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docx
- 文档编号:29156727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67KB
论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docx
《论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
论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
摘要:
本文就“平衡画面”、“画内装饰”、“增强抒情”、“强化绘画能动性”四个方面之内容,论述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展示陶瓷画中诗文的美学内涵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
陶瓷绘画 诗文 艺术功能。
陶瓷画诗文指写在陶瓷绘画的画面之内,配合画中艺术形象,成为绘画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诗、词、文、曲、呲、歌、记、跋等内容。
欣赏陶瓷绘画时,既看画中艺术形象,也看画中诗文,并且还看画中诗文与艺术形象及其与整幅作品的关系。
因此,陶瓷绘画中的诗文在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
陶瓷绘画诗文之源
陶瓷绘画诗文源于中国画的“题款”。
中国画在画上题写诗文,叫做“题”。
题画文字的体裁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
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中国画题款是陶瓷绘画诗文之远源。
题款的中国画即“中国书诗画”,其规范形式是画中题写了诗文。
在“中国书诗画”影响下,明代中晚期诞生“陶瓷书诗画”,即在画中题写诗文的陶瓷绘画。
明代陶瓷书诗画是今日陶瓷绘画诗文之近源。
陶瓷书诗画萌芽出现于唐代长沙窑,藏于长沙博物馆的“竹林七贤”罐上,正面绘二人对饮,反面题写七言诗一首:
“须饮三杯万事休,眼前花发四肢柔。
不知酒是龙泉剑,吃入肠中别何愁。
”宋代磁州窑瓷枕画有马戏、熊戏、婴戏等;在陶枕、瓷枕上题写宋、金两代流行的词牌、曲牌也很不少,如《满庭芳》、《朝天了》、《普天乐》、《阮郎归》等。
明末民间青花瓷上,各种人小动物都入画,写意山水也较盛行,并且在画上配诗。
山此,陶瓷绘画诗文得以流传与发展。
陶瓷绘画诗文功能
陶瓷绘画中的诗文有多样形式与艺术功能,此处仅择要而论。
一、画面平衡功能
陶瓷画诗文有多样平衡功能。
其一,补充画面空虚。
清代孔衍?
蛟凇妒?
村画诀》中说:
“画上题款,各有定位,非可冒昧,盖补画之空处也。
”学习中国画章法的陶瓷绘画,注重画中的虚与实。
戴熙《习苦斋画絮》说:
“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
”笪重光《画筌》说: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画上空白处虽是奇妙,但全画却必须平衡,于是在空白处题上诗文(也可以写款)。
王大凡《黛玉葬花》粉彩瓷板画左上角空白多,作者题上“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样就平衡了画而。
其二,妙作画中安排。
高秉《指头画说》曰:
“倪迂、文、董,多有自题数十百言者,皆于作绘时,预存题跋地位故也。
”田鹤仙《仙姿潇洒净无尘》粉彩瓷板画上,作者构图?
O计时有意将梅树安排在画面左侧与顶端,
空出右侧题诗:
“雪净冰融涣作鳞,仙姿潇洒净无尘。
何人画得天然态,淡月微云到出真。
”画面内梅与诗安排适当,天衣无缝,?
O计巧妙,画中均衡。
此外,陶瓷画诗文还有其他平衡功能。
二、画内装饰功能
陶瓷画诗文有多样装饰功能。
其一,使画面稳重。
王淑凝、王安维《丽人行》300件梅瓶,表现杜甫诗《丽人行》诗意,描绘杨贵妃三姊妹即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困夫人一起游春情形。
在这充满富丽堂皇气氛的画面下端,作者用行书竖行横列书写《丽人行》诗全文。
较多的文学内容以细密的文字形式安置在画面下端,不仅形式秀美,而且起了基石的上托作用,使画面给人以稳重之感。
其二,诗文作为画中的背景。
王安维《秦始皇》粉彩瓷瓶上画有几个形貌相同的秦始皇像,在这几个秦始皇形象之间的空白处写满行书文字,内容为李斯《谏逐客书》。
此文字背景美化了画而,呼应了艺术形象。
其三,艺术上的映衬。
在陶瓷画面中,诗文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内涵、魅力呼应、映衬画中形象,或开拓、深化画境;同时,文学的载体是文字,文字又将书法艺术带入画面;文学从内涵上,书法从形式上,共同装饰画面。
由此,文学、书法、绘画、陶瓷装饰数样艺术因素共同组合成陶瓷绘画,共同结合形成陶瓷综合艺术品种,即陶瓷书诗画。
三、增强抒情功能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苏轼《文与可画竹屏风赞》)“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
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吴龙翰《野趣有声画?
序》,见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十九)诗与画虽是不同的两门艺术,但在创作上有相通之处,诗人为了尽情地抒发性情,吟诗不够可以再书写,书写还不够可以再作画。
同样,画家为了酣畅淋漓地抒情,作画不够可以在画上写“记”、写“跋”、写诗。
因此,题画诗文在绘画中,能增强画家主观感情的表现性,即增强抒情功能,画家以题画诗文补充其在绘画中主观感情的表现性,常常通过对绘画形象的“移情”,而达到增强主观感情表现性之目的。
移情只有和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抒发的感情才是活跃的,有生命力的,具有感染力的。
题画诗文运用移情来抒发思想感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由画及人”的移情。
即从画中物象某种特征所获的印象和感情,移注于人际关系或社会现象。
邓碧珊《鳜鱼图》粉彩瓷板画上,上端画一条肥硕鳜鱼向左游来;下面两条鱼在鱼藻中向右、向下张望。
均描画得形象生动。
左上角题诗:
“巨口细鳞亦状鲈,桃花潭水正肥初。
天涯忽忆家乡味,除却松江总不如。
”诗中第二句出于张志和《渔父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后二句诗用典,《世说新语?
识鉴》: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椽,在洛。
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
”邓碧珊瓷板画中的题画诗,由画中之鱼移情于思乡念亲之人,此即题画诗“由画及人”的移情,题画诗显示了增强抒情表现力的艺术功能。
第二类,“由我及画”的移情。
即将作者在某种情境下的印象和感情,移注于某种和作者处境相似,或有某种联系的画境之中,也就是将平时自己对自己的人格、情操、处境等方面的感受移注于画中的物象,而使这种感情得到抒发。
王琦《雪里送炭》粉彩瓷板画上,画右桥头岸上立两颗枯树,披雪无枝。
下端一老汉用竹篓背炭,双手吃力地紧握着遮身的雨伞,正弯腰顶着风雪过桥。
周围冰天雪地,渺无人迹。
画左上角空白处题诗:
“雪里范诗非送炭,图中聊表济人情。
”诗后又写:
“余庆午初夏归里,安葬亲事完毕。
买舟回景镇,过饶,因路米缺乏,市上无望,幸遇徐君赠米一斛,方食到镇。
余抵岸时口占一韵‘荒年一斛米,救活几多人’之句。
承君饱肠,以志不忘。
”“壬申初秋上浣,以酬旭升仁兄先生惠存,西昌迷散人王琦写于珠山雪峰古寺之南窗。
”题画记写明了王琦创作《雪里送炭》瓷板画是纪念自己缺粮时曾受徐君赠米之恩惠,将徐君义举比作“雪里送炭”,将自己感恩心情移注于画中送炭人的形象之中,及画中景象之中;瓷板画上的题画诗与题画记即是“由我及画”的移情。
第三类,“由画及物”的移情。
即将对画中物象的感情,移注于画外的事物,以抒发作者的感情。
田鹤仙《晓起临池冻已消》粉彩瓷板画上,描绘一棵粗壮硕大的梅树由右下角向左上角伸展,垂下的树枝与上伸的树枝反向交错穿插,树干上也斑纹累累。
但老树茂盛,梅花蓬勃鲜艳,一派生机。
画右上角空白处题有诗歌:
“晓起临池冻已消,写梅恰好在春朝。
疏花正合逋仙格,想到孤山路未遥。
”诗中“逋仙”指林逋,北宋诗人,少孤,家贫,苦读,不仕,不婚娶,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旧称“梅妻鹤子”。
死后谥为“和靖先生”。
著有《林和靖诗集》。
尤长于咏梅,以《山园小梅》最负盛名,被视作梅树知音。
瓷板画诗中后二句以拟人手法,借梅花口吻说要到孤山去寻找知音林逋。
这首诗由画中的梅花联想到孤山,即是将对画中物象的感情移注于画外的事物,以抒发作者画梅、爱梅、颂梅,将林逋自比的思想感情。
以上三类情况,是陶瓷绘画题画诗文增强陶瓷绘画抒情功能的具体表现。
四、强化绘画能动性功能
绘画作为空间平面造型艺术,它所表现的物象是具体的,可视的,它使生活某一瞬间的动态美,成为永恒的静态美;这既是绘画的特点,也是绘画的局限。
文学作为时间艺术,它可以通过时间的延续,组合成空间的物象,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相隔多年或相距遥远的人、事、物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的表现;并能化静为动;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心理;这是绘画不能做到的。
陶瓷绘画中的题画诗在强化绘画表现能动性方面,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化静态为动态。
陶瓷绘画善于捕捉和表现客观世界某一瞬间物象的情景,尽管对描写对象作了客观而生动的动态描绘,但它在平面绘画作品上仍是静止的。
而陶瓷题画诗文则可以通过描写手段及文学表现能力,恰好通过对画面静态物象的描写,表现出物象的运动和它们活跃的生命。
田鹤仙《梅树》粉彩瓷板画上题画诗云: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姿不入时。
故作小桃红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田鹤仙《梅树》瓷板画,先是描绘出梅树在经霜历雪之后,以孤瘦的形象报道早春,用“小桃红杏色”装扮料峭的世界;既而以题画诗展示梅树的精神世界。
前二句写梅树“怕愁贪睡独开迟”,却又“自恐冰姿不入时”,想早出装扮春天又担心自己不美,赶不上人们赏花的时尚。
后二句言梅树努力打扮自己,以“小桃红杏色”来问候早春的人们,但经霜历雪的消瘦身姿却是无法一时改变的。
这就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梅树纯洁高尚的思想和挚爱人们的献身精神。
诗中的“怕”、“愁”、“恐”、“故作”等词化静为动,表现了梅树的品格和作者爱梅、敬梅的思想感情。
这就扩大了瓷画作品的思想容量,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强化了陶瓷绘画表现的能动性。
第二种,以有限的平面表现无限时空。
作为陶瓷绘画,画面表现的内容总是有限的。
尽管它学习中国画不受焦点透视的约束,可以搜尽奇峰,批阅众壑以炼画意,努力能动地表现对象的形体和空间;但是,绘画作品不能对无限的时空作更多的突破,从而形成它的局限性。
而题画诗则可以凭借文学可跨越时空的优势和强大的艺术力量,透过绘画的有限平面表现出无限的时空,以强化绘画表现的能动性。
《八仙》瓷瓶上画有八仙行于地面的仙姿圣容,汉钟离摇着宝扇,吕洞宾斜背宝剑,张果老捧着鱼鼓,曹国舅手持玉板,铁拐李背着葫芦,韩湘子横吹玉箫,蓝采和提着花篮,何仙姑扛着荷花。
而瓷瓶画面上题诗曰:
“时而乘骑时泛舟,五湖四海逍遥游。
随心所欲变幻术,任它春冬与夏秋。
”在题画诗中“乘骑”、“泛舟”、“五湖四海”、“变幻术”均是对画面空间、对八仙活动范围的突破;而“时而”、“时”、“春冬”、“夏秋”,则是对画面时间、对八仙活动时间的突破。
这样突破画中有限的平面,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八仙无穷的法力,和难有定踪的广阔的活动范围。
以突破时间、空间的手法歌颂人们心目中的仙人偶像,表达了人们想突破自然障碍,增强自身力量,盼望正义力量除暴安良,赐以幸福的美好愿望。
从而体现出陶瓷题画诗强化陶瓷绘画表现能动性的艺术功能。
第三种,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心理。
画家在作品中塑造的形象,虽然己不是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原型,而是溶入了画家主观感情的艺术形象。
但是,尽管艺术家认识到绘画不应单纯地再现客观物象,而应当富有感情地表现物象;然而绘画的表现仍离不开形,它不可能抽象而细腻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从本质上说,绘画仍是一定程度上的再现。
而题画诗则可以细腻地表达作者的主观世界,同时也可以像绘画一般描绘表现物质世界。
题画诗有过渡性,中间性、双重性。
因此,题画诗可将画中形象作为客观物象,在描写这些物象的同时,将人的精神、思想、情感赋予物象,以抒发画中无法表达的心灵深层的感情。
卓安之《红梅》粉彩瓷板画上绘古梅新枝,红梅盛开,生机蓬勃,灿烂辉煌。
瓷板画上诗曰:
“千代龙柯凝铁骨,虬枝抽处百花输。
仙山篱薄勤栽种,美德春风遍四隅。
”作者不仅描绘了红光辉煌的梅花兴盛茁壮的形象,还借题画诗表达出希望梅花那不畏寒威、独步早春的精神得到发扬,梅花那刚强的意志和崇高品格为人们作出榜样,希望在精神文明建?
O中,梅花的“美德春风遍四隅”。
从而体现出作者的美好愿望和高尚的品格情操。
这首题画诗能如此借梅花形象深层次地表达作者思想,也体现出陶瓷绘画中题画诗强化绘画表现能动性的艺术功能。
以上三种情况,表现陶瓷画中的诗文具有强化绘画能动性功能。
至此,本文已就“画面平衡”、“画内装饰”、“增强抒情”、“强化绘画能动性”四方面,论述了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
就本质而言,陶瓷画中诗文的艺术功能,基本上是文学在陶瓷画中开拓艺术领域后所形成的艺术功能。
就此而言,可见文学艺术的潜在力量。
不过,这些功能和诗文在中国画内的功能近似,因为,二者原本就有实质上的内在联系。
除拙文所论之外,陶瓷画中诗文可能还有其它艺术功能,笔者愿意就此向读者请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瓷 诗文 艺术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