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最终稿.docx
- 文档编号:2915136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3.69KB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最终稿.docx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最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最终稿.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最终稿
湖南省教育学会2011—2014年度立项课题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桃源县第九中学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文言文教学随着国学热潮的回归,在基础教育中焕发着无穷魅力。
但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少慢差费”令人困惑。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三怕”顺口溜,其中之一就是“怕文言文”,文言文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文意味着不停地翻译和背诵。
这让学生忽略了文言文学习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教师以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容易形成“唱独脚戏”和“满堂灌”,它虽然也收到了某些效果。
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而且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就毫无美感可言。
严重挫败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2、有些教师急于求成,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益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3、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面对高考,在教学过程中急于对重点的字词归类,脱离了课文的语境,让文言文的学习陷入了背诵-应考的误区。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教材偏难;篇幅过长;课时不够;教学方式方法不当;高考以分数论英雄的形式。
其中,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
因此,探讨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改进目前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人们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但是有的仅仅从自身感性经验出发,缺乏科学分析和理论支持;有的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有的过于微观,局限于具体做法,缺乏对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把握,对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寥寥。
于是课题组反复调查、思考、探讨,特确立此项研讨专题,期待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我们农村普通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吹进一缕春风。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识记原理。
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识记的过程就是编码的过程,在识记的过程中,如果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听、写结合起来,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
“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
”
2、心理语言学原理。
在心理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是严格区别的,语文教学也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言语的教学。
文言文教学中如果“重言轻文”、“重文轻言”,那么学生积累就少,造成文化底蕴的流失和对文化的割裂。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这样的界定: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上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强调的语文不仅仅单指平面、静态的语言文字,更包括由这些的材料组合成的立体、动态、生生不息的言语流程。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与情景交往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只是引导帮助者,其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以此来看,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正切建构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
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普通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影响最大就是程序教学。
例如学习文言文时要由易到难,积累必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等,是非常有效的,能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5、语言习得理论。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
他还认为,语言学习是受环境影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训练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
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文言文的学习与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分不开的,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反复不断地学习文言文,长期的操练,文言文的使用规则就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上升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掌握、所熟练的,水到渠成。
(三)课题的界定
普通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指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下,根据我校文言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为改进语文文言文教学提供帮助。
(1)普通高中文言文:
普通高中,主要指农村一般市级示范性及以下普通高中。
文言文,是在占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
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范围包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文言文(含诗歌)的课堂教学。
(2)有效课堂:
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
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二者的和谐统一,“有效课堂”才能形成。
简言之,“有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
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并不限于简单的教师行为或教师课堂上的表现,它包括了有效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的管理和组织等方面。
有效教学策略,是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对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相对最优化的选择、一体化组合和应用。
制定的教学策略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组合性,即针对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灵活地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与学的可行性,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的有机组合,实现优化和整体功能的系统性。
3、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呈现的状态:
文言文教学着眼于高考风向标,一味追求终端分数,不关注学生的思维、兴趣、习惯的培养,教师不把功夫下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置身度外,置之不理。
本课构筑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的有效文言文教学体系。
寻求一条多、快、好、省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之路。
追求高质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境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促进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实现。
二、目标与内容
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困惑和难点作为研究对象,以高中语文教学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整体规划,具体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文言文教学主体单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费时低效。
二是文言文教学目的单一,注重应试教学,对文言文学习停留在文字、文章层面,忽略文化积累和熏陶。
三是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成为被动灌装文言知识的机器。
通过研究我们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成为了这样的课堂: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②、寻求课堂教学策略,探索课堂教学方法适合于普通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①、制定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课堂方案、形成序列性。
②、归纳适用于常见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如:
课前预习法、诵读吟咏读法、内容整合法、逐层深入法、评价激励法,情境创设法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我们通过查阅教育教学书籍,上网搜集关于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端正教师们对“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理解和认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目前一线教师的家常策略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课题组成员围绕文言有效课堂策略问题,根据自己所在的年级与自己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组织教学,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办法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从中期阶段起,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汇报课活动,每个课题组成员均要上一节文言文公开课,课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反思、点评。
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了自己教学能力。
(4)经验总结法:
即订阅教育教学书刊杂志,搜集他人的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思考、总结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改进,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5)案例研究法。
面对真实的教学案例,以客观角度审视课堂教学本身,有利于针对本论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案例可以取之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
(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完善。
根据本研究所确定的内容,以及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客观需要,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①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
主要完成课题的申报和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包括教材、教师、教学)调查研究,努力探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阶段实证研究打好基础。
组织好研究队伍,了解准确的现状,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研究的内容,分解落实研究任务。
②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3年8月):
(1)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按照课题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践。
(2)以多种形式进行文言文教学研究,研究涉及方法策略、案例研究、个案指导、问题探讨等。
一是把“导学”引入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精心编制了人教版语文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所有教材的导学案,做到先学后教,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二是经常性开展文言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研课、比武课、示范课等都以文言文教学为内容,三年来以文言文为教学内容的各种课型有50多堂。
三是比较分析,对同一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教学,通过对比、研讨寻求最佳策略。
四是强化备课组的作用,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同步化,集中研讨和日常交流结合起来。
五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成员培训,以语文教学理论期刊《中学语文教与学》中的“文言文专题研究”栏目文章为学习内容,学习别人好的做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加以改造、变通、创新。
六是化整为零,专题研讨,定期交流,各备课组作为课题组的下设小组就预设问题进行探讨后交流。
七是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检测,掌握第一手材料,根据第一手材料进行案例分析,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八是组织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策略等设疑问难,然后向专家咨询,寻求专家指导,查阅有关文献,寻找最佳答案。
九是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形成文字,有课后教学反思、最优教学设计、体会深刻的论文、分析透彻的个案等等。
十是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研究的同时,根据实际适时调整研究方案,捕捉研究的疑点,突出研究重点,使研究更接地气,更加具有实效性。
③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主要任务是将实证研究所形成的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形成比较完整的、较为科学的、符合高中语文文言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体系,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提供可操作的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研究工作,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学习理论,加强培训。
学习和理解先进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加强培训,保证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②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重视研究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不断总结和完善我校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的经验,把握研究目标与方向。
③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合理划分研究步骤,加强过程监管,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和长期不参加本课题研讨活动的参与人员,视作自行退出研究工作,
④加强协作,定期交流。
建立动态交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组织现场观摩,论文、课例、教学软件等成果评比,推广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在研究方法、进度、科学性等方面符合整个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⑤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本研究在我校52个班中同时进行,实行点面结合、“条”“块”并举的工作方式,选择理论上和已有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做法,进行了尝试验证;针对实践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实现了重点突破。
⑥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研究。
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根据课题需要安排打印经费5000元。
设备添置3000元,切实保证教师培训、会务、活动的展开及其他经费15000元等。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一)探索了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三年多的研究,摸索出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得到激发,教师文言文教学的理念和手段得到更新,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大为提升。
1、情景创设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创设生动的文言诗文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作者共情,是让古典诗词深深的融入学生的血液中,激发学生聪慧的灵性的有效策略。
借助图画增强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以它优美的意境,饱含情感的意象吸引着无数的读者。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树、明月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通过媒体展示与诗文解读,引导学生去观赏,去体会诗中美景,在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里去体验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去感悟诗人在这江天一色的月光下,内心变得澄明清净,心与自然的灵性交流。
学生在头脑中就会逐步构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濡染学生的心灵,诱发出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更深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图片,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苏轼“大江东去”的豪迈,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能够感悟到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动荡不安。
借助于图画的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借助音乐营造气氛,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内心的共鸣。
如《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经常为我们教授诗文《春江花月夜》时所用,因为它以委婉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
用这首古筝曲来营造诗歌的情调恰到好处,渲染了一种哀而不悲,美而不腻的诗歌意境。
把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美好景致宁静委婉地轻轻说来,把岁月流逝、时光短暂的感慨缓缓道出,把思妇游子的离愁淡远在朦朦胧胧的月色之中,让人叹为观止。
通过想象内化意境,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
“诗言志”,诗歌表现的是真性情,在教学古诗词时,应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充分把握古典诗词意象的内涵,内化于心。
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人想象今宵旅途,一叶扁舟临岸,酒醒梦回,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头,佳人远去,情何以堪。
意象简洁,画面饱满,意境深远。
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人情之冷落,风景之幽清,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诗词的意境之中。
学生可以根据画面的想象,进一步地内化意境,把握诗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痛苦和凄凉,与诗人达成共情。
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把愁和滔滔不绝的春水联系在一起,意象单一,意境绵绵。
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词人的家国情、亡国恨深藏在浩浩荡荡、滚滚而下,一泻千里的春江水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联想,去扩展,去创造。
尽可能的内化意象,丰富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与诗人共情。
多媒体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自由进退,上古时的生活器具、千里之外的自然风光都可以自由的呈现在学生和教师面前,为古诗文的学习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策略。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文言文因其年代距今相对久远,语法和语意情境,文本生活情境,人物的情感情境等大大脱离当代中学生的语法习惯、生活习惯、情感习惯、社会认知等,因此精心设计问题,可以作为激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会因此深入思考。
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在主引导问题的驱动下,努力促进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勤于提问。
激发学生向文本提问、向同学提问,向老师提问。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提中心问题、疑难问题,而当学生遇到以上问题的时候,指导学生首先问自己,和自己展开对话,独立思考问题,力争能够自行解决问题;其次问教材和工具书;再次问同学、老师和家长等,从而便顺利解决问题。
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正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提问与回得以应中实现,从问题到回应,再产生新的问题,再形成新的回应,如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有这样的细节:
生:
梁惠王是不是很苦恼啊?
师:
是啊,梁惠王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他心理失衡了。
大家认为他哪里失衡了?
生:
他对于国家尽心了,人口却不增多。
邻国的国王没有他尽心,可是,邻国的人口不减少。
他心里不平衡。
师:
那么,他所谓的尽心,具体内容是指什么呢?
生:
是指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他就把那里的人迁移到黄河以东,把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师:
那么,邻国的国王是怎么做的?
想一想。
生:
邻国的国王比不上他用心,那就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遇到饥荒,不移民,不移粟,或者少移民,少移粟。
这样,在师生对“梁惠王为什么苦恼?
”这个问题的持续关注中,文言文教学才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调动了学生对文言文本阅读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自主学习策略。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绝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懂浅易的文言文而已。
假如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看不懂类似浅易的文言文;假如学生离开校园,就把文言文弃若敝履,就再无兴趣阅读古典文言作品,那么我们就不能说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是成功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习惯,真正的扎根于文言作品中,理解品味,汲取营养。
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回顾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历程,教师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指导工作,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教会学生准确运用注释,能区别注解中哪些是翻译,哪些是解释说明;学会推断词义,学会查阅常用工具书,善于运用工具书帮助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例如:
经常诵读、背诵的习惯;学会联系、归类、比较,加强整理工作,以不断地加深印象,扩大积累。
设置梯度,自主学习。
如果我们对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发展特点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或许超出他所在年级应该达到的水平,有的却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这就给文言文的教学留下值得研究的空间。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设置合理的学习梯度,供不同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自主式阅读,就是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教师不要布置硬性的阅读任务;阅读的动机是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阅读方式是重整体感悟、内在体验,不求统解、甚解;阅读过程是放松惬意的,不带负担的。
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
文言文其实并不可怕。
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科书,帮助学生弄清“赏析指导”和“赏析示例”对所选的诗或文从不同角度作具体分析,起到总领及示范作用。
“自主赏析”是主要内容,是提供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阅读鉴赏训练的凭据,这一部分中“探究·讨论”所设计的问题,实际上是从编者这样一个特殊视角,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阅读鉴赏的思路和要点。
“相关链接”中有关资料和信息,是为学生打开阅读鉴赏课文的思路、形成个性化阅读提供空间。
“推荐作品”,不光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要求学生“趁热打铁”,利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方法和训练技巧,自己尝试着进行文学欣赏活动。
编者这种惨淡经营的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进入感受、品味、领悟文学作品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有认识。
4、诵读涵咏策略
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我们借鉴了古人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这个经验就是重视诵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在整体阅读中感悟。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时,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非常重要。
很多专家、名师都提倡“在课堂上让读书声嘹亮起来”,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敢于范读,通过正确的断句、停顿、轻重音处理,有效地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感情,得到深切的感悟。
尤其注意对文章细微处的挖掘。
例如,《兰亭集序》中对“信可乐也”一句的诵读处理。
文章从兰亭集会落笔,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叙写了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
段末用“信可乐”一句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所以诵读时就应以轻松愉快而不是感慨良多的语调去朗读此句。
相反,第二段的“岂不痛哉”一句用感叹号结尾,而且含有作者感慨“人生苦短”之意,因此,诵读时就应以感慨良多而不是轻松愉快的语调去朗读。
实践告诉我们,文言文中的诵读和背诵,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读准文言字音。
把字音读准确。
这是诵读的起码要求。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和异读字,要流畅地诵读文言文首先就要扫除这些字音上的障碍。
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把生僻字和异读字的读音拼写在课文里,以利于学生的诵读。
在给这些生僻字和异读字注好音后,安排学生放声诵读课文一到两遍,声音响亮,咬准字音,做到不错读、不多读、不漏读,达到较为顺畅的程度。
当然,也可通过教师范读或者听名家诵读录音为学生矫正错误的读音。
(2)读出文章的节奏和语气。
我们现在一般读者读到的古书或者文言文都不需要断句了,即使是这样,还存在着句内停顿的问题,如果句内停顿不当,句意会错误,节奏也会走样。
有些文言文具有骈散相间的特点,部分段落或者全篇多用对仗或铺排,还讲究押韵,讲究词藻,这样的文章本身节奏整齐,音韵铿锵。
诵读这样的课文,就要依照对仗或者铺排的内部结构读出节奏和抑扬顿挫的效果。
有些文章不一定对仗或者构成排比,但因各句字数相近、句式整齐,也具有内在的节奏,如: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
除了读准节奏外,还要注意文章的语气,要注意文言虚词在传达不同语气中的作用,词的感情色彩和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作用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匠心,文章的佳妙。
(3)读懂文意。
要读懂文章的意思,还要在字词上下工夫。
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查看注释或者查阅工具书,向老师质疑,与同学商讨等,最终将文章意思读懂。
在逐字逐句弄明白课文后,再回过头来放声朗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意思。
(4)读出文言文的文脉、意蕴。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思想脉络,有些文章有“文眼”,有些文章有中心句,作者行文时就围绕着这些“文眼”和中心句展开,我们把握住了这些“文眼”或中心句就能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把握作者的主旨体悟文章的意蕴。
这一环节的诵读以跳读为主,教师往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文言文 有效 课堂教学 策略 研究 最终