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差异.docx
- 文档编号:29159127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55KB
大学文化差异.docx
《大学文化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文化差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文化差异
大学文化差异
----------卓睿
虽然在寒假没有与太多的同学联系,但也有些了解一些大学的历史文化,如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些名校的情况。
因而,关于大学文化差异,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要说文化差异,要知道什么是大学文化?
大部分人理解便是一所学校的历史,比如东华大学校史馆里所呈列些的东西,但这只是片面的认识,关于大学文化,总的来说是一种精神。
大学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
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大学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机构,他自身会形成一种精神,引导着教育的进步与变迁。
回望历史,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欧洲人看上去穷困潦倒,自惭形秽。
在他之前数十年,中国郑和的宝船比他的小船几乎大了两个数量级,以惊人的实力炫耀于大半个世界。
而且即使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们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商品到东方来换取哪怕最廉价的财富。
但是欧洲以他们的地球理论发现了新大陆,从那里找到了贵重金属,用它来做全球贸易,开始了原始积累。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几乎都有一个文化中心,这就是从教会的经院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大学。
大学复兴了柏拉图时代的传统,企图用一种公理化、数学化的普遍理论,把握各个领域的现象背后的规律和秩序,并且形成分门别类的各种学问体系。
欧洲近代文明,就是象牙塔里的大学文化运动与真刀真枪的城市工商业运动相互响应、相互推动中产生的结果。
大学给城市的发展提供普遍的文化引领,城市为大学的发展提出现实的推动。
有人说,工匠瓦特的蒸汽机,奠定了近代工业革命的基础,这说明现代文明与希腊文化并没有关系。
可是深入研究却发现,瓦特并不是哪里都可能有的工匠。
他从小受到数学和科学的训练;他改进蒸汽机是在格拉斯哥大学的实验室完成的,而且获得著名科学家布莱克教授关键的理论指导;他规定马力为功率单位,可以表明他自己的理论功底;他还是当时科学家、工程师、工业家、医生、人文学者聚会的“太阴学会”重要成员,后来还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可见当时,科学与工业,大学与城市的结合就已经多么密切。
真正的大学,不只是我们中国人理解的那种传授高级知识的学校,它是全社会的文化中心,是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的源泉。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特区,任何世俗权威,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在大学为面前都得保持敬畏,无权干涉大学的绝对思想自由。
不可能想象,有哪一个核心国家没有一流大学,哪一个拥有一流大学的国家不强大。
19世纪初的德意志,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封建社会,而且笼罩在战败的阴影里。
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人民书》,唤起这个执着于内心信仰的民族;普鲁士皇帝意识到,民族崛起的关键,不是经济也不是军事,而是教育;教育大臣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以费希特为首任校长;柏林大学很快成为凝聚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中心。
伟大的思想孕育了新的科学,新的科学催生了高技术,高技术形成最先进的生产力;自由的文化培养丰满的人格,丰满的人格塑造了高素养的社会精英,成为强大的现代文明的中流砥柱。
德国的大学成为世界科学文化的中心,德意志民族也很快实现统一,而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深刻、最有创造力的国家。
至今,柏林大学仍是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楷模。
而随着我国文化,经济的大力发展,各地大学的新建,派生出不同大学所特有的文化表征。
在当代中国人的理念里,最接近“文化立国”思维的要算“科教兴国”口号了。
倡导科教兴国的人们已经看到,现代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根本不同,关键不在物质资料上,甚至不在人的体力和技巧上,而在为整个工业化文明提供普遍的理性指引的现代科学上;要发展科学,还需要全社会广泛提高教育水平。
这种思维,已经肯定科学这种文化因素不只“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直接构成第一性、决定性的现代生产力。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只是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没有升华到人的生存意义、价值追求以及全民族的文化素养的高度;只落实在经济建设方面,而不是全面的发展战略,没有解决公民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个内在的、根本性问题。
科学只是人们以客观的尺度、实证的方法把握客观对象及其规律,它也用来把握人和社会的规律与秩序,但方法仍是对象化的;与之并行的还有人文,以人的主观的尺度、价值的原则支配人和社会的选择,即使是关于对象的描述和安排,也是依据主观标准。
科学给我们带来工具理性,带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有效手段、方法和途径;人文则给我们带来价值理性,激发我们内心的信念、理想和激情,让人成为人自己。
两者构成文化整体的两个对立面,相互并存,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推动,不可偏废。
不可想象,缺少人文的科学能如何产生,又如何进步。
没有哲学的宏阔思维,没有历史的深厚背景,没有艺术的丰富想象,没有道德的良心约束,科学就会沦为机械的结论,僵死的知识,枯燥的数字,冷酷的手段,那还是以真理为信仰,以求知为目的,以探索为快乐的科学本身吗?
事实上,今天中国科学在一派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大背景下,生机已经丧失殆尽,几乎成了与传统巫术、方术没有什么差别的迷信——你只要相信它,运用它,它就能给你带来神奇的效益。
曾任国家科委科技干部管理学院院长的师汉民教授说:
20多年来,中国人在所有的科技领域里,没有作出过任何一项有原创价值的新概念、新体系、新方法。
上个世纪60-70年代,中国拥有绝对领域世界的科技成就,80年代还有拿得出手的准创造性成就(国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年年都有),到90年代末几乎彻底干枯了(上述两项大奖连年空缺,近年干脆被取消了)。
13亿人口的大国,在看得见的将来,没有任何一线获诺贝尔奖的希望。
科教兴国,科学只是兴国的手段,所兴之国仍在西方人卷起的潮流中沉浮、观望、跟从着。
文化立国,文化代表着人自己的理念和目标,它建构的社会属于自尊、自信、自立的人民。
科技教育只是工具教育,人文教育才是人格教育。
完整的教育当然包括两个方面。
与教育相提并论的是文化,科学只是文化的一个方面,一个国家最高发展战略应是文化教育战略。
因此,科教兴国只是一种片面表达,必须进一步提升为文教兴国。
为什么说大学才是一个民族最高的文化中心呢?
因为大学不仅有专业的文化工作队伍,而且还有至关重要的青年大学生群体。
前者承继传统资源,维护学术规范,代表专业水平;后者充满活力,最具与生俱来的生命激情,代表文化创造力的源泉。
经济特区是把西方文明的结果拿来模仿,是低端的现实主义发展之路。
它要凭借外部先进文明的带动,同时也必然受强势力量的支配。
把经济特区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单一中心地位,会造成整个民族的依附性地位,造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世俗化、边缘化、低端化,最终沦为丧失自主发展能力的三流、四流国家。
大学这个文化特区的意义,比经济特区更加根本得多。
用现代大学之父洪堡的话说,它是国家赢得世界尊重的最高手段。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用自己民族的创造力来驱动自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业,开启自己的智慧,树立自己的品牌,充当自己的老板,而不是一味跟在别人后面,做买办,当代理,当打工仔。
大学当然不是孤悬在现实生活的真空里,它通常位于核心城市的一角,但它通过各级学校和文化机构组成的文教体系,形成最广泛的社会文化辐射网,覆盖每一座城市,影响整个社会。
因而,我们每走访一座城市,可以嗅出的大学文化便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上海的同济,在西安的交大…….
同济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并与德国在德语中的发音Deutsch相似。
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
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
解放前,同济大学的工科学生在德国享有和德国大学毕业学生同等的声誉和待遇。
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
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
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
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
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
1910年12月,德国政府及工商界看到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已取得信誉和办学经验,同时认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而且近千名德国商人在上海经商,于是他们计划办一所工学堂。
12月10日,德国工商界和银行界领袖集会,推选德国枢密政府顾问费舍尔博士为首,在中国建立一个德国工学堂协会。
在费舍尔的号召下,短短几月就筹得175万马克的资金。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
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
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
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
3月17日,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
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
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
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
同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
1924年5月20日,经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
因此,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1927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为目标。
国立同济大学就是当时在上海设立的一所国立综合大学,直到1949年国立同济大学一直是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综合大学。
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一批国立大学(1927年),国立同济大学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1937年),国立同济大学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牌大学之一。
原因主要是在同济在德国人建立和控制期间,由于继承德国大学传统,建立了完整和齐备的医学和工学,学风严谨。
当时,同济大学的工科学生在德国享有和德国大学毕业学生同等的声誉和待遇。
同济的医学,当时已经在国内外闻名,是当时中国最好医学院之一,当时也流传有"北协和,南同济"的说法。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同济大学虽然经历从德国人管理到,私有最后收归国有,但学校基本建制没有变化,在民国早期中国大学环境剧烈变化的时期,同济大学在德国人管理下相对比较稳定,在1927年又较早的成为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立大学。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9月1日日本空军为了清理日军前进道路,轰炸位于吴淞的国立同济大学。
经营近二十年的国立同济大学校舍被日军炸为平地。
抗战期间,国立同济大学被迫迁往内地。
于1937年9月起从上海迁至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1940年迁到四川省南溪县李庄(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辖)。
在战争期间,同济大学继续发展,达到最鼎盛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立同济大学迁回上海。
当时的国立同济大学属于强盛时期,系科齐全,师职出色,学风扎实,是当时国内外闻名的著名大学。
除了医学院一直享誉盛誉之外,其他的专业也是实力雄厚。
比如工学院测量系,1932年,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时是当时国立大学中唯一的测量系,也是中国民用测绘的发源地。
1935年1月,高等测量系更名为工学院测量系。
抗战在李庄时期,叶雪安、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方俊、曾广梁等测量界的精英人物来到同济大学,在当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培养中国的测量人才。
时称“叶雪安博士领导的测绘系,几乎垄断了中国对勘测员和制图员的培养。
”
从1949年开始,同济大学就经历多次院系调整,由一所学科齐全,各系均强的综合大学变成一所土木和建设类专长的学校。
由此形成的上海建筑的海派风格及文化的包容性。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
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卫生部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西安医科大学、原属中国人民银行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
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的“大学之道”融入其中,营造育人新环境。
迁校50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了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
“十五”以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卓著,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5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7项;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为全国高校第二位。
近年来,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明显提升,2006年发表的SSCI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五。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相继成立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等合作机构,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一百余个。
2001年9月,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成功举行。
2002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代表荣获“非英语国家”选手一等奖;2004年参加“飞豹杯”全国首届空中机器人大赛,荣获固定翼组冠军;2005年参加全国首届学生艺术展活动,获得金奖;在全国第三届“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连续三年总成绩第一;2006年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2006年和2007年学生机器人队连续两年获得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冠军,2007年又在河内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夺冠,这是中国首次在此项赛事中获得冠军。
2007年在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占地2765亩,校舍面积172万平方米。
校园中心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图书馆藏书400万余册,期刊近万种,全文电子期刊24835种。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和Internet连接,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远程终端或互联网访问。
学校有具备国际先进大学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校园网覆盖了东、西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办公楼及绝大部分学生宿舍。
学校建有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及学生综合餐厅,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有学科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拥有2539张床位的教学医院。
江泽民学长于1989年9月、1993年6月和2002年3月先后三次拨冗专程回母校看望师生,并称赞母校“校园苍松翠柏,环境优美,是学习的好地方,应该出科学,出智慧,出新的科学家。
”
在众所周知的古都西安,所凝结成的厚重朴实的文化氛围中便有西交大的影响。
因而,若拿西交大与同济相比,大学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个性,便可从两个城市中窥出一斑。
孔子和老子,柏拉图和耶稣,农民和知识分子,对于一个真正自由的、独立的思想家来说,都是外在的,并不存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问题,在作为背景、资源与条件而言,它们都是重要的。
一个社会必须多方面并存,要有经常的对话、撞击、合作、综合,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选择不同方面与倾向。
尊重保持传统不能沿袭古人,要挖掘并激活传统;对外开放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应当引进并消化西方;国情不能拘泥于具体现实,而是立足并超越现实。
而这样做的唯一主体,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醒悟着的自尊自信自立的主体精神。
这种基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的主体精神,是文化是最终依据,甚至就是人的上帝。
文化如水,大学即河,水流才能成河,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较才能交流,
大学文化,源远流长,大学比较,任重道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