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docx
- 文档编号:2915518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2.26KB
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docx
《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年级六年级学期制订人时间
项目
内容
教学
总体目标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4、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
与学生
现状分析
教材分析:
1.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学期总体
设想、具体
措施及
学科活动
1.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了解美术活动中的乐趣。
2.利用多媒体供学生欣赏大师作品。
3.举办各种小型额展览活动,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美术作品和绘画作品。
4.利用各种废旧物品来美化环境,装饰生活。
5.本学期整合教研室总结的100幅名画讲学,本册课本涉及李嵩、李可染、夏班等名家的作品12幅左右。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
2
三百六十行
(一)
三百六十行
(二)
(1)认知目标:
掌握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
(2)操作目标:
用绘画手段表现不同的职业特征和面貌。
(3)情感目标:
回忆自己周边人的职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不同分工。
(1)认知目标:
了解并熟悉泥塑人物的基本制作方法及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
(2)操作目标:
通过学习较熟练地掌握各种泥塑的表现方法并塑造有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职业,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这一职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如造型、动态、场景等,对画面布局的安排,如何突出本职业的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泥人的塑造方法并表现它的动态。
教学难点:
依据一定的情景,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泥人,掌握塑造人物细节的技法。
通过综合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职业,学习简单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知识,鼓励学生在造型活动中大胆而富有个性地表现自己对各种职业的认识。
了解两张名画。
让学生以身边不同的人物职业为素材,辅助以陶泥、橡皮泥为材料,通过加工、装饰、制作出各种职业的造型。
欣赏三位雕塑家的作品。
了解两个雕塑。
1
1
1
1
2.18
至
3.1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3
能干的脚
的动态人物造型。
(3)情感目标:
了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发对祖国优秀文化传承问题的思索。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
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
重点:
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
难点:
准确地表现脚的形体结构。
讨论引入,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游戏
1
2
3.4
至
3.8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4
5
漂亮的鞋
(一)
(二)
向动物朋友学习
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1.运用仿生学的科学
重点:
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教学重点:
掌握仿生学
写生鞋或记忆画鞋,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结合班级或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鞋展活动,体会鞋与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制作鞋。
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
1
1
3
4
3.11
至
3.22
3.29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6
美丽的园林
原理,启迪和帮助学生具体了解几种与动物相关的人类发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科学地创造。
2.通过人类的发明或自己的想象,画出合理有趣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教育学生保护自然界的动物并与动物交朋友,增进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1)认知目标:
使学生对中外园林艺术有基本的了解。
(2)操作目标:
通过对中外园林类型、特点上的
的科学原理,了解前人的发明创造,结合有关动物的生理习性,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的思维,绘制一幅受动物特异能力启示的仿生学画面,增强学生勇于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了解绘画作品中线与色的艺术表现力;
料,结合学生的各种知识,拓展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让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造能力。
通过欣赏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充分体会点、线、面、内在的生命力和情感,尝试着用水粉和油画棒这两样
1
5
至
4.2
4.3
至
4.6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7
水墨园林
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并学会用线描的方法绘制园林一角。
(3)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热爱。
(1)认知目标:
了解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点。
(2)操作目标:
运用水墨的视觉语言,提炼,取舍,创作一幅水墨园林。
(3)情感目标:
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增强本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学习选用合适的色彩与线条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
中国水墨画表现时的取舍提炼。
教学难点:
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如树法,水法等。
工具感受艺术元素所特有的表现力。
水墨画工具材料、中国园林图片资料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鉴赏古代和现代画家的园林画作品,练习园林画的笔墨技法,再借鉴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了解四张名画。
1
6
4.7至
4.10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8
9
我造的花园
头饰与帽子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中西方园林的造园特色。
(2)操作目标:
运用绘画或实物创作表现心中的花园。
(3)情感目标:
欣赏园林艺术,感受园林艺术的美妙。
从造型、颜色、用途、习俗等方面了解各种各样的帽子。
在写生帽子的基础上进行想像创作。
教学重点:
运用欣赏、讲授、讨论等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方园林的造园特点、异同。
教学难点:
在了解园林的基本造园规则的前提下,学习使用绘画或者实物造型的方法设计创作一座自己心中的花园。
教学重点:
用写生的方法画自己喜欢的帽子。
教学难点:
帽子的立体造型表现。
学生分小组一起动手完成作业,在共同的追求下会发生思维火花的绽放,举办一个花园展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准备一顶帽子实物,收集的有关帽子方面的文字、图片材料。
用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以讨论、游戏、
1
1
7
8
4.11
至
4.13
4.24
至
4.27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0
迁想妙得
开拓视野,感受帽子的美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从造型、颜色、用途、习俗等方面了解各种各样的帽子。
1、认知目标:
根据生活需要,展开丰富的想像,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这些创造性的思维。
2、操作目标:
指导学生用喜欢的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创意实现的快乐,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想像,依据其特点,拓展其功能,用适当的美术语言表现新颖有趣、匝心独具的奇妙想像
制作、等多种综合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玩,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掌握表现、装饰头饰与帽子的方法。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严谨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及表现力,使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获得挑战的机会,促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
9
4.27至4.30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1
看新闻画新闻
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会用美术形式表现新闻的主要场景和情况,培养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
了解近来国内外的重大新闻,能够将时事的主题及概况表达清楚。
欣赏视频新闻导入新课。
交流讨论新闻种类,展示各类新闻图片。
1
10
4.30
至
5.4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2
成长变化
(一)
了解人在成长过程中体形、相貌及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
体验已经经历的成长变化,展开想像,为自己设计模样,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成长变化。
通过对自己和周边生活的关注,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体验、欣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
教学难点:
注意各个年龄阶段的外貌特点,又要注意一个人在相
本课是造型表现课,让学生自己来观察描绘自己、同学、家人及朝夕相处的老师。
1
12
5.7
至
5.11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3
成长变化
(二)
有生命的石头
了解黏土艺术独特的造型语言、艺术手法和审美趣味。
能用黏土的基本表现形式来表现人的生长变化。
通过制作,让学生感受黏土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欣赏中国古代石刻作品,了解石刻艺术的繁荣发展时期,和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
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体验黏土的特性,并能以黏土的表现形式记录成长变化的过程。
注意各个年龄阶段外貌的变化。
教学难点:
运用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进行作品形象、动态及特性的塑造。
了解石刻的知识,学习雕刻的简单制作方法。
在正确掌握雕刻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加些装饰。
用黏土或其它材料来表现任务成长的变化。
了解两尊雕塑。
师生互动游戏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资料,教师讲解古代雕刻,讨论表现内容方法。
1
1
13
15
5.14
至
5.18
5.21
至
5.25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4
奇妙的图形
(1)认知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2)操作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变形的方法和相关的绘画大师,通过欣赏,创作简练、幽默的奇怪图形。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作愿望,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看各种奇怪的图形,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如何表现奇怪的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各种奇怪的图形,尝试运用类似的艺术手法,发挥想像设计出独具匠心的奇怪而有趣的图形。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范例作品图片资料(投影片或课件)等。
(不同手法创作的奇怪图形作品)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想像,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了解两张名画。
1
16
5.28
至
6.1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5
画汗衫
(1)认知目标:
了解汗衫上的文化和设计艺术。
(2)操作目标:
学习设计汗衫图案,锻炼设计能力。
(3)情感目标:
发展创新意识,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旧汗衫的颜色、图案和款式,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再造设计。
教学难点:
尝试用大胆的手法去创作表现。
教师准备汗衫实物、范作、实物投影仪或课件等。
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汗衫图片及绘画作品,了解汗衫特有的风情。
运用绘画、手工形式表现自己特有的有趣的服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的汗衫。
1
17
6.4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6
22
小玩偶
偶戏
(一)
(1)了解玩偶的特点及表现方法,学会并熟练使用剪、刻、贴、画等多种手工技能。
(2)根据材料本身的形状和色彩,产生有趣的联想。
利用这些联想来塑造五官、脸庞和服饰,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玩偶形象。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不乱扔废旧生活用品的习惯,认真制作的态度和乐观、积极的学习精神。
新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制作各种玩偶,掌握一定的技巧。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学生独立制作出富于创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
与小组合作分工制作偶戏人
用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以讨论、游戏、制作、表演等多种综合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玩,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掌握表现、小玩偶的制作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欣赏木偶戏录像片段、观察、模仿等环节让学生
1
1
18
19
6.6
6.7
至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偶戏
(二)
了解民间偶戏艺术的简单制作,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
通过学习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欣赏国内外的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物,分享快乐。
教学难点:
偶戏人物的头部、身体的制作。
教学重点:
欣赏国内外的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
体会到木偶戏的乐趣,并用黏土、水粉颜料、绳子、剪刀、碎布块、手套、纸板、美工纸、矿泉水瓶等废旧材料来尝试制作戏偶。
观看偶戏的影像资料作品、图片。
引导学生想像各种各样的戏偶,丰富学生有关偶戏的认识。
掌握几种戏偶的制作方法。
1
6.9
周次
教学内容
名画欣赏安排
1-4
《三百六十行》——《向动物朋友学习》
雪夜送饭、墨竹
5-9
《美丽的园林》——《看新闻画新闻》
桃实图、田横五百士、阿尔的吊桥、
10
期中复习周
11-13
《成长变化
(一)》——《成长变化二》
晚会、弹琴少女、舞蹈课
15-18
《有生命的石头》——《偶戏
(二)》
拿破仑加冕礼、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六年级 下册 美术 教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