如打中,继续玩;如击空,则轮换。
二十、“剪子包袱锤”
俗称“贼幺贼”、“将军宝”.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
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
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
“将军……宝”或“贼幺……贼",并同时伸手决出胜负。
二十一、跳拉拉秧
玩时,3人以上,先由两人相对而坐,脚板抵着脚板。
其他人则跑步跳过,并唱:
“一步拉拉秧,二步喝面汤,三步吃韭菜,四步摞起来。
”每唱一句要跳四次完成一个过程,坐着的人就摞高一只脚,直到四只脚全摞起来高度仍能过去为胜,若跳者碰到坐者的脚,则轮换。
二十二、拾高粱茬
拾高粱茬(“茬”,济南话读“zhā渣”)。
玩时,多人转圈向内坐,一人在圈外绕行,并边走边唱:
“拾、拾、拾高粱茬,拾到天黑怪害怕。
”唱一遍或几遍后接唱:
“找个地方坐下吧。
”紧接着在最临近的一人背上坐下.被坐者要问:
“你是干什么的?
”坐下者答:
“拾高粱茬的."问:
“怎么不走了?
”答:
“怪害怕.”问:
“打个灯笼送送吧?
"答:
“行啊!
”答完要立即起身绕圈奔跑,被坐者立即追赶。
被追者跑一圈抢坐到追者位置上,两人轮换,由追者再重玩.若被追上,则要罚被追者背着追者至追者原位置,然后再玩。
二十三、弹琉璃蛋儿
也称“弹蛋儿"、“弹琉琉球”。
济南多为磕墙玩法。
玩时,取一近墙靠地,画一条与墙平行的线,参赛者依次向墙掷琉璃蛋儿,琉璃蛋磕墙碰回,离线近者先开球。
弹球时可用溜、点等方法,击中对方为胜,被击中的球归胜者;击不中,由第二名弹球。
如此轮流击,最后看谁击中的多。
另外,还有“锅锅儿”(在地上挖六个窝洞,依次弹入的一种方法)、“方框”(在地上划一方格,摆上球,再在远处弹击的一种方法)等玩法。
二十四、藏摸互
也称“逮人儿”,即捉迷藏。
源于唐代,五六十年代为流行的儿童游戏。
玩法多祥,规则也不同。
一般玩法是:
众人分成两伙,“将军宝”决出胜负。
选一棵树或一面墙为“家”,负方守家并寻找胜方躲藏者;胜方则在附近各处藏匿起来,并伺机回“家"或“救人".胜方若躲开负方追逐并摸到“家”,即胜。
若被对方抓住,则被带至“家”内严加“看护”.被抓的同伙则相机前来“搭救”,俗称“打死救活”。
同伙相救,手接触到即“活”,可以再跑。
若被抓的人数多,他们可手拉手待“救",来救者只需“救”一个即可全“活”,俗称“连电".一方若将对方全部抓获,则为胜。
二十五、挑冰糕棍儿
玩时,参加者约好来几根的,然后各自拿出相同数量的冰糕棍合在一起。
“将军宝”决出先后顺序。
玩者将所有冰糕棍散落地面上,先将散落一边的单棍捡起,再用手中棍插进交错叠压在一起的棍中,轻挑至一旁,冰糕棍归己。
玩时不能触动其他棍,否则,即为“瞎了”,由第二名挑棍,依次轮换,最后,谁挑得的棍多即为胜.
二十六、丢手绢
又称“丢手巾儿”。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
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
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
然后,轮换再来。
二十七、砸子儿
“子儿”是用布包上沙子或豆、米等缝制而成的小沙袋。
玩时,先划一圈,一人站在圈内,将“子儿”置于脚面,用力踢出。
接子儿的要接住子儿后,朝圈内砸去,圈内人要以脚将砸来的“子儿"踢出圈外,接“子儿”的这时要喊“几步”,圈内人若喊“五步",圈内人要以脚抵脚量,从圈界到子儿处,若正好或多于五步,则重砸;若少于五步或子儿砸在圈内则轮换.另一种玩法是得分的,砸者站两端,被砸者站中间,砸者交替砸,被砸者既接又躲,接住沙袋得一分,砸在身上没接住减一分,零分时没接住则下台轮换。
二十八、徒手拔河
玩时,先在地上划一线为界,两人以脚外侧相抵面对而站,然后寻机抓对方手,抓住后用力或利用技巧将对方拉过界即胜。
人多时,可分两组,搂腰相连。
二十九、跳皮筋
玩时若三人以上,则由两人扯住皮筋,跳者边跳边唱。
建国初期唱词是:
“刘胡兰小时候怎么样,13(岁)参加了共产党,她为人民立功劳,她就光荣地牺牲了。
"到60年代时,唱词是: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到“文化大革命”时,唱词是:
“雪山升起了红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等。
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后,脚要正好将皮筋踩住。
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
一般是从脚踩皮筋开始,依次为:
脚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头顶、小举、大举.如跳时犯规或够不到皮筋时,则换人。
民间游戏多在儿童之间流行,代代相传,有许多源远流长的项目。
幼儿园民间游戏
1、挤“油渣”:
寒冷的冬天,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
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2、拉“大锯”:
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3、“蚊子叮手”:
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4、“堆馒头":
游戏者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5、“捉蜻蜓":
参加者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
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
《民间游戏集锦》
游戏名称:
扎手绢
游戏玩法:
几位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
甲乙两位幼儿在圈外相对的地方分别将手绢扎在圈上幼儿的手腕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往顺时针方向跑,将对方扎的手绢解下,扎在前一位幼儿的手腕上;扎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绢……若另一位幼儿还未扎好被追上则为输者,与被扎幼儿换位,游戏继续开始.
游戏名称:
跳房子
游戏玩法:
先在地上画一个方格,表示房子。
然后,把一块瓦投进第一个方格,参加游戏的孩子便单脚一跳,跳进方格,将瓦片依次向下一个方格踢去,直到全部方格跳完,这个游戏规则很多,脚踩线,脚落地,瓦片压线,都算”坏了”,参加游戏者立刻被罚下场.
游戏名称:
木头人
游戏玩法:
参加者两人念儿歌,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不说不笑地对视,谁先忍不住动或笑了,就算输。
游戏名称:
瞎子摸瘸子
游戏玩法:
一个孩子用手绢蒙住双眼,扮做瞎子;一个孩子将手绑在腿上,扮做瘸子。
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儿,瞎子和瘸子都在大圆圈里,瘸子不能出这个圈儿,由瞎子追摸,如果被摸住了或出了圈,就要对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游戏名称:
“蚊子叮手"
游戏玩法:
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游戏名称:
夹粽子
游戏玩法:
用手拿两支筷子,夹住沙袋。
从起点跑到终点。
沙袋掉在地上重新用筷子夹起沙袋向终点跑去.谁先跑到终点谁就取得胜利。
游戏名称:
划龙舟
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五个人一组,每组五个幼儿都蹲下,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的幼儿的衣服往前划,哪一组幼儿先划过去就算赢。
游戏名称:
滚铁环
游戏玩法:
孩子人手一个铁环一个铁钩,利于铁钩控制环在场地里滚动,控制的方法有多种,自主创造,但玩时一定要保持铁环滚动,铁环翻倒则视为失败,换人游戏。
游戏名称:
跳皮筋
游戏方法:
方法有多种,可根据方法不同而取各种小名称,如“加减乘除”,至少三人参加,两人将皮筋套在脚上,各站一方,中间形成长方形,一孩子在中间边念儿歌边跳,以踩绳为失败。
再换绷绳的孩子游戏。
游戏名称:
“脚尖脚跟脚尖踢”:
游戏玩法:
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
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游戏名称:
“锤子、剪刀、布”:
游戏玩法:
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
猜拳双方相对而立,边原地跳边说“锤子、剪刀、布”,当说到“布"时,双方用脚做出想做的动作(“锤子”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想两侧张开),以动作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
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入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游戏名称:
吹羽毛:
游戏玩法:
在桌上放根羽毛,参加游戏的两个人各站在桌字的两侧,同时吹羽毛,将羽毛吹到对放的一侧落下为胜。
游戏名称:
丢手绢
游戏玩法: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选一名幼儿手持手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唱到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唱到:
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时,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捉住他表演节目或背诵儿歌。
若在唱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速追逐丢手绢的幼儿,若追上就要请丢手绢的幼儿表演节目,若追不上,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名称:
“堆馒头”
游戏玩法:
幼儿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游戏名称:
“捉蜻蜓”
游戏玩法:
参加者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
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游戏名称:
蜻蜓
游戏玩法:
取一小竹片,磨光打平,中间钻一小孔,插上圆竹棍,就好了。
双掌夹住竹棍,用力反复搓转,猛然松手,竹蜻蜓就在半空中旋转。
游戏名称:
弹球儿
游戏玩法:
先在地上画个长方形的小格子,叫”锅儿"。
离”锅儿"一丈多远画一横线,先往"锅儿"里续一两个球,而后在距离相等的地方往横线处扔球,按扔的远近顺序开始从横杠处向"锅儿”中弹去.弹出”锅儿”归己,掉在"锅儿”里的为”烧死”。
玩的人弹出"锅儿”里的球可以接着弹,至弹不出为止。
把”锅儿”里的弹完,这一盘就算终止。
再玩下盘.在”锅儿"里的球没弹完之前,一方的球(叫老子儿)如被别人弹中,亦叫”死",只得把自己从"锅儿”里弹出的球归胜者。
游戏名称:
背缸倒缸
游戏玩法:
两人背对被四臂相攀,一个弯腰把另一个背起,两人反复互背,一边背一边唱:
背缸,倒缸,淹菜好香.两人互背互唱,直至没劲了,才告终。
游戏玩法:
天下太平
游戏玩法:
一般两个孩子玩.每人在地上画一个四方”田"字,然后两人相对站立猜拳,每赢一次在方格内写一笔,四个方格内最后被"天""下""太"”平”四字填充,先填满的为胜。
游戏名称:
吹泡泡
游戏玩法:
玩法:
将肥皂液灌入小瓶,然后用吸管,沾肥皂水用嘴轻轻吹。
吹出的泡泡在周围飘飞,孩子们追着捕捉。
游戏名称:
打水漂儿
游戏玩法:
玩法:
孩子们在河边或池塘边,捡一块块石块或瓦片儿,用力朝水面投出,让它旋转着飞出去,就会在水面上一跳一跳地抛出很远;水面上即出现一个一个的水圈,既有趣又动人。
游戏名称:
撞撇拐
游戏玩法:
玩法:
是锻炼平衡和耐力的一种游戏。
弯起一腿来,北京人叫做拐起腿来.这个游戏,就是一条腿向前拐着,可用手搬住,以另一条腿跳动行走,用那条拐着的腿互相碰撞,谁被撞得失去平衡,拐着的腿放下来了,谁就输了.
游戏名称:
降落伞
游戏玩法:
多为孩子自制的玩具。
把一块手绢四个角用细线拴住,然后将四根等长线束一起,并拴缀一块小石头,降落伞旧制做成了.玩时,只要攥住手绢向上抛出,降落伞便在空中张开,飘摇徐缓地落下来。
游戏名称:
抓子儿
游戏玩法:
用五个小石子或小桃核,抛洒在地上,捡起其中的一个向上抛出,尽快抓起地面上的一个子儿,再接住从空中落下来的那个子儿,这是抓一,接着是抓二、抓三、抓四。
如果没有抓起或没有接住上抛的子儿,就算"坏"了,由其他伙伴接着玩。
。
游戏名称:
编花篮儿
游戏玩法:
参加游戏的幼儿,将小腿向后弯曲抬起,彼此将抬起腿的脚搭在另一个人的膝弯里,同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站立,手搭在前一人的肩上。
这样,搭好后自然就成一圆圈,靠外侧的另一只手叉腰.动作做好后,大家一块唱(站在原地不动),“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儿,蹲下去,起不来”(做蹲下去的动作),然后开始单腿绕圈跳着唱:
“一五六,一五七,一八、一九、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数到一百零一时,游戏告一段落.
游戏名称:
游戏棒(金箍棒)
游戏玩法:
第一步:
将所有游戏棒握在手中;
第二步:
松开手掌,让游戏棒自然地洒落在桌面;
第三步:
找到容易取出的一根游戏棒,用手指轻压边缘,使另头翘起;
第四步:
可用另一只手,辅助取出翘起的游戏棒,不能碰到任何一根游戏棒,否则为失败,换对方玩;
第五步:
最后,看谁手里的分值最高,为胜方。
附注分值:
黑色:
8分金色:
6分黄色:
5分蓝色:
4分绿色:
3分红色:
2分白色:
1分
游戏名称:
摇到外婆桥
游戏玩法: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两个人唱着儿歌,手臂相扶,对坐在对方的脚面上,合着儿歌的节拍作伸屈摇摆,朝一个方向移动前进.
游戏名称:
劈劈啪打大麦
游戏玩法:
“一箩麦,二箩麦,三箩打大麦,劈劈啪,劈劈啪……",两个人唱着儿歌,并合着儿歌的节拍,按规定的动作,相互击掌,不许把顺序搞错。
游戏名称:
踢纽扣串
游戏玩法:
用线把几颗纽扣拴于一端,用手牵住线的另一端,然后抬腿,用脚去踢纽扣,要求手脚动作协调。
游戏名称:
挑花线
游戏玩法:
把一根两头系结的长线,用两只手撑开,经手指挑绊成一定的花样.另一个人要用手掌把线接过去,而且在接的时候要用手指使花样改变。
如此两人轮流交接,花样不断翻新。
将花样搞散、搞乱者为输。
游戏名称:
转得快
游戏玩法:
用三根峡长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套接,收紧成螺旋状。
把它放在一只削尖的铅笔头上,拿着铅笔向前走动,它便会飞快地旋转.
游戏名称:
抬轿子
游戏玩法:
两个人四只手在腕部交错相握,将跨坐在上面的另一个人抬起来走动.
游戏名称:
摸瞎子
游戏玩法:
一人蒙住眼睛,探索着去抓他周围来回躲藏的人.被抓住的人便替换做“瞎子”。
游戏名称:
背手扯绳
游戏玩法:
两个人相隔一定距离对面分腿站立,各将右手放在背后,握住一根绳子的一端,然后使劲拉扯绳子,迫使对方移动站立的位置。
先移动位置者为输。
游戏名称:
抽贱骨头
游戏玩法:
“贱骨头”就是“陀螺”。
用绳绕上,然后拉或用鞭抽打,使它在地上不住地旋转。
游戏名称:
踢毽子
游戏玩法:
把鸡毛插在铜钱眼里扎成毽子,用脚踢着游戏。
游戏名称:
掼刮片
游戏玩法:
“刮片”是经过折叠后增厚了的方形纸块。
玩时,一方将刮片方在地上,由另一方将刮片掼下去,把地上的刮片反个面。
如果成功,可吃掉对方的刮片,还可以连胜连掼.如果失败,便要改由对方来掼。
游戏名称:
拗手劲
游戏玩法:
两个人面对面个伸右臂(或左臂),肘部支在桌上,下臂斜立,两手相握,双方运用臂与腕的力量,使劲相扳,将对方的手臂扳倒,压至桌面者为胜。
比赛时,双方的肘部不得离开桌面,另一条手臂不得相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各类 民间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